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道教经典大全,道教经典大盘点,道教常诵经典介绍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源远流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道教传播的过程中,有很多经典流传了下来。
一、主要经典:
《道德经》《 南华真经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阴符经》 《清静经 》《西升经》《心印经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玉皇经》 《玉枢经 》《三官经》 《北斗经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坐忘论 》《化书 》《重阳立教十五论》 《龙门心法 》《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等。
二、道家常诵经文
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八大神咒、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诸真宝诰、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小赞及结经谒等。
藏外道书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
国学典籍书单分享三:道家道教经典
今天我将分享道家道教的一些经典,书单如下:
1、《道德真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2、《南华真经》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
3、《通玄真经》
《通玄真经》即《文子》!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
4、《冲虚真经》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相传战国列御寇所著,后被尊为《冲虚真经》,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
5、《洞灵真经》
《洞灵真经》即《庚桑子》,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书中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则难窥其义。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
6、《文始真经》
即《关尹子》,传为春秋时尹喜所著
7、《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李筌分为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全书以隐喻论述养生,愚者不察,谓兵法权谋等说或谓苏秦之“太公阴符之谋”皆离旨甚远。
8、《清静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仅四百零一字。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清静经》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无形”而定了全经格调。经文不讲有为的修养方法,而是要人从心地下手,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去参悟大道。经中以发挥“清静”两字为主,简明地叙述了道家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
9、《心印经》
《玉皇心印妙经》是修道者每日功课必诵经典,是修道之径路,是“命功”修炼功法,是道教内丹修炼心法,历来甚为修道者所重视。
10、《抱朴子》
《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
11、《黄庭经》
《黄庭经》又名《老子黄庭经》,是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作者为天师道魏华存。
12、《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所著,简称《参同契》,属道教早期经典。
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被誉为“万古丹经王”!
13、《悟真篇》
《悟真篇》是北宋张伯端撰道教典籍。考该书以诗、词、曲等体裁阐述内丹理论。内丹之学,唐宋以降,流衍日繁,蔚为大观。宋张伯端承钟、吕之学,仿效《周易参同契》,著为《悟真篇》,内丹之学遂大显于世。
这些就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道家道教经典,这些经典是我认为最有用的,当然对道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度人经》、《三官经》等等!这些书有强烈的宗教理念,个人不太建议普通人去读!
大家有什么好的道家道教的经典,可以在评论区分享!
道家经典警句50则,所见即所悟,助你修身、立世不再难,值得品鉴
道法自然...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大意: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大意: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2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大意: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大意: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3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3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3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大意: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3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大意:极致之人的内心就像一面明镜,对于外物来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累而不损心劳神。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大意: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37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3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39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大意: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4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4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大意: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4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4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45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大意: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47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4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刻意》
大意: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4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5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大意: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
30本国学经典书推荐:由浅到深阅读,人生智慧,尽在其中
国学是一种文化起源,一种文明传承,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想思维高度总结,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追求,是五千年往圣绝学,是文化自信的支柱精神。
很多国学大学推荐的国学必读五本经典:《论语》《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但很多人忽视一个前提,读《论语》之前先读《大学》,今天整理30本国学经典书籍,由浅入深,人生智慧,尽在其中。
1、《大学》规定了古人读书、做学问、为官应从哪里开始,遵循什么步骤,秉持何种心态,达到何种境界,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初步的治学基础。其中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值得一生研读。
如果一点国学基础都没有,需要儿童启蒙读物“三百千”入手
2、《三字经》是一本浓缩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全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读《三字经》可以了解传统国学常识。
3、《千字文》,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让人在王羲之碑文中拓下了1000个字,由周兴嗣编撰成文,供皇子读书,就是流传千古的千字文,读千字文,最基本可认识1000个汉字。
4、《百家姓》不建议读,推荐换成《增广贤文》,390句民间常用谚语,既可以当诗词,也可以积累处世哲学。比如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5、学国学,一定要研读《论语》,20章15900字,《论语》价值只有亲身读过才能体会。推荐学习方法当成故事看,比如孔子弟子子路性情刚直,一生追随、保护孔子,一次孔子对社会现状不满,提到去海边隐居,说谁能跟我去呢,估计只有子路。子路听完特别高兴,立刻开始扎木筏,给孔子弄得哭笑不得。
6、《道德经》 八十一章,八十一段话,每天读一章,如此往复,理解越来越深。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7、《易经》作为群经之首,要一辈子研读,被很多人忽视的阅读方法,看六十四卦之前先读后面的系辞。关于解读,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分享一个我初学易经时用的方法,家里亲戚考学,等成绩时摇出兑卦,兑是喜悦之意。有朋友感情问题,给她测了一卦,是山风蛊卦,说明感情有危机。这种方法虽然粗暴,却能勾起学下去的兴趣。入门之后在深研。
8、《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医学典籍,认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年纪越大越需要读。
9、《六祖坛经》被称为禅宗心学。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个人最重要就是了解自己、“明心见性”。
以上都说得上国学经典,下面部分,是@抹抹读书 本人结合自身学习国学经验,主观色彩较多。
10、如果你正处于人生低谷,可以从《了凡四训》入手,核心是告诉人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人的一生不能被命运束缚,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要先懂立命、再改过、积善。
11、很多人质疑世间法则,认为好人没好报,追逐名利,看不懂真善、伪善,可以读一遍《俞静意公遇灶神记》。
下面五篇经文,并不是国学必读,从个人角度理解,能让人反思自身,消除欲望,心思太重,读不进书,更体会不到国学价值和乐趣。
12、道教经典《清净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13、《太上感应篇》主要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止恶修善,自利利他。
14、《文昌帝君陰骘文》也是道教劝善书,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德,久久必将得到神灵赐福
15、《太上老君说月老仙师禳婚姻真经》从另一角度说婚姻不顺,“禳”是消除的意思。
16、《地藏菩萨本愿经》很多人生活比较痛苦,思虑过重,可以作为消除业障心里寄托。
17、《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书信,里面有其一生经验总结,从中能学到很多少走弯路办法。
18、中国人修身养性三大奇书之一《菜根谭》,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每日一句,既增加文学修养,还能提高智慧。比方名句: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
19、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读三国故事,看人性、权谋,魏蜀吴三国创立,就像现在人创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接下来是四本诗词书,读国学少不了诗词
20、《诗经》作为中国古典文化源头,一定要读,但诗经有很高阅读难度,挑选经典作品入手,譬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依人,在水一方。
《唐诗》《宋词》《元曲》挑选喜欢作品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读书也会吟。别忽略《元曲》,有些词写得特别美,如: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24、《三十六计》虽然是一部兵书,现在社会职场就是战场,要知晓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背后的故事, 对人生也多有益处。
25、《古文观止》收录春秋战国到明末三千年间佳作二百二十篇古文精华,例如《陈情表》《兰亭集序》《阿房宫赋》《滕王阁序》等等。值得一读。
26、《传习录》:国学少不了王阳明,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可以先从《传习录》开始。梁启超评价:读此可知王学梗概。
27、《世说新语》: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世说新语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只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编撰而成的奇书,每一篇几乎都有几句或一句隽语,表面简单纯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
28、虽说推荐国学书籍,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值得一读,一本中国古代文化认识史,快速掌握中国优秀哲学遗产。
29、最后两本书《史记》《资治通鉴》,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历代帝王必读书,能读一部分,都受益无穷。
国学,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学术的总称,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数学、书画、音乐、医学、星相、预测、谋略、建筑等众多内容,融会了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值得一生研读。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
佛陀慈悲,照拂芸芸众生,却是默默无声,大爱无言。 许多时候,佛家的训诫是不显山不露水,需要我们自己来参悟。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愿能让你多思虑一番自己的人生。
禅语一:一切皆为虚幻 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意指世间万物有种种生灭变化,存在的只是一个个过程片段,一切事物本身不能脱离其他外界条件和关系而独立存在,一切事物表现都是不真正把握的,不是真正了解的,正是所谓的一切皆流,无物永驻,这其实是佛法中“空”的一个概念。
同时,人世间充满着诱惑,人太过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如果人能够不执着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毕竟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禅语二:不可说 出处为《大品般若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只可言传不可意会,所谓的不可说意思就是不能说的意思。佛家认为,“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而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故曰不可说,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也是这个道理。
另外,禅宗的理念,佛陀境界需要人自己从人生的日常流转中去领悟,才能真正达到精神的自由。
禅语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家劝人向善的基础,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禅语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毕竟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诚哉斯言。
禅语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原文出自《华严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如花草。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一切众生,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禅语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来自前世甜蜜或痛苦的千般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前世因今世果,今朝情缘来之不易,理应谨慎珍惜。
禅语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普通感情,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则是开大智慧,此智慧已不是言语所能表达;而大笑是真正的高兴,发自内心的喜悦更非笑声所能轻易表达的。
禅语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朝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而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众生皆有佛性。正如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
禅语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切莫刻意的寻求,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到此境界,才是开悟。
禅语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今天我们说这句话,就是“舍己为人”,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是一种拯救人心,改造社会风气的精神。
结束语:佛家经典禅语,是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却含意深远,是经历千年时间考验的精神财富,值得今人深思。
道教经典大全,道教经典大盘点,道教常诵经典介绍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源远流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道教传播的过程中,有很多经典流传了下来。
一、主要经典:
《道德经》《 南华真经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阴符经》 《清静经 》《西升经》《心印经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玉皇经》 《玉枢经 》《三官经》 《北斗经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坐忘论 》《化书 》《重阳立教十五论》 《龙门心法 》《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等。
二、道家常诵经文
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八大神咒、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诸真宝诰、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小赞及结经谒等。
藏外道书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