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亦多(余亦多王琪)

谁说阶层固化了?向下的通道可一直开着

文|良大师

1.两起自杀事件

媒体曾报道的两起自杀事件让我记忆犹新。

一则发生在前段时间,中兴工程师欧建新,撇下妻与子,从高楼纵身一跳;

一则是发生在近期,80后创业代表人物茅侃侃,打开煤气阀门,留下一句“爱你不后悔”,飘然离去......

之所以揪心,是因为两人都可以联结到自我,我与欧建新年纪相仿,而且拥有同样的家庭。我与茅侃侃性格相仿,而且同样是创业者。

我能体会到专属中年男人失败时的那种恐惧和无奈,仿佛暗黑的乌云穹顶密布,仿佛这个世界的美好再也与你无关。

(左)欧建新,(右)茅侃侃

2.翻身的概率

很多媒体发文,对两人的自弃表示惋惜,奉劝留得青山,东山再起。可一个35岁左右的男人,一旦破产,逆袭的机会还有多大?

答案是:很小很小......

「城市数据团」曾做过一个虚拟的财富实验,以100人为样本的计算中,35岁就是一个分水岭,财富之间的差距已完全拉开。

样本中,有15人在35岁处于破产状态,他们能在65岁时力挽狂澜吗?

答案是很难,从计算结果上看,仅仅8人由负转正,但离富贵相去甚远。

而有7人永未翻身,仍处破产之中......

(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在35岁时破产的玩家,绿色柱子为其他玩家。红色柱子在纵轴上的高度变化表示其财富值变化,在横轴上的位置变化表示其排名变化。)

这个试验说明,真实的世界并不像寓言故事那样美好,没有那么多失败去磨练你,碰上一次,你可能就会处在一个永远的下坠通道。

也许就是这种下坠通道,将欧、茅二人吸噬到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入谷底,这个没有结局的恐怖无法忍受,以至于他们宁可选择了一个恐怖的结局......

3.攀登与滑落

如果了解欧建新和茅侃侃的背景,你会发现,他们是阶层跃迁后,又被打回底层的代表人物。

欧建新原本草根阶层,通过受雇于大型组织,劳心劳肺,两鬓斑斑,终于实现到中产阶层的跳跃,可是一纸解聘书,泡影幻灭;

茅侃侃出身好些,属于中产阶层,仰仗异禀的天赋,摸爬滚打,期望挤入精英阶层,但最终落败与资本的对弈。

两个样本,揭示了一种阶层固化形态,向上攀登,坚苦卓绝,向下滑落,易如反掌。

4.社会进化与阶层固化

但凡谈起阶层固化,必会骂声四起,正如那句谚语:带来坏消息的使者必死。

但是,真实并非取决你的视而不见,站在社会进化的角度,越接近发达社会,阶层固化越是必然。

英国有一个纪录片《人生七年》,选择了14个孩子,来自精英、中产、草根三个不同的阶层。

纪录片从7岁开始,一直跟踪拍摄了49年,来纪录他们人生轨迹,最后仅有一名实现了阶层跃迁。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曾写过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讲述自己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城市打工,从事不同的底层职业。

最终她发现,无论自己再努力,都会被环境所困,无法跳出底层,她体会到底层的贫穷与努力并无太大关系,仅仅是出身的问题。

知乎作者薛夫,曾谈起在日本的生活时说,如果没有点家底,根本无法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很多中产家庭穷尽全力,供孩子上大学校,再送到大公司当职员。

于是,孩子上班攒钱,结婚,再生孩子,再供上学,循环往复……逆袭上流社会的可能几乎为零。

在欧美和日本,我有一些朋友,大家的共识与上面的结论不谋而合。一个社会越发达,往往阶层越经纬分明,而且越牢不可破。

因为发达的基础是稳定,试想一个财富动不动就充公的社会,怎么可能发达?

稳定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资源分配上的马太效应。

先进场的人,必定占有富饶的资源,与此同时,他们会建立起一所城堡,保护自己,防止他人进场。

《人生七年》海报

5.城堡论与阶层固化

曾有一篇很热的文章,标题为《城堡的落成:上升通道即将关闭的中国社会》,结合历史演化,通过一种思想实验的方式,论述了当下阶层固化的事实,作者把当下的社会比喻为一座城堡。

城堡里面,住着制定规则的精英阶层,也是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名称,比如,豪强、权贵、集团、二代等等。城堡有时会被乱世冲跨,但又会重新形成,新进的人会不断的加固城墙,以防止他人入内。

当城堡住满之时,吊桥就会升起,城门就会关闭,而我们正好处在这个时代。

城保外面,有一圈外城,他们负责保卫城堡,作者称他们为「寄希望通过学历之类个人奋斗进阶的群体」,这个定义不太准确,根据文中的意思,我们可以称之为中产阶层。

剩下的即为数量众多的「乡野」人士,他们没有资源,迷茫无助,对应的是草根阶层。

此篇文章,主要围绕阶层固化的现象进行论证,很形象也符合现实,但有两点涉及不深,为此我们可以拓展一下。

❋阶层壁垒的发展趋势:壁垒的建成、壁垒的延续、壁垒的永生。

❋阶层固化只是向上的固化,向下则是多数人的滑落:精英阶层与其他阶层,犹如拔河的两端,是一种零和博弈,当精英阶层如同火箭升空时,其它阶层必然如「子火箭」以及「整流罩」般的脱落。

6.壁垒的发展趋势:壁垒的建成

是不是存在阶层壁垒?其实不用多说,单就学区房这事,足以封喉反对者。

但「财富资源」建造的仅仅是看得见的壁垒,其实还有一道看不见的壁垒。

早些年,我在500强时,去深圳一家大型私人企业拜访,临近中午,董事长邀请我们去食堂吃个便饭。

我们上到顶层,立刻惊呆,这哪里是什么食堂啊?分明是董事长的私人,整个一层楼,不仅有包房、KTV,竟然还有一个巨大的室内鱼塘......

我们围观之时,董事长热情的介绍鱼的种类,并说都是从鱼苗养起的,还亲自挑选了一条,供中午食用。

他还向我们介绍,食堂所用的鸡鸭肉类,瓜果蔬菜,统统都来源于自己的农场,用的水则是在香港统一采购,请我们放心食用。

几年前,他已打造出一个小「生态圈」,供养自己与家人,因为大陆的食品嘛......

席间的聊天,让我很开眼界,那董事长拥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信息: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投资的新机会,全球资产如何配置?在哪个国家买房才能兼顾学位和保值……

八年后的当下,回想他当时所说,预测几乎都成现实,印象最深的是,他说深圳的楼盘,只要够首付,就不要犹豫,一定要买、买、买,否则将来哭都来不及......

但当时深圳市区的房价已经过了4万,我们都觉得他说得不靠谱,谁也没下手,结果一语成谶。

这件事让人深思的是,这些精英人士,仿佛和我们并不在一个频道,他们似乎拥有自己的系统。

无论是自产自食的生态圈,还是区别于我们的信息渠道,或者特定的人脉圈层,这些要素搭建了一个透明的穹庐,既能抵御大系统的负面影响,更能滋养自我,实现强者恒强。

这种看不见的壁垒,裹挟着资源,在与其它阶层的对阵中,必然彰显「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8.壁垒的发展趋势:壁垒的延续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籍,都会告诉我们「有钱难买少年穷」,也经常会用「骄奢淫逸」来形容富家子弟,但实象并非如此。

在国家博物馆上班的河森堡,曾写过一篇文章。

他们博物馆应上级要求,给一些学校上历史讲座,他曾接待过两个学校,相比之下印象极为深刻。

第一个是北京郊外的一所中学,由于距离远,来博物馆时,已经晚了一个小时,但老师竟提出要早走一小时,这样在博物馆的时间只有20分钟,河森堡问为什么这么急?

老师回答:「因为学校订了营养餐,要按时赶回去吃......」

河森堡非常惊讶,因为「营养餐」的价值在他们心中竟然比「博物馆专题课」高那么多。而且,整个阶段,这些学生的表现极其糟糕,上过几次课后,很多同事都抱怨纷纷。

后来,又迎来了博物馆附近的一所重点小学,这帮学生并非上级要求,而是自愿来开眼界的,他们的表现完全碾压那些中学生。

整个课程,根本不用担心纪律的问题,学生甚至还懂得很多让讲师都冒汉的历史知识。到 了饭点,课程还没结束,讲师提醒要不要先去吃饭,但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求继续上课......

河森堡感慨到,那个重点小学是北京最好的学校,学生家长都是社会各界精英,拥有优越家境的他们,竟然还那么努力,真让其它阶层绝望。

这篇文章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我却深以为然。

我曾帮一家留学机构做过咨询,在与学生家长访谈时发现,越是那些企业家、高管、外交官等精英人士,越注重子女的教育。而这些孩子都又异常努力和刻苦。

故事中的纨绔子弟,在现实中却都是人中龙凤。

这个现象不难理解,挤身精英阶层之人,绝非酒囊饭袋,他们在建造壁垒之时,当然会考虑壁垒的延续。所以,无论是言传身教,还是资源整合,都会竭尽所能。

反观草根阶层的子女,按理说应该奋起直追,争取逆袭。

但真实情况却像河堡森看到的那些中学生,当「历史知识」和「营养餐」摆在面前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这种现象印证了《稀缺》一书中的核心概念:

对于某种资源的稀缺,会造就心理上的「管窥效应」,让你过分追逐那个资源,而失去整体而长远的判断。

正如看到一张饼的两个孩子,一个酒足饭饱,一个饥肠辘辘,前者可能会研究一下做饼的方法,后者只会抓起来狼吞虎咽。

一面远方,一面苟且,一方繁锦,一方萧瑟,差距就此拉开,壁垒迭代延续。

9.壁垒的发展趋势:壁垒的永生

已离开人世的知乎第16号用户「余亦多」,曾写过一篇文章,《如果兔子都在拼命奔跑,乌龟该怎么办?》

他提出一个疑问:有人天生是兔子,有人生下来就是乌龟,看到那些兔子都在一路狂奔,作为乌龟,攀爬的意义又在哪里?

「余亦多」的隐喻,让人唏嘘和感慨。但如果用「绝望」一词,来形容看到飞奔兔子的乌龟,那么,当看到长生不老、长着翅膀的兔子时,又该怎样形容乌龟的心情呢?

作家冯唐和深圳几个富二代聚餐,这些人有脑有胸、学术渊博、家财万贯,他们讨论着「基因编辑」的问题:目前这项技术已有了很大的突破,人类将可能完全摆脱自然调节的控制......

冯唐在心中发问:如此优秀的富二代们,再把基因给编辑一下,那简直是开了超级外挂,普通人怎么和他们竞争?普通人的下一代怎么和他们的下一代竞争?

冯唐的担忧不无道理。兔子和乌龟的比赛总还限于自然的公平,可当自然可以被改变时,又会发生什么?

★时间还会公平吗

没有人会质疑时间的公平性,因为谁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是,时间具有感知性,当你完全专注某件事物,大脑会处于一种「出神状态」,此时你对一分钟的感知甚至会超过平时的一小时,这就是脑神经学所说的「心流」。

「心流体验」作为大脑意识的一种复杂活动,一直被认为可遇不可求。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项法则可能会被颠覆。

《盗火》一书揭示了一项最新的研究,美国的科学家研制了一种头盔,可以主动制造心流,也意味着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主观时间。

当你带上头盔,你的专注力会是平时的6倍,美方正在用这款头盔训练士兵。

这款造价不菲的头盔还没有投入民用,但这迟早会发生,到时会发生什么?

精英阶层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都配上一顶?你家孩子要2个月完成的功课,他家孩子1周学完,这何止是赢在了起跑线,这简直就是偷跑!

★死亡还会公平吗?

我们说,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可是连这项「铁律」也面临着瓦解。

《三体》中曾写,人类可以去到未来,办法就是把自己冷冻,然后设定个唤醒时间,等你醒来,就已到几百年,甚至几万年后了。这个科幻小说中的设想很可能成为现实。

两家美国公司Alcor和CI,已拥有保持细胞存活的肢体冷冻技术。那些身患绝症或者即将老死的人,可以选择把自己冷冻,期望在未来找到治愈和续命的方法。

这种临死前的一线生机,一定也让你动心了。不过先来听听报价,例如Alcor公司,最基础的收费是140万人民币左右,每年还会收取不菲的维护费......

所以,作为平头老百姓,就算你能交得起首付,你能确保后代一边按揭房子,还一边按揭着你吗?

如果真兼贵也不是没办法,你可以选择只冷冻脑袋,这样收费只要60万人民币,不过你要和其他4个脑袋共享一个罐罐(就是下面这种)。

140万的待遇,类似豪华大床房,一人住一间,60万的类似雪村的通铺,一堆人住一间......

如果说冷冻自己,只是花巨款为延寿博一次机会,而科技正在让续命成为现实。

「筹码」公众号写过一篇文章《阶级竞争即将由抢房,升级为抢......》,其中谈到基因研究的突破:人类很快攻克衰老和癌变两座大山。

KITE公司研发了一种抗癌新药CAR-T,这种药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而加州大学的研究员Elisa发现,可以通过控制细胞中RNA以实现延缓衰老的作用......

上述两种产品,虽未到市场应用节段,但有两件事却在意料之中:一是人类将不断突破自然的束缚;二是这些都将依赖财富的效应。

由此可以想像一个未来,精英阶层可以通过财富换取寿命,换个新器官,打针防老素,再活100年,而草根们却只能随时间无奈的老去,看着病无可医的家人,等待终结的来临。

也许「公平」将会在人类文明中死亡,「壁垒」却在社会阶层中永生。

10.滑落的大多数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结合人工智能以及算法的发展,对未来人类分为了三个等级:「无用之人」、「没有自主的人」、「神人」

「无用之人」:是指那些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的人类,这类人群将成为大多数,因为在未来至少70%以上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和算法取代,所以会催生一大批新的无产阶级,这其中包括以前的草根阶层和中产阶层;

「没有自主的人」:此类人有一定利用价值,但占比较少,而且被人工智能所控制,没有什么自主权。我们可以姑且称此类人群为新中产阶级;

「神人」:极少数的人站在了塔尖,他们是算法的控制者,甚至可能利用生物技术升级肉体,这也就是新的精英阶层。

尤瓦尔赫拉利之所以称他们为「神人」,是因为他们不仅已是万物的主宰,还可以操纵众人的意志,这些不都是神的属性吗?

《未来简史》对人类阶层的预言是全球性的,同时太过前瞻,也许你会觉得很遥远。但以我们目前所处的历史节段,如果还未挤入精英阶层,那么大概率会经历一次红利雪崩。

众所周知,中国近些年的经济爆发依赖人口红利,尤其是60年代至70年代,人口的爆发增长,加上千年难遇的时机,繁荣如期而至。

但此后,出生率层层递减,2017新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这个趋势还在加大,预计2030年中国人口将会出现负增长。

这个趋势会导致什么?简单的讲,就是坐吃等死的人会远远超过辛苦劳作的人,老龄化问题将会异常突出,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会裹挟着除精英阶层以外的个体,大幅度的滑落。

根据民政部数据,预计2025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突破3亿,我们简单按每月2500元的养老金来计算,一年要花费8万亿以上,而现在社保金的盈余也仅仅4万亿......

你可以想象「谁养我?」的问题会有多么严重。

你能指望下一代吗?要知道我们这代人,多数人收入远远超过父母,才能艰苦支撑一个家庭。可我们下一代呢?别说养我们了,若能不啃老已是万福。

你能指望手上的房产吗?现在房价虽然高不可攀,但在将来,当大家都急于脱手之时,房子的变现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了。

细思恐极,当我们老去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看看日本的情况也许能推演我们的结局。

日本作家藤田孝典,在“穷困者支援”非营利组织工作,根据多年的观察,写下一本名为《下流老人》的著作,以记载日本退休老人的悲惨生活。

这里面的「下流」是一个动词,指原本中等收入的群体,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迅速向底层滑动。

作者在书中说,日本年金制度根本无法支撑退休老人的生活费用,即使是一位企业白领,一生积蓄加上养老金,也只能支撑几年的开销,而无可避免的陷入「下流老人」的境地。

为了维持生存,日本老人只得再从事一份职业,一直工作到生命结束。

「下流老人」引申出来的一个社会问题是,由于给社带来了包袱,老人们倍受藐视。他们不但在生活质量上处于最底层,在社会中也得不到应用的尊敬,道德伦理的规则正在改写。

试想各方面都不如日本的我们,结局会如何?很难想象,或者不敢想象,也许真会一直滑落,也许真得老无所依......

11.后排的同学

抱歉说了这么多窝心的事,抱歉这个世界也许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但既然你来到世上,就已分到了一个筹码,无论再小,也不能随意丢弃。因为这盘赌局已经开始,你必须认真对待。

曾在网上看到一款投纸团的游戏,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在自己的培训上应用。

游戏规则很简单,讲台前有一个纸篓,学员需要在位置上将自己的纸团投入,每人有三次机会,投入一次即可得分。

此时,后排的学员往往会提意见,说这对他们不公平,我的回答是:「确实不公平,但就像现实一样......」

结果不出人预料,前排同学很容易投进,但也不尽然,每次总会有几个人,连续三次都投不进。

而三排以后的同学,大多数都投不进,但也不完全如此,虽然少,但总有人能投进。

后排的同学,有人认真对待,有人满腹牢骚,但多数人还是满怀希望的出手。

与这相反,也有极少数的人就此放弃了投掷,他们漠然的看着一切,似乎与自己毫无关系,此时我总能想到一句话:

「哀莫大于心死」。

-END-

王琪、王醇遗稿:女儿心中的父亲王葆心

王葆心(1867—1944),字季芗,号晦堂,罗田大河岸古楼冲人。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入黄州经心书院读书,府考以经学第一名录取秀才,后入两湖书院深造。1890年起,先后受聘为潜江传经书院、黄梅调梅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院长。1903年乡试中第三名举人,拣到知县。光绪三十三年举贡考试名列第一,不久,调往京都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馆编纂,后任学部主事,并被礼部聘为礼学馆纂修,时期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武昌师范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其间兼任湖北国学馆馆长、湖北通志馆筹备处主任、《湖北通志》总纂。 王葆心治学严谨,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对经学、史学、文学、教育学均有研究。晚年于方志一门致力尤勤,遗著达170余种。

女儿心中的父亲

根据王琪、王醇遗稿修改、整理

图1:王葆心先生七十小影

父亲逝世已经三十六周年了。他一生自少到老勤学苦读、钻研学术、无间寒暑。其著述的丰富是我省近代所少有的。虽为一代儒宗之殿,可命运却不那么公平地对待这位国学大师,父亲一生爵禄不丰(这与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世无争的个性有一定关系),除在湖北曾任过国学馆馆长和湖北通志总纂、在京任过学部主事外,一生就是读书、教书、著书。要问女儿心中父亲是什么形象?女儿王醇总结概括为三点: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一个成绩卓著的师者;一个学富五车的著者。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父亲。

孜孜不倦的“学”者

父亲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湖北罗田县大河岸古楼冲一个耕读之家。父亲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倾心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为出生在这美丽的小山村感到无比幸福。晚年时,他还自豪地对我们说,早年在京城做官,他的同行们都说他不是出生在苏州就是杭州,而他却得意地告诉他们,我既不是杭州也不是苏州人,而是出生在湖北罗田古楼冲这个小山村。他居乡后,对古楼冲命了一个新名——窈溪。并饱含深情写下了《窈溪铭》:

图2:现在的古楼冲——窈溪

窈溪,在古藤村屋之阳,窈深萦曲,其势屈盘,十步一曲,或写其状九曲。村人王葆心居其间五世矣。遭清鼎革。弃官郄归,移居山外之青垞。童嬉之地,老岂遗忘?爰取铭之:

青苍撑空,娇若游龙。我先人恐遂飞去,锁之以村外之二虹。翕晴吐雨,山嵬石穹。竦壁展席,五丁无功。瀑渲潭寂,翛然天风。我坐其间,上窥鸿濛。古路幽悄,但与云通。枕吴山而汇楚水兮,洗顽犷而孕冲融。其显也,泽旁沛而四达;其隐也,环以四山耕凿之村翁。

父亲的父亲王培浚,因自耻少壮废时不学,将大量的心血财力投入到了培养四个儿子葆周、葆颐、葆和、葆心身上。四子中,祖父、祖母特别看好父亲,他从小聪慧、记忆力强,与哥哥们一起听的故事,6岁不到的葆心,居然能全记无误的复述出来,这块读书的好料怎能不好好培养?于是在父亲5岁时就送他上乡塾了。私塾的校址在窈溪北面紫云庵,在这里坐馆的是叶骥才先生,他自然成了父亲的启蒙老师,在父亲家里,师从叶先生还有三四人,数父亲最小,兄长都十分照顾这个年幼的弟弟。父亲在这所私塾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别是勤奋读书的良好习惯。

父亲九至十岁,哥哥们都读经馆,父亲虽年幼,还是跟随哥哥们去了一所学校共读。在这里,父亲的先生是张韵楼。张先生对年纪大的哥哥们每天授三篇而对父亲只授两篇,可父亲除了每日熟背两篇外,对兄长所授之课亦能背诵如流,张先生惊此子为“神童”也!

在私塾读书期间,父亲熟读了相当一部分经史典籍,包括:《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左传》、《纲鉴易知录》、《史记》、《资治通鉴》,还读了一些子书,如《淮南子》、《法言》、《论衡》、《抱朴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等。父亲非常留恋童年私塾的欢乐时光,四十几岁时,他在回忆中美滋滋地写到:“当日私塾光景,犹然在目,每当池萤夏流,庭草春碧,秋夕书声与四壁蛩吟相呼应,何其乐也。”

父亲渴望读好书的愿望,终于在武昌两湖书院时得以实现。在黄州经古书院学习两年后,于光绪辛卯年(1891)同其长兄葆周、三兄葆和,从兄佑祺进入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两湖书院的校址选在武昌都司湖(编者注:清道光年间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兼河道总督之三子江夏县绅陈庆溥于光绪十六年五月捐赠都司湖家产修建两湖书院,张文襄公年谱有记载),投入税银十八万两,创建斋舍240间,及其他用房。书库集书数十万册,为湖北历代集书最多的书院。学生由湖北、湖南两省各选调100名,对学生的录取,必须由总督面试批准。两湖书院的图书藏量和名师阵容的授业解惑,是让父亲最喜欢和兴奋的。经张之洞批准调入两湖书院的老师均是第一流的,其中有父亲极为爱慕崇敬的教师周锡恩,父亲在学中国文学时,有疑难问题总是找他,因其功底极深,父亲每一问,周师都讲得清清楚楚,使其深受教益,为此父亲对这位恩师感激不尽,后来他在为清史馆撰写的《周锡恩列传》褒扬了他的功绩。在史学上,有父亲钟爱的姚晋圻先生,后来父亲还为姚晋圻的《经义积微记》写跋。还有一直受业其门下的邓云岗老师,父亲后来编写的《艺林演雅》,就有他《云山读书记》的味道。两湖书院是父亲读书的“黄金波段”,对于读书,他除了有其独特的天赋(突出的聪明、突出的记忆力和悟性)以外,就是极为勤奋、极为刻苦,他不管看什么书,不读完是不卒读的,每读一本都刻在脑子里,所以在这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两湖图书馆的数十余万册书,他几乎读了一半。因此他著书写文章是不去翻书的,信手拈来,跃然纸上。象他写出的《古文辞通义》、《方志学发微》、《艺林演雅》、《汉口丛谈》、《续汉口丛谈》等等,引用的典籍和史料是相当多的,而大部分是临时从他脑子中流出来的。这是他聪明和勤奋所结出的硕果。

说到学问,开始女儿并不理解父亲师承张之洞这个观点。但是后来,通过父亲的一些文章了解到父亲在两湖书院受张之洞思想的影响是极大的,如他写的《题张文襄公湖北观风手扎稿跋》中云:“葆心生晚,不获逮公督学时亲承校试,犹幸入两湖书院,逮公最后弟子之籍……”、父亲在《正中半月刊》撰文《张文襄仿陶文毅法以课士》对张氏在湖北兴学掖才特别赞许。对张氏在湖北的政绩,他在《湖广总督南皮张公德政碑记》深情地进行了揭示。由此可见父亲受张之洞所受影响之深,崇敬之至。正因为张公创办了两湖书院,让父亲从一个聪明、勤奋的读书人,具备了一个大学者、大教育家的素质。

读书人爱书,天经地义。可像父亲这么嗜书如命的还属少见。他曾对女儿王醇说觉得这十多年读书生涯中犹有遗憾,自己当时想读的书很多,无奈当时家里太穷,无力购书,曾拉着母亲去她娘家借书,可惜那里没有他需要读的书。就为读到想读的书,他穷尽了一生的精力和财力。父亲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薪酬不低,按他在武大当教授时每月400银元的薪金,在武汉完全可以买房居住,可他侨居武汉三十多年,赁居简陋,长案木杌,编写忘倦,他对个人生活的丰啬处之淡然,完全不加计较。但是对于那些一生钟爱、手不释卷的书籍,他却是毫无吝惜,如果买不到,他会尽力向各地图书馆、藏书家搜求,哪怕是花重金雇人抄写,长年累月的积累,王氏藏书达到了六万多卷,堪称一座“图书馆”和“富矿”。据女儿王醇回忆:这些书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其中有一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共计二千八百余本,分装二十八箱,据说偌大的中国,《钦定图书集成》只刊印了上十套。现在知道的购这套书的国内只有两人,一个是胡适的族兄弟胡守焕,再一套就是父亲购买的,按当时父亲所纳工资,买这套书是有困难的,幸亏夔强哥(王葆心长子)在北京给人抄书赚得一些钱,才凑齐买了回来。后来父亲的挚友柳亚子先生听说后,准备以两万五千元银元购取,被父亲婉言谢绝。令人痛心的是,后来王家人离开罗田,带不走它们,那么多珍贵的书籍被当时老乡用来包盐、包糖、当手纸,用不了几年,消失殆尽!

谈到书,不得不说父亲倡导的古楼冲“晒书节”。父亲为他这些心爱的书,放弃跟随武大迁往恩施,在1938年春,父亲带着全家回到了罗田,在团风租用的几竹簰书到了,人们奔向县城的河边,大家议论纷纷:古楼冲王四先生的书真多呀,可能要一个大屋才能装下,经过半天的搬迁,才把这些书搬到东门外大官庙张家垸王先生临时住所,书堆积如山,王氏藏书共计五、六万卷之多。时届五月,父亲从家家晒谱联想到晒书,他召集古楼冲上、中、下三个湾子加上小河对面铺上共30户主开会,商定于六月初四定为“晒书节”,旨在保护好家里的藏书,此时家家户户派一个成年人,到我家门前稻场集结,等候参加晒书,另一支晒书主力军是位于古楼冲前数百米的私塾学堂全体师生,他们根据头天的宣布,换上干净衣服,在事先准备好的清水洗手,还制定了晒书规定,稻场及宽阔的过道上,摆满各种盛书的用具,有一列列的木凳搭起的架子,有摆在地上的大晒筐。晒书开始,人挑肩扛,还有人一摞摞往外抱,摆书的是那些文化程度稍高的,他们招呼人们把书分门别类地有序放置,吆喝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如过节一般热闹。

成绩卓著的师者

我们清清楚楚记得,在故居古楼冲青垞大屋堂屋中心位置摆放着两湖总督张之洞1907年秋,为表彰父亲的办学成果而送的匾额“办学十年,成绩卓著”。这里简略介绍一下父亲办学及教书育人的情况。父亲从事教育工作共有二十年,小学、中学、大学他都施教过。1896年,先生在两湖书院修业五年后,立刻投入到办教育的事业中:

1897年春,聘为钟祥传经书院院长。

越冬,传经未结束,1898年,聘为罗田义川书院院长。

1899年春,任黄梅调梅书院院长。秋任汉阳府晴川书院院长。

1900年,罗田再度邀请回县任义川书院院长。连续两年。

1902年,任汉阳府学堂教习。

1903年,仍任汉阳府学堂教习。

1904年,在罗田高祖王高耀祠创办第一丙等私立小学堂。

1905年,任武汉黄德道师范学堂教员。

1906年,任汉阳府学堂教习。

1917——1919年,任义川书院院长,旋改任学堂堂长。

1922——1929年,先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湖北国学馆馆长、武汉大学教授。

这里有件事特别值得一提:1906年,父亲在黄德道师范学堂任教时,有关人士拟在汉阳玉树里建一初级女校,父亲一向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礼教,坚决予以支持,因,他便为该校撰写《募资小启》,盛赞开办女校的重要性必要性“重德育而首妇德,修体育而正妇容,广智商而注意妇言、妇功 ……”。

父亲一向主张女子要读书,晚年归乡,他与乡邻交谈中也谈及此话,曾经在族亲王银兰(阎志母亲)家小铺子歇脚时,就劝其父不要让女儿早早嫁人,而要送去读书,银兰至今感念这个当年让他父亲送她去上学的老先生恩德。

张之洞表彰他、推荐他绝不仅是因为他教龄长,而是他从事教育工作有独到之处,具有开创性。1922年,正准备去武昌高国学师讲授中文系国文课的父亲,经湖北省长萧耀南点名,就任湖北国学馆馆长,十二月到职,首先他精心制定了《国学馆馆章草案》、招国学之馆员、定国学之研究、聘请一流的学者、专家教授国学,他坚持以经、史、文、理四科设教,经学聘请黄福与自己参与讲课,史学聘请姚晋圻,文学聘请黄侃,理学聘请帅畏斋,均为大师。紧着父亲自举行新生录取考试,选出拔尖人物,在连续三场,各省应考3000余人中,浠水的徐复观、闻聪、闻惕生三人并列第一。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父亲积极筹措月课试奖金,他还将自己的月俸拿出来同济贫困生,如浠水的徐复观家庭特别困难,父亲时常给予关照,多年后,徐在谈及此事时还十分感激恩师。据女儿王醇回忆,父亲在国学馆工作时,结交两个重要朋友,一个是董必武,一个是黄侃,他们对父亲的思想和学术都起到激励作用。董老创办武汉中学,并利用这所学校广泛进行社会活动,宣传进步思想,在此期间父亲与董老有过从,最终成为挚友,据女儿王醇讲,父亲在国学馆所做两年事,董老特别满意,一是配合了董必武所领导的湖北省反对旧教育的斗争,湖北省议会反对武汉私立中学男女生兼收,董老领导武汉中学师生坚决抵制,而父亲早在两年前办国学馆时就是这么主张的,董老高度肯定了父亲的思想先进性,两人在交谈中,父亲欣慰地说:“我也有女儿要读书啊!”还有一次是1923年4月21日,董必武和陈潭秋等组织武汉三镇各界人民团体、学校五万余人举行抵制日货、废止二十一条游行,作为国学馆馆长的父亲,爱国热情也同广大群众一样燃烧起来,他鼓励学生参加游行,董必武对此甚为赞赏!通过几件事,董老与父亲再不是过去的表面之交了,董老对父亲给予充分肯定:“葆心在大原则上毫不含糊。”

父亲在武汉大学任教授期间,被大家公认为“四大名嘴”之一,当时第一是辜鸿铭,第二是王葆心,后是郁达夫、闻一多。据先生女儿王醇回忆,父亲每次去武汉大学上课,都带着聪慧诚实、善解人意的夔强哥(王葆心长子),进了课堂,父亲就坐在讲台前为他安排好的藤椅上开讲,整节课就一直讲下去,而板书全交给夔强,夔强一手漂亮字体同样嬴得满堂喝采,且父亲讲到哪儿,板书就能到哪儿,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学富五车的著者

由于两位哥哥早年去世,我们出生很晚,对父亲一生勤苦治学精神和所著书籍了解太少,目前他的老友及学生都已相继去世,无法询问。特别是父亲五十余年的日记,五十余本被烧毁,另外还有很多没从罗田带回来的资料,几经变革散失殆尽,无所查考,仅将所能回忆的点滴略述一二。

父亲生在清代末叶,混乱时期,太平天国的失败、帝国主义的侵略,条约签订,激起了民族革命和政制改革的学术思想,在两湖书院肄业及主讲各书院时,于各种学术肄力研求,在经学和文学上已有显著成就,对经学是总揽历代经学的变迁,循其源委,辨其异同,阐明诸经的义例考订文字的讹伪,从而取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主要在于学以致用,运用经学理论观察当代的情势,寻找因革损益的方法,不寻章摘句,墨守陈言,更不是尚古非今专谈空理。在他的几部经学著作中,表现出了这种趋向。对于文学是根据时代的演进来决定文学风格的变迁,分析其不同的原因,综合其相同的志趣。以因时纪事,阐幽显微,作为文学的主要作用,在他的几部文学著作中,表现出了这种趋向。

父亲中年以后,致力于史学。对唐宋以后,反抗外国侵略和异族统治的战争,极为重视,认为唐代高丽、百济的平定,实为民族精神振奋的伟大表现。宋朝以后,异族侵并,沦为奴隶,更为有史以来的极大耻辱。当时的草泽英雄,在艰难困苦中图谋恢复,有的是结聚群众,扼守山区,反抗异族的统治,象宋末的淮西、明末的江淮等义师,有的是号召广大人民揭竿起义,收复了土地,建立了,进行推翻异族统治的斗争,象元末的天完、清代的太平天国等义师,都有几年或几十年的抗战事迹,在统治阶级的史籍中没有很好的记载,于是他广泛地搜求当时的私人笔记和私家的谱录,以及地方的传说,并访问当地老人,考求地域形势和地名流传的原委,将这几次伟大的革命史料纂成专书。

父亲晚年,大都致力于地方史迹的搜集和地方志书的编写,尤其对于地方志书的编写方法搜集了宋元以来的所有志书,作系统研究,把地方志的编写体式,分为两派,从明代到清康熙朝的志书列为旧派,从雍正以后到清末的志书列为新派,旧派以明代景泰寰宇通志等为代表,新派以清代乾隆一统志等为代表,父亲搜求当时的国内所有的地方志书,综合研究,著成《方志学发微》一书,把地方志书应有内容和范畴及其区分门类的方法,作原则性的提示,在旧时代里,对这门学术,体现了革新的萌芽。

1938年,我们一家避乱罗田,刚到罗田没几天,父亲便爽快答应了当时的县长陈桐如邀请,主持罗田修志工作。先生克服抗战时期民生艰难重生困难,将汉阳著名学者黄嗣艾父子延聘到家中居住,还利用侄子们读书寒暑假期间帮助志馆收集资料。对于罗田历史沿革,父亲研究得很深很透,县属的九资河,他查证大量史料,考究古鸠兹邑的位置,为此他带修志人员亲自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一带审视地理形势后,在九资河镇字塔山(即苏鸡山)山下的大石板上刻上了“古鸠兹邑”四个大家,以示后人,进一步表明他对自己考证的深信不疑。

图3:王葆心先生题记“古鸠兹邑”刻石

父亲著作中有《历代经学变迁史》一书,书中对历代经学变迁的情况寻源溯流,条分纤细,极为渊博,曾经在北京优级师范学堂,京华书局,武昌高等师范印过一部分,武昌《文史杂志》发表过一部分。日本汉学家北村泽吉撰著《儒学通论》一书,曾引用先生此书中的《经学九变图》。并以《儒学通论》日文本奉赠为纪念。北村所著《儒学通论》出版后,相继被译为汉文、朝鲜文、英文、法文,父亲的《经学九变图》随之引起日本、朝鲜及欧美各国汉学研究者的重视。

对于古楼冲青垞大屋父亲的晚年生活。其女儿王醇概括为:欢乐与忧愁并同。其乐是“读书有味宁忘老”,这个与书结缘的老人,无论年龄多大,都是学习不辍、笔耕不辍,并乐在其中。晚年,躺着堂屋的躺椅上看着书,著述写作,还有就是当女儿、孙子从学堂归来或放寒暑假归家,津津有味地给他们“挖古”(讲故事),或是督促小女练习魏碑,等等,这些都是他的“欢乐时光”。直到外孙女在他耳边(耳聋)喊吃饭了!他才肯起身,有时看书写作累了,他会牵上外孙女王季燕,从大屋后门,来到屋后小花园和竹林,散步、拾树枝。父亲晚年喜食面食,有时他看书看到深夜,饥肠辘辘,就会走到儿媳(夔武之妻)房门喊:九女,我肚子饿了,九女会马上起床,为他做个葱油饼或一小碗燕麦片,端到他面前,有这个好儿媳照料他的生活,他感到欣慰和幸福。谈到老父晚年的苦楚,女儿王醇曾说过“那时,国破山河碎,他有一腔爱国之心和一肚子学识,无处回报,加上两个已成才的儿子英年早逝,而我们兄妹三人年龄尚小,一点也不能为父亲分担。他的内心是痛苦的,总记得父亲望着我们三个子女的眼光,充满了怜爱同时也很无奈,当时我们并不能理解,后来慢慢明白了他内心的苦楚”。

图4 王葆心长女王琪 次女王醇

说明:以上文稿,是已经去世了的葆心公的两个女儿王琪、王醇的遗稿,现由其外孙女陈小棕修改并整理,在此我要告慰外祖父和我的母亲及姨妈的是,今年(最迟明年2022年),外祖父遗稿将由湖北省博物馆、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葆心文集》十卷,约四百万正式出版。省政府和罗田县及卓尔集团和罗田的父老乡亲对外祖父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在罗田已建有王葆心大道、王葆心广场,故居和纪念馆也在修建中。并且在今年清明,我们这些分散在祖国各地的葆心公群孙后辈相约齐聚罗田大河岸扫墓祭祖、瞻仰故居和古鸠兹邑,登临天堂寨,感受葆心公当年登临之心境!

王葆心第三代 外孙女 陈小棕整理

编者注:感谢陈小棕老师授权发布,陈小棕老师系清嘉庆二十五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诰授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兼河道总督湖北江夏陈銮(芝楣)第六代孙,湖北国学馆馆长、国立武汉大学文学教授、国学大师、方志专家王葆心外孙女。

谁说阶层固化了?向下的通道可一直开着

文|良大师

1.两起自杀事件

媒体曾报道的两起自杀事件让我记忆犹新。

一则发生在前段时间,中兴工程师欧建新,撇下妻与子,从高楼纵身一跳;

一则是发生在近期,80后创业代表人物茅侃侃,打开煤气阀门,留下一句“爱你不后悔”,飘然离去......

之所以揪心,是因为两人都可以联结到自我,我与欧建新年纪相仿,而且拥有同样的家庭。我与茅侃侃性格相仿,而且同样是创业者。

我能体会到专属中年男人失败时的那种恐惧和无奈,仿佛暗黑的乌云穹顶密布,仿佛这个世界的美好再也与你无关。

(左)欧建新,(右)茅侃侃

2.翻身的概率

很多媒体发文,对两人的自弃表示惋惜,奉劝留得青山,东山再起。可一个35岁左右的男人,一旦破产,逆袭的机会还有多大?

答案是:很小很小......

「城市数据团」曾做过一个虚拟的财富实验,以100人为样本的计算中,35岁就是一个分水岭,财富之间的差距已完全拉开。

样本中,有15人在35岁处于破产状态,他们能在65岁时力挽狂澜吗?

答案是很难,从计算结果上看,仅仅8人由负转正,但离富贵相去甚远。

而有7人永未翻身,仍处破产之中......

(说明:上图中的红色柱子为在35岁时破产的玩家,绿色柱子为其他玩家。红色柱子在纵轴上的高度变化表示其财富值变化,在横轴上的位置变化表示其排名变化。)

这个试验说明,真实的世界并不像寓言故事那样美好,没有那么多失败去磨练你,碰上一次,你可能就会处在一个永远的下坠通道。

也许就是这种下坠通道,将欧、茅二人吸噬到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入谷底,这个没有结局的恐怖无法忍受,以至于他们宁可选择了一个恐怖的结局......

3.攀登与滑落

如果了解欧建新和茅侃侃的背景,你会发现,他们是阶层跃迁后,又被打回底层的代表人物。

欧建新原本草根阶层,通过受雇于大型组织,劳心劳肺,两鬓斑斑,终于实现到中产阶层的跳跃,可是一纸解聘书,泡影幻灭;

茅侃侃出身好些,属于中产阶层,仰仗异禀的天赋,摸爬滚打,期望挤入精英阶层,但最终落败与资本的对弈。

两个样本,揭示了一种阶层固化形态,向上攀登,坚苦卓绝,向下滑落,易如反掌。

4.社会进化与阶层固化

但凡谈起阶层固化,必会骂声四起,正如那句谚语:带来坏消息的使者必死。

但是,真实并非取决你的视而不见,站在社会进化的角度,越接近发达社会,阶层固化越是必然。

英国有一个纪录片《人生七年》,选择了14个孩子,来自精英、中产、草根三个不同的阶层。

纪录片从7岁开始,一直跟踪拍摄了49年,来纪录他们人生轨迹,最后仅有一名实现了阶层跃迁。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曾写过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讲述自己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城市打工,从事不同的底层职业。

最终她发现,无论自己再努力,都会被环境所困,无法跳出底层,她体会到底层的贫穷与努力并无太大关系,仅仅是出身的问题。

知乎作者薛夫,曾谈起在日本的生活时说,如果没有点家底,根本无法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很多中产家庭穷尽全力,供孩子上大学校,再送到大公司当职员。

于是,孩子上班攒钱,结婚,再生孩子,再供上学,循环往复……逆袭上流社会的可能几乎为零。

在欧美和日本,我有一些朋友,大家的共识与上面的结论不谋而合。一个社会越发达,往往阶层越经纬分明,而且越牢不可破。

因为发达的基础是稳定,试想一个财富动不动就充公的社会,怎么可能发达?

稳定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资源分配上的马太效应。

先进场的人,必定占有富饶的资源,与此同时,他们会建立起一所城堡,保护自己,防止他人进场。

《人生七年》海报

5.城堡论与阶层固化

曾有一篇很热的文章,标题为《城堡的落成:上升通道即将关闭的中国社会》,结合历史演化,通过一种思想实验的方式,论述了当下阶层固化的事实,作者把当下的社会比喻为一座城堡。

城堡里面,住着制定规则的精英阶层,也是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名称,比如,豪强、权贵、集团、二代等等。城堡有时会被乱世冲跨,但又会重新形成,新进的人会不断的加固城墙,以防止他人入内。

当城堡住满之时,吊桥就会升起,城门就会关闭,而我们正好处在这个时代。

城保外面,有一圈外城,他们负责保卫城堡,作者称他们为「寄希望通过学历之类个人奋斗进阶的群体」,这个定义不太准确,根据文中的意思,我们可以称之为中产阶层。

剩下的即为数量众多的「乡野」人士,他们没有资源,迷茫无助,对应的是草根阶层。

此篇文章,主要围绕阶层固化的现象进行论证,很形象也符合现实,但有两点涉及不深,为此我们可以拓展一下。

❋阶层壁垒的发展趋势:壁垒的建成、壁垒的延续、壁垒的永生。

❋阶层固化只是向上的固化,向下则是多数人的滑落:精英阶层与其他阶层,犹如拔河的两端,是一种零和博弈,当精英阶层如同火箭升空时,其它阶层必然如「子火箭」以及「整流罩」般的脱落。

6.壁垒的发展趋势:壁垒的建成

是不是存在阶层壁垒?其实不用多说,单就学区房这事,足以封喉反对者。

但「财富资源」建造的仅仅是看得见的壁垒,其实还有一道看不见的壁垒。

早些年,我在500强时,去深圳一家大型私人企业拜访,临近中午,董事长邀请我们去食堂吃个便饭。

我们上到顶层,立刻惊呆,这哪里是什么食堂啊?分明是董事长的私人,整个一层楼,不仅有包房、KTV,竟然还有一个巨大的室内鱼塘......

我们围观之时,董事长热情的介绍鱼的种类,并说都是从鱼苗养起的,还亲自挑选了一条,供中午食用。

他还向我们介绍,食堂所用的鸡鸭肉类,瓜果蔬菜,统统都来源于自己的农场,用的水则是在香港统一采购,请我们放心食用。

几年前,他已打造出一个小「生态圈」,供养自己与家人,因为大陆的食品嘛......

席间的聊天,让我很开眼界,那董事长拥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信息: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投资的新机会,全球资产如何配置?在哪个国家买房才能兼顾学位和保值……

八年后的当下,回想他当时所说,预测几乎都成现实,印象最深的是,他说深圳的楼盘,只要够首付,就不要犹豫,一定要买、买、买,否则将来哭都来不及......

但当时深圳市区的房价已经过了4万,我们都觉得他说得不靠谱,谁也没下手,结果一语成谶。

这件事让人深思的是,这些精英人士,仿佛和我们并不在一个频道,他们似乎拥有自己的系统。

无论是自产自食的生态圈,还是区别于我们的信息渠道,或者特定的人脉圈层,这些要素搭建了一个透明的穹庐,既能抵御大系统的负面影响,更能滋养自我,实现强者恒强。

这种看不见的壁垒,裹挟着资源,在与其它阶层的对阵中,必然彰显「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8.壁垒的发展趋势:壁垒的延续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籍,都会告诉我们「有钱难买少年穷」,也经常会用「骄奢淫逸」来形容富家子弟,但实象并非如此。

在国家博物馆上班的河森堡,曾写过一篇文章。

他们博物馆应上级要求,给一些学校上历史讲座,他曾接待过两个学校,相比之下印象极为深刻。

第一个是北京郊外的一所中学,由于距离远,来博物馆时,已经晚了一个小时,但老师竟提出要早走一小时,这样在博物馆的时间只有20分钟,河森堡问为什么这么急?

老师回答:「因为学校订了营养餐,要按时赶回去吃......」

河森堡非常惊讶,因为「营养餐」的价值在他们心中竟然比「博物馆专题课」高那么多。而且,整个阶段,这些学生的表现极其糟糕,上过几次课后,很多同事都抱怨纷纷。

后来,又迎来了博物馆附近的一所重点小学,这帮学生并非上级要求,而是自愿来开眼界的,他们的表现完全碾压那些中学生。

整个课程,根本不用担心纪律的问题,学生甚至还懂得很多让讲师都冒汉的历史知识。到 了饭点,课程还没结束,讲师提醒要不要先去吃饭,但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求继续上课......

河森堡感慨到,那个重点小学是北京最好的学校,学生家长都是社会各界精英,拥有优越家境的他们,竟然还那么努力,真让其它阶层绝望。

这篇文章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我却深以为然。

我曾帮一家留学机构做过咨询,在与学生家长访谈时发现,越是那些企业家、高管、外交官等精英人士,越注重子女的教育。而这些孩子都又异常努力和刻苦。

故事中的纨绔子弟,在现实中却都是人中龙凤。

这个现象不难理解,挤身精英阶层之人,绝非酒囊饭袋,他们在建造壁垒之时,当然会考虑壁垒的延续。所以,无论是言传身教,还是资源整合,都会竭尽所能。

反观草根阶层的子女,按理说应该奋起直追,争取逆袭。

但真实情况却像河堡森看到的那些中学生,当「历史知识」和「营养餐」摆在面前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这种现象印证了《稀缺》一书中的核心概念:

对于某种资源的稀缺,会造就心理上的「管窥效应」,让你过分追逐那个资源,而失去整体而长远的判断。

正如看到一张饼的两个孩子,一个酒足饭饱,一个饥肠辘辘,前者可能会研究一下做饼的方法,后者只会抓起来狼吞虎咽。

一面远方,一面苟且,一方繁锦,一方萧瑟,差距就此拉开,壁垒迭代延续。

9.壁垒的发展趋势:壁垒的永生

已离开人世的知乎第16号用户「余亦多」,曾写过一篇文章,《如果兔子都在拼命奔跑,乌龟该怎么办?》

他提出一个疑问:有人天生是兔子,有人生下来就是乌龟,看到那些兔子都在一路狂奔,作为乌龟,攀爬的意义又在哪里?

「余亦多」的隐喻,让人唏嘘和感慨。但如果用「绝望」一词,来形容看到飞奔兔子的乌龟,那么,当看到长生不老、长着翅膀的兔子时,又该怎样形容乌龟的心情呢?

作家冯唐和深圳几个富二代聚餐,这些人有脑有胸、学术渊博、家财万贯,他们讨论着「基因编辑」的问题:目前这项技术已有了很大的突破,人类将可能完全摆脱自然调节的控制......

冯唐在心中发问:如此优秀的富二代们,再把基因给编辑一下,那简直是开了超级外挂,普通人怎么和他们竞争?普通人的下一代怎么和他们的下一代竞争?

冯唐的担忧不无道理。兔子和乌龟的比赛总还限于自然的公平,可当自然可以被改变时,又会发生什么?

★时间还会公平吗

没有人会质疑时间的公平性,因为谁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是,时间具有感知性,当你完全专注某件事物,大脑会处于一种「出神状态」,此时你对一分钟的感知甚至会超过平时的一小时,这就是脑神经学所说的「心流」。

「心流体验」作为大脑意识的一种复杂活动,一直被认为可遇不可求。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项法则可能会被颠覆。

《盗火》一书揭示了一项最新的研究,美国的科学家研制了一种头盔,可以主动制造心流,也意味着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主观时间。

当你带上头盔,你的专注力会是平时的6倍,美方正在用这款头盔训练士兵。

这款造价不菲的头盔还没有投入民用,但这迟早会发生,到时会发生什么?

精英阶层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都配上一顶?你家孩子要2个月完成的功课,他家孩子1周学完,这何止是赢在了起跑线,这简直就是偷跑!

★死亡还会公平吗?

我们说,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可是连这项「铁律」也面临着瓦解。

《三体》中曾写,人类可以去到未来,办法就是把自己冷冻,然后设定个唤醒时间,等你醒来,就已到几百年,甚至几万年后了。这个科幻小说中的设想很可能成为现实。

两家美国公司Alcor和CI,已拥有保持细胞存活的肢体冷冻技术。那些身患绝症或者即将老死的人,可以选择把自己冷冻,期望在未来找到治愈和续命的方法。

这种临死前的一线生机,一定也让你动心了。不过先来听听报价,例如Alcor公司,最基础的收费是140万人民币左右,每年还会收取不菲的维护费......

所以,作为平头老百姓,就算你能交得起首付,你能确保后代一边按揭房子,还一边按揭着你吗?

如果真兼贵也不是没办法,你可以选择只冷冻脑袋,这样收费只要60万人民币,不过你要和其他4个脑袋共享一个罐罐(就是下面这种)。

140万的待遇,类似豪华大床房,一人住一间,60万的类似雪村的通铺,一堆人住一间......

如果说冷冻自己,只是花巨款为延寿博一次机会,而科技正在让续命成为现实。

「筹码」公众号写过一篇文章《阶级竞争即将由抢房,升级为抢......》,其中谈到基因研究的突破:人类很快攻克衰老和癌变两座大山。

KITE公司研发了一种抗癌新药CAR-T,这种药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而加州大学的研究员Elisa发现,可以通过控制细胞中RNA以实现延缓衰老的作用......

上述两种产品,虽未到市场应用节段,但有两件事却在意料之中:一是人类将不断突破自然的束缚;二是这些都将依赖财富的效应。

由此可以想像一个未来,精英阶层可以通过财富换取寿命,换个新器官,打针防老素,再活100年,而草根们却只能随时间无奈的老去,看着病无可医的家人,等待终结的来临。

也许「公平」将会在人类文明中死亡,「壁垒」却在社会阶层中永生。

10.滑落的大多数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结合人工智能以及算法的发展,对未来人类分为了三个等级:「无用之人」、「没有自主的人」、「神人」

「无用之人」:是指那些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的人类,这类人群将成为大多数,因为在未来至少70%以上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和算法取代,所以会催生一大批新的无产阶级,这其中包括以前的草根阶层和中产阶层;

「没有自主的人」:此类人有一定利用价值,但占比较少,而且被人工智能所控制,没有什么自主权。我们可以姑且称此类人群为新中产阶级;

「神人」:极少数的人站在了塔尖,他们是算法的控制者,甚至可能利用生物技术升级肉体,这也就是新的精英阶层。

尤瓦尔赫拉利之所以称他们为「神人」,是因为他们不仅已是万物的主宰,还可以操纵众人的意志,这些不都是神的属性吗?

《未来简史》对人类阶层的预言是全球性的,同时太过前瞻,也许你会觉得很遥远。但以我们目前所处的历史节段,如果还未挤入精英阶层,那么大概率会经历一次红利雪崩。

众所周知,中国近些年的经济爆发依赖人口红利,尤其是60年代至70年代,人口的爆发增长,加上千年难遇的时机,繁荣如期而至。

但此后,出生率层层递减,2017新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这个趋势还在加大,预计2030年中国人口将会出现负增长。

这个趋势会导致什么?简单的讲,就是坐吃等死的人会远远超过辛苦劳作的人,老龄化问题将会异常突出,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会裹挟着除精英阶层以外的个体,大幅度的滑落。

根据民政部数据,预计2025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突破3亿,我们简单按每月2500元的养老金来计算,一年要花费8万亿以上,而现在社保金的盈余也仅仅4万亿......

你可以想象「谁养我?」的问题会有多么严重。

你能指望下一代吗?要知道我们这代人,多数人收入远远超过父母,才能艰苦支撑一个家庭。可我们下一代呢?别说养我们了,若能不啃老已是万福。

你能指望手上的房产吗?现在房价虽然高不可攀,但在将来,当大家都急于脱手之时,房子的变现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了。

细思恐极,当我们老去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看看日本的情况也许能推演我们的结局。

日本作家藤田孝典,在“穷困者支援”非营利组织工作,根据多年的观察,写下一本名为《下流老人》的著作,以记载日本退休老人的悲惨生活。

这里面的「下流」是一个动词,指原本中等收入的群体,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迅速向底层滑动。

作者在书中说,日本年金制度根本无法支撑退休老人的生活费用,即使是一位企业白领,一生积蓄加上养老金,也只能支撑几年的开销,而无可避免的陷入「下流老人」的境地。

为了维持生存,日本老人只得再从事一份职业,一直工作到生命结束。

「下流老人」引申出来的一个社会问题是,由于给社带来了包袱,老人们倍受藐视。他们不但在生活质量上处于最底层,在社会中也得不到应用的尊敬,道德伦理的规则正在改写。

试想各方面都不如日本的我们,结局会如何?很难想象,或者不敢想象,也许真会一直滑落,也许真得老无所依......

11.后排的同学

抱歉说了这么多窝心的事,抱歉这个世界也许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但既然你来到世上,就已分到了一个筹码,无论再小,也不能随意丢弃。因为这盘赌局已经开始,你必须认真对待。

曾在网上看到一款投纸团的游戏,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在自己的培训上应用。

游戏规则很简单,讲台前有一个纸篓,学员需要在位置上将自己的纸团投入,每人有三次机会,投入一次即可得分。

此时,后排的学员往往会提意见,说这对他们不公平,我的回答是:「确实不公平,但就像现实一样......」

结果不出人预料,前排同学很容易投进,但也不尽然,每次总会有几个人,连续三次都投不进。

而三排以后的同学,大多数都投不进,但也不完全如此,虽然少,但总有人能投进。

后排的同学,有人认真对待,有人满腹牢骚,但多数人还是满怀希望的出手。

与这相反,也有极少数的人就此放弃了投掷,他们漠然的看着一切,似乎与自己毫无关系,此时我总能想到一句话:

「哀莫大于心死」。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2/1697211036366989.html
上一篇:蜚廉在夫妻宫(蜚廉在夫妻宫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星辰是什么意思(星辰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