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刘子歌)

刘子赢:有人需要我去拥抱 |《芙蓉》头条诗人

▲ 关注 ,让诗歌点亮生活

刘子赢,男,2003年生于北京。202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即将就读美国布兰迪斯大学。

刘子赢的诗

有人需要我去拥抱有人需要我去拥抱有地方必须我独自前往我必须轻盈而深邃浅薄而浪荡如船只搁浅在银白沙漠群星之下命运静默地流淌领略灵性的幻觉在海底神按照自己的模样正在创造黑影与前赴后继的幽灵他们曾是谁的亲人我必须经历这一切才能够判断冲动与直觉的理由克制与放肆的界限我必须看到身后的十二双眼以最质朴的姿态踏足极寒之地亲自剥夺自己的感知重新知觉天地的样貌触碰我与世界的关联不断加固那些本就粗壮的更加削磨那些本就薄弱的远离平衡与稳定我要特殊的凸显与倾斜我要吞下最暗淡的光我要在起点与尽头都见到你轮回的注定我已经知晓有人需要我去拥抱有地方必须我独自前往写给冬的信亲爱的凛冬请准许我最后一次在这片土地上向你投递爱意感受最后一次无畏的颤抖与胜利隔着满林火海向你求救最后一次写信告诉你风的味道青春的深度与少年即将枯萎的躯壳告诉你新生的炬火是如何烧干漫野的月光又带来希望告诉你人类拥有的一切学问数字、语言、音乐、绘画与舞蹈告诉你浪漫是如何与理智缠斗,至死不休告诉你万物生灵所有的秘密不必等它们被结集尘封后遗忘告诉你我浅薄的见识如何铲除时间眼中土红的物质我分不清是锈迹还是土壤告诉你在世界诞生的最初两颗相爱的群青色矿石曾许下的承诺相隔冥河拥抱时它们的灵魂何其告诉你我曾如何敲打这坚实的暗夜沙哑的火苗如何在无人的旷野歌唱告诉你远古蛮荒的欲望继承于我心脏那股恒远的悲怆恣意盘旋在我周身冲破只有你的温度才有资格创造的死亡最后祝愿你我能够跨越夏日炙热的癫狂方寸之间先人犯下的过错全部背对着我顶替他人姓名承受不属于自己的爱意云海是众神耕耘的田地这座城是个昂贵的背影凌乱且斑驳自负且落魄他断定我是个念旧的人该养只念旧的猫挪出半个清晨寻处破败的土壤在雪深时斩断最后一株温暾的竹人心隔面尚余有温热似萤火可捉可宽慰我彼岸花不生在彼岸在琳琅里选拔中意一晌贪欢方寸之间不乱爱恨两不相干旅 客没有什么不同都清醒过我来人间奔走见过六月飞霜也作飞蛾扑火孩提笑闹声听过大街上烤红薯味闻过见父亲哭过抱着我沉默风起时风声与我交谈过涨潮时海与我一同将往事消磨叶落也归泥土像消失了却存在过四季将我经过雪被我下过飞鸟抬头望我梦将我做过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旅客我难道老了我难道老了一切光将要败落月色也被时间隐藏我被夜晚的浪潮裹挟着涌向墨绿的山翻越往昔的重峦叠嶂天要我醒来收拾起房屋内依旧闪耀的梦的骸骨慢慢暗淡了我难道老了力量很弱了却那么轻易地捏碎了自己童年的想象我哑然再说不出话我的青年还在吗有人在为这理想拧上发条日期一到雪做成的屋子就要化掉我难道老了回忆起一整罐的期待与鲁莽我收藏着等待着未来许诺的夸耀我躺在巨大的鱼背上尽力睁开双眼妄图困住没能留住的揭晓已知的真相扯下为自己织的网我难道老了牵着一匹桀骜的马走在满是烟雾的马路上人们疑问,人们大骂他们得不到改变与回答因为我想本该是这样覆盖所有年月的大地好了我要继续走了去走我那独属于我的不明智的夜路我并没有准备好祝福我!我将得到独属于我的胜利与过错我不会甘心停留在一个地方走过冬的雪和秋的死寂听过夏的黏腻和春的歌天空做我总在变幻的礼服大峡谷的羚羊向着自然献祭大马哈鱼的洄游与大雁的迁徙都穿过我覆盖所有年月的大地跟我走吗还是记住我就够记住我,活着的我不是我莫名的称号与名姓让黑白的命网被撕扯开作透明岁月的发丝草场的马群和风殆尽的浪潮你将要看到透明的我爱 人是带点锈迹的光将被冷却的月亮让同一条河流默许在海风造成的镜子上荡秋千躺在空荡的沙漠做一间无垠的屋子铺满了雪我的爱人是纯净的风暴轻盈的猫穿着黄昏的裙子跳黑白的舞蹈我的爱人愿你永远被爱即使我不能永远爱你少年僧侣的肩上少年僧侣的肩上托起太阳一直向前走在自己的林荫道怀着斑驳的梦想寻找往新生的湖中倒入几滴泪完成一次沉默的眺望谁记起你的来处谁为你暗藏白发谁证明你曾走过在这世上风何时何地扇动火红的翅膀一切事情都会无可避免地发生人类变得谦卑大地变得张扬太阳托起少年僧侣的肩上俗 气我其实不知道什么叫俗气她想去换身漂亮的衣裳给自己和欢喜的人欣赏这就叫俗气?没有险恶和惊喜,只想要生活的平常这就叫俗气?浓妆艳抹的脸,大红大绿的袍这就叫俗气?老农流连河水和山冈,想一直看着月亮这就叫俗气?操着乡音道遍家常,从前飘来的饭香,配着烈酒入了肠世上万万家的油盐柴米,数不尽的鸡毛落在地上这就叫俗气?我只觉得诗人作家的自命清高和相轻文章才俗气难忍的聒噪伴着钩心斗角才俗气男女间被反复的心动和难言才俗气花开花落不过千百种颜色才俗气海水总要扑灭岸边的火才俗气种子春天从土里冒出芽来才俗气刻薄与恣意胡乱地创造却放弃记忆才俗气人们总叫嚷着诗意却只是想逃向远方挥霍时间和愿望我猜这才叫俗气寂 静我的语言是寂静的我的沉默是张扬的而我已经清楚这一点沉睡着的未必适合被唤醒记忆里也能窃取永生与时间用点诡计最后品尝一次栖息在旧月上已远去的人三万个怀抱酿出一场安眠

选自《芙蓉》2021年第4期

编辑:王傲霏,二审:牛莉,终审:金石开

《凤求凰》小皇帝刘子业昏庸无道,他负了天下却将温柔都给了阿姊

刘子业年幼受辱,惨遭虐待,性情大变,一朝登上帝位,便疯狂地报复所有人,作为皇帝,他有负天下,有负百姓,有负臣子,却唯独不负阿姊。

这世上任何人想要他死,他都没有难过,可见到阿姊拿剑指向他的时候,心却无比地疼痛。

刘子业最喜欢他的阿姊了,他曾说过,就算他将全世界的人都杀了,也不会杀了阿姊,那是他在这人世间,仅剩的嫡亲之人了。

刘子业是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其母为王皇后,他年幼时十分聪慧,因此很得父皇母后的欢心。

然而因遭遇囚禁与虐待,令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巨大的打击,心理发生改变后的刘子业暴躁,顽劣,再加上宠冠后宫殷淑仪对其加以陷害,让宋孝武帝对刘子业越来越不满了。

那时候,刘子业身为太子,何等尊贵,却被一介嫔妃殷淑仪,以及她的儿子刘子鸾,欺负得很惨。

皇上举办亲蚕仪式,为了彰显仁德,率内宫嫔妃们赶往西郊种桑养蚕,需数月才能返回。

刘子业没有母后在身边,孤身一人,殷淑仪狐媚惑主,仗着皇上的宠爱,从不将太子放在眼里。

她不但用铁链拴住刘子业,让他卑微屈辱的像狗一样,甚至还纵容其子刘子鸾,将刘子业当马骑。

自古嫡庶有别,更何况抛去地位不谈,他们也是血亲是兄弟,却从小便在互相仇视的环境下成长,何其可悲。

殷淑仪对待刘子业的手段极其残忍,她让刘子鸾骑在刘子业的背上,还在手上拿着一块糕点,就像逗小狗一般,刘子业不愿受此屈辱,便将殷淑仪的儿子刘子鸾摔到了地上。

这样的举动,令殷淑仪大怒,为了惩罚刘子业,他派人将他扔进水池中,浸泡了整整三天三夜,直到水都变得浑浊,臭气熏天了,也没有放过他。

刘子业三日滴水未进,虚弱的向路过之人求救,可殷淑仪得宠,皇上也有废太子之意,所以没人敢伸出援助之手,生怕引火烧身。

殷淑仪的儿子在刘子业面前耀武扬威,刘子业饥渴难耐,只能向他求饶,然而换来的竟然是更大的侮辱,他在刘子业向他祈求要水之后,竟然将尿液淋到了刘子业的脸上。

刘子业难过得想哭,他还在一边开心地问他为什么不喝。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刘子业内心充满了愤恨,充满了不甘,他痛恨所有带给他屈辱的人,欺负过他的人。

后来殷淑仪还陷害刘子业轻薄庶母,刘子业的父皇对殷淑仪非常信赖,听信谗言挑拨,几次三番想要废黜太子,甚至还想要杀掉这个儿子。

但是,他还没有最后下旨,成功废掉刘子业的太子之位,便因重病驾崩了,刘子业顺利继承帝位,但可悲的是,当父皇逝去之时,他很是开心地说,终于不用担心被杀了。

那时候他的内心已经委屈憋闷太久太久了,所以,在他登基之后,残忍嗜杀,将自己看不顺眼的一切人或物除掉,成为了世人眼中的暴君,昏君。

众人皆知,小皇帝刘子业昏庸无道,他不到17岁便继承了皇位,但在位时间却不到两年。

在残酷的皇室斗争中生存下来的刘子业,杀人如麻,暴虐成性,他残杀同族,幽禁皇亲,强纳,厮混。

身为一个帝王,却不思如何为百姓谋福祉,只知整日以杀人取乐,做尽了荒诞之事,然而他负了天下,却从不负心爱的阿姊。

山阴公主刘楚玉是刘子业的同母姐姐,长相明媚艳丽,为皇族第一美人,二人皆为宋孝武帝的皇后所出,姐弟两人关系亲密,相互依赖,品性也极为相似。

刘子业最喜欢的人便是自己的姐姐,每每姐姐入宫之时,便是刘子业最为开心的时候,在刘楚玉的面前,他从来都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只是一个年纪尚小的弟弟而已。

他会亲昵地叫着刘楚玉阿姊,也会满足刘楚玉的所有要求,哪怕把江山分出一半给她,也心甘情愿,刘子业真的是将自己全部的温柔,都给了刘楚玉一人。

刘楚玉觉得同为父皇和母后的孩子,刘子业可以后宫佳丽三千人,她却只能有一个驸马,太过不公平,刘子业便立即搜寻三十位美男子,送进刘楚玉的府中。

由于刘子业的引得百姓怨声载道,江湖中第一帮派天机楼,为天下百姓,决心除掉暴君,便派出了杀手,刺杀刘子业。

天机楼有一女弟子,名为朱雀,其容貌与刘楚玉别无二致,便被派出,伺机代替刘楚玉,潜伏在刘子业的身边,刺杀昏君以正朝纲。

刘楚玉从宫中带着刘子业赏赐的珠宝满载而归,在回公主府的路上,马车却遭到了袭击,刘楚玉因此掉入湖中。

而早已潜藏在湖水中的朱雀,已经打扮得与刘楚玉一模一样,在她沉入湖底之时,朱雀则成功替代了她,被救回公主府。

外人只知道山阴公主刘楚玉,自落水之后便性情大变,殊不知,她早已被人掉包。

朱雀成为刘楚玉之后,不再像刘楚玉那般荒唐,引起了门客容止的怀疑,但她也很快适应了假冒刘楚玉的生活,之后更是在这场刺杀的谋划之中,发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

刘子业虽然对外向来狂躁凶狠,但是在姐姐刘楚玉的身边,却异常乖顺,朱雀终于在自己随身戴着的香囊中发现了问题。

原来刘子业被下了微量的毒,这种毒会让他脾气越来越暴躁,身体也会越来越衰弱。

而刘楚玉身上的香囊是容止为她准备的,里面装着的,正是可以克制这种毒的安神之药,也是因此,刘子业才会对姐姐刘楚玉格外温柔乖顺,言听计从。

刘子业为了报复殷淑仪对他的欺辱,亲手将她掐死,而弟弟新安王刘子鸾更是直接被赐死,刘子鸾临死之前,只留下一句,希望下辈子不要再出生于帝王之家,便愤然离世了。

闲极无聊之时,刘子业便命人将自己的两位皇叔,建安王刘休仁和湘东王刘彧(yù)带到自己面前,还生了火,打算生生烤了两位王爷。

建安王刘休仁不甘受辱,痛斥刘子业残暴不仁,就在刘子业打算杀死皇叔之时,竟发现另一位皇叔,湘东王刘彧被吓得尿了裤子。

刘子业觉得很有意思,开心不已,便没有杀死建安王刘休仁,而是命人将他们两个洗漱干净,再放到火架上烤。

湘东王刘彧为了保住性命,决定听从天师天如镜的建议,装痴扮傻,他服食了五食散,扮成了猪,刘子业见了疯狂大笑,许是觉得留下皇叔们可以逗自己开心,便没有杀他们。

自此,湘东王刘彧住在阴暗潮湿的牢中,吃猪食馊饭,名号还从湘东王被改成了猪王。

建安王刘休仁见到他这个样子,气得打翻了食盆,可他却说,为了自保,只能隐忍。

刘子业过于沉迷女色,不但自己后宫佳人无数,就连同族都不放过,他贪图姑姑新蔡公主刘英媚貌美,便谎称自己的病,将姑姑骗进宫,趁机将其霸占。

那时候,刘英媚已经嫁给了卫将军何瑀的儿子何迈.,刘子业便杀死了一个与新蔡公主身形差不多的女子,称姑姑已经暴毙,将尸体还了回去。

何迈怎么会认不得自己妻子的模样,自觉受辱,为了救妻子,起兵造反,新蔡公主为保护全家老少忍辱留在宫中,可刘子业却没能放过她的丈夫和儿子,将他们屠戮殆尽。

为了刺杀刘子业,朱雀带着刘子业出宫游玩,又以买木瓜为由离开刘子业的身边,刺客涌入开始刺杀,刘子业被近身侍卫所救,可哪怕遭遇危险,也不肯离去,依然要等待姐姐归来。

又见到因为自己遭遇刺杀的事情,令姐姐没买成木瓜,还生气地拿起刀,不停地砍向已经死了的刺客。

恰逢刘楚玉与刘子业的母亲,太后王宪嫄(yuán)生病,刘子业却因母亲的多次劝说,而心生不悦,便称久病之人身边有鬼,不敢去探望。

而朱雀为了避免露出破绽,便前去永训宫看望母亲,谁知,太后见到她后,却很生气地将她赶走了。

想知道缘由的朱雀,在太后前往安泰殿之时悄悄跟上,竟被她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当年,王宪嫄为皇后之时,生下了一对双生女儿,刘楚绣和刘楚玉。

然而天师却预言,刘楚绣是天煞孤星,将来必会祸乱天下,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后之位,王宪嫄便狠心的命令宫女将刘楚绣带出去杀掉。

谁知那宫女不忍杀死一个无辜的婴儿,没能下手,令刘楚绣被一名猎户收养,从小受尽折磨,后来,刘楚绣逃出猎户家,昏倒在路边,便被天机阁阁主收留,培养成了一名杀手。

王宪嫄眼见儿子荒淫无道,却无力改变,又怀揣着对长女的愧疚,病情越来越重,最终,在朱雀的怀中痛苦离世。

然而母亲离世,刘子业却荒唐的命人在其葬礼上狂笑,丝毫不许露出伤心之色,之后,却又以皇太后薨逝,他们还在笑为由,将其杀死。

葬礼过后,雷声大作,大雨倾盆,朱雀留下陪伴刘子业,想要伺机刺杀,却见到他在睡梦中,因雷声而惶恐不安的样子。

原来,刘子业因小时候遭受虐待,很怕打雷的天气,也因杀过太多的人,极为惧怕鬼神。

朱雀听到了刘子业讲述小时候的遭遇,生了恻隐之心,想以香囊改变他暴虐的脾气,想到母亲的叮嘱,身为姐姐,打算引导他变成一个明君。

朱雀以自己再不入宫作为威胁,让刘子业不许再因一时的喜怒而杀人,还劝说,若将人都杀光了,朝政便无人处理,刘子业觉得有道理,也不想自己处理朝政那样劳累,便听从了姐姐的话。

然而,就如天师明如镜所说,无论她多么努力,都无法让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痊愈,刘子业与朱雀外出,听到几个孩子唱着讽刺他的歌谣,便下令杀死了无辜的稚子。

眼见着刘子业暴虐嗜杀的本性始终无法改变,朱雀的心里既焦急又无奈,同门姐妹粉黛一直跟在朱雀的身边,不忍心她完不成任务而被阁主惩罚,便铤而走险,独自前去刺杀。

粉黛光着脚在水上起舞,诱惑刘子业,好色的刘子业对粉黛一见倾心,直接将她带回宫里宠幸。

粉黛趁刘子业熟睡之际,与新蔡公主一同下手打算勒死刘子业,却未能成功,而朱雀赶到之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姐妹,在自己的面前被杖毙。

而后,刘子业还残忍地剥下粉黛的皮囊和头发,做成了皮影,刘楚玉得知皮影乃粉黛皮囊所做之时,内心痛苦至极。

就在朱雀打算将香囊内药物的配方拿出,令刘子业可以日日闻到香味,以保持平和,不再暴躁之时,刘子业却意外得知了香囊的秘密。

被嫡亲姐姐所欺骗,令刘子业愤怒至极,他不再听从她的任何解释。

当刘子业见到姐姐被推倒,手被地上的碎瓷片割破之时,他的心狠狠地疼了一下,但是又想起了姐姐对自己的欺骗,只能转身,直接下令将其禁足于公主府中。

朱雀离开之时,被告知阁主下令今夜动手诛杀刘子业,宫乱爆发之后,朱雀拿着武器跑去寻找刘子业。

隐藏在尸体之下的刘子业发现了姐姐,高兴地爬了出来,却发现,姐姐是来杀死自己的。

那一刻,刘子业比任何时候都要震惊,然而朱雀始终没能下得去手,但在她离去之后,刘子业却被士兵发现,早已惹众怒的暴君自然人人得而诛之,士兵为抢功绩,将其乱剑斩杀。

刘子业在电视剧《凤囚凰》中,在第十二集的时候便下线了,一代昏君最终惨死,死时还不满20岁。

明明还只是一个叛逆期的孩子,却做出了这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他最爱的阿姊,曾那样努力地想要改变他的命运,却始终没能救下他。

朱雀虽不像刘楚玉那样与他从小一起长大,可相比于刘楚玉的利用,朱雀才更像是一个姐姐,她是真心的想要让这个弟弟活下来的。

刘子业对姐姐的好,超越了所有人,见到姐姐生气了他会立刻低头认错,在别人面前他是不仁不孝之人,却只想在姐姐面前做一个弱小的弟弟。

明明上一秒还怒火冲天的想要杀人,可是听说姐姐来了,便立即变了脸色,笑容灿烂地叫着阿姊。

所以他始终都无法相信,她的姐姐会骗他,见到姐姐拿着武器对着他的时候,满脸的惊讶,那一刻的他,甚是可怜。

不怕反派坏,就怕反派又萌又帅又可爱,在姐姐身边那样乖巧呆萌的刘子业,终究是犯下了太多的错,无可避免地走上了被废之路。

他对不起刘宋的臣民,唯独对得起刘楚玉,可刘楚玉还是辜负了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凤囚凰##关晓彤##宋威龙##张逸杰##许凯#

詹丹|开学语文第二课:文本解读的情境设定

开学第一课,主要是应徐汇教育学院几位语文教研老师的联合邀请,给他们区中学语文教师的暑期培训班开的文本解读讲座,分析的案例选自中学语文统编教材。这次应松江和金山教育学院的老师邀请,又开了类似话题的讲座。但因为讲稿的主要部分已发表于澎湃新闻,而且松江、金山的听讲老师有部分来自小学,我就把讲课的内容作了调整,希望这次讲座,是对前一讲的延续,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这就有了“第二课”的名称,并以“情境设定”为专题。与第一课一样,先对讲座涉及的核心概念作一些解释,然后再展开具体的文本分析,之前第一课解释过的如统编语文教材、文本等概念,这里就从略了。

高中学生在教室内早读,读背语文课文

一、核心概念界定

1.情境

高中语文新课标和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都提出了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自主的或者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有些学者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将要面临的可能状况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也有学者从学生的主观兴趣出发,从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理解这种真实性。而对“语言运用的情境”则又大致分为生活情境和学习情境等。也有一些学者,尤其强调学习中的问题情境,诸如此类的讨论比较多,这里不予展开。当然,我所概述的学者们的讨论,都是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的,而从文本解读角度,也可以对情境以及相关概念,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情境往往是具体的、特定的。解读文本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情境,抽象的讨论或者下判断,并无多少意义。记得我一位老朋友在批评考试命题的种种欠妥时,打过一个幽默的比方,说命题者设计的题目不是在问这个人的脸长得美不美,老是在问这个人脸长得对不对。他说,脸哪有长得对不对的?这类问题就是莫名其妙。但这位朋友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质疑本身已经在抽象讨论问题了,其实并无多大意义。因为问一个人的脸长得美不美,固然有道理,但也不能因此断然否定问脸长得对不对的合理性。假设具体的情境是论证一个人跟另一个人是否有血缘关系,那么问脸长得对不对就要比问脸长得美不美更为合理。

情境也好,语境也好,这两个概念有时候是互相通用的。而情境,又与背景的概念相混用。也许就常用的情境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代指语境和背景;而从狭义看,它跟语境和背景有各自的使用范围。我曾在以前写的《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一书的导言中,对此有过分析。简单说来,语境,需要凸显“语”的特性,常指特定文本内部的“上下文”(相关的参照性文本,以构成理解的互文关系,有时候放在语境中,有时候则放在背景中来思考)。情境则突出其“情状”“情况”和“条件”,是文本依托的外部环境、作者的特定生活状况等,成为文本解读的重要依据。而同样是文本外部环境的背景,则是指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文化积淀等。这三个层面涉及文本解读时,各自有复杂内部关系和内、外部的结构性转化,这是我在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而我在讨论总体意义时,有时候也会从广义上来使用“情境”这个概念。

2.设定

设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假定,是在解读之前,先把文本置于具体的情境(语境、背景)中,有点近似孙绍振说的还原法。不过他的还原法,更强调还原文本的创作过程。而实际上,所谓对创作过程的还原,是立足于读者的一种建构,尽管这种建构有偏于客观的考证或偏于主观的想象。因为视角和立场的不同,还原出来的也只是一种或者多种的可能性,是概率的大小而很难说是必然的因果。这里我想用两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来解释。

其一是谢道韫咏絮的例子。

当时谢安和儿女辈们在大冷天搞家庭聚会,讲论文艺正在兴头上,突然外面的雪下得又大又猛。谢安中断了原来的话题,把外面突发的天气情况引入他的话题中,发问道:大雪纷纷何所似。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但是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得大笑。然后作者最后介绍谢道韫说,“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就是说,她出生在谢家,嫁到了王家。魏晋时代的豪门大族王谢两家,跟谢道韫都有关系了。这是传统的史家笔法,用叙述的事实代替评价,让夸赞的意思蕴含在叙述中。这也提示我们,有时候进行阅读训练,要在文本中分出事实与观点是困难的。当事实被叙述出来时,就已经暗含了一种观点。

谢道韫咏絮

当然,谢道韫比喻的柳絮确实要比胡儿说的撒盐更贴切,撒盐不像是下大雪而更像是下雪珠。但是古人在赞美谢道韫比喻贴切时,还引入一句评价,说这样的比喻有女子风姿,那么其着眼点就不仅考虑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与风中柳絮的关系,也考虑了风中柳絮的柔曼,似乎跟娇美而又弱不禁风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如果这样的标准可以参照,胡儿所谓的“撒盐空中”,倒更体现出男孩子的顽皮。在谢道韫的诗句中,雪花、柳絮和人的姿态是统一在一起的。而在胡儿这边,喻体与本体是断裂的,但恰恰是在这种断裂中,让喻体在不自觉中指向了主体自己。也许这本不是他有意追求的效果,所以,他在更多考虑喻体与本体关系时,不自信地把这种关联称之为“差可拟”。结果是,文本解读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在于评价哪句诗中的喻体更贴近了本体,从而更容易让人发现喻体和本体的关联性;而且,这种解读也引导我们读者更深入理解创作的主体,理解在艺术水平的高下比较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创作构思与主体的不自觉的“贴身”关系。

其二是转述《人类情感史》一书中关于“上下文”中的情感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因为在第一课中,我们谈到文本定义的泛化性,对许多社会现象我们都可以当文本来理解。比如,我在驾车时眉头紧皱并握紧了拳头的形象,如果要解读一下:我是路怒症爆发,还是因为其时刚好听广播说支持的球队输球了表示愤怒?也许,通过相关搜罗材料来考证,我们能够大致得出一个客观的判断。但下面的解读取决于主观的立场,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当你看到我挥拳的时候,我对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对我的看法:如果你认为我很暴力,我对你来说是一种威胁;如果你了解人们传闻我弱不禁风,我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笑话;如果你和我一起比赛并支持同一支队伍,那么我们就是朋友;如果我们支持不同的队伍,那么我们就成了敌人,诸如此类。

解读的过程中,很难避免这种先入为主的主观立场,这样,在解读的同时反思自身的立场,明白有些假定仅仅是假定,从而有可能让我们更接近事实真相。下面进入正题,将先重点讨论语境意义的上下文问题,然后分析文本外部的情境和背景。

二、文本内部的语境关系

1.标题与正文

读文先读标题,但标题又是跟正文联系在一起的,是互为解释的语境关系。这里看几个标题的用词。

小学六年级教材选入的《狼牙山五壮士》是广为人知的课文。课文标题看似浅显易懂,但也值得我们来推敲一番。从字面看,“狼牙山”是地名,“五壮士”是人物,课文标题是对地点人物的提示,应该没有问题。这样,如果把这个标题中间添加一个“的”,构成“狼牙山的五壮士”,似乎也没有错,只是表达不够简洁了。但细细想来,这真的是简洁和啰嗦的差异吗?因为我们看正文会发现,作者似乎有意让人物的言行,跟山的高耸、久远联系起来,所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描写以及“气壮山河”的结尾都明示了这一点。选在教材中的插图者詹建俊也理解了文本的实质,所以是以山峰的造型,来塑造五位壮士的形象的。这样,标题中不加“的”,不把前后的限制关系固定下来,让狼牙山和五壮士相互并列,前后就有了修辞性的比喻关系。但还不止于此。我们知道,狼牙山在河北易县,易水流经此地,正是当年荆轲与燕太子丹在易水边告别的地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壮士”的称誉围绕着狼牙山而响起时,吹过的风和流过的水,一变而为凝固的山,是江流石不转的永恒性。这样,山与人的联系,就获得更具现代的意味。

詹建俊配的教材插图《狼牙山五壮士》

初中教材中有执笔的《消息两则》,分别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看电头,这两则消息都发布于1949年4月22日,前者是凌晨2时,后者是深夜22时,中间间隔20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区分侧重点而给人以动态消息的新意,作者对标题拟制下了功夫。区别重点不仅仅在于陈述了最具震撼力的事实,如“三十万大军”和“百万大军”,而且,所用动词及修饰词也极为讲究,前者是“胜利南渡”,后者是“横渡”。因为至第一则消息发稿,三十万中路大军已完成渡江,所以用“胜利”;且立足于北方的南下,所以用“南渡”。而发布第二则消息时,西路军和东路军各三十五万人尚有余部没有全部完成渡江任务,这样用“横”来修饰,正可以强调三军共同渡江,在江面的东西向形成绵延一千余里的战线,其气势足以振奋人心。而东西方向的延伸与第一篇聚焦中路军由北向南的突进,构成了全方位态势。标题和全文,形成了互为呼应的上下文关系。

当然,标题和正文构成的上下文关系,也并不总是那么直接对应。小学语文教材有一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可以说明那种迂回呼应的状况。标题以猎豹作为速度比较的起点,但第一自然段作为全文的总起却是从写人开始的,并同时引入了猎豹和鸵鸟两种生物,然后在第二自然段进入正文主体部分,用人的速度开始写上一笔后,又转而重点介绍鸵鸟的速度,到第三自然段才正式开始介绍猎豹的速度。正文与标题呼应得有点迟,为什么是这样?

其实,全文虽是关于物体快速移动的科普文章,但立足点始终在人这边。文章总起是以“也许你跑得很快”开始,就是对人的定位,而文章最后部分,在介绍最快的光速时,又是以人手握手电筒打出光柱收尾,古希腊人所谓“人是万物尺度”的立场贯穿了始终。这样,以猎豹为文章标题,因为猎豹是地球上移动最快的生物,而正文先介绍鸵鸟,是因为鸵鸟在两条腿中跑得最快,立足于两条腿的人,立足于人所在的地球进行比较,看似文章的起点有点杂,但对隐含的人文性的呼应,却是一以贯之的。

下面我们再从段落和篇章的上下文谈文本解读。

2.开头、结尾与主体

在第一课,我是从主观视角角度,讨论了认为《孔乙己》结尾表述矛盾的问题所在。但我们也可以从上下文中,来分析这个问题。比如结尾说: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个猜测的表述可以跟前文对应起来,就是当掌柜的谈到孔乙己好久没来酒店时,有个在场的酒客说他因为偷到丁举人家,被打折了腿。最后是以两句对话结束的:“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许是死了”的意思,就是“大约死了”,但有过这样的猜测后,孔乙己以断腿的状况又出现在酒店一次,此后直到结尾,酒店的小伙计再也没有见到。这样,顺着前一次猜测的被否定,再重新肯定这种猜测,这是在“大约”后面需要加上“的确”的理由。与这种信息的猜测、不确定相对照的,则是小说开头,酒店小伙计对酒店食品价格的如数家珍:

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都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与这种回忆的清晰与严谨(比较二十年前后的物价不同)对比,其对孔乙己的信息了解,就太模糊了,也许,这样的记忆只是酒店小伙计的本分,但如果跟下文掌柜的因为孔乙己拖欠十九文钱才想起他来,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也就可想而知。

下面再说一篇文言文的结尾与上文的关系。是选入初中教材的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很短,全文转录于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篇笔记文的第一人称代词“吾”在全文中只出现了一次,而且只是作为定语后置方式出现在结尾句。前文开头,交代了时间后,叙述中呈现的行为主体“吾”一概省略了,这是为什么?吕叔湘在分析《桃花源记》的叙述特点时,强调了笔记文中主语的省略。从写作立场看,这是作者有现场感,一个外在于文本的“吾”,与文本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但对于读者来说,也无意有身临其境感,是以外在的“我”,把主语空缺的位置填补上去。但这恰恰是作者所不认同的。所以结尾突然出现的“吾两人”,恰恰是要把读者挤出那个以为自己可以进入的空间,从而让“闲人”与“吾两人”贴合在一起。只有月光,才可以进入门户,如同进入他们两人的心灵世界。异体字“閒”给我的联想是,物理意义的空间和心灵意义的空间是重合在一起的。

再看高中必修教材选入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其中使用“逝世”这样的词语以及近义词语,一共六次,都集中于开头和结尾,而且几乎没有一个词语是重复的,除开“逝世”外,还用了“停止思想”“永远睡着”“灵魂离开”等,即使两次都用到了“逝世”,看原文就可以知道,一次用的是名词形式,一次用的是动词形式。用词的调整,反映出作者在个人感情、理性评价等不同立场的变换,因为我有发表的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展开了。

3.正文主体内的词句关联

先看一篇小学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小马过河》。

小马帮老妈去磨面,路上被一条河挡住了。小松鼠以河水曾淹死过同伴为由阻止小马过河,一头老牛却说河水很浅,让它放心过去。小马左右为难,就返回让老妈给意见。下面是老妈对小马的叮嘱以及小马重返河边的举动。我们可以上下联系起来看: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在老妈的叮嘱中,本来有两层意思,一是“自己动脑筋”去想,另一是自己去“试一试”,虽然老妈确实强调了“试一试”,但动脑筋的这个环节,不应该被省略。而小马实际的行动,恰恰是省略了这一环节。虽然河水深浅的结果,他是从试一试中知道的,但根据松鼠和老牛的说法,他应该先有一个预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事可以试,有些是不能试的,所谓的试一试,变成拿生命作赌注了。所以,这篇课文的重点,倒不是说试一试才能得到河水深浅的真相,而是老牛和松鼠从各自立场出发的判断,得出的都是一种主观认识,两种主观认识,又是如何在小马的动脑筋思考中被消化吸收的。而试一试,不过是小马对不同的意见经过思考后预判的验证。

下面讨论文言文。记得北京有一位老教师,曾经批评了《教师教学用书》的一处翻译,说是把收入初中教材中的《岳阳楼记》的一句话翻译得不够精准,即把“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翻译成“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这里,“翔集”和“游泳”是骈对关系,前者指飞翔和停歇,后者则指浮游和潜泳。不把这潜在水中泳的那层意思翻译出来,原文的骈对关系,就无法得到落实。这可以说是理解语境的上下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但问题来了,以前朱自清、叶圣陶和吕叔湘合编的《开明文言读本》有关这篇文章的“讨论及练习”第8题是:在楼上望湖,湖里无论怎样大的鱼也看不见,“锦鳞游泳”只能说是想当然。试想这一句怎么来的?当然,也有人说,《岳阳楼记》全篇都是范仲淹的“想当然”,他没去岳阳楼参观,就把这篇记给写出来了。但写的过程中,确实也要设身处地来体会迁客骚人,站在岳阳楼望湖的所见所闻所感。问题是,“读本”的编者为何要单单追问这一句怎么来的?其实,编者想提醒我们的是,虽然“锦鳞游泳”似乎是想当然的产物,但这个想,还是有依托的,不会是胡思乱想。上一句,空中有沙鸥,有飞有停的两种状态,延伸出水中有鱼,同样有浮游和潜泳的两种状态,这种空间的、动物的对照关系,可能从《诗经》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到的词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已经形成一种“自动”写作的传统。但由此带来的进一步问题是,如果从景色的想象性描写到事件的虚拟,就有可能带来“为文造情”的流弊,那么这种描写的边界在哪里?这是可以讨论的。

明人安正文画笔下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成为千古美文

我们继续看《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渔人进出桃花源,都用到了解释为“沿着”的两个不同的词:进去的时候是“缘溪行”的“缘”,出来的时候是“扶向路”的“扶”。而“缘”有物的边缘的意思,“扶”则涉及了人为的动作,跟“处处志之”结合起来看,意思更清楚。同样是“沿着”的意思,“缘溪行”的无意性和“扶向路”的刻意性,把桃花源和人相遇的关系揭示了出来。当渔人是无意而行时,他能够遇到桃花源,而当他刻意去寻找时,他就再也无从寻找了。这样,桃花源作为一个远离社会的自然世界,跟人的自然而然的状态结合起来。他只有不去寻找,顺其自然,才能与桃花源相遇,这样,桃花源既可说是外在于人的一个理想世界,也是内在于人的一种精神状态。而自然而然的状态出现,常常是以外部世界没有目标为前提的,一旦发现了目标,就会刻意去寻求。渔人态度的转变,也属于人之常情了。有意思的是,《开明文言读本》在文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说是渔人向太守告知了桃花源后,太守差遣人去,却再也找不到进去的路,叙述到此,已经相当完整,为何后面还有这样一段,即: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卒。后遂无问津者。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不少老师认为,渔人的平民身份、太守的官方色彩和刘子骥的名士影响,显示了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人对桃花源的共同向往。乐燎原老师认为,结句“后遂无问津者”,才更带有结尾的意味。这当然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的一个看法是,通篇涉及的人,无一个是有名有姓的,多少让人有点怀疑,所以增加一个有名有姓的高人参与其间,可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但这就带来了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渔人只是在无意状态中,才能与桃花源相遇,刻意去找,必然无功而返。那么这样的状况,应该也适用于高人刘子骥的。也许,从高人的精神气质这个角度看,他与桃花源结缘,并非困难,但既然是计划前往(“规往”),就成为一种刻意,他就不应该找到桃花源,这成了一个悖论。而死亡是解决这个悖论的好办法,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讨论语境意义的上下文时,我们总是假定了作品的完整性,但恰恰是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有编辑的改动。如何看待这样的改动,我接下来来讨论。

4.删改问题

文本进入不同学段的教材,都有删改。这种改动有出于思想趣味的考虑,有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虑,也有一些小学语文教材的改动,或者回避一些过于冷僻的字词,或者反过来,通过加进一些生词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如果改动的结果给文本的解读带来问题,则大多是忽视了语境的内在制约性。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选在六年级(在五四制教材中属于初中预备班)教材中的老舍散文《草原》。这篇文章写他第一次去草原获得的美好印象,但开头却是从小时候因为读“天苍苍野茫茫”的诗歌留下负面印象来铺垫的。文本进入教材后,删除了原文开头小时候读“天苍苍野茫茫”诗句而对草原留下的印象,但却保留了写他来到草原后的感觉,还与原有印象进行了对比,即“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导致《教师教学用书》的相关分析有穿凿附会之嫌,认为“作者有意将看似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举出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关于“一碧千里”和“并不茫茫”所谓的“矛盾”问题,因为“一碧千里”指的是“目之所及,草原望不到边”,而“茫茫”,则指“因辽阔而看不清远处”。这虽然也算一种解释,但这种解释用来说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却是不精准的。它是以一种阅读得来的可能效果而倒果为因地来说明写作意图,却没有意识到,这里作者的“有意”,首先不是要把眼前景加以矛盾式表达,而恰恰是要把眼前景与小时候读书印象加以对比。或者说,眼前景本身是不矛盾的,也不是作者有意要把“看似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而所希望达到的那种效果。他想表达的只是,当眼前之景与心头印象相遇时,才自然而然发生了矛盾。无视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会遮蔽作者遣词造句的那种天然之趣。可惜,教学用书虽然强调要“联系上下文”,也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种联系,但因为其自身所依据的上下文是残缺的,所以只能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了。

再如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文章的篇幅压缩、文字删改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有些文字的改动,就是不顾语境带来的表达失误。比如把“跳进”换成“蹿进”就是一例。我们看本文中的描写,当时车厢里的人挤满了,连过道也无法插足,小男孩只能被大人举着从月台攀上窗口,接下来是描写他从车窗进到车厢的动作。虽然“跳”“蹿”都是人在腾空情况下的迅速位移。但“跳”主要是从上往下的移动,也可以往上或者往前。但“蹿”主要是往上,偶尔也用于往前,但几乎不用在往下的场合。那么,当时小男孩攀上车窗,需要进到车厢里,不可能往上,不然要上行李架去了,也很难往前,因为车厢里人挤人,所以最合理的,就是跳到车厢里的地板上,是从上往下的位移。而教材把“跳进”换成“蹿进”,结合具体语境看,就是在表达上出现了方向性失误。

还看高中教材的一个例子。孙犁小说《荷花淀》选入教材后,文字有多处细微的改动,比如小说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段文字:

要问白洋淀有多大?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在教材中,第二个“不知道”前,加了一个副词“也”,把本来并置的两个“不知道”改为“不知道”和“也不知道”。编者之所以要加一“也”字,可能考虑到前后两句有一种雷同关系,所以用“也”来强调这种相似性,以加固前后句子的联系。考虑这种前后关系而作的副词添加,看上去表达严谨了,却没有意识到,两个并置的“不知道”,是用了反复的修辞格,以强调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对白洋淀之大、苇子之多的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又是跟朗读“不知道”的强音结合在一起的。可惜的是,这种本来可以通过反复加强、通过重读(是重复的重,也是重要的重)得来的自豪感,却被“也”字这一音节的加入而弱化,而且,也把反复的修辞手法一并给抹去了。抹去的不仅仅是这一修辞手法本身,而且,因为“也不知道”在读音上造成的弱化效果,使得本来两个“不知道”与紧接着下一句的“只晓得”在发音上的差异没能得到有效凸显。而由这一弱化读音“只晓得”引出的“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带来的舒缓节奏,也多少失去了与前面句子急促响亮所产生的对比感。

三、文本外部的情境与背景

1.情境与背景的联系与区分

虽然情境与背景的概念常常混用,但涉及具体文本,有时候区分开来,也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这里以选入小学教材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来加以说明。其最后一节,想象着清浅的银河,并不能阻隔牛郎和织女的自由来往,甚至天上的一颗流星,都在说明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其想象的美好和大胆,曾经有人是用特定情境来加以解释的。说当时五四高潮刚刚过去,诗人身处日本,孤独而苦闷,仰望星空,就用美好的想象来安慰自己。这当然是一种解释。但关于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的故事,在古代被反复咏叹过,基本都是以悲剧性的主题来贯穿的,偶尔有乐观的如秦观的《鹊桥仙》,也只能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来自我安慰,其不能自由来往的基本事实,则无法改变。那么,古代社会的男女交往阻隔和情感压抑,为何无法构拟出一个牛郎织女的喜剧性故事来得到安慰和满足呢?问题不仅仅在于古人的想象力都没有郭沫若丰富,而是历史社会并没有提供喜剧故事必备元素的土壤。只是当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代的普遍要求时,即便在特定的情境中,诗人会陷入苦闷中,但时代背景提供的更为厚实的土壤,使得诗人更容易构拟出一个牛郎和织女自由往来的喜剧以安慰自己。这样,郭沫若身处的特定环境,在日常情境和时代背景的交织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其间的可能区别,尽管我们常常会把两者放在一起来分析。

2.情境(背景)的显在与隐含

我们先从小学教材中的两个对比性文本谈起。

有一篇《雨点儿》文本,内容是: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这样的内容,大概可以用老天在上,一切各得其所的美好来说明。有老师希望从中引出一点教育意义,就问学生,你觉得做大雨点好还是做小雨点好,你认为作者是让我们做小雨点还是大雨点?当然,老师后来也说了,他是想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无论大小,都有价值。但也恰恰是这种引导,这种对主观意愿的引导,把与主观相对的客观情境问题暴露了出来。如果说大小雨点下落在适当的地方,处处显示了恰到好处的美,那么这种下落的方向,恰恰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是难以取决于愿意不愿意的,而是被客观存在的风所推动着的云团所决定的。这样的一个隐含问题,在收入语文教材的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清晰凸显了。这个童话故事是说豆荚里成熟的五粒豌豆被小男孩捡到,放在玩具手枪里一一射出去,有三粒豆飞出去后被鸽子吃掉了,一粒兴奋地要飞向太阳,结果掉进肮脏的水沟,身子胖了许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最后一粒掉在人家窗台的泥里,开出了豌豆花,给一位生病在家的穷人家的女孩子以满心的欢喜。老师组织学生读这个文本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要做哪一粒豆。大家似乎都认同最后一粒豆的价值,创造一点美,给穷女孩子以愉悦,也有学生觉得投喂了鸽子也不错。几乎没有学生认同那粒掉进水沟的豆,因为太虚荣。大家得出这些结论似乎都很好。但课堂上,突然有一位小男生提醒大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豆去哪里,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都是被那个拿着玩具枪的小孩决定的。那么讨论豆的意愿,还有什么意义?上课的老师一时间感到了困惑。也许就豌豆来说,讨论的价值主要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当自己被安排时,该有怎样的态度来应对。但因为童话故事里物体的拟人化特点,使得我们很容易把人和豆作简单类比,似乎人也变得毫无作为了,这就要在人和豆之间做出区分,这样的区分,才是更值得讨论的。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中学教材里的文本。

关于《苏州园林》中的背景隐含问题,因为作者叶圣陶没有明说,所以大家理解起来有点困惑。

文本一开始强调建筑整体布局的非对称性,以说明这种布局的自然美。尽管作者也说了,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但没有进一步说明,为何自然美的获得,是通过排除对称的美术画效果来获得的。也许让人困惑的是,自然万物的生长,也有呈现对称的样貌,比如树木枝丫的对称,比如人体的双眼、双耳和四肢的对称性。如果这些客体不对称,反而被认为是不美的,这又是为什么?这里的根本问题,在《苏州园林》的文本中并没有明示给读者,就是因为大部分拥有园林的主人,是把园林作为离开官场来休憩或者隐退的场所,有些园林的名称就有这层意思,比如著名的“拙政园”“退思园”。相对来说,官场的空间,就是一个特别讲究对称的礼仪空间,强调的是官场的秩序感。而不对称,就成了暂时隔绝礼仪空间而具有自然空间的最大特征,是自然美的体现。只有把隐含的礼仪空间与园林追求的自然空间对比起来理解,我们才能清楚不对称具有的美术画的意味。顺便一提,今年暑期在山西太原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学大赛,有位上《苏州园林》的广东教师强调了不对称作为自然美的重要性,结尾自己还写了一首诗作为读后记,其中有“生命就是这样,它绝不对称,也决不雷同”的句子,我觉得她是没明白苏州园林的设计者追求不对称的真正意义,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可以讨论。

苏州园林

许多选入教材中的议论性文章,都有特定的情境针对性,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的是两个“凡是”,这不用多说。还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在1941年5月发表,当然有在文中提出当时党内存在着比较典型的主观主义态度,但这样的“有的放矢”,似乎还比较笼统。如果确有具体所指,有两个情况,可以纳入当时特定的情境来考虑。一个是大家谈得比较多的,就是从苏联回国而自诩为国际代言人的王明,常常坚持自己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1940年3月,又把宣扬他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旧著《两条路线底斗争》在延安出了第3版,那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及的“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是不是就在暗示王明这一类人?发表他的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文章,是不是有着理论上的针对性?只不过王明当时已不是党的重要领导人,其边缘化的位置已经没有资格作为的对手来予以较量,更何况的文章是从党的最大范围内的典型问题着眼的,所以就不会也不应该直接提及具体的人名。有学者指出还有一个情况是,因为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而事变发生后几天,在政治局会议上就指出:原因在于“有同志没有把普遍真理的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没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了解经过十年的”。这种教条主义的危害,有着惨痛的后果。所以文章说这是“害了自己”“害了别人”“害了革命”,是“大敌当前”,并无多少夸张。

说到文本外部的情境和背景,鲁迅的作品是最有外在的针对性的。这方面的研究太多了,这里仅想以选入高中教材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说明他在写作过程中,是怎样考虑了当时的各种各样读者,从而对文章的表达方式形成了重要影响。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各种各样的人。请大家注意,当他提到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同时意味着他在想这些人看他的文章会有怎样的感受,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些人包括想象中的刘和珍等逝者的在天之灵、逝者的亲属、师友、爱人,还有庸人、后死者、苟活者,以及所谓的学者文人、中外的杀人者、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卑劣的政客等,最后还有真的猛士。考虑到他的读者如此广泛复杂,鲁迅就不知道怎么来表达了。一方面他很悲愤,要把悲愤表达出来,但又想到,这样的情感流露,可能会增加刽子手的快感。他写过的一篇文章《答有恒先生》,就谈到过这个问题,他以中国人喜欢吃醉虾为类比,吃醉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虾越有生命活力,吃的人就越开心。所以以此来想象杀人的刽子手,也应该如此。被杀者神经越敏感、感受的痛苦越深,刽子手就越兴奋。所以鲁迅就想,如果他表现得很悲痛,对刘和珍以及她的同学们固然是一种安慰,但是对那些刽子手是一种快乐、一种快意。而对于那些流言家,又等于多提供了一点带有恶意的谈资。所以,夸张一点说,他每写下一句话,似乎都在考虑各种人的阅读反应。我们经常说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但是鲁迅写作时的读者意识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因为他想到的不是单一的读者,而是各类各色的人。所以他这篇文章写得欲言又止,反复吞吐,不断地说“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他太悲愤,是所谓“出离愤怒”,用“悲愤”这样的词语已无法概括和表达,是感情强烈到无以名状。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觉得把悲痛表露得过于明显,会让刽子手高兴。当然,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表达,似乎跟文章开头交代的,跟刘和珍同学程君的正告有一定关系,似乎可以告慰亡灵(尽管他并不相信神灵),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他自身,他要把他的悲愤表达出来,以告慰遇害者及其亲人、同学等,他也要宣泄自身翻江倒海的情绪,等等。所以,最后他只能让那些恶人“快意”于他的痛苦,就是说,他横下心来,哪怕让那些人开心这一次。如果说,这种读者意识是由作者预想的作品外的读者产生的,那么,鲁迅也经常会把各种“读者”写到作品里,构成事件发生中的那些吃瓜群众、围观群众,这在作品中出现的人,就像我们第一课里提到的祥林嫂周边的“他们”,常常是鲁迅思考的一种对象,也是许多研究者讨论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3.互文问题

如同情境和背景较难区分,不同文本的对照解读,所谓的互文问题,既可以看作是文本内部的,也可以看作是文本外部的。特别是当其它文本以语典或者事典的方式出现在文本中的话,更是如此。

这里我们先从被教材广泛选用的李白名作《早发白帝城》开始讨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所以提出这首诗,是因为作为一首表达李白遭遇特赦的轻快的诗歌,为何会写到“两岸猿声”?有人认为这是为了显示巫峡的地域特征。但巫峡猿鸣,一直是作为悲哀之音来理解的。《水经注》中的相关文字是: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转化,所谓“听觉中之猿声,本为悲声,而李白将之转变为欢”。但这种转化,却找不到证据。不能因为上下文是轻快的,加在这轻快中的猿声就变成欢快的了。也许从情感学角度看,这里恰恰有一种悲喜交加的“耦合”。其实,从互文来理解,李白从三峡往上游行时,都有相关文本可以对照,比如他的《上三峡》,强调的是走不出黄牛山的艰难: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黄牛山地势很高,围绕着山的一带称为黄泥滩,水流迂回曲折,让人感觉走很长的路,依然走不出黄牛山的范围,回头一望,黄牛山总在视线之内。所以《水经注》中提到的古民谣有“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但李白加以夸张改造后,把自己的恶劣心绪投射了进去。几乎在写下《上三峡》的流放同时期,他还写了《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其最后部分,就是以猿的悲鸣来归结的: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早发白帝城》的第三句再次写到猿声,作为全诗的一种异质性内容,也引发了古人的关注,但大多从艺术形式上着眼,如《唐诗别裁》中点评说:“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画家布景设色,每于此处用意。”《唐人绝句精华》则点评道:“如太史公于叙事紧迫中,忽入一二闲笔,更令全篇生动有味。”其实,这些点评都是流于皮相的,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就是作为一种悲哀之音,与全诗欢快基调的不协调、不自洽,恰说明了他的欢快并不纯粹,同时也意味着,曾经缠绕他的凄苦,正被不断抛向身后。

我们再来看选入小学教材的鲁迅《好的故事》与《初学记》的互文关系。(顺便说一下,这篇理解起来有相当难度的文本出现在小学六年级教材中,实在令人惊讶。)

《好的故事》写作者梦到故乡河道及两岸的美景,其中三次提到《初学记》,二次明示,一次暗示,即:“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盖上。”“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的碎影。”“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

唐代徐坚所撰的《初学记》

《初学记》卷第八“州郡部”下列的“江南道第十”中,“事对”有“镜水”条目,引述《舆地志》曰:

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上路行,如在镜中游。”

“山阴上路行”,后人引用多作“山阴路上行”。其中的“镜水”,就是“镜湖”,即现在绍兴的鉴湖(“鉴”即“镜”的意思),在古代是作为山阴的地标,直到现在,似乎还是绍兴的代名词。王逸少即王羲之,而他的儿子王献之(子敬)在《世说新语》中被记录下的一段话,更为有名:

王子敬云:“从山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值得注意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都提到山阴一路的美不胜收,袁宏道点评王献之的话,“‘道上’两字,可谓传神。”而如镜子般的水面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效果,使得《初学记》与作者写所见的水中幻景,有了进一步的关联,也见出作者在写虚幻之景时,其思绪的展开,还是有一定依据的。特别是“若镜若图”一句,既像镜子般映照,又如图画般美丽,几乎把“好的故事”里写到的借助于河流映照呈现的岸边、天上的美景,都概括进去了。而王羲之写的“山阴上路行,如在镜中游”,也在鲁迅仿佛记得的“曾坐小船经过山”的情景里,被具体化了,也动态化了。

但鲁迅把《初学记》写进自己的文本,不是要简单告诉我们取材来源。也许,他想说的是,看见的“好的故事”本来就无法记录,记录下的只能是如《初学记》中的那些碎片化的、静止的、条分缕析的东西,甚至这种记忆往往也只是文人的专利。这样,作者在看“好的故事”时,始终只以名词化内容为主体,令其变动、组合,却不使其生成真正意义的事件(故事),最多也只是让故事外化为作者看见的行为、一种对“好的故事”追寻而又失去的行为。而成为文字的故事,能够被把握的故事,恰如《初学记》中的记录那样,已经是离开鲜活现场的历史。真正在现场的,只有像作者这样正在看见、将要凝视、试图追回等一连串的行动。换句话说,“好的故事”里没有故事,有的只是处在文本边缘的、追求好的故事而不得的人的行动。这就把我今天的讲座带到了结语。

四、结语:作为反抗教条的文本解读

作为结语,我想重申一下,文本解读到底意义何在?意义可以说很多,但最简单地说,就是对教条的反抗,对那些以为所有白话文一看就懂的偏见的反抗。我还是从解读两个具体文本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看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开头有一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他因为什么而不宁静?在文本内部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至少,不宁静不是从他文本呈现的“今晚”开始的,是外在于文本的情境或者背景。有人认为这是政治形势的恶化,有人认为这是家庭问题特别是父子矛盾的纠结,等等。其实,这种讨论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总显得有点书呆子气。如果回到文本看,由文本外部带入文本的不宁静心理,并没有因为在荷塘月色的诗意氛围中而得到平复,我们看到的是,在竭力营造荷塘月色的美和诗意,在连篇累牍用比喻来尽情烘托这种诗意时,那种舒缓的语言节奏与过于亢奋的想象力活跃,却是难以真正达成自洽。于是,像这样的否定性感叹:“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就反复出现,并以突然到家、妻子睡熟的结尾,强制中止了他精神的漫游。从而把不宁静的心情又抛回到文本外部,从而说明了,情境或者背景的现实问题,只能在现实中解决。作者在诗意的建构过程中,最终解构了诗可能对现实问题的幻想性解决。

我们再来看选入初中教材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材给出的阅读提示是:

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闹出了许多笑话。

而这种提示中的概述,恰恰说明了忽视文本特定语境而得出的一个教条主义结论。因为贾府作为一个礼仪之家,是不可能让王熙凤跟大家一起进餐的。仔细阅读其中的文本,就可以对这种教条主义保持一种警觉,比如下面这段描写:

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了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笑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刘姥姥忙道:“刚才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姑娘也该用饭了。”凤姐便拉鸳鸯坐下。

正因为王熙凤、李纨没跟老祖宗、刘姥姥一起进餐,似乎显示了一种既是尊敬长辈也是优待客人的礼仪,但此前,却又安排刘姥姥在饭桌前演小丑,这种前后矛盾,才让王熙凤等人觉得刘姥姥话外有话,赶紧向她赔不是。这样,一起还是不一起进餐,成了小说所写的关键细节。而教材中的“阅读提示”草率下笔,恰恰是说明,文本解读的训练对于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对于克服教条主义的想当然习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整理的讲稿,又承蒙乐燎原老师审读一遍,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建议,特此感谢。)

四刷《周生如故》:刘子行到死都不知,漼时宜到底有多恨他

贵嫔,也是妾。

刘子行封时宜为贵嫔,为了补偿时宜,他打算以皇后的规格来完成册封礼。面对他的虚伪,皇后金贞儿如此说道:

我不计较,我可怜她,刘子行,你杀了她的师父,师姐,还重兵围剿她的哥哥,却只能用这些来掩饰,若我是她,一定恨不得啖汝之肉,饮汝之血。

刘子行到死都不觉得后悔,他看到时宜从高墙一跃而下,他不是后悔,而是恨自己到最后也没能得到。

就如同,他下旨赐周生辰剔骨之刑,一刀一刀,他只觉得快意。当他的双手沾满皇室宗亲的鲜血时,他跌跌撞撞地跑到金銮殿,不是悔恨莫及,而是兴奋地低笑。

他这种“鬼蜮”小人这一辈子都不懂“情义”为何物,他又怎知“恨”这个字的重量。他大概到死都不知道,时宜恨他,恨到了何种地步。

金丝软甲。

小南辰王有十一个徒弟,宏晓誉是大师姐。

如果说,周生辰对南辰王府的徒弟们来说,是父亲一般的存在,那么宏晓誉对他们来说,就是母亲一般的存在。

宏晓誉最后为了救她的师妹凤俏而死,生死关头,她那奋力一挡,是一种融入骨血的条件反射,那是她的师妹,是她拼死要保护的人。

时宜,也是她的师妹,还是她最疼爱的小师妹。

宏晓誉有多疼这个小师妹呢?

时宜在周生辰的膝间睡着了,她要自罚,把自己关了起来。宏晓誉急了,直接去找周生辰,问周生辰,她的小师妹到底做错了什么事。

而当时宜第一次到了军营,宏晓誉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最宝贝的金丝软甲给了时宜。对于将军来说,金丝软甲是救命的东西,可是,对于宏晓誉来说,时宜这个小师妹,是比她的命更重要的一个存在。

如果宏晓誉没有把金丝软甲给时宜,那么她会不会躲过那致命的一击。当时宜得知,最疼爱她的大师姐那般惨死,再想到那件金丝软甲,她该是何等的撕心裂肺。

最疼爱她的大师姐,没了。

她哥哥会痛苦终生,而她这一生,又该是何等的痛苦愧疚。

刘子行日日对着时宜的画像装痴情,他真的了解过时宜,在乎过时宜的感受吗?

他在南辰王府,在军营,都曾亲眼目睹过南辰王府的人对时宜到底有多好。可是,他竟从未想过,要善待那些对时宜好的人。

所谓的爱屋及乌,他连“乌”都能杀,对“屋”,又能有几分真情。

剔骨之刑。

金荣并不执着于周生辰的美人骨。

真正执着于周生辰美人骨的人,是刘子行。是他,是刘子行赐了自己的皇叔周生辰剔骨之刑。

剔骨之刑,残忍至极的刑法,一刀一刀地剔去骨头,全程行刑三个时辰,共计百余刀。

当他看到皇室宗亲都肯为了周生辰赴死时,他想到的不是周生辰的累累战功,他想到的不是,那也是他的皇叔,他的亲人,他想到的是恨,是嫉,是一定要杀了周生辰,以解他心头之恨。

可其实周生辰,从未伤害过他,甚至是,周生辰是为了护佑他而来。可是,他为了自己的一己“恶毒私欲”竟然不惜与已经被周生辰打败的金荣联手。

以奸臣杀忠臣,这样的刘子行何止是残暴,他简直是疯狂。

时宜是谁?

时宜是北陈第一权谋世家的贵女,是小南辰王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当她看到周生辰的血书,当她知道了她的师父被赐予剔骨之刑,她怎么会想不到,这一切都是刘子行的。

她的师父,一代忠臣良将被冤,被杀,被辱,剔骨之刑,三个时辰,百余刀,哪一刀不是砍在了时宜的心上,哪一刀不让她生不如死。

当她的阿娘告诉了她这些,她彻底失声了。

那是她的师父,是她心底最深的秘密,是她这一生最柔软最温暖的所在。这里不得不说,白鹿演得真好,因为这时候的时宜没有大声嘶吼,她痛到了极致,彻底哭不出声来了。

割肉之痛,剔骨之仇,剜心之恨。她怎么能不恨刘子行,别说啖其肉,饮其血了,就是抽其筋,挫骨扬灰,都不能消除半丝仇恨。

刘子行这种残暴“鬼蜮”的黑暗小人,又怎么及得上她师父周生辰这种心存百姓,心如朗月的磊落君子半分。

时宜一夜未睡,她手里紧握着一把刀,恨不能把刘子行彻底千刀万剐。而这时候的刘子行竟然还想着让时宜在大婚之日给他弹琴作画。

他可知,时宜的琴画都是周生辰亲手所教。

时宜生生把刀握出了满手鲜血,她竟然不能立刻手刃仇人,这是何等的愤恨和屈辱。

而越是不能手刃仇人,时宜对刘子行的恨,也就更深,更厉,更能一层层积压,积压到,别说嫁给他,就是看到他,忍着他,都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

多可笑,看到时宜那般痛苦,刘子行竟然还发脾气说,时宜怎么不替他想想。

你看了刘子行大概就彻底明白了什么是,极致的虚伪和自私。他一丝不痛,也是万般理由,别人家破人亡,一片片血肉,一寸寸白骨,也得强颜欢笑侍奉他这个昏君。

更可笑的是,连金贞儿这个旁人都能感知到时宜那滔天的恨意,她真怕时宜会一刀结果了刘子行,可偏偏刘子行还做着他的“江山美人都得”的春秋大梦。

从这个角度而言,金贞儿都比刘子行要多了解时宜些。

囚禁欺辱。

刘子行跟时宜之间明明隔着的是血海深仇,可是,他竟然想完全罔顾了这些,然后把时宜,像个没感觉和感情的物件一样,随意摆弄。

他想要时宜当他的妾,然后来卑躬屈膝地以身侍奉他这个君王,然后再利用时宜家的声望来巩固他的皇权。

不怪连金贞儿都觉得时宜可怜,而是时宜就真的是那样可怜。一手把她养大的师父被杀了,最疼她的师姐被害死了,而她还不得不接受仇敌的欺辱。更可笑的是,她的仇敌刘子行,还想要通过这“欺辱”的行径,想要时宜对他感恩戴德。

当时宜表现出了自己的痛苦,表现出了自己的仇恨,刘子行完全不以为然,他丝毫不心疼时宜的极致痛苦,他甚至都没有发现时宜犯了旧疾。

他继续囚禁着时宜,还利用时宜威逼利诱着时宜的阿娘,想要“漼”家为他招揽世家,巩固皇权。

他甚至感知不到时宜对他的滔天恨意,竟然还妄想着时间长了,时宜也就忘了。

刘子行是一个何等不懂情义的人,他眼中都是权势,便以为人人眼中皆是权势利益。

而时宜,从小养在南辰王府,见惯了周生辰的朗月清风,见惯了周生辰的铮铮铁骨,再见到刘子行的虚伪自私,阴险狡诈,又该是何等的憎恶。

看到此处,真正看清楚了刘子行的丑恶嘴脸,他竟是半分不爱时宜。

时宜在他这里,不过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物件,他想要寄托相思了,就看看那屋子里的画像。他看到真人,就想要这真人任他摆布,若这真人有一丝不听话,他就要惩罚威胁,甚至宁愿毁了她,也不愿放过她。

而他对着画像的时候,真的在想时宜吗?

周生辰来救先帝的时候,刘子行对着时宜的画像扮演痴情,随从以为他在想时宜,可是,他却说,多好的机会啊,千载难逢,一举两得的机会。

他说的这个机会是什么?

是周生辰杀了刘元,护佑完他们之后,他们再反过来杀了周生辰,集中皇权。

他日日看着的是时宜吗?还是时宜背后代表着的滔天权势。

不管谁是太子,漼家女都是太子妃,不管谁当皇帝,漼家女都堪当皇后。想想时宜死前,那些世家的话,他们不认什么金皇后,他们只认“漼”家女为皇后。

他所谓的“只爱”时宜,不过是他想要争权夺利的一个梦。时宜是真正的太子妃,而他不过是个假太子。想要这个假太子成真,那就只有娶了北陈第一贵女“漼”时宜。

宁死不屈。

大婚前的晚上,时宜把她跟周生辰有关的一切都烧了。

她那时候大概就想好了,要跟刘子行玉石俱焚。可是,金贞儿来了,她对着时宜说了这样的一番话:

你们乌水坊悄然南迁,我父亲派兵将他们困在境内,此事除了我跟陛下,宫内无人知晓。你们家在学子心中,地位太高,若南迁,北陈就真的亡国了。

时宜问她,为什么告诉她这些?

金贞儿说:

或许是用漼家族人来威胁你,怕你在大婚之夜杀了刘子行,我就做不成皇后了。又或者,我们做过一夜的朋友,如果我是你,就算再痛苦,都必须知道全部真相。

全部的真相是什么?

是刘子行这个卑鄙小人,为了皇权与金荣联手,杀了她的师父,师姐,围剿着她的哥哥,还困着了她所有的亲人,并且欺瞒着她,想要她屈辱地侍奉君王。

刘子行太小看了时宜,太小看了“漼”家,也太小看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他以为一个贵嫔,有多荣耀,却不知道,这个“嫔”本就是对“漼”家莫大的侮辱。他以为时宜,这样的一个弱女子只能任他摆布,却不知道,时宜长着的是南辰王府的铮铮铁骨,他以为,皇权之下,再无人敢反抗,却不知有些人早就抱了必死之心,要来成全这情义。

他更没料到时宜对他的恨,她看他一眼都恨到了极致,又如何会以身侍奉他。

自我入王府,得师父教诲,得同门爱护,未曾有过半分报答,而今师父蒙冤惨死,同门惨遭屠戮,仇人近在咫尺却不能杀,已是痛苦至极,绝无可能再与其成婚。今日女儿不孝,叩谢娘的养育之恩,请娘恩准女儿舍弃“漼”姓,“漼”氏再无不孝女,时宜,只是南辰王府的十一。

以族人威胁又如何,不能手刃仇人,但却可以像师父一样舍弃姓氏,却可以像师父一样宁死不屈。

仇敌。

大概刘子行到死都不知道,时宜有多恨他吧。就如同他至死不知,时宜在西州的那些年过得有多好,而时宜到底有多爱周生辰。而时宜有多想留在西州,有多爱周生辰,就有多恨他。

那个最感人的细节。

得知周生辰被赐了剔骨之刑后,时宜犯了旧疾。

时宜的旧疾,是被周生辰治愈的。她在王府的日日夜夜,岁岁年年得到了最好的照顾,于是当周生辰身处险境,她开口说话了。

漫天飞雪,她一身红衣,站在城墙之上,想到了她要去见周生辰了,她的旧疾竟然再一次不治而愈了。

她说,周生辰,我来嫁你了。若有来生,换你先娶我,可好?你不说话,我当你答应了。

漼时宜,有多爱周生辰呢?

我有一个自少时喜欢的人,从来没和任何人讲过,除了我阿娘无人知晓,我不敢告诉别人。

她曾在那个人的膝上睡觉,她曾岁岁年年地等着那个人,只为了他的一个捷报,她曾经哭着问过他,要是他死了,她要如何去给他收尸,她曾经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想着他,念着他。

因为他,她读懂了司马相如的那首《上林赋》,因为他,她看到了中州最美的风景,西州最深的情义,这世间最美好的善待。

终其一生,那个人是她的心,是她的梦,是她所有的欢乐幸福所在。

杀他,冤他,辱他。

此恨,此痛,此仇。

爱与恨同深,痛与仇同高。

1950年,军校科长认出一学员是他的八路军老团长,将其逮捕后枪毙

1950年,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但战争的硝烟在许多地方仍未散去,一些背叛革命的罪人也尚未归案。

时任西南军政大学政治教育科科长的王玮,在翻阅该校学员资料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名学员的经历和他当年的一位八路军团长颇为相似,名字却完全不同,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派人叫这名学员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趟,他打算详细询问一下是什么情况。随着三下敲门声响过,一名学员开门走了进来。王玮定睛一看,立刻认出了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他当年的老团长。

刚才还心平气和的王玮,见到他突然怒容满面,他拍案而起,指着刚刚走进来的学员,咬着牙一字一顿的高声质问:“刘子仁,你还记得我是谁吗?”

学员明显被王玮突如其来的暴喝吓了一跳,他短暂的愣神后,没有回答王玮的问题,反而慌乱的辩解道:“你认错人了吧?我可不是什么刘子仁。”

王玮见他事到如今仍不肯承认,也不和他兜圈子,直接劝他不要再演戏了,并亮明了自己曾在他的手下担任过司法科长,不要说事情过去将近十年,就算是他化成了灰,也一样认得他!

王玮的这番话落入刘子仁的耳中,可谓是字字千钧,让他一下子就瘫软在地。很快,王玮叫来了校保卫部的工作人员,将刘子仁逮捕。

此事甚至还惊动了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吴芝圃,由他亲自下令,将刘子仁押到开封受审,最终刘子仁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枪决。

刘子仁这位曾经的八路军团长,究竟犯下了什么大罪,被识破身份后,竟然到了要被枪毙的地步?这一切还要从刘子仁担任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六旅第十七团团长时说起。

耿蕴斋

1940年,时任八路军团长的刘子仁,突然接到一封来自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的密电。刘子仁注意到,该份密电是同时发给两个人的,一个是他,另外一个是李忠道。

彭雪枫在密电中下达的命令是,让李忠道对耿蕴斋和吴信容两个人做思想工作,如果这两人的思想工作做不通,就要想办法将他们带回司令部,先控制起来。

而刘子仁的任务是,协助李忠道对两人开展工作,期间要监视二人的一举一动,如果他们的部队有任何异动,要立刻上报。

耿蕴斋和吴信容其实都是八路军的干部,手里也都掌管着部队。彭雪枫之所以暗中安排人对这两个干部进行监视和处置,是因为他们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处于一个相对危险的边缘,若是处置不当,可能会对革命有危害。

耿蕴斋的背景十分复杂,他出生在地主家庭,自幼就接受过教育,肚子里积累了不少的墨水。早期加入了,后来又加入,在背叛革命期间选择,被任命为的区长。

耿蕴斋因为接受教育早,又接触过进步思想,所以内心其实对革命是支持的。所以,当西安事变爆发之际,他曾高声反蒋,这个举动就可以侧面反应出他对,对的不满。因此,他在脱困后,被革职查办。

脱离以后,耿蕴斋立即投身抗日阵营,积极在当地组织抗日游击队。由于耿蕴斋表现出了全新的一面,在抗战中做出了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得到组织原谅,给他恢复了党籍。

耿蕴斋虽然成为革命队伍的干部,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的提高,但本质上,他其实还是一个矛盾体,始终无法完全摒弃地主出身带给他的顽固思想。

在较强的乡土观念影响下,耿蕴斋脑海深处残存的封建思想逐渐涌现出来。其实,他与许多军阀的想法非常相似,不自觉的情况下,就会将自己麾下的队伍和管辖的地域视为自己的私产。

所以,耿蕴斋的队伍守土思想浓郁,对带领部队远离萧县作战的任务十分排斥。

1938年,组织考虑到萧县的几支游击队伍各自为战,无法凝聚强大的战斗力,便决定化零为整,编成湖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总队。考虑到几支游击队中耿蕴斋队伍最大,将他任命为二总队的总队长,命他率部跟随鲁豫支队一起行动。

耿蕴斋率部随鲁豫支队离开萧县以后,耿蕴斋的心就开始不舒服起来,让他离开萧县,仿佛要剥夺他的“家产”一般,令他夜不能寐。

为了重返萧县,耿蕴斋故意抹黑鲁豫支队,捏造鲁豫支队排挤他的消息,四处宣扬。最后,竟然在组织不知情的情况下,连夜带着自己的警卫连擅自离队,回萧县去了。

耿蕴斋的举动明显是严重违反军纪的,但组织考虑到他的出身特殊,思想上可能一时间转不过来这个弯,就原谅了他这一次,让他继续留在萧县,并对他进行思想改造。时隔一年以后,耿蕴斋的队伍又在工作中被编入新四军,并由他出任第6支队3总队长。

然而,组织对他的宽容和信任,仍然无法能彻底改变他顽固的思想。

1940年,斗争发展到一个非常残酷的时期,组织决定大力发展地方武装,以此来增强主力部队的战斗力。根据当时的形势,组织决定将耿蕴斋调任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员,让他主持当地的边区地方武装工作。

由于职务的变更,耿蕴斋原本所管辖的3纵队下属的两个团被编入4师的特务团,将一个营和一个骑兵队约400人的兵力留给他,跟着他一起开展边区工作。原本这样的安排在当时很常见,他有这样400多人的兵力做底子,只要积极发展队伍,很快就可以再次壮大起来。

但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耿蕴斋认为,这种安排其实就是玩“明升暗降”那一套,趁机夺他的兵权。显然,这种思想是从军队中带过来的坏习气,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却不自知,越想越觉得委屈,最后再次未经组织同意,私自率部返回了萧县。

耿蕴斋率部重返萧县以后,再也不愿意受限制了,此时的他颇有一些绿林习气。他听闻同为萧县人的吴信容也将队伍单独拉了出来,目前也处于单独活动状态,便率部赶了过去,两人凑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奇怪的“攻守同盟”。

吴信容

和耿蕴斋的出身差不多,吴信容也是萧县人,同样是地主出身,曾经更是有过一段师生经历。不仅如此,吴信容在此前也在任职过区联防团团长,后来也是靠自己在萧县当地拉起队伍,攻打萧县伪维持会期间,他还率队参与了。

此后,吴信容的队伍先是被编入湖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总队,又随着作战经验丰富,被提拔为八路军的第四纵队第十八团团长,甚至还让他兼任着第六旅的副旅长。正因为如此,吴信容一直将自己视为第六旅旅长的接班人,他认为,只要时任旅长的谭友林离任,下一任旅长就非他莫属了。

1940年,谭友林还真就出现了工作调动,被调往延安开展工作。他离开以后,第六旅旅长的职务自然就空了出来,这让吴信容十分激动,每天都盼着自己升任旅长的任命书下来。结果,任命书没来,饶子健同志来了。

饶子健是一位老红军,作战经验丰富、资格也老,能力更是出众。组织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还是让饶子健出任第六旅的旅长,吴信容则在副旅长的任上再历练历练。

彼时,革命形势日趋复杂,革命也发展到了关键时刻,任何细节都不容有失,否则随时都可能出现对革命不利的态势。面对各个势力交错、人员背景复杂的情况,组织决定让久经考验的饶子健出任旅长,确实是一个符合当时情况,且十分正确的决定。

但这个正确决定,却捅到了吴信容的痛处,他可不管什么大局,满脑子想的都是个人利益,因此对组织的这个决定非常不满。饶子健同志赴任以后,吴信容背地里经常发牢骚,对于饶子健的命令更是阳奉阴违。

随着吴信容不满情绪的不断加深,他确定自己的私心无法满足以后,竟然直接拉着自己的队伍搞起了独立。

从吴信容的经历来看,他与耿蕴斋的人生轨迹几乎差不多,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有共同话题。此刻,两人又都拉着自己的队伍搞独立,成为暂时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吴信容和耿蕴斋的部队会合一处,已经到了叛变的边缘,成为革命队伍的潜在威胁。无论是让他们重新返回队伍,还是将他们的队伍控制住,都必须要尽快有个结果,不能让他们一直悬而不决,如同定时炸弹一般形成隐患。

彭雪枫得知二人的情况以后,当机立断,给李忠道和刘子仁发去了密电,让他们按照指令行事。如果按照彭雪枫的密电执行,李忠道或是规劝成功,或是及时控制住吴信容和耿蕴斋,都能有效解决掉这个隐患。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彭雪枫信任的两个人中的刘子仁出了问题。他表面上态度十分坚定,保证完成监视任务,实际上却暗地里给吴信容和耿蕴斋通风报信,对李忠道的工作搞破坏,导致这两个人的问题不仅没能及时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时任第十七团团长刘子仁为何要枉顾彭雪枫的信任,做出背叛组织的事来?

刘子仁

刘子仁虽然不是萧县人,但他同样是地主出身,曾在西北军中当过旅长,身上有很浓的旧军阀习气。西北军解体以后,无处容身的刘子仁才选择回老家,随着全面抗战爆发,他加入到鲁雨亭组织的抗日游击队中。

由于他有过当兵的经验,在游击队被新四军收编后,很快就当上了大队长。后来,鲁雨亭同志不幸在战斗中牺牲了,刘子仁便被提拔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十二旅第十七团团长,并兼任了夏邑县县长。

从组织对刘子仁的安排来看,对他的信任度很高,这可能与刘子仁善于伪装有很大关系。至于彭雪枫为何会将如此重任交给他,其实不仅仅是对他的信任,更多的是出于对第十七团的信任。

刘子仁的第十七团,与其他几个团相比,是政治条件最好的一个团。党员占比高达20%,团干部当中大部分接受过组织系统的培训,更有好几位老红军在团部坐镇。尤其是第十七团的政委蔡永,是经受过无数考验的可靠党员,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第十七团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但刘子仁却是包藏祸心之人,他参加革命纯属是受形势所迫,一直想着的仍是升官发财。这种投机钻营之人素来立场不坚定,一旦发现形势不对,就会立刻转换阵营,趁机谋取个人的私利。

刘子仁听闻耿、吴二人拉着队伍搞起独立来,他就已经蠢蠢欲动,只是碍于政委蔡永才一直没敢有所行动。直到蔡永去旅部汇报工作时,刘子仁才谎称率部外出作战,将部队拉了出去,向耿、吴二人所在的方向靠拢,并建立了联系。

刘子仁与耿、吴二人暗通款曲,使得组织上对二人进行思想教育的想法一直受阻。不得已之下,只好让时任边区党委书记的吴芝圃亲自去一趟萧县,想办法控制住耿、吴二人。

吴芝圃也没想到此前耿、吴二人执意不肯接受组织劝告是刘子仁在背后搞鬼,对他仍没有防范。在商量控制二人计划时,制定出以刘子仁的名义发请帖邀请耿、吴二人,将他们约至驻地趁机将其控制的计划。

刘子仁表面赞成,立刻以自己名义写了请帖。同时,他又暗地里写了一封亲笔信,将吴芝圃的计划泄露给二人,让他们千万不要来。有刘子仁在暗中搞破坏,吴芝圃计划自然落空了,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

刘子仁则暗中前往耿、吴二人的驻地,与他们当面商讨叛变的计划。三人整整密谋了一天一夜,终于酝酿出一个阴毒的计划。他们打算反过来邀请吴芝圃到耿、吴二人的驻地,将他控制起来。

与此同时,刘子仁则将部队内部的党员干部全部控制起来,以这些人为升官发财的筹码,率部去投奔。

打定主意以后,耿、吴二人派出30多名骑兵,强行将吴芝圃“请”到了他们的驻地。吴芝圃与他们见面后,立刻展开说服工作。交谈期间,耿、吴二人慑于吴芝圃的威望,并未对他不敬。吴芝圃从这一点中,也看出了耿、吴二人,似乎对叛变的举动仍有犹豫。

但吴芝圃最后的劝说,还是没能让耿、吴二人悬崖勒马,他们没有被说服,最终下令将吴芝圃软禁起来,安排了三名士兵来看守后,两人就离开了。即便是看守的士兵,此刻也明白了耿、吴二人的做法意味着什么,因为畏惧日后清算,便将吴芝圃给放了。

突围

与此同时,刘子仁驻地里也正发生一场激战。吴芝圃被“请”离刘子仁的驻地以后,刘子仁就立刻按照计划开始行动。他暗中给部队里的亲信下命令,让他们同时带人将部队中不听命于自己的干部全部抓起来。

其中,营长张宝善和5连连长张怀亮与刘子仁的关系最亲密。当天夜里,他们担任了抓捕的主力,率领5连的人将所有的干部都给抓了起来。

狡猾的刘子仁,还不忘派人去蔡永政委回来的途中等他,假借开会的名义,将他诱骗到一个屋子里,刘子仁身边的几个警卫员,互相递了一个眼色,就扑上去抢蔡永的枪。蔡永当时虽然有所防备,奋力反抗,却终因双拳难敌四手,被他们夺枪后控制了起来。

包括政委蔡永、副团长周大灿在内的各级干部,只要不是和刘子仁一条心的干部,就全都被控制起来,暂时关押在一个大院子里。他们所处的村子,完全被刘子仁控制起来,岗哨林立,他的亲信们也枪不离身,处于高度警备状态。

天亮以后,这些被控制住的干部们,积极对看守他们的士兵做思想工作。但无论怎么说,看守的士兵就是一句话,“这都是上头的命令,您别为难我们呀!”同时,他们暗中还商量了一起突围的计划,但因为手中没有武器,只能等夜里再找机会突围。

很快,天色逐渐暗下来,没等他们商量具体的行动方案,刘子仁突然下达一个命令,让部队向东北方向转移。特务连连长朱世华是刘子仁的亲信,他接到的命令是,负责押送被控制的干部们跟随部队转移。

朱世华领命后,叫了十几个士兵跟着自己,又找来一条很长很结实的绳子,打算将这些干部绑起来押送。因为这些干部之中,不少都是他的上级,朱世华此时虽然得势,也没敢太嚣张,一边掏出两包大公鸡牌香烟来给大家分,一边陪着笑脸念叨着:“我也是奉命行事,今晚转移,就暂时先委屈大家一下。”

众人见状,心中一惊,倒不是因为怕了朱世华,而是担心朱世华将他们用绳子绑起来,再想突围的困难可就大了。干部们交换一下眼神,就互相领会了意图,旋即纷纷接过他递来的烟,一边点燃以便说:“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你也是奉命行事,我们当然不会怪你了。”

听了这话,朱世华感觉面子得到了满足,竟然装腔作势起来:“我是刘子仁的兵,他让我干什么,我自然就要干什么。”干部们见他铁了心跟着刘子仁,也就不再继续试探,转而诚恳地表示:“转移就转移,你让我们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就不用捆着我们了吧?”

说完这番话,大家纷纷应和,朱世华也不好拉下脸来,犹豫了一会儿,他就让拿着绳子的士兵把绳子拿走,随后让干部们列队,开始清点人数。

原本,干部们已经计划好了,掩护其中一个同志悄悄脱离队伍,找个隐秘处藏起来,等他们离开了再寻机向旅部求援。这样的安排,是想给突围上一个“保险”,万一突围不成,也会有后援来救。

但朱世华要求大家列队点名,很快就发现了少了一个人。这种情况出现,立刻让朱世华警惕起来,他赶紧让那名拿绳子的士兵过来,又嚷着要捆他们。那位藏起来的同志见状,开始进行飞速思考,最终,他还是决定站出来,因为同志们被捆起来,突围的计划基本就泡汤了。

所以,他果断的走了出来,表情很自然的一边提着裤子,一边说:“我去那边上厕所去了。”朱世华见人数不差,这才不再紧张了,又让士兵收起了绳子,率领持枪的士兵和20多个骑兵押送着干部们开始转移。

干部们虽然没有被捆住手脚,但队伍两侧有持枪士兵警戒,后面还有骑兵尾随,想要在这种情况下突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一路上都没有行动,老老实实的按照朱世华的指示行走,继续麻痹他。

朱世华押送着40多名干部来到邵山村后,将他们关进一座四周高墙林立的大院子里,除了院子四周和内部设有持枪哨兵外,院子里还架起了两挺马克沁机枪,对准关押他们的三间房子的门窗。

安稳下来以后,干部们商量出了突围的计划,深夜降临时,房间的油灯突然熄灭,引起门口持枪哨兵的注意。他警惕的问了一句:“油灯怎么灭了?”里面回答道:“没油了,你来添点。”哨兵一手拿长枪,一手持短枪,让他们把油灯递过来。

干部递给他油灯时,故意让他不能轻易拿到,哨兵不知是计,将手枪别在腰间,向前走了两步拿油灯,被早就准备好的干部们迅速夺了他的枪。这边得手后,另一边的梅汉芳同志,身手敏捷的蹿出门外,如同敏捷的豹子一般将还没反应过来的机给踹飞了出去。

梅汉芳控制一挺机枪后,立刻向另外一个机扫射,又对着四周的哨兵扫了一梭子,给房间里的同志们争取时间。众人趁机向房门外冲去,第一批冲出来的同志们开始与敌人拼杀,后续敌人反应过来,再次形成了封锁,同志们开始出现了伤亡。

一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激战过后,大多数的同志们突围成功,但也有数名同志壮烈牺牲,还有7名同志没能及时冲出房门,被后来赶到的敌人再次控制起来。

结局

彭雪枫司令员得知三人的叛变后,根据三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制定出了“坚决打刘,孤立耿,争取吴” 的策略”。突围出来的干部们得知后,纷纷主动请战,加入到讨伐叛逆的战斗中,刘子仁的叛军很快溃败了,却让他趁乱逃跑了。

此后,刘子仁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投靠了日伪张岚峰,成为师长。抗战胜利后又被编入部队,继续当师长。随着全国解放,许多人都弃暗投明,他率领的部队也在军长的带领下选择了起义。

就这样,隐姓埋名的刘子仁,阴差阳错之下,竟然又凭借起义将领的身份,被送到了西南军政大学,堂而皇之的成为一名学员。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虽然改了名字,但他的履历却引起了王玮的注意,揭穿了他的真面目。

经过审判后,刘子仁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耿蕴斋跟着刘子仁叛变后,和他一起投靠了汤恩伯,却在汤恩伯处遇冷,被夺了兵权,成了光杆司令。而吴信容并没跟着他们一起投靠汤恩伯,反而在我方不断的争取下,打算改过自新,保护了不少进步人士,却在接受汤恩伯的下属宴请后,突然暴毙而死,死因不明。

吴信容死后,队伍被弟弟接管,后来他弟弟率部起义,又带着队伍回归组织,也算是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

耿蕴斋被抓时,给吴芝圃写信求助,在信中苦苦哀求他救命。吴芝圃考虑到耿蕴斋虽然叛变了,但叛变期间没造成什么影响,事后也没干什么坏事,就按照党的宽大政策,给了他一个从轻发落的机会,总算是保住了一条命。

刘子铨宠妹出名「她终于叫哥哥了」! 一听超萌奶音瞬间灿笑

记者张筱涵/综合报导

刘子铨是出了名的宠妹,先前还把握工作之间的空档赶回家看妹妹「典典」,被赵小侨亏说夸张,而他23日晚间透过影片记录到典典叫出「哥哥」的一瞬间,忍不住露出超级灿笑直呼:「Finally(终于)❤」

刘子铨听到妹妹叫哥哥开心灿笑。(图/翻摄自FACEBOOK/刘子铨Troy)

刘子铨22日才说因为工作要开始忙碌了,好来好好规划时间外,也要珍惜跟妹妹相处的每分每秒,对妹妹的宠爱表露无遗。在23日晚间享受兄妹时光,录到妹妹叫哥哥的那一瞬间,可见他的表情瞬间变成灿烂笑容,眼睛也突然变得相当有神,贴文中更写下:「Finally(终于)❤」

刘子铨去年底第一次和妹妹过平安夜,一家4口特别应景打扮。(图/翻摄自FACEBOOK/刘子铨Troy)

其实,刘子铨在赵小侨怀孕的时候就一直很开心,透过视讯看见刚出生的典典时,内心就涌上一股更深的责任感:「我一定要照顾好她!」在等待妹妹回家期间,特别准备歌单、订制鞋子衣服,连要去哪里游玩的计画全都想好,等待39天终于抱到妹妹时,脸上表情相当兴奋,手则是小心翼翼护着妹妹的身体和头部,爱意无限。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8/1697196598346793.html
上一篇:双鱼座性格分析(双鱼座性格分析女)
下一篇:号令天下(号令天下手机号码查询)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