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才明白,所有的家庭关系,都是有因果的
01
人老了,真正的福气,不是有钱,而是有一个像样的家庭。
也许,很多人以为,只要有了钱,养老的问题就解决了。就算家里人都靠不住,也不怕,还能去养老院待着。
想法很美好,但是老人真正失去了家庭,就会变成无依无靠的人。就算手里有钱,轮到自己走不到的那一刻,还得要家人来处理后续的问题,体面的生活,离不开家人的照顾。
好的家庭关系需要经营。作为普通人,可以从一些古训中汲取养分,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
要明白,所有的家庭关系,都是有因果的。
02
手足关系:兄弟不共财,姐妹少往来。
很多大家庭,一旦父母过世了,兄弟姐妹就散了,平时要坐在一起吃顿饭,就有难度。不是大家没有时间,而是“喊也不来”,谁都带着“气”。
追根溯源,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在经济上的交集也多了。
家人之间,互相借钱,或者在谁落魄的时候,帮一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有原则,并且要注意“有借有还”。如果有人起了贪念,或者有人觉得被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关系可容易闹僵。
我的外公外婆六十多岁的时候,我的几个舅舅争着供养。因为外公外婆身体健康,还能帮忙种菜、管理果园。
因为四舅舅家的房子很多,外公外婆就搬进去了。因此,四舅舅家多了两位劳动力,果园变宽了,收入增加了。
外公七十岁的时候,四舅舅说:“我照顾父母好多年了,应该轮到其他兄弟姐妹了吧。”大家心知肚明,此时的外公年纪大了,不能下地干活了。
因为赡养外公外婆的事情,舅舅舅妈们闹成一团。主要矛盾集中在“外公的存款如何分配;外公外婆帮助四舅舅干活多年,劳动价值怎么算;老人以后生病了,医药费谁管;老人的饭菜钱,谁给”。
说来说去,就是钱财的问题。最后,几个舅舅决定,轮流照顾外公外婆,大家庭的财产,全部放在小舅舅家保管,并立下字据。
当我们到了中老年的时候,要考虑到上一代的钱财如何分配,避免兄弟姐妹的关系僵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钱财如何安排,避免儿女们的关系扯不清。
兄弟姐妹要经历减少经济交往,特别是帮助兄弟姐妹的晚辈创业、成家等方面,要保持头脑清醒。自己无法做主的话,多和儿女沟通。
距离产生美。兄弟姐妹,平时吃顿饭,在网络上聊几句,红白喜事到场了,就差不多了。各自有家庭,各自安好。
03
父母和儿女关系: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孟子说过:“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作为儿女,需要孝顺父母。这是最起码的善良。可是,父母做了恶毒的人,儿女还要孝顺吗?如果父母不孝顺爷爷奶奶,儿女会怎么想?
孝顺是有条件的。最根本的条件,就是“道德素质过硬”。
晚清大臣曾国藩,是一个孝顺的人。他在翰林院当差的时候,特意把父亲曾麟书接到京城去享福。父亲在北京住了半年有余。
父亲过生日的时候,曾国藩和朋友郑小珊吵起来了;父亲因此很生气,曾国藩也虚心接受父亲的批评,并深深自责。
追根溯源,曾国藩的成绩,和祖父曾玉屏的家教密不可分。
据《大界墓表》里记载,曾玉屏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顽劣的人,常常骑着马去湘潭一带游玩。
后来,有人笑话曾玉屏“不学无术”,于是把马卖了,走回家,从此立下“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家规。一家人要勤奋,晚辈要读书。
从而,曾麟书有了读书的机会,后来,考上了秀才。
曾玉屏对曾国藩这样说:“人要以懦弱无刚为耻辱,男儿应当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不难发现,兴旺的家庭,是几代人一起努力的结果。父母和儿女的关系,是“上行下效”的。
聪明的老人,会一直注重言传身教。在尊老爱幼方面做出表率。闲来无事,帮忙带一带孙子;如果上有父母,一定会认真伺候。
父母和子女的相处,其实是一种修行。上一代人修行到一定程度,下一代人接着修行,家庭因此变得越来越完美。
那些坐等儿女孝顺的老人,多半会被儿女嫌弃。老人无德,儿女也会缺德,孝顺从何而来?想明白了,就知道因果在哪里了,要如何做了。
04
夫妻关系: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易传》里说:“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夫妻不合,是因为丈夫不能正确对待妻室的缘故。
一个巴掌打不响。作为丈夫,不要认为妻子应该对你好。男人在外头赚钱,不容易,但是女人在家管孩子,照顾老人,也很难。
有的老人,虽然手里有钱,但是生活很孤单。甚至出现了晚景凄凉的节奏,因为他们没有了老伴。
宋代宰相王安石,在官场上,威风凛凛,在家里却有怕老婆的表现。比方说,有一次,老婆从官府搬来一把凉椅。王安石认为,这是占公家的便宜,做法不妥,但是不敢当面说,于是躺在凉椅上,故意把凉椅弄脏。天生爱干净的老婆,果然把椅子放弃了。
更可贵的是,王安石从来不沾花惹草,没有纳妾的想法。
当王安石隐退到江宁之后,妻子成为了他最好的“伴侣”,人生的后半段,因此过得安逸、幸福。
人老了,最好的依靠是老伴。话是这样做,如果你对老伴不客气,凭什么老伴要对你客气?将心比心,才能舒心。
05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个世上,真正不会亏本的投资,就是“投资家庭”。年轻时,就算入不敷出,也值得。等你老了,曾经的投入,都会回到你身上。
你把儿女当成手心的宝,儿女把你当成心中的神。
你把父母当成人生的贵人,儿女给你贵气的晚年。
你和手足关系干净整齐,大家庭里有欢声笑语。
你给老伴一个笑脸,一句赞美,老伴主动牵你的手......
一报还一报,一代传一代,你给家庭一缕春风,家庭给你冬日的暖阳。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用“房”还是用“坊”?黄县话有说词儿
“房”与“坊”一直有点纠缠不清,《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尝试着厘清,其“粉坊”条:“做粉皮、粉条、粉丝等食品的作坊。”“磨坊”条:“磨面粉等的作坊。也作磨房。”“碾坊”条:“把谷物碾成米或面的作坊。也作碾房。”“书坊”条:“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店铺。”“书房”条:“读书写字的房间。”“糖房”条:“制红糖、白糖等的作坊。”“油坊”条:“榨植物油的作坊。”看得出,《现汉》是想把手工作坊统一归为“坊”(但“糖房”又写作“房”,让人有点不解),这个思路是好的,但却是用现代的刀切古代的豆腐,容易断了传承。黄县话保留了大量古音古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在语用中通过变韵与否,将“房”与“坊”区分得如同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值得学习和借鉴。
《说文解字》:“房,室地旁也。从户,方声。”段玉裁注:“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义证:“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王筠句读:“古之房室皆用户,庙门、大门始用门。”一扇曰户,两扇曰门,房室的门都用单扇,庙门、大门才用双扇,故“房”从“户”。古时正妻叫正室,续娶的叫填房,妾叫偏房,这些用词都是有讲究的。在老黄县人口中,如果是倒厅房子,则以北面为正屋,南边的房子称为“南房儿”,东西称为“厢房”(也有称作“厢屋家”的,“厢”本身即有“旁屋”义)。如果是邻居家的房子,则称为“东屋”“西邻舍家”,比如:西屋老白毛家今天来儿客喽;东邻舍家两口儿又打仗喽。如果自己家不止一栋房子,则或者以新旧论,称为“老房儿”“新房儿”;或者以方位计,称为“东房儿家”“西房儿家”。故宗族分支也才叫作“长房”“二房”,这叫法也是合乎规矩的。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盖起这房廊屋舍、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做的生意,就如水也似长将起来。”黄县话里至今仍是这么用的,“粉房”是推粉(或称漏粉)晒粉的地场,著名的龙口粉丝就是由一个个农村的粉房生产出来,再送到粉庄统一销售。“磨房”是推磨的地方(后来有了粉面机,也叫“粉粮乜儿”);“碾房”是推碾子的地方;“小草房”是放烧草或杂物的地方;“书房”是藏书、读书、写作的地方。这些房都是相对正屋而言的。
“坊”,《集韵》释为“邑里之名”,《唐元典》:“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唐苏鄂在《苏氏演义》中指出:“坊者方也,言人所在里为方,方者正也。”进而说:“方,类也。《易》曰:‘方之类聚,居必求其类。’”可以看出“坊”又叫“里”,或称“坊里”,是古代城市中街道里巷的通称,所谓的“东坊西肆”即是指此。
坊有坊门
唐代城市曾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坊(居民区)和市(交易活动场所)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至宋代始打破这一格局。《水浒传》第十二回:“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迳投开封府出首。”“坊隅”指街头巷曲(黄县城里有两个村子叫“西北隅”“东北隅”,从名称看应该是很古远的了)。《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一面教拘集郑屠家邻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坊厢”泛指市街,古代城市区划,城中曰坊,近城曰厢。
也就是说,“房”可以只是一种建筑,而“坊”则更多是从人聚居生活的角度着眼的,后来词义延伸,“坊”也可指店铺,如茶坊酒肆、作坊、染坊,明张自烈《正字通·土部》:“坊,商贾贸易之所亦曰坊。”“房”是安静的、封闭的,而“坊”则是热闹的、开放的。在黄县话里,“书房”是比较私密的空间,“书坊”是大家聚在一起学习的地方,相当于“学堂”“学校”,“上书坊”就是上学。过去黄县芦头有个香坊村,几乎家家做神香,版《黄县志》载:“神香以香坊村为最著,今麻家村、栾家庄子、诸羊高家、转渠、沙沟、中村后庄子等村亦有制香者,但不如香坊畅旺。”生意最兴盛的时候,当地俨然成了北方神香的一个集散地,故村子也以“香坊”为名。东江街道西江村早年间有几户人家专门熬糖稀做野糖,将加热的糖稀摊在石板上,切成小块,粘上竹签,晾凉后可以边玩边吃,很为小孩子喜欢。如今村北的“糖坊街”,就是旧时做野糖的集中的地方。在黄县话里,邻居称为“邻舍”“邻舍家”,同住一条街的称为“街坊”,合起来称为“街坊邻舍”。
牌坊
牌坊是像牌楼一样的门洞式构筑物,用以彰显功德、科第或忠孝节义等,样子有些像过去的坊门,故称“牌坊”。旧时地方史志的末尾,大多附有《烈女志》之类的东西,用来表彰那些或死了丈夫终身不改嫁,或自杀殉节的女人。事迹壮烈一点的,地方官还要上书请旌,皇帝敕准了就可以建“贞节牌坊”——那时贞节牌坊的多少也算是一种政绩,相当于古代的精神文明建设。黄县有句俗语叫“又想当婊儿又想立牌坊”,讽刺的是那种既想做违背道德的事又想得到好名声的虚伪之人。在黄县话里,“书坊”“香坊”“糖坊”“街坊”“牌坊”中的“坊”轻声变韵,“ang”读作“eng”,“地方”“衣裳”“袄领儿开嘞正当(正赶上饭点到人家里)”都是这样读的。
唯一的例外是“油房”,过去每个大队都有一个油房,冬闲时开榨,开春后解散。在黄县话里,一般情况下读“油房”,比如:把长儿果仁儿送油房里换油;油房一开榨,就有新鲜麻糁吃喽。老成人也有读“油坊(feng)”的,比如:他家在镇上开儿个油坊;油坊家在疃南头。
有人在用黄县话写作时,把上学写作“上书房”,把漏粉的地方写为“粉坊”,把粉粮食的地方称为“磨坊”,等等,从黄县话的读写规律看,这是不对的。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古代的有钱人家,正妻和妾的位置有何不同?谁更受宠爱?
有朋友问我:“中国古代的有钱人家,一夫多妻是怎么过日子的?”我哈哈大笑:“很累”,朋友也大笑。言归正传,从古以来,中国没有所谓的一夫多妻,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海湾伊斯兰国家,那里是真正的一夫四妻,丈夫对四个妻子要平等对待。
中国历史的传统是,一夫一妻,条件允许,可以多妾。那么这样的搭配,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呢?听我一一道来。
妻为大,掌管家里的琐事和家庭的财政支出妻子一般是要明媒正娶,当然彩礼也是不可少的,这所谓正妻,也叫正室。
在一个有钱的大户人家,妻子在一帮女眷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和支配地位。大家平常的用度,大家平常该做什么事,都是有这个正妻来安排,所以聪明的小妾们会千方百计和“大姐”搞好关系,否则,日子不好过。
这个正妻,其实就像皇宫中的皇后,是内宫之首,别的“妹妹”一定要听她的。
但,有时候“大姐”的权威也是会受到影响的,特别是一种特殊情况出现时,比如“大姐”无子,而姨娘却生了儿子,这会大大降低大姐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母凭子贵”。
但就算正妻无子,其对后院的琐事和财务的支配,还是不会被剥夺的,这是几千年传下来的规矩。
妾为小,但却更容易得到男主人的呵护
一般来说,正妻都是娶得比较早的,一段甜蜜之后,慢慢退却,近距离亲密就会减少。
男人们,就像爱吃腥的猫,在后面碰到年轻漂亮的姑娘时,不免心头荡漾,于是娶小妾成为了大多有钱男人们的一种“精虫上脑”的冲动选择。
但是还像第一个一样,亲密一段时间后,又会厌烦,那就继续娶妾。于是,你就会发现,有些大户人家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因为这爷们有钱。
但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雨露共沾的,所以越是年轻的,受到的呵护越多,枕边风也吹得越响。
到了最后,会发现,最小的那个妾会成为大家的公敌,虽然受到了男主人的万千宠爱,但同时因为占有了男主人大量的“精力”,而遭其她“姐妹”的嫉妒和仇恨。此时,聪明的小女人,会结盟,结盟最好的对象就是“大姐”,因为大姐接受了多次别人对其男人的“掠夺”,对感情早已经麻木,更加务实。当然,笨一点的,一旦男人的怜爱少了后,会过得非常惨。
有了男主人和“小老婆”,其她“老婆”男人也会照顾一二的,这些女人与男主人的亲密程度,和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是能享受和男主人的鱼水之欢。试想,一个近50岁的男人,如何能对一个50左右的正妻性趣盎然?让他荷尔蒙大量分泌的绝对是二十多岁的小妾或者小小妾。
所谓的雨露共沾,在大户人家绝对是个笑话,因为越是年轻沾得越多,越是年老色衰,越是量少,甚至没有。
大户人家的女人们,也是竞争激烈,到处“刀光剑影”
如果有人说,男人的女人们会和睦相处,那绝对是瞎扯淡,因为她们是竞争关系,而资源却是有限的,谁能够占的更多,就看谁的脑子和手腕了。
一般来说,正室和其子女,资源占用更多一些,正室的子女地位也会略高一些,因为是嫡系子女。
除此之外,其它姨娘们的机会基本均等,如果姨娘们都有儿子,那么就要看谁更能讨老爷和夫人的喜欢了。
这其中,充满着勾心斗角,充满着“刀光剑影”,如果正室掌控的好,大家就算有些矛盾,也能一一协调好,如果正室做事不公平,那么绝对是鸡飞狗跳。

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对有实力的男人们来说,丰富了日常生活,多了各种选择,感觉还是不错的。但对于处于其间的女人们来说,绝对不代表幸福,因为“抢夺”各种资源很累,等男主人挂红灯笼也是失望多多,独守空房的日子真心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