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雁荡24——绍兴4
作者:往往1124
从兰亭回来,还有时间,吃了丰盛的午餐,开始在市内闲逛。
来到绍兴不能不看桥,绍兴的石桥,有的做工精细,用料简洁,轻柔得如同驭波欲飞的仙子;有的形单影只,仅一长石横卧水面,便就驮起了人生的重负;有的巧夺天工,结构奇特,在济世渡人的同时,不定期成了越地重要的人文景观。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八字桥,因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所以早就成了游人探胜访古的名桥。
走到跟前才发现“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这就是八字桥了。它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祐四年(1256)重建,距今7、8百年了。这个古石桥,处在三街三河的交错点上,横跨在一条自南而北逶迤流来的河流上。由于这里还有两条东西向支流汇入,所以从桥心除向东西伸展,还有一侧伸展到南面,形成八字形状。桥面上除了人走的台阶,还有车道。主桥两侧,宽阔平坦的石级一直延伸到八字桥直街。石桥下,有两洞,容南北主河和西侧无名小河穿过,还可通行乌篷小船。我国著名桥梁专家陈从周先生曾说,八字桥是我国最早的“立交桥”。的确,八字桥陆连三街,水通三河,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甬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
小河深入街衢,属于一河两街的形式。人家面水而居,舍舟登岸,人就进了家门。站在桥上,可见水边的住家门口停泊的乌篷船,天虽不热,却已经有人坐在门口纳凉了。那种闲适、安详,真让我们羡慕不已。沿着古街小巷前行,到处可见依水而建的村落,被高楼大厦包围中的桃园。
从八字桥往西,看到了一个粉刷一新的古老的教堂,早就听说天主教是明万历年(1586年)传入绍兴的,清同治三年(1864),法国籍神甫刘安多购置土地,于同治十年设堂。奉若瑟为本堂神,故名“若瑟”,人称“若瑟老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天主教浙江代牧主赵保禄委托谢培德及法国籍传教士马福良,以所得部分庚子赔款,在绍兴府城扩建八字桥天主教堂及完善附属学校校舍。可容700余人做弥撒。我们去时,大门紧闭。我们于是在门口张望,有个年轻的神职人员过来,我们说到因远道而来,很想参观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教堂,他们于是打开大门,让我们进去。从外边看时教堂刷成粉红色,待进入里边,才见内壁和廊柱都为乳白色,明洁高达宽广。内置若瑟祭台,左右两壁镶14帧耶稣画像。这里的布局并没有中国教的压抑和沉重,而是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
这里的神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如果不是别人介绍,我们绝对不会把他当成神职人员,和其他的年轻人无论从穿着和神态上都没有区别,他很平和的向我们介绍教堂,不知道他是如何信奉的天主教,也不知道他在这里如何耐受宗教的戒律和寂寞。如此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心,在耶稣的感召下,躲开了尘世的纷争,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