03年日历(03年日历阴历阳历对照)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方案(一)

二、项目现状分析

(1)施工分析

本工程多为线型工程,主要工程量集中在渠道工程、管道工程及水池工程、机耕道工程、便道工程上,点多面广、战线长、施工运输中二次搬运量大、材料供应远离工地、施工管理困难及砼浇筑困难等是影响整体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渠道工程、管道工程及水池工程、机耕道工程、便道工程是本工程的重点与难点。

(2)本工程的难点剖析及解决方案

若我单位有幸中标,将立即组织项目经理和技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等认真阅读、研究、审查施工图,在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会同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一起进行图纸会审,将设计图中与施工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出并会商解决,确保工程质量及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工程点多面广、工期紧、任务重,故建设工作必须在XXX日历天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施工难度较大。

针对本工程实施的难点,拟定施工对策:

1)合理划分施工片区,合理配置资源,投入足够的施工设备及人员,准备充足的资金,以保证项目工期。

2)拟定晴、雨天施工计划,尽量减小雨季对施工实施的影响。

3)拟定工程开挖方案,减小土石方的重复运输及减少土石方的运输距离。坚持项目部经理每天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各施工队领导跟班作业的制度,发现问题解决。

三、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选用的规范规程

1)施工招标文件。

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

3)国家颁布的现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工程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工程安装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工程施工安全规程及省市对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

4)《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 1011-2000)。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

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 1013-2000)。

7)《机井技术规范》(GB/T 50625-2010)。

8)《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GB 50288-2018)。

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

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 50288-2018)。

11)《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 4-2013)。

1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96-2010)。

1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17)。

1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2008)。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18)。

1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

1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

1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9)《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

20)《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21)《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

22)《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

2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2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

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2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7-2010)。

28)《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29)《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30)《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3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17)。

32)《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17)。

3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34)《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3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19)。

36)《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3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2012)。

38)《混凝土中钢筋监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39)《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

40)《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范》(CECS40:92)。

4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4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20)。

43)《地下水防水规范》 (GB50108-2011)。

44)《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45)《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SL 154-2013)。

46)《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

47)《贵州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4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9)《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0)《头部防护 安全帽》(GB 2811-2019)。

51)《坠落防护 安全带》(GB 6095-2021)。

5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5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及水利、电力、交通、林业等技术规范与建设标准和其他相关验收规范或规程。

54)以上标准和规范我公司将在现场项目经理部配备完整的一套,部分标准和规范将做到主管工长和施工班组长人手一套。

55)以上引用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所有标准和规程规范都会被修订,如有新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颁发,在执行本合同时应考虑以最新版本对应的条款来执行。

(2)工程测量放线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基本控制点、基线和水准点的基本数据,研究增设自己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控制点,这些增设的控制点必须完全吻合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并应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2)根据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多点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完成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3)在施测前3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四份)报送工程师审批。

4)负责保护和保存好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破坏。

5)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都应经工程师的检查,必须时工程师可以要求测量人员在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6)项目部组织5~7名测量人员进行坐标、护桩、水准、边界桩测量,以便施工队伍迅速进场施工,该项工作与其他进场准备工作同时进行。

7)施工测量要求

承包单位按照本工程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负责施工所需要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平面位置控制在允许误差±30~50mm,高程允许误差±30mm内。

A、测量桩标埋设

施工测量桩标埋设,须先将地表松土挖掉,打木桩至一定深度,待木桩牢固嵌入地中,再在木桩顶部钉一圆钉,桩顶周围浇细石砼以稳定桩标,若桩位置处为基岩,则可直接在基岩上刻上标记,并用红油漆标注。

B、涵渠、结构物放样

结构放样利用已建平面控制网,采用交会法放样,放样时,用经纬仪按设角交会放样,同时,用全站仪置于中轴线上校核,交角应介于30°~120°之间。承包单位将测量成果资料报送监理单位审核,必要时监理单位可以要求承包单位在其直接监督下进行复核测量。若经双方协商同意,承包单位可邀请建设单位共同进行联合测量,经双方核签的测量成果,直接作为计量依据。承包单位应负责保护好测量基本控制点、基线的永久埋石、标架和水准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承包单位对测量网点负有保护全部责任。

(3)土石方工程

1)施工排水

本工程多为线型工程,不涉及较大基坑开挖,不涉及施工排水。避开雨天施工即可。

2)土石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开挖,开挖前应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程、规范,技术人员进行开挖放样,并复核工程量。同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清除开挖区域内的覆盖土及杂物,并尽量用于覆土耕作。

3)石方开挖采用机械破碎开挖。采用钻孔爆破作业时,为防止对岩体的破坏,要采取打浅孔、多循环、放小炮弱爆破的方法,开挖要分层进行,靠近基坑周边的部位及保护层,采用风镐和人力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应按照图纸断面的要求进行,开挖的石料和土料尽可能合理利用,用于浆砌或回填。

(4)路基工程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施工中应符合如下要求。

1)施工准备

路基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在详尽的现场调查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管理规定报批。路基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临时工程,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应保证路基施工影响范围内原有道路、结构物及农田水利等设施的使用功能。

2)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

泥炭、淤泥、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填料强度和粒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填料应用部位

(路面底标高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mm)

上路床(0~0.30)

5

100

下路床(0.30~0.80)

3

100

上路堤(0.80~1.50)

3

150

下路堤(>1.50)

2

150

零填及

挖方路基

(0~0.30)

5

100

(0.30~0.80)

3

100

3)路基挖方施工

A、土方工程

a、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非适用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或作为弃方,并按规定处理。

②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③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④路基开挖中,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截水沟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时,应及时按规定报批。

⑤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⑥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⑦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

⑧边沟与截水沟应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截水沟通过地面坑凹处时,应将凹处填平夯实。边沟及截水沟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和冲刷边坡及路基。

b、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①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得随意堵塞泉眼。

②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渗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料除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③土质路基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B、石方工程

a、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岩层产状、岩体断裂构造、施工环境等因素确定开挖方案。

b、深挖路基施工,应逐级开挖,逐级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c、爆破作业必须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爆破施工组织设计应按相关规定报批。

d、石方开挖严禁采用峒室爆破,近边坡部分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e、爆破法开挖石方,应先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边界线外可能受爆破影响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居民居住情况等,然后制定详细的爆破技术安全方案。

f、爆破开挖石方应按规定程序进行。

g、边坡整修及检验

①挖方边坡应从开挖面往下分段整修,每下挖2~3m,宜对新开挖边坡刷坡,同时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

②石质边坡不宜超挖。

③石质边坡质量要求:边坡上无松石、危石。

h、路床清理及验收

①欠挖部分必须凿除。超挖部分应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或级配碎石填平碾压密实,严禁用细粒土找平。

②石质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时,可设置渗沟进行排导,渗沟宽度不宜小于100mm,横坡不宜小于0.6%。渗沟应用坚硬碎石回填。

③石质路床的边沟应与路床同步施工。

C、弃方

a、施工前,应对设计提供的弃土方案进行现场核对,若有疑问,应及时处理。

b、弃土不得占用耕地。

c、沿线弃土堆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弃土应相对集中堆放,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严禁随意处理。

②弃土堆的几何尺寸、压实程度、位置应保证路基边坡和弃土堆自身的稳定。弃土堆的边坡不陡于1:1.5,顶面向外设不小于2%的横坡,其内侧高度不宜大于3m。

③在地面横坡陡于1:5的路段,不得在高于路堑边坡顶的山坡上方设弃土堆。

④在山坡上侧的弃土堆,应连续而不间断,并在弃土堆上侧设置截水沟。山坡下侧的弃土堆,应每隔50~100m设宽度不小于1m的缺口排水,排水主流方向不得对地面结构物及农田等造成不利影响,必要时可设人工沟渠导引排水。弃土堆坡脚应进行防护和加固。

d、弃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实。

e、应按要求及时完成弃土场的防护、排水工程。

(5)路堤工程

A、施工取土

a、路基填方取土,应根据要求,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规划、环境保护要求进行,不得任意挖取。

b、施工取土应不占或少占良田,尽量利用荒坡、荒地,取土深度应结合地下水等因素考虑,利于复耕。原地面耕植土应先集中存放,以利再用。

c、自行选定取土方案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①地面横向坡度陡于1:10时,取土坑应设在路堤上侧。

②桥头两侧不宜设置取土坑。

③取土坑与路基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路基边坡稳定的要求。取土坑与路基坡脚之间的护坡道应平整密实,表面设1%~2%向外倾斜的横坡。

④取土坑兼作排水沟时,其底面宜高出附近水域的常水位或与永久排水系统及桥涵出水口的标高相适应,纵坡不宜小于0.2%,平坦地段不宜小于0.1%。

⑤线外取土坑等与排水沟、鱼塘、水库等蓄水(排洪)设施连接时,应采取防冲刷、防污染的措施。

d、对取土造成的裸露面,应采取整治或防护措施。

B、土质路堤

a、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85%。

②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符合相关规定。

③泉眼或露头地下水,应按要求,采取有效导排措施后方可填筑路堤。

④地基为耕地、土质松散、水稻田、湖塘、软土、高液限土等时,应按要求进行处理,局部软弹的部分也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⑤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按要求进行处理。

⑥陡坡地段、土石混合地基、填挖界面、高填方地基等都应按要求进行处理。

b、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②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③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④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⑤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⑥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⑦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c、选择施工机械,应考虑工程特点、土石种类及数量、地形、填挖高度、运距、气候条件、工期等因素,经济合理地确定。填方压实应配备专用碾压机具。

d、土质路基压实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路基压实度

序号

填挖类别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压实度(%)

1

零填及挖方

0~0.30

≥94

2

填方

0~0.80

≥94

0.80~1.50

≥93

>1.50

≥90

c、压实度检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用灌砂法、灌水(水袋)法检测压实度时,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部;用环刀法试验时,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层厚的1/2深度;用核子仪试验时,应根据其类型,按说明书要求办理。

②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1000m²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m²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d、路堤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土质路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或频率

1

路基压实度

符合规定

施工记录

2

弯沉

不大于设计值

3

纵断高程(mm)

+10,-20

每200m测4断面

4

中线偏位(mm)

100

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5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200m测4处

6

平整度(mm)

20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7

横坡(%)

±0.5

每200m测4个断面

8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坡度

每200m抽查4处

C、填石路堤

a、填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②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③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

b、基底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承载力应滿足设计要求。

②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c、填筑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路堤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满足孔隙率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②路床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③砂石路面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可采用倾填的方式将石料填筑于路堤下部,但在路床底面以下不小于1.0m范围内仍应分层填筑压实。

④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

⑤中硬、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基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

⑥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

⑦在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d、填石路堤施工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上下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下表。

填石路堤上、下路堤压实质量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硬质石料孔隙率

(%)

中硬石料孔隙率(%)

软质石料孔隙率(%)

上路堤

0.8~1.50

≤23

≤22

≤20

下路堤

>l.50

≤25

≤24

≤22

②填石路堤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③填石路堤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填石路堤施工质量标准

项次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或频率

1

压实度

符合试验路确定的施工工艺

施工记录

沉降差≤试验路确定的沉降差

水准仪:每40m检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测5~9点

2

纵面高程(mm)

+10,-30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3

弯沉

不大于设计值

4

中线偏位(mm)

100

经纬仪:每200m测4点

弯道加HY、YH两点

5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米尺:每200m测4处

6

平整度(mm)

30

3m直尺:每200m测4点×10尺

7

横坡(%)

±0.5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8

坡度

不陡于设计值

每200m抽查4处

平顺度

符合设计要求

④填石路堤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堤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D、土石路堤

a、填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等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②天然土石混合填料中,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值应符合相关规定,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

b、基底处理应满足相关规定。在陡、斜坡地段,土石路堤靠山一侧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排水和防渗处理。

c、填筑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吨的振动压路机。

②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③土石路堤不得倾填,应分层填筑压实。

④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⑤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于路堤两侧。

⑥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宜分层或分段填筑。

⑦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它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0m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0mm,压实后,该层表面应无孔洞。

⑧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

d、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②路基成型后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e、土石路堤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填石无松动,铁锹挖动困难;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基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应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E、高填方路堤

a、高填方路堤填料宜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或采用轻质材料。受水淹、浸的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

b、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②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宜清除覆盖层。

c、高填方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

②施工过程中宜进行沉降观测,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

③高填方路堤宜优先安排施工。

F、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a、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个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

②石质山坡,应清除原地面松散风化层,按设计开凿台阶。

③孤石、石笋应清除。

④纵向填挖结合段,应合理设置台阶。

⑤有地下水或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应采用合理措施导排水流。

b、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路基应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②填筑时,应严格处理横向、纵向、原地面等结合界面,确保路基的整体性。

③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清理设计边坡外的松土、弃土。

④高度小于800mm的路堤、零填及挖方路床的加固换填宜选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

G、涵及结构物的回填

a、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非透水性材料不得直接用于回填。

b、基坑回填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宜为100~200mm。基坑回填的分层压(夯)实厚度不宜大于150mm,并应压(夯)实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c、台背及与路堤间的回填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路堤与回填的连结部,应按要求预留台阶。

②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③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

d、涵洞回填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洞身两侧,应对称分层回填压实,填料粒径宜小于150mm。

②两侧及顶面填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压实过程对涵洞产生不利后果。

(6)浆砌石砌筑工程

1)砌筑用的水泥、砂、石料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而又需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

3)砌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应饱满,叠砌面的粘灰面积应大于80%。

4)砌体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

5)石砌体勾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勾平缝时,应将灰缝嵌塞密实,缝面应与石面相平,并应把缝面压光。

B、勾凸缝时,应先用砂浆将灰缝补平,待初凝后再抹第二层砂浆,压实后应将其持成宽度为40mm的凸缝。

C、勾凹缝时,应将灰缝嵌塞密实,缝面宜比石面深10mm,并把缝面压平溜光。

6)毛石砌体

A、毛石砌体所用毛石应无风化剥落和裂纹,无细长扁薄和尖锥,毛石应呈块状,其中部厚度不宜小于150mm。

B、毛石砌体宜分皮卧砌,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得小于80mm,内外搭砌时,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中间不得有铲口石、斧刃石和过桥石。毛石砌体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采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C、毛石砌体的灰缝应饱满密实,表面灰缝厚度不宜大于40mm,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

D、砌筑时,不应出现通缝、干缝、空缝和孔洞。

E、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毛石时,应先在基坑底铺设砂浆,并将大面向下。阶梯形毛石基础的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砌。

F、毛石基础砌筑时应拉垂线及水平线。

G、毛石砌体应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符合下列规定:

a、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毛石基础同皮内宜每隔2m设置一块;毛石墙应每0.7m²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

b、当基础宽度或墙厚不大于400mm时,拉结石的长度应与基础宽度或墙厚相等;当基础宽度或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的长度不应小于基础宽度或墙厚的2/3。

7)挡土墙

A、砌筑毛石挡土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毛石的中部厚度不宜小于200mm;

b、每砌3~4皮宜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c、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

B、砌筑挡土墙,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和泄水孔,泄水孔宜采取抽管或埋管方法留置。

(7)模板工程

1)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A、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及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满足设计要求。

B、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

C、模板板面光洁、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

2)模板材料及制作、安装等工序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本工程采用钢模板。钢模板设计应符合GB50017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对拟采用的模板进行稳定性、刚度和强度验算,计算结果应符合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4)钢模面板及活动部分应涂防锈油脂,但面板油脂不应影响混凝土表面颜色。其他部分应涂防锈漆。

5)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 单位:mm

序号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

一、钢模、胶合模板及竹胶合模板

1

小型模板:长和宽

±2

2

大型模板(长、宽大于3m):长和宽

+1,-2

3

大型模板对角线

±3

4

相邻两板面高差

1

5

两块模板间的拼缝宽度

1

6

模板侧面不平整度

1.5

7

模板面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2

8

连接配件的孔眼位置

±1

二、木模

1

小型模板:长和宽

±3

2

大型模板(长、宽大于3m):长和宽

±5

3

大型模板对角线

±5

4

相邻两板面高差

1

5

模板面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5

6

板面缝隙

2

6)模板安装

A、模板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

B、支架应支承在坚实的地基或老混凝土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斜撑应防止滑动。竖向模板和支架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应竖实并有排水措施。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C、现浇钢筋混凝土顶部模板,跨度不小于4m时,模板应设置顶拱,预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D、模板的钢拉杆不应弯曲,拉杆直径不小于8mm,拉杆与锚固头应连接牢固。预埋在下层混凝土中的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承受荷载时,应有足够的锚固强度。

E、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面板,以及各块模板接缝处,应平整、密合,防止漏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混凝土的密实性。

F、建筑物分层施工时,应逐层校正下层偏差,模板下端应紧贴混凝土面。

G、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刷脱模剂,并避免脱模剂污染或侵蚀钢筋和混凝土,不应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安装工程施工的脱模剂。

H、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按下表确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单位:mm

序号

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

1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0

2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柱、梁、墙

+4,-5

3

局部垂直

全高≤5m

6

全高>5m

8

4

相邻两板面高差

2

表面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5

I、钢承重骨架的模板,应按设计位置可靠地固定在承重骨架上,在运输及浇筑时不应错位。承重骨架安装前,宜先做试吊及承载试验。

J、模板上,不应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混凝土浇筑时,应按模板设计荷载控制浇筑顺序、浇筑速度及施工荷载,应及时清除模板上的杂物。

K、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模板的检查。对承重模板,应加强检查、维护。模板如有变形、位移,应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停止混凝土浇筑。

7)拆除与维修

A、拆除模板的期限,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不承重的侧面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

b、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按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方可拆除。

B、悬臂板、梁:跨度L≤2m,75%;跨度L>2m,100%。

C、其他梁、板、拱:跨度L≤2m,50%;2m<跨度L≤8m,75%;跨度L>8m,100%。

D、拆模时,应根据锚固情况,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模应使用专门工具,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伤。

E、模板拆除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8)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

A、各种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拌合水、外加剂、掺合料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水利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进场后应按规定对其有关的产品资料、产品材料分批进行验收、复验,并应有有效的鉴定证明。

B、本工程全部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C、骨料宜优先选用石灰岩质的料源。

D、细骨料的品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内。

b、细骨料的表面含水率不宜超过6%,并保持稳定,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

c、细骨料的其他品质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细骨料的品质要求

项目

指标

天然砂

人工砂

表观密度(kg/m³)

≥2500

细度模数

2.2~3.0

2.4~2.8

石粉含量(%)

-

6~18

表面含水率(%)

≤6

含泥量(%)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30MPa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3

-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30MPa

≤5

坚固性(%)

有抗冻和抗侵蚀要求的混凝土

≤8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0

泥块含量

不允许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

云母含量(%)

≤2

轻物质含量(%)

≤1

-

有机质含量

浅于标准色

不允许

E、粗骨料的品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粗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如有裹粉、裹泥或污染等应清除。

b、粗骨料的分级。粗骨料宜分为小石、中石、大石和特大石四级,粒径分别为5~20mm、20~40mm、40~80mm和80~150(120)mm,用符号分别表示为D20、D40、D80、D150(D120)。

c、应控制各级骨料的超径、逊径含量。以原孔筛检验时,其控制标准:超径不大于5%,逊径不大于10%。当以超、逊径筛(方孔)检验时,其控制标准:超径为零,逊径不大于2%。

d、各级骨料应避免分离。D20、D40、D80、D150(D120)分别采用孔径为10mm、30mm、60mm和115(100)mm的中径筛(方孔)检验,中径筛余率宜在40%~70%范围内。

e、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 单位:%

岩石种类

设计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

≥30MPa

<30MPa

碎石

沉积岩

≤10

≤16

变质岩

≤12

≤20

岩浆岩

≤13

≤30

卵石

≤12

≤16

F、粗骨料的其他品质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粗骨料的其他品质要求

项目

指标

表观密度(kg/m³)

≥2550

吸水率(%)

有抗冻要求和侵蚀作用的混凝土

≤1.5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2.5

含泥量(%)

D20、D40粒径

≤1

D80、D150(D120)粒径

≤0.5

坚固性(%)

有抗冻要求和侵蚀作用的混凝土

≤5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2

软弱颗粒含量(%)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30MPa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5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30MPa

≤10

针片状颗粒含量(%)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30MPa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5

设计龄期强度等级<30MPa

≤25

泥块含量

不允许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有机质含量

浅于标准色

G、骨料的运输和堆存应遵守下列规定

a、堆存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宜设遮阳防雨棚。

b、各级骨料仓之间应采取设置隔墙等措施,不应混料和混入泥土等杂物。

c、储料仓应有足够的容积,堆料厚度不宜小于6m。细骨料仓的数量和容积应满足脱水要求。

d、减少转运次数。粒径大于40mm骨料的卸料自由落差大于3m时,应设置缓降设施。

e、在粗骨料成品堆场取料时,同一级料应在料堆不同部位同时取料。

f、混凝土掺合料、外加剂应符合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g、混凝土拌合用水需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要求。

h、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号)、抗冻、抗渗和保证率应符合设计规定。

i、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室内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还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应经批准后使用。

j、混凝土拌和设备正式投入混凝土生产前,应按经批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生产性试验,以确定最佳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

k、混凝土拌和

①混凝土拌和应严格遵守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不应擅自更改。

②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配料量均应以质量计,计量单位为“kg”,称量的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水、冰、外加剂溶液为±1%,砂、石为±2%。

③为保证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不变,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根据气候条件定时检测骨料含水率,必要时应加密检测次数。

④混凝土掺合料宜采用现场干掺法,并应掺和均匀。

⑤外加剂溶液应均匀配入混凝土拌和物中,外加剂溶液中的水量应包含在拌和用水量之内。

⑥混凝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且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最少拌和时间。

混凝土最少拌和时间

拌和机容量

Q(m³)

最大骨料粒径(mm)

最少拌和时间(s)

自落式拌和机

强制式拌和机

0.75≤Q≤1

80

90

60

1<Q≤3

150

120

75

Q>3

150

150

90

H、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按不合格料处理

a、错用配料单配料。

b、混凝土任意一种组成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

c、出机口混凝土拌和物拌和不均匀或夹带生料,或温度、含气量和坍落度不符合要求。

2)混凝土运输

A、选用的运输设备,应使温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分离、漏浆、严重泌水,并减少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

B、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转运次数,不应在运输途中和卸料过程中加水。

C、混凝土运输设备,必要时应设置遮盖或保温设施。

D、因故停歇过久,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按不合格料处理:

a、混凝土产生初凝。

b、混凝土塑性降低较多,己无法振捣。

c、混凝土被雨水淋湿严重或混凝土失水过多。

d、混凝土中含有冻块或遭受冰冻,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

E、不论采用何种运输设备,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2m,超过时,应采取缓降或其他措施,防止骨料分离。

F、自卸汽车、料罐车、搅拌车等车辆运送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a、运输道路保持平整。

b、装载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40cm,车厢严密平滑不漏浆。

c、搅拌车装料前,应将拌筒内积水清理干净。运送途中,拌筒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并不应往拌筒内加水。

d、不宜采用汽车运输混凝土直接入仓。

G、采用其他方式运输混凝土时仍应符合相关要求。

3)混凝土浇筑

A、结构物基础应经验收合格批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仓面的准备工作。

B、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均应清除。岩基仓面应冲洗干净并排净积水;如有承压水应采用可靠的处理措施,并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混凝土浇筑前岩基应保持洁净和湿润。

C、软基或容易风化的岩基应做好下列工作:

a、软基上的仓面准备,避免破坏或扰动原状基础。如有扰动应处理。

b、非黏性土壤地基,如湿度不够,至少浸润15cm深,使其湿度与最优强度时的湿度相符。

c、地基为温陷性黄土时,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

d、混凝土覆盖前应做好基础保护。

D、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仓面设计并检查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地基处理或缝面处理,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止水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详细记录。

E、仓面检查合格并经批准后,应及时开仓浇筑混凝土,延后时间宜控制在24h之内。若开仓时间延后超过24h且仓面污染时,应重新检查批准。

F、基岩面和混凝土施工缝面浇筑第一坯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2~3cm厚的水泥砂浆,或同等强度的小级配混凝土或富砂浆混凝土。

G、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平铺法。

H、入仓混凝土应及时平仓振捣,不应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散至砂浆较多处,但不应用水泥砂浆覆盖。倾斜面上浇筑温凝土,应从低处开始浇筑,浇筑面宜保持水平,收仓面与倾斜面接触处宜与倾斜面垂直。

I、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应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应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仓内泌水应及时排除;避免外来水进入仓内;不应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粘附在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表面的灰浆应及时清除。

J、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应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应彻底清除。清除混凝土时,应对基础、钢筋、模板等进行保护,如扰动应重新处理合格。

K、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a、混凝土浇筑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表控制。

混凝土浇筑允许间歇时间

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

允许间歇时间(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0~30

90

120

10~20

135

180

5~0

195

--

b、因故中断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但混凝土尚能重塑者,可继续浇筑,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L、混凝土振捣应遵守下列规定

a、振捣设备的振捣能力与入仓强度、仓面大小等相适应,合理选择振捣设备。混凝土入仓后先平仓后振捣,不应以振捣代替平仓。

b、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防止欠振、漏振或过振。

c、浇筑块第一层、卸料接触带和台阶边坡混凝土应加强振捣。

d、振捣作业时,振捣器棒头距模板的距离应不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振捣器不应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

M、手持式振捣器振捣应遵守下列规定

a、振捣器插入混凝土的间距,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振捣器有效半径根据试验确定。

b、振捣器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按顺序依次振捣,每次振捣时间30s。如略有倾斜,倾斜方向保持一致,防止漏振、过振。

c、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d、在止水片、止浆片、钢筋密集处等细心振捣,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固密实。

N、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应遵守下列规定:

a、平板式振捣器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作业,不随意停机等待。

b、坡面上从坡底向坡顶振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下滑和骨料集中。

c、根据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调整振捣频率或移动速度。

O、混凝土浇筑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止浇筑

a、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

b、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并在lh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范围内。

P、浇筑仓混凝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挖除

a、以上判定为不合格料的。

b、低等级混凝土料混入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

c、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或对结构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混凝土料。

d、未及时平仓振捣且已初凝的混凝土料。

e、长时间不凝固的混凝土料。

Q、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a、混凝土收仓面浇筑平整,抗压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应进行下个仓面的准备工作。

b、混凝土表面毛面处理时间试验确定。毛面处理采用25~50MPa高压水冲毛机,或低压水、风砂枪、刷毛机及人工凿毛等方法。

c、混凝土施工缝面无乳皮,微露粗砂,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微露小石。

4)混凝土养护

A、混凝土表面养护应遵守下列规定

a、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应避免仓面积水、阳光曝晒。

b、混凝土初凝后可采用洒水或流水等方式养护。

c、混凝土养护应连续进行,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及所有侧面始终保持湿润。

B、混凝土养护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有关规定。

C、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对重要部位和利用后期强度的混凝土以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应延长养护时间。

D、混凝土养护应有专人负责,并详细记录。

5)混凝土雨季施工

A、雨季施工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施工。

b、砂石料场的排水设施保证通畅。

c、运输设备有防雨及防滑设施。

d、浇筑仓面有防雨设施。

e、增加骨料含水率的检测频次。

B、有抗冲耐磨和有抹面要求的混凝土不应在雨天施工。

C、小雨中浇筑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a、适当减少混凝土拌和用水量和出机口混凝土的坍落度,必要时适当减小混凝土的水胶比。

b、加强仓内排水和防止周围雨水流入仓内。

c、新浇混凝土面尤其是接头部位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D、中雨以上的雨天不应新开室外混凝土浇筑仓面。

E、浇筑过程中如遇中雨、大雨和暴雨,应及时停止进料,已入仓的混凝土在防雨设施的保护下振捣密实并遮盖。雨后及时排除仓内积水,受雨水冲刷的部位应及时处理。停止浇筑的混凝土尚未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或能重塑时,可加铺砂浆后继续浇筑,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9)山塘工程

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2014和《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2018,本项目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本工程主要的建筑内容有山塘清淤、坝坡整治、新建溢洪道、防水设施等。

1、清淤

山塘清淤:清淤1600m2。

2、坝坡整治

坝体防渗:新建土工膜防渗3000m2。

坝体防渗:坝体结构为M10浆砌块石,高2m,基础1.5m。基础以上迎水面采用C25混凝土防渗100mm,坝体外坡比1:0.3。

(10)机耕道工程

根据《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机耕道路工程主要设计3.5米宽、3m宽机耕道及2.5m宽生产便道。

a)新建机耕道

新建机耕道按3.5m、3m宽设计,机耕道最小转弯半径为12m,最大纵坡10%,当最大纵坡大于5%时,纵坡长度限制为:5-6%,坡长度限制为≤800m;6-7%,坡长度限制为≤600m;7-8%,坡长度限制为≤400m;8-9%,坡长度限制为≤300m;9-10%,坡长度限制为≤200m。水泥混凝土路面拱横坡度按1.5%设计。

1)1坝区

新建3m机耕道共计1条,总长380m,道路结构采用30cm厚大渣石路基垫层,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

新建3.5m机耕道1条,总长486m,道路结构采用30cm厚大渣石路基垫层,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

b)改建机耕道

1)2坝区

结合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和改善当前道路质量,对项目区的2条原有道路进行路面整修,提高道路质量,提高效率。

该工程中改建机耕道按3m及3.5m宽度设计,机耕道最小转弯半径为12m,最大纵坡10%,当最大纵坡大于5%时,纵坡长度限制为:5-6%,坡长度限制为≤800m; 6-7%,坡长度限制为≤600m; 7-8%,坡长度限制为≤400m; 8-9%,坡长度限制为≤300m; 9-10%,坡长度限制为≤200m。水泥混凝土路面拱横坡度按1.5%设计,便于排水。

改建机耕道共计2条,总长725m,其中改建1#机耕道425m,改建2#机耕道300m,道路结构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

(11)生产便道工程

1)新建生产便道

A、1坝区:

该坝区以新建2.5m生产便道为主。本次设计生产便道1条,长520m,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

2)2坝区:

该坝区以新建2.5m宽生产便道为主。新建生产便道11条,总长5738m,其中:新建1#生产便道256m,新建2#生产便道974m,新建3#生产便道354m,新建4#生产便道325m,新建5#生产便道1345m,新建6#生产便道626m,新建7#生产便道258m,新建8#生产便道1028m,新建9#生产便道298m,新建10#生产便道160m。均为15cm厚C25砼路面。

A、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路床验槽→回填土打夯机夯实→回填压实度检验→交工验收。

a、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机械设备等,且具有工作条件。

b、测量放样:在施工前按设计图纸或建设单位要求进行放样,控制好每个地块的边界与高程。

c、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前,先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开挖区域内的全部杂草、垃圾、不可利用的表土及其它障碍物,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开挖测量放线必须准确,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开挖边坡1:1,挖出的土方运至指定料场堆放。基槽开挖注意事项:

d、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

e、严格按沟槽断面尺寸要求进行,基槽壁应平整,槽底坡度要符事图纸要求,禁止超挖。

f、当开挖到接近槽底深度时,应随时复核槽底标高,避免超挖。

g、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管道相交的其它地上、地下设施。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h、开挖基槽时,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予以保留,禁止扰动,砌石前用人工清理,如局部超挖,需用填补并分层夯实。

B、土方开挖施工:

由于开挖深度较浅,拟安排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配合挖装运土,在接近基底20cm范围内,由人工辅助开挖修坡、修底。

C、路基填筑施工

在土方填筑前,应清除填方基底上的树墩、树根及坑洞中的水、淤泥和杂物等。填方的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填方用粘土应控制含水量,填土应分层进行,并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当采用不同土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实测填前标高后,方可进行路基施工。

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放出坡脚桩,在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

a、填筑顺序:回填时,前一个施工段回填碾压至设计标高后才施工后一施工段,各段之间通过1:2(高度为50厘米,宽度为100厘米)台阶式边坡连接。

每个施工段接茬部分,同时填筑,并分层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米。

b、摊平:自卸汽车从取土区把土方运至填土区,由推土机把卸下的土摊平。推土时推土机不能碰撞控制桩,机械无法平整的地方由人工平整。

c、填土厚度:填土作业采用从下到上分层填土的方法,根据现场土质和机械的压实功能,并通过试验确定每层填土的松铺厚度,约为25厘米~30厘米。分层填土时在控制桩上标出每层填土的厚度,确保填土的厚度不超高或过低。在填筑上一层土方前,要检验下层土的压实度及压实高度符合要求,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及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d、碾压:填土碾压前,通过试验测定土的含水量,若土的含水量偏低,在碾压前采取向土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等措施,若土的含水量偏高,在碾压前采取置换土、晾晒干土等措施,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使土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碾压,保证碾压质量。

e、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填方时,行驶速度不宜过快,控制速度为2km/h为宜。

f、夯压前要测试原地面土的含水量,若含水量偏低,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的方法,若含水量偏高,采用置换适宜含水量的土等方法。当压实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达到用锹难于挖动须用撬棍才能松动且土壁稳定,可认定为密实状态。

D、人工夯实碾压完毕后,测定压实度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田间道

A、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推土机推土或原路基修整→人工场地平整→泥结碎石路面→生产路回填及夯实。

B、推土机推土

场地清理:主要清除工程区内树木、树桩树根、杂草、垃圾以及监理工程师认为的其它有碍物。含细根须、植物、覆盖草等的表层有机质土壤要及时开挖运至监理指定地点。

场地清理及表土清除都采用推土机推土,推距40~80m。推平采用推土机将高处土方就近推至低处,使场地平整。

C、人工场地平整

推土机推平后,辅以人工整平,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D、泥结碎石路面施工

a、材料

石料:采用轧制的碎石或天然碎石。石料等级不低于规范要求,扁平细长颗粒不超过20%,近似正方形有棱为好,不能含有其它杂物。

泥结碎石路面所用的碎石规格

b、粘土

粘土的塑性指数一般大于12,粘土中不得含腐殖质或其它杂物。粘土用量一般不超过碎石干重的15%。

3)泥结碎石路面

A、路基要求

按路堤施工线进行施工,若在施工开挖中偏离指定开挖线,应重新修整。将开挖路槽的土方弃至两侧并进行碾压处理。应防止雨水侵蚀地基土壤。使机械开挖路槽土方时,实际施工的沟槽适当留有修整余量,再用人工修整。需先挖好路槽,做好路基。路槽土质为粘性土。路基中不能含有草皮、树根、杂草以地面上的淤泥等物,路基土湿度不得超过20%,路基土要求压或夯实,新填路基每层回填碾压厚度为200mm,路中间要比两边略高一些,以便在突遇大雨后,可及时排干渍水。回填时回填土干容重≥15kN/m3,路基横坡同路面,施工中注意不能让路基积水。

B、原有路堤在修弯取直施工时,对需要修弯的地段采用挖土机开挖后,由人工修坡取直。对原有弯道则应开挖成台阶状,填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回填时对原有基层应做好清基,接口修成牙口。

B、泥结碎石面层

泥结碎石面层为8cm,碎石粒径为2~4cm,等级不低于3级,粘土塑性指数12~20,用土量不超过碎石的15%(按重量计)。在压实的中基上按松散铺厚度(压实厚度1.2倍)摊铺碎石,要求碎石大小颗粒均匀分布,厚度一致。碎石铺好后,用10~12t压路机碾压3~4遍,直至石料无松动为止,碾速宜慢,25~30m/分钟。泥结碎石面层施工方法用拌和法、碎石摊铺后,将规定的用量土,均匀地摊铺在碎石层顶上。然后拌和,拌和一遍后,随拌随洒水,一般翻拌3~4遍,以粘土成浆与碎石粘结在一起为止,然后用平地机械或铁锹等工具浆路面整平,再用12t压路机洒水碾压,使泥浆上冒,表层石缝中有一层泥浆即停止碾压。过几小时后,现用15t压路机进行收浆碾压1遍后中撒嵌缝石屑,再碾压2遍。

压实后的土体取样试验频次每200m3、厚30cm,取样一次或由监理根据工程实际确定试验频率。

C、石屑层和路肩

田间路磨耗层厚度2cm,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的1.3~1.4倍,粒径为厚度的0.55~0.75倍。将磨耗层石料与20%~30%的粘土先干拌2遍,将拌和好的混合料摊铺在路面上(采用路拌法),用10~12t压路机碾压2~3遍。同时做好路肩的培垫和整理。路面横向坡比为中间向两边3%。磨耗层洒水湿润后,将粒径2~5mm的粗砂均匀铺上一层即可。

D、注意事项

a、直接利用原有路基段采用开挖机械对原有路基局部宽度不足部分进行扩挖路床整平、压实后铺碎石垫层厚10cm摄压后浇筑路面C 25砼厚15cm。

b、新开物路基段采用机械开挖路基路床整平压实后铺粹石望层厚10cm压后浇筑路面25厚15cm。

c、田间道路面每隔6m设1道宽2cm沈降缝采用沥精拌木屑填充。

d、田间道设计纵向坡度12%以内当己开抢路基纵问坡度大于12%时需对路基纵向坡度进行调盛或田间道线路走向使田间道设计纵向该度12%以内。

e、路基开挖优先采用向内侧山体开挖。

f、填方路段需选用级配依好的砾类土、类土等粗粒士作为填料镇料最大粒径外于150mm。路床而面下0~0.8m路床压实度要求≥94 %,路床顶面以下0.8~1.5m上路堤丘实度要求>93%路床顶面以下1.5m以下下路填压实度要求≥90%。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大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g、日间道遇小型冲沟经过的地段必须设钢筋混凝过水涵管。大型冲沟经过的地段必须设钢筋混凝t盖板过水涵润。

h、拟在田间道路口及危险路段显要位置设置交通誓示牌如限重标志、限速标志、严禁农用车载人标志等警示提醒过往车辆弯驶人安全驾驶、减速慢行提醒行入注意安全。

i、于田间道长度相对较长考虑在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每隔200m左右设置会车道以便交通具置可在施工过程中灵活调整。

j、如田间道遇软地基段基k需采用块石置换处理。

(12)道路附属工程

1)新建会车道、回车坝

根据机耕道实际布置情况,为了便于会车就断头路掉头,需对项目区新建或改建机耕道新建会车道和回车坝,会车道应设在有利于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两会车道间驶来的车辆,会车道在满足通视条件下,原则上按100m

~200m处布置一座,回车坪设置在机耕道调头位置,按锤头形回转。

A、1坝区:

项目区规划会车道4座,回车坝1座。会车道总长16m,两端各4.5m过渡段,中间停车段7m。砼会车道结构与路面一致,机耕道为30cm厚大渣石路基垫层,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生产便道为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回车坪总长10m,宽10m,回车坪结构与路面一致,机耕道为30cm厚大渣石路基垫层,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生产便道为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

B、2坝区:

项目区规划会车道14座,回车坝2座。会车道总长16m,两端各4.5m过渡段,中间停车段7m。砼会车道结构与路面一致,机耕道为30cm厚大渣石路基垫层,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生产便道为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回车坪总长10m,宽10m,回车坪结构与路面一致,机耕道为30cm厚大渣石路基垫层,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生产便道为10cm厚碎石垫层路基,15cm厚C25砼路面。

C、2坝区:

修建挡土墙1条,总长20m。详细参数见单体工程图。基础深度为0.4m,设计坎高度为1m,采用M10浆砌块石基础。挡墙每隔15m需设置一沉降缝,缝内设计止水,用沥青砂浆回填。堤身设排水孔,梅花形布置,孔距2~3m,孔径100mm,所有堤身背面排水孔进口均设碎石滤水,碎石径为5~10cm。挡墙采用M10浆砌块石砌筑,顶宽为0.4m,底宽为0.7m。

(13)渠道工程

1)灌溉渠恢复施工

A、施工工序

土方填筑-渠槽开挖-3:7灰土填筑-钢筋加工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2)施工方法

A、土方填筑:

a、回填土内不得夹杂植物及垃圾等杂物,土料的含水量应在最优含水量的-2%~+3%之间,含水量较大时,采用摊铺翻晒,直至含水量达到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0%。

b、采用装载机摊铺,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松铺厚度为25cm,静压2遍振压6遍,分层填筑,直至到设计高程。

B、灌溉渠开挖

a、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用石灰画出槽边轮廓线出→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b、施工要点:

①开挖顺序:测量放线→开挖→修坡→整平等。本工程土体边坡按设计放坡,采用挖机开挖,人工修整,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得超挖或少挖。

②挖土面必须控制在基底标高,避免在挖土过程中出现超挖。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③弃土应及时运走,在基坑(槽)边缘上堆土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l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边坡稳定。

④渠道基槽挖完后,验槽合格,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C、灰土填筑

a、材料要求

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经大于5mm的生石灰,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b、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坑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压实→找平验收。

①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②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本工程所用灰土为3:7。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③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坑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④分层铺灰土:按25㎝厚度摊铺,挖机将拌合好的灰土按照每段摊铺量,分段放入基槽,人工摊铺,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⑤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测量检查标高。

D、钢筋加工、安装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牌号,进仓时应按批号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标牌查对、外观检查、按有关标准抽取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钢筋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为了保持钢筋的表面洁净、油渍、漆污和浮皮、铁锈等均应在使用之前清除。浮皮用锤敲击使之剥落。铁锈用钢丝刷除锈,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以及未经除锈处理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焊接、绑扎应符合有关规定。

钢筋绑扎:灌溉渠钢筋按照Φ8@200×200布置,交点采用钢丝绑扎,采用单排布置,保护层厚度25mm。

E、模板的安装

模板结构和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使其能承受砼的浇筑和振幅的侧压力与振动力,模板表面应当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砼表面的质量。在砼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后,才能拆除模板。采用人工现场拼装,在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尺寸提前把对应模板准备好,然后根据模板编号按顺序支立,每隔6m设置一伸缩缝,缝宽1cm,采用聚氯烯胶泥填缝,在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F、混凝土浇筑

砼标号C15,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用溜槽下料,振捣棒震动,振捣应达到面层起浆。振捣时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既要振捣密实又要不过振。同时做到原浆收面。灌溉渠混凝土浇筑分两次浇筑,先浇筑渠底,再浇筑侧墙。

G、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采用覆盖浇水养护,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8~12h内)开始养护。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3)主要劳动力配备表

主要劳动力配备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技术、质检、实验

7

2

班长

3

3

安全员

3

4

机械操作手

8

5

普工

30

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A、所有材料试验与检验必须按相关规范和规定实施,遵守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本工程的材料试验与检验。

B、必须按有关规定对整个工程中的全部建筑材料,如:粗骨料、水泥、掺和料、钢筋进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拒绝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用于本工程的所有建筑材料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质量规定,并具有材质证明和合格证件。

C、施工所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鉴定,确保计量、试验、检测等器具的精度和准确度。

D、加强工程试验,建立台帐和施工记录,优选工程施工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E、按照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对钢筋、混凝土等进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F、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a、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b、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设计图纸施工,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严格掌握施工技术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

c、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明确工序操作规程、质量要求和标准。严把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d、严格执行三检制,终检验收合格后即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

e、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等规定办理。

f、严格执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发生的技术问题。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配备一切必要的安全设施,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举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好必备的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目标,做好安全技术工作。(1)合理布置和管理施工现场,合理使用场地和设置安全围栏,保证现场道路和排水畅通。(2)使用振动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雨衣、雨鞋等。(3)钢筋除锈应戴口罩、眼镜、手套,回直钢筋应防止滑出伤人。(4)合理安排施工,在多台机械在同一工作面施工时,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挖掘机作业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其它作业。(5)控制箱电气开关、闸刀等须放置在防雨棚或防雨罩,设漏电保护器以防漏。(6)严格服从现场安全管理,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工,及时汇报,严禁冒险蛮干。

(14)喷灌工程

一、喷灌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一)、施工工艺及流程

灌溉工程施工主要是和绿化工程相配合。同时道路工程与绿化灌溉工程有路线交叉,在道路工程施工时,灌溉工程的输水管道、控制线缆的过路保护设施必须在道路路基铺设之前进行施工。灌溉工程前期进场工作完成后,首先进行放线。灌溉测量放线时,甲方必须提供地下管线图,并向测量放线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为防止灌溉管道在绿化种植过程中被破坏,在绿化工程中种植乔木以后或在绿化树木定点放线后,方能进行灌溉管道工程施工。管道首先进行灌溉主管道及线缆的放线、开挖及铺设等工作,及其附属设施(各种阀门、井体、镇墩等)的安装、砌筑等;绿化树木种植完成后,进行支管道的工程施工工作,以便于绿化工程进行草坪以及花卉的种植;管道铺设工程同时进行其它主管道试压、管道冲洗以及管沟的回填工作;在种植草坪之前完成喷头的安装工作。

在输水工程进行的同时,进行中央控制系统、泵站的安装,应保证绿化种植的用水要求。即灌溉工程要在施工的同时提供绿化用水。(二)、施工方案

1、过路套管的安装

套管要伸出道路两侧各0.5米,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管径及埋深在铺设正式路之前预埋。

2、放样

施工前应依照预定的施工顺序将要施工的绿化区域按图纸进行放样,并由监理工程师核定,其方法如下:

管线沟不论主管沟或支管沟均敷石灰线,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对图纸的管线进行适当调整。快速取水阀的位置,设黄旗标志竿。进排气阀位置设置,设蓝旗标志竿。干管检修阀的位置以石灰做40cm×40cm正方形的白方块。混凝土镇墩的位置以石灰做10cm宽、50cm长的十字。

放样前需指定专人与设计工程师研讨施工方法,放样过程中(施工亦同)该专人应随时与设计工程师密切配合磋商以确定灌溉系统排列的方式,放样完成后由设计工程师核定后方可施工。放样之初各标识点应先以长于100cm的标桩将各点表示于地面,待石灰线完成后不重要的可视需要拔除重复使用。另外,废除之桩位或石灰记号必须于当天消除不得留待隔日。放样过程中对原设计的管线走向修改必须与设计工程师协商后方可确定。

3、开挖管沟槽

沟槽的挖掘不论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沟底不得有影响管道的大土块、石块或松散的浮土,挖掘出来的土方以不向管沟回落为原则,非必要禁止双面堆土。如遇松软或易塌陷的土质除另规定处理办法外,堆土应离沟边30cm以上,以减轻侧土压。

4、铺设安装输水管道

本次工程输水管道使用PVC给水管活套插接或胶合剂粘接。凡活套插接的管道必须在管沟内连接,严禁连接好后再置入沟中,以免接口松动。

粘接管应在管沟未堆土的一侧先接好后再整段放入沟中,但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A、一次不得超过四根管,并只限于直管,凡转弯处必须在沟底施工。

B、PVC管置于有弧度的沟中时,其最小容许弯曲半径为管径的200倍。

C、沟外作业将管放入沟内时必须二人作业,不得一人将一端“掷”入沟内后,其余部分以不正当的扭摔方法使其“跌”入沟内,以防接头脱落漏水。

D、管道连接前要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破损、裂痕、明显变形、颜色不统一等异常现象的管道必须立即更换,并加以标记另行保管。

E、各管连接涂胶之前管口内外管壁均应十分清洁、干燥,连接管件亦同。

F、管道连接前,应检查管头断面角度与管件内部角度是否相同。如不同,应用锉子将其打磨成相同角度,并将渣子清除后方可连接。

5、管道压力试验

管道安装后应作水压试验,它是检验管道安装质量,进行管道验收的主要内容之一。水压试验按其目的的分为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两种。管道应分段进行水压试验,每个试验管段的长度不宜大于1km,非金属管道应短一些。试验段的两端均应以管堵封住,并加支撑撑牢,以免接头膛开发生意外。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必须在管道基础检查合格且回填土不小于0.5m后进行水压试验。架空、明装及安装在地沟内的管道,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试验。

管道在测压前,应先向试验管段充水,并排除管内空气。管内充水时间满足规定后,即可进行强度试验。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在进行水压试验时,用试压泵将试验段管升压到试验压力,恒定时间至少10min,检查管道、附件和接口,如未发现管道、附件和接口破坏以及较严重的渗漏现象,则认为强度合格,即可进行渗水量测量试验--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方法为:用试验泵将水压升到试验压力,并关闭试压泵的1号阀。

记录压力下降98kPa,所需的时间T1(min);打开1号阀再将管道压力提高到试验压力,迅速关闭1号阀后,立即打开4号阀向量水槽放水,记录压力下降98kPa,所需的时间T2同时测量在此段时间内放出的水量V(L),则试验管段的渗水量q可按下式计算:q=V/(T2-T1)(L/min)。若在试验时管道未发生破坏,且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数值,则认为试验合格。管径不大于40mm的埋地压力管道在进行强度试验时,按规范规定,先升压到试验压力,观测10min,如压力降不大于49Pa且管道未发生破坏,即可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再进行外观检查,有无渗漏现象。

6、管沟回填

全部回填之前必须完成试压并经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回填。如果沟槽的土质较差,如:岩石结构或砾石较多等,则需外运沙或细土回填。

输水管置入管沟之前,沟底应先略加夯压以沟底无浮土为准。沟底回填10cm厚(压实厚度)沙或细土并予刮平压实,使输水管与沟底紧贴而无间隙,再继续填至管面上10公分,进行夯实。前项回填及埋管作业完成后即着手其余回填,其材料可使用原挖出的土方,但其中不可含石块 (直径10cm或体积250cm3)、土块或其他杂物。夯实度至少85%以上。

7、喷头安装(1)、喷头的布置间距必须按设计间距安装,不能擅自改变,以确保灌溉的均匀性。(2)、喷头通过铰接管与管路连接,铰接接头螺纹必须与喷头螺纹匹配。(3)、喷头顶部必须与地面齐。(4)、喷头必须与地面垂直,周围要用细土回填,并充分夯实,保证喷头稳固。(5)、灌木区喷头安装铰接管长度为灌木定植高度,用螺纹钢固定喷头,喷头顶部与灌木平齐。

8、泵站系统安装调试

本工程所使用的水泵及调频器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其规格、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说明中的各项要求,并有明确的铭牌标注及产品说明书。水泵及调频器均由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指导安装,并按系统设计要求调试。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泵安装完成试运行前,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绝缘测试,如果不能满足绝缘要求,必须取出水泵查明原因。否则,不得启动水泵。

(2)、调频器应在0至设计最大流量范围内多点、多次试运行,并观察运行状态。

(3)、首部系统各设备及连接件不得有损坏、渗漏等异常情况,并应整洁、美观。

9、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控制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

(1)、检验线路的连接是否正确,通讯线路、电源线路是否通畅。

(2)、控制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分控阀流量参数的确定、基本自然条件参数的确定、系统主管道的流量分配。(三)、施工注意事项

1、放线工程(1)、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基准点布置主管线及阀门位置。

(2)、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实际绿化灌乔木种植位置,选择基准点布置支管管线及灌水器的定点。(3)、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现场放线结果,确定电磁阀和快速取水阀位置。(4)、在放线结束后由现场负责人请甲方监理验收。

(15)蓄水池工程

(一)施工准备1、施工布署

1)施工队设立一个专业的砌筑施工队伍,主要负责全线水沟浆砌工作。

2)修筑施工作业的便道,保证无论天晴下雨,材料都能到达施工现场。堆料场地硬化,合理布置拌合场位置,方便拌和砌筑砂浆。

2、项目管理目标

工程质量努力达到精品工程的要求;工程进度满足业主、项目部、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工程保证无安全事故发生;工程满足文明施的要求。

三、浆砌水沟施工(1)、水沟施工流程图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基底开挖 →基底检测→配合比→选取→材料准备→水沟砌筑→勾缝→养护。(2)、施工准备

施工前按照设计施工图纸,准确放样水沟的路基中心线及基础主轴线、墙址轴线、水沟的起迄点和横断面、基坑开挖线,并应用石灰线示出,并用细铁丝或木桩加密固定。

清理水沟范围内的场地,铲除有机质和树根草从,水沟两端清理范围适当延长,合理布置堆料场和施工现场,做好场地临时排水工作。(3)、基坑开挖

基坑主要以人工开挖,各部分尺寸、形状以及深度,均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基坑开挖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对于基坑内的个别不规则但稳定的岩石,根据设计要求,可以跳过不挖、不砌。

(4)、砌筑工艺

砌体用石料强度应满足不小于30MPa的要求,片石最小尺寸不能小于30㎝,采用7.5号砂浆砌筑。砂浆拟用小型砂浆搅拌机移动拌和,采用手推车作短距离运输至砌筑现场,施工配合比均按照规范和试验要求进行拌合。

浆砌镶面石时,先根据接砌部位的情况,估计所需的石块形状、大小,然后选石,不垫砂浆进行试砌,再根据试砌情况找出石块中碍事的大棱角,用大锤打掉,用小锤打击小棱角,用凿子凿击底面放不平或影响上部接砌的突出部分,然后铺上砂浆,将石块翻回,用小撬棍将石块拨正,使两边灰缝合适。如石块较小,用手锤轻轻敲击,如石块较大,用手左右揉动,使灰缝挤实。

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清理基坑,自检标高、平整度、断面尺寸、基底承载力,并挂线控制基顶标高,在检查、复核无误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水沟砌筑。

砌筑时采用分层砌筑,砌筑上层砌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对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每一块石料均应先铺砂浆,再安放片石,经左右揉动几下,再用手锤轻击,将下面的砂浆挤压密实,挤出的砂浆刮起再用,并利用片石的自然形状,使其相互交错的衔接在一起,做到大面朝下,犬牙交错,搭接紧密,石块错缝咬合,避免垂直通缝和墙体分夹,片石与片石之间均用砂浆隔开,确保砂浆饱满,还应设置拉结石,并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保证砌体的质量和线形的顺适美观。严格控制坡率和表面平整度及断面尺寸。

墙背填料采用碎石土填筑,则需待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5%以上方可进行。

(5)、勾缝砌体外露面采用凹缝形式进行勾筑。墙面未预留凹槽时,在勾缝前用扒钉或凿子开缝,开出凹缝后,并以钢丝刷用水刷去砌石面上的流浆及污垢,将凹槽浇洒湿润。如原有的底浆不足,应先用砂浆填满,然后再勾缝

(6)、养护

新砌圬工告一段落或在收工时,须用浸湿的的麻袋将砌体盖好,在砌筑完后的10~12小时以内即需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14天,养护时须使覆盖物经常保持湿润,最初的3天内,昼间至少每隔3小时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水一次,以后每昼夜至少浇水3次。(三)、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目标: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保证措施

1、安排熟练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工作,以保证各部尺寸、标高的准确性,实行从放线到竣工的“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记录的保存归档工作。对于各类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须按规定定期做好检校工作,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发现可能出现的偏差,以保证测量放样的准确。

2、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根据业主的要求选择适用的材料,除业主提供的材料外,自行采购的材料,必须在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有保证持续供货能力的供货处采购。做好材料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对于业主提供的材料,要采用必要的检验和试验手段,确保材料质量能时时处于控制之中。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各种证明、合格证(单)、验收、试验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和完整性。按照试验检测频率对挡土墙的砂浆进行抽样检查,制作砂浆试件,测其强度。

3、配齐满足本挡土墙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必要的施工前准备,以保证施工的各项技术要求。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类设备,设备必须经检修、试机、检验合格后,方能上场施工,并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规定”及“施工机械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在施工中的作用,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

4、开工前要做好各部位、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经理部质量体系规定的内容做好技术交底,按照四级技术交底的要求,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地掌握对将要进行施工挡土墙各部位、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技术规范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已经认可适宜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使挡土墙的每个部位、施工工序均达到优良标准。

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关,保证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四级验收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确保各种试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加强公司试验室对本工程中各种试件的测试工作的基础上,还现场设立专(兼)职试验人员,配合试验室工作,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各类原材料、砂浆等抽检和复检工作,认真把好质量关,用数据和分析图表配合和指导现场施工质量。根据工程验收和公司质量体系对工程竣工资料和施工管理控制资料的要求,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保存、归档工作,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对图、表、签证、原始凭证、施工文件、内容、格式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文件资料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确保工程竣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四)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施工队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安全生产工作。

1、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施工队队长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施工班、组长负责,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涵洞施工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2、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从事施工管理和生产的人员,未经安全教育的不准上岗;新工人(含民工、临时工)未进行三级教育的不准上岗;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定,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杜绝安全事故。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要定期检查;作业班组每天进行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进行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工地用电应根据用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工作中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牌,用以警示过往行人及车辆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施工道路周边悬挂安全宣传标语,意在指示我们时刻警记“安全第一”。现场的材料堆放要在不影响交通行驶的范围外,不可占道。

(16)过水涵洞工程

一、过水涵洞施工方案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

(1)采用人工或人工与小型机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控挖,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开挖临时通道保证农田灌溉正常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铺设砂砾垫层,浇筑基础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管节按设计规格在现场就地预制,使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吊具安装。

(2)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各管节顺水流坡度成平顺直线,每节涵管的整个长度紧密相贴于已铺好的基础上,使涵管受力均匀。

(3)管节采用套环接缝,接缝形式采用沥青麻絮、水泥浆或沥青砂紧密填塞所有接缝,使其稳固、耐久和水漏水。在填塞沥青砂之前,在圆管涵的外表面和套环内表面涂刷沥青涂层,以增强其粘性,并按图纸所示部位固定捆扎绳,以免沥青砂外漏。

(4)圆管涵管安装完成后,经监理工程检查批准后,进行回填作业。回填采用粘性土在管节两侧分层进行,并用小型夯实机械进行夯实。

二、过水涵洞施工方案的盖板涵施工

(1)盖板涵基坑开挖同圆管涵相似,当地基承载力足够时,基础直接筑在土基上,当地基应力不足时,铺设砂砾垫层或碎石垫层。

(2)基础、涵台及洞口建筑(帽石除外)采用石砌时,砌筑时若有渗水,必须及时排队砌筑采用分层座浆法,砌筑上层时不振动下层,砌筑完成后,进行勾缝。

(3)盖板采用现场就地预制,汽车吊安装。

(4)涵台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进行盖板安装,盖板安装前,检查成品及边墙尺寸,安装后,盖板上的吊装位置用砂浆或工程师批准的其它材料填满。相邻板块之间接用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5)台背填土必须在支撑梁(或涵底铺砌)及盖板安装且砂浆强度达到 70%,在涵台两侧对称进行。盖板上面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搜集铺及碾压厚度分别不小于 30cm 和 20cm,并防止剧烈的冲击。

(17)过路涵管工程

(1)涵管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验槽→砼垫层→涵管安装→接口处理帽台翼墙施工→回填土方→交工验收。

(2)土方开挖

本标道路涵管工程沟槽在路基基本完成后进行。管槽开挖采用小型反铲挖土机挖沟,人工结合修整,本工程基槽深约 2.5m 左右,可用反铲挖土机单槽一次性开挖至距设计标高 0.2m 处,再由人工进行修底修坡。开挖时根据各条排水沟的走向,从排水沟的下游向上游挖进。施工中注意边坡稳定,及时用潜水泵排除基槽积水,严禁基槽长期泡水。在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清除余土,排干沟槽积水,做到基槽一开挖立即进行涵沟砼垫层施工,不得使基底暴露过久,基底设计标高以上30cm 厚,不得提前挖除,应在管基施工的同时方可挖除,若基底土壤已受扰动或超挖,用碎石砂夯实填平。基槽外一米以内不得堆土,同时堆土不得超过 1.5m 高。拟采用反铲挖土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农用自卸汽车配合挖装运土,在接近基底20cm 范围内,由人工辅助开挖修坡、修底。

(3)涵管施工 1) 运输与装卸:涵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涵管装卸工作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存放场地的位置和装卸的操作方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运输可经4m 宽的田间路,由农用汽车运入,上下管涵用汽车吊。

2) 施工要求

基础开挖应符合图纸要求。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挖临时过水通道保护好灌溉水流。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管敷设及基槽回填等作业。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耽误,无论是何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基槽的外露面不致破坏。

3)垫层和基座

砼作垫层时,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承包人应在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中要拌和均匀,分层摊铺,分层压实,砼基座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4)钢筋砼圆管涵成品质量

1)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接斜交角度进行处理。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果缺陷小于下列规定时,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如果缺陷大于规范规定时,不予验收,并应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2)蜂窝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

3)管节砼强度应符合图纸要求,砼配合比、拌和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4)管节各部尺寸,不得超过有关规范规定值。

(5)圆管涵敷设施工

1) 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接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不同,应便内壁齐平。

2) 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3) 在软基上修筑涵管时,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地基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

(6)管节接缝

本工程圆管管节采用砖带接缝,在管口对正以后再在空隙内塞以砂浆, 以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 并将内壁表面抹平。

(18)管网工程

(1)施工前应具备条件

1)将需用的工具、机械、设备配备齐全,并经检修试验后备用,人员经安全技术教育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组织方案经监理批准,准予实施。

3)挖槽土方处置,按现场暂存、场外暂存、外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开槽土方凡适宜回填的土选择妥善位置进行堆放,但不得覆盖测量的标记,均暂存于现场用于沟槽回填。

4)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机械开槽→槽底平整夯实→原土基地→管道安装→井室砌筑、抹面→胸腔填土→闭水试验→回填土夯实。

(2)测量放线

测量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及测量负责人针对本工程现场情况,认真熟识施工图,并根据甲方及监理公司提供座标基准点进行审核校验是否准确,确认后计算出各管线座标点和各井的准确位置及距离并进行复核无误。测出各点管底标高,核对施工图中的地下管网位置高度是否准确。

(2)管沟沟槽、化粪池、井室开挖及回填:

1)管沟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

2)给水排水敷设工程的放线与测量前完成定位和高度的测量布点工作,并对基准点采用保护措施,应作出明显标记施工测量应沿管道线路设置于观测的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应采取保护措施,在管道线路与原有地下管道、电缆及其他构筑物交叉处的地面上设置明显标记。

3)管沟开挖深度平均深度, 标高、位置按设计图管线的要求进行施工。坡度按:进行放坡,塑料管深度应超出管底,其他管挖至管底标高。沟槽深度的控制:当挖土深度接近沟槽底标高时,应在沟槽壁上距设计底标高处,用水准仪布设水平标桩,间距不大于,最后挖土时,操作人员可椐其拉水平线,防止多挖而破坏自然土层,待铺管前用人工清挖至设计标高。

4)沟槽形成后,立即通知甲方监理进行沟槽验收,合格后马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土质太差,经甲方监理确认,须作换基处理的,按要求换填。

5)沟槽开挖应分段施工,尽快进行地下结构管道安装施工,并及时回填。

6)沟槽形成后, 应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对于边坡不稳定的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设各种支撑。

7)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载荷时,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道和其他设施的安全。堆土或材料的高度不宜超过1.5米,距沟槽边缘宜不小于0.8米。

(3)化粪池开挖

1)化粪池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深度约的一座。人工修边捡底,人工捡底厚为。土方挖填,化粪池、进、排水管道等依据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从下往上逐层安排施工, 施工时先从化粪池基础, 后开始化粪池结构、地下管线施工。

2)开挖边坡为:为防止遇雨季天气,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清理基槽,验槽完毕后, 立即将垫层底部卵石或碎石层施工完成,浇注混凝土垫层。

3)化粪池开挖后遇地下水,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水处理。

(4)回填:

1)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应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的土方,水压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其余土方。无压力管道敷设后,除接口外及时回填土。塑料管的无压力管道,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再加回填沟槽。

2)土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无杂物,且回填土料含水率不得过高。槽底至管顶以上米范围内,回填土料不得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砖、石等硬块。

3)管顶以上米采用人工分层回填,摊铺厚度毫米以内。超过管顶米以上时可采用机械回填, 机械不能直接在管道上部行驶。 要求分层回填夯实,保证回填土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4)压力管道回填宜在管道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期处于空管状态。

5)管道两侧应对称回填,防止管道产生位移。

6)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回填同时进行,若不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

7)井室回填压实应对称进行,不得漏夯,防止井室位移。

8)机夯每层,人工夯每层。

9)井室施工

10)本工程采用的阀门井、排水井、化粪池等地下构筑物,按无地下水类型选用,所有井室及化粪池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图集施工。

11)阀门井、仪表井、室内装拆部件与井壁和井底的距离宜不小于。

12)穿过井壁的管子与井壁应严密、不漏水。井室穿壁的钢套管应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13)砖砌井室应符合以下要求:

A、砌筑用砖宜采用机制普通砖,其强度不应低于的。

B、砖缝砂浆应饱满,抹面应压光,不得有裂纹、空鼓等缺陷。

C、井梯、踏步安装前应做好防腐,随砌随安装。

14)有密封性要求的排水检查井,应进行管道、井体的联合闭水试验,土方应在隐蔽验收合格后回填。井室砌筑完成后应及时安装井圈和井盖。

15)排水检查井、化粪池的底板及进、出水管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6)井、池的规格、尺寸和位置应正确,按设计给定的标准施工,砌筑和抹灰符合要求。

雨水口深度不大于, 雨水口连接管管径均为, 雨水连接管坡度≥雨水口施工应协同道路标高进行。

17)化粪池进水管及出水管应预先埋入池壁中,再浇混凝土

18)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做到:

19)墙大角和墙面垂直准确。

20)五皮一吊线,三皮一靠尺。

21)砌筑过程中,必须丁砖压顶,沿墙面每隔一定间隔的竖缝处,弹出墨线,墨线用经纬仪或线锤引测,砌一步架,上引一次,控制游丁走缝。

22)砌砖前一天,应把砖浇水湿润, 严禁干砖上墙, 吸水深度控制在 以上,防止湿润不均或过湿现象。

23)砖砌体要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组砌方式为一顺一丁,砌筑时采用“三一”砌砖法,杜绝缩口灰和板凳灰,水平灰缝的砂浆要饱满,饱满度不低于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亮灰缝,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落地灰在初凝前回收,重新搅入新砂浆中使用。

24)壁面处理:内壁用水泥砂浆加防水剂抹面厚。外壁面:无地下水用:水泥砂浆勾缝。

25)井盖选用应正确,标志应有明显的给水、排水、污水等字样,标高应符合设计要。

26)井盖选用复合树脂井盖。

(5)管道敷设组装

1)所有管道必须在强夯过的地基内埋设,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防止管道沉降。

2)管道在组装前须将内部清理干净,敷设后,在管沟内不得有应力弯曲现象。管道敷设中断时,应将管口临时封堵。

3)管道敷设的顺序:先排水管后给水管,先深管后浅管,先大管后小管。

4)管道穿基础时,应设预留孔或预埋套管,预留孔或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接口。

5)排水管道敷设的深度和坡度应按设计图纸要求, 雨水口的深度为米,与检查口连接的管坡度为。排水管道严禁无坡或倒坡。

6)敷设管道时,可将管材沿管线方向排放在沟槽边上, 依次放入沟底。

7)管道下管时,下管方法为人工下管、分散下管、单节下管等方式。下管方法的选择可根据现场情况及拥有的机械设备量等条件确定。下管时应精心操作,搬运过程中应慢起轻落, 对捻口连接的管道要保护。

8)给水管主管埋深和空调供回水管道埋深均为米。

(6)塑料管

1)施工流程:开槽下管连接闭水回填。

2)本工程主要有塑料管和高密度聚乙烯双波纹排水管,塑料采用粘结连接,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采用承插连接。

3)管道的安装:承插口管安装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低点向高点安装。

4)主要步骤如下:

A、切割管材,必须使端面垂至于管轴线。管材切割一般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必要时可使用钢锯,但切割后管材端面应去除毛边和毛刺。

B、用干净布清除两管端的污物。

C、双波纹管承插连接采用丁腈橡胶圈密封,插口时应保持管道轴线平直,一次插入,如插装时阻力过大,不得强行插入,应将插管拨出,查明原因后重新插装。接口应采用胶泥或砂浆水泥封口。

D、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 允许沿曲线敷设, 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

5)阀门及附件安装

A、各种阀门、计量表(计量表应经校验合格)等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核对型号、规格。计量表宜在管道系统试验合格,并经冲洗后安装。提前安装的,管道系统试压、冲洗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B、所有井圈井盖均采用铸铁井圈井盖。井盖上注给水、排水、污水的字样。

6)管道试验及冲洗

A、管道安装完毕后须进行试验:所有给水管道和空调管道做强度压力及严密性试验。排水管道做闭水试验。

B、管道试验前,所有管道的连接工作已结束。

C、管道水压试验前后要做好水源引进及排水疏导路线的设计。

D、管道上水应从低点处缓慢灌入,试验管段的高点及末端应设排气阀,使管内气体排放尽。

E、埋地管道试验、防腐检查验收后,应进行竣工复测,填写测量记录与隐蔽工程记录, 经注册监理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确认后,及时回填并夯实。

7)强度压力及严密性试验:

A、给水管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均采用水压试验,给水管道试验压力,稳压压力降不大于。

B、压力试验时,与管道相连的设备、仪表部件、等应予以隔离。

C、试压用压力表应不少于块,压力表应在校验周期内,其精度等级应不低于级,表盘直径不小于,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倍至倍。

D、管道进行强度压力试验时,应分级升压,每一级应检查管端堵板、后背支撑、支墩、管身及接口,当无异常时,再继续升压,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压,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无漏水为强度试验合格。

8)密闭性试验

A、试验管段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后进行,且沟内无积水,不得有造成存水的折弯及影响水流的异物,两端封堵牢固且不得渗水。

B、管道闭水试验水头以坡度高端检查井处设计水头加计,当超出高端检查口时,以井口高度为准。检查管段灌满水浸泡时间不应少于,在不断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的条件下, 观测时间不少于,然后实测渗水量。

C、闭水试验,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排水应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

D、给水管道系统冲洗应在试压合格后进行,甲方组织,施工单位配合进行。水冲洗应连续进行,流速应不小于,以目测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进口水一致为合格。

E、排水检查井分段试验,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米,时间不小于,逐段观察。

9)管道防腐和保温

A、本工程空调供回水钢管需电动砂轮机除锈,管道外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除锈后刷防锈漆两边,管道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保温厚度为,外做高密度聚氯乙烯套管保温层。管件、阀门与支管连接处保温,直管段之间连接处保温,由提供保温管的专业厂家按照有关标准规定保温。

B、钢管在敷设前可进行先防腐及保温,待水压试验合格后再进行补口防腐及保温。

C、管道防腐环境:不得在雨、雾、风力五级以上的环境中进行露天施工。防腐好的管道,不宜长期在炎热的阳光曝晒。

D、外观质量用目测方法逐根进行,表面应平整搭接均匀,无气泡、皱折、流坠、破损等缺陷。

(19)标识工程

标志碑按2块、标识牌36块进行布局。其中:1坝区标志碑1块,标识牌16块;2坝区标志碑1块,标识牌20块。

1、标志牌设计

项目新修标志碑采用M7.5砖砌。牌面尺寸宽120cm,高150cm,厚度18cm;底座尺寸宽150cm,高50cm,厚度48cm。

标志碑牌面贴面选择贴瓷砖。单块瓷砖面积不得小于0.16m2(需切割除外),底色为浅色。文字和图案采用瓷砖烧制,项目名称字体采用红色加粗宋体,其余字体采用黑色宋体。标志碑底座贴面选择深色石材,文字采用红色加粗宋体。

2、标识牌设计

项目区设计的线性工程(渠道、机耕道路和生产便道等)在起点设置1块标识。文字内容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文字置于标识图案下方。标识可选择尺寸规格为20cm×20cm、30×30cm两种,标识厚度不宜小于1.0cm。标识使用瓷砖烧制,标识桩采用砖砌抹面。

管道等工程在不能镶嵌安装时,应单独设置标识桩,标识桩应高出地面至少0.3m。断面小于50cm×50cm沟渠、机耕道、生产便道应采用平面镶嵌安装。断面大于50cm×50cm沟渠、桥、涵洞、坝、挡墙等应采用立面镶嵌安装。

不同规格标识选择要求

标识规格

适用对象

20cm×20cm

断面小于50cm×50cm的沟渠、生产便道、宽度小于1.5m人行桥

30cm×30cm

机耕道、宽度大于1.5m人行桥、机耕桥、断面大于50cm×50cm的沟渠、坝、涵洞、管道、挡墙等

(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土方开挖——基础施工——砌筑工程——贴砖——彩绘——交工验收。

(2)土方开挖

由于开挖深度较浅,拟安排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配合挖装运土,在接近基底20cm范围内,由人工辅助开挖修坡、修底。

土方开挖前,先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开挖区域内的全部杂草、垃圾、不可利用的表土及其它障碍物,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开挖测量放线必须准确,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开挖边坡1:1,挖出的土方运至指定料场堆放。注意事项: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严格按沟槽断面尺寸要求进行,基槽壁应平整,槽底坡度要符事图纸要求,禁止超挖。当开挖到接近槽底深度时,应随时复核槽底标高,避免超挖。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管道相交的其它地上、地下设施。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3)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检查需要加固部位的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保护层,合格后进行浇筑,浇筑时在模板附近必须用方铲以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捣几下,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浇筑后的松散混凝土表面,应略高于模板顶面,使捣实后的路面高程与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砼的振捣必须要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插入棒同时作业,并且不间歇的工作,插入振捣器在同一位置不得停留过久,一般约10—15S,以达到表面振出浆水不再沉落为准。平板振动器功率应不小于2.2KW,沿路线方向和垂直路线方向各平拖一次,每次平拖时应垂迭10—20cm。平板振动器振捣后,对表面低洼处应用混凝土进行找补,然后用振动梁振实,在振捣过程中,多余的混凝土随着振动梁的走动而刮去,低陷处应补足振实。

3)振动梁振实后,应用滚筒反复提浆,使表面砂浆厚度达2—4MM。

4)为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可在终凝前用木抹反复抹平,然后再用铁抹板拖抹至少三次,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刻纹。

5)切缝应及时,以防断板,根据气温不同具体掌握,气温在20度至30度时一般在24h左右,具体切缝时间以切缝不啃边﹑不起毛为宜,切缝深度为4—6cm,横缝间距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在4—6m内进行调整(原则上保持每道4.5m)。

6)每次浇筑应做抗折﹑抗压试件,养生与路面同等条件养生(每次浇筑长度不小于150m)。

7)浇筑完毕应及时养生,目的是防止混凝土中水份蒸发过速而产生缩缝,保证水泥水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养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工序,要专人负责。用湿麻袋覆盖于混凝土表面上,每天洒水的次数视气温而定,养生时间一般为14—21天。养生期间和封缝时禁止车辆通行,养生结束后应移走覆盖物,并不应在混凝土表面留下任何痕迹。

8)拆模适宜时间视混凝土强度而定,拆模应仔细,不得损坏板面和边角。

9)相邻板块的施工必须等已浇筑的混凝土板强度达到70﹪后方可进行。

10)边仓拆模后即可进行侧石安装,安装前应先做侧石平基,达到一定强度后,按照设计高用水准仪控制侧石高程,安装平稳后进行包脚和勾缝。侧石安装要用仪器测定轴线高程,安砌完毕结束后进行后背的浇筑、沟缝和养生。

(20)砂石料系统布置及其他材料

项目区所需砂石材料,经调查,可从附近砂石料厂外购,综合运距20km。施工用水泥、钢筋、火工用品、油料等可从附近城镇购买,综合运距15km。

(21)风、水、电系统布置

1)供风系统

本工程施工用风主要为石方开挖用风,石方开挖量小,视施工具体需要,供风系统采用灵活移动方式布置,每个乡镇合理布置3.5m³/s的移动式空压机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供水

项目内有天然冲沟经过,经检测,水质达到《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要求后,可用于混凝土拌合。

施工区靠近村寨,建议协调群众已建好的自来水解决施工生活用水水源。

3)施工用电

本工程不考虑夜间施工,项目区工程点均分散,不适宜集中设置拌合系统,砼及砂浆拌制可采用人工拌和,或设置小规模移动的临时拌合点,用电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用电及临时拌合系统用电,拌合系统用电在拌合点附近,与供电部门协商或当地村民协商在居民用电点搭接。

4)通讯系统

本工程施工项目区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全面覆盖。

5)实施计划

本着“全面规划,成块建设,逐步到位”的总体要求,按时完成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

6)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

工程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应杜绝“重建轻管”的现象。为保证所建设的工程设施能长久、有效发挥效益,工程竣工后必须明确管护主体、制订管理措施、落实管理经费,加强工程后期管护。

7)管护原则

A、确保项目区基础设施的长效使用,维护项目区群众利益。

B、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工程管护者或管护组的积极性。

C、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明确工程管护的利益与责任。

D、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后期管护的新机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效的做好工程后期的管护工作。

8)管护主体及职责

项目竣工后,应及时将所建工程设施移交给村、组集体,按照“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由受益者管理、维护。管护主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明确责任,单个村民小组受益的设施,直接移交给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理。

工程管护主体的权力:

A、有权制止各种破坏工程设施行为。

B、在保修期限内,有权要求施工单位对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破损或对安全隐患进行采取补救措施。

C、有权对管护人员的不良或失职行为,提出批评或处罚。

D、根据后期管护签订合同,可享有合同中既定的其它权力。

9)管护内容及模式

A、工程管护内容

对机耕道路,生产道路等进行管护,确保道路系统的完整,保障通行的畅通和水土保持系统的完好,满足项目区生产生活的需要。

B、工程管护模式

a、群众管护

强化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将农业管护与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农民切身利益相结合,增强群众管护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b、出台办法

对道路实行谁受益谁管护的管理机制,多渠道争取资金用于损毁的工程维修、管护人员的奖励,确保工程的长期综合效益。

c、政府管护

健全管护制度,尽快将竣工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移交当地镇政府及村委会,政府成立项目后续管护小组,实行巡回管理定期检查的管护制度。

d、奖罚结合

建立奖罚机制明确管护目标和责任,坚持谁承包,谁管护,谁损毁,谁赔偿的原则,形成专业管护和群众防护群众保护相结合的良好趋势。

e、管理维护经费来源及筹措

在项目竣工后,项目移交镇政府及村委会,形成以群众自我管护为主,管护小组实行有偿管护为辅,镇政府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为此,保证工程正常使用,建议受益群众自筹管护资金,用于工程管护和后期修补。

历史上的今天|2023年6月23日打卡日历

#夏日生活打卡季#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农历 : 2023年五月初六(闰2月) , 星期五黄历 : 生肖兔 癸卯年 戊午月 壬子日星座 : 巨蟹座节日 : 世界手球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宜:破屋 馀事勿取 坏垣

忌:诸事不宜

6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617年:李渊于晋阳举兵三万反隋。1314年:班诺克本战役开始,英队前锋和苏格兰军队发生遭遇战。1650年:神圣罗马帝国和瑞典签订纽伦堡和约。1757年:克莱武率领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军队在普拉西战役中战胜孟加拉王公达乌拉率领的军队。1785年:腓特烈大帝建立德意志大公联盟。1887年: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的前身洛矶山脉公园正式成立,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国家公园。1894年:在法国历史学家顾拜旦的发起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巴黎宣布成立。1900年:清政府对各国宣战后,企图借助义和团排外,命庄亲王载勋和刚毅统领京津义和团。1908年:美国参、众两院根据罗斯福总统年度咨文中的要求,准将美国庚子赔款数减至13655492.69美元。1925年:中国广州省港大罢工的工人游行至沙面英租界附近时,遭到英军开枪镇压,50多人死亡,沙基惨案发生。1940年:阿道夫·视察刚刚被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1946年:南京发生下关惨案。1961年:由12国签订,旨在将南极洲专用于和平目的的《南极条约》生效。1963年:美国总统甘乃迪访问西柏林。1985年:印度航空182号班机於爱尔兰以南的大西洋上空发生炸弹爆炸,329人死亡。1990年:奥林匹克博物馆正式开馆。1992年:香港警方检获当时最大批海洛英。1993年:费马最後定理被怀尔斯证明出来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香港剔除出SARS疫区名单。

2023.6.22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2/1697208440363380.html
上一篇:11的含义(11的含义和寓意)
下一篇:梦到打老婆(梦到打老婆是什么预兆)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