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六道之内,十方世界,是如何区分人鬼妖魔仙佛怪的?
【原创声明】:晓梦阁只做原创内容,晓梦阁出文必属精品,禁止盗用违者必究。
文/晓梦阁主
大道三千,万物不离。天地初始,万物各自凭借先天之气的造化,演变了成了无数种类。三界之中,六道之内,十方世界里都有着该有的种族。其中,以人、鬼、妖、魔、仙、佛、精怪为主要。
上古时代天地不分,三大种族人神魔交杂其中,后经历神魔大战,虽将魔族驱赶,却并未彻底隔断。后来,蚩尤带领神魔和山精水怪与黄帝大战,殃及地上生民,使得人间强者凌弱,众者暴寡,酷刑泛滥,杀戮不止。黄帝在九天玄女等众神的帮助下打败了蚩尤,但没有根本上改变人神魔精怪共存地上的事。直到,黄帝的继承者颛顼出现,颛顼命令自己的两个孙子——重、黎两位大神,绝地天通,重两手托天,奋力上举;黎两手按地,尽力下压,阻断了天地之间的联结。
自此,建立了天地之间的新秩序。人、鬼、妖、魔、仙、佛、精怪这些都有各自的来历和定义。
人——天地间的灵长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界,是大地上的灵长种族。相传自天地初开的时候,就被女娲娘娘用黄土加上灵水捏出来的,后被女娲娘娘吹了一口仙气而变成了人。这些初代的人类在人皇伏羲的婚姻制度下开始繁衍,逐渐才有人类的规模。(看神话的切勿用现代人的思维和科学观去辩证真假)
鬼——人魂不散为鬼虽然人类在神明的帮助下开始不断的适应自然,并逐渐利用自然规律去发展。但人的寿命却是有限的,加上自然灾害、野兽毒虫,很多人都会死去。古人认为人死了,灵魂还在,而灵魂就叫做鬼。所以《说文》中记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因为鬼魂仍然在人间活动,扰乱人界。于是,上古的神明开辟了冥界,让鬼进入冥界,与人阴阳两隔。
妖——人之假造为妖妖是一种非人非鬼,却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妖并不是自然产生了的,而人为的。《左传》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妖是因为人放弃了常理和道,由人道入妖道而生的。通常说一个是人却不做人事,不尽人伦,走邪道的称之为妖人。人一旦失去伦常,那么妖就出现形成了。
魔——人心癫迷为魔这世间本无魔,即便上古时代的所谓的魔族,也不过是对一些特殊的人、妖、精灵和神的统称。蚩尤一族就被称之为魔族。所谓魔,外型与人无异,只是与人的习性和处事方式不同,不过是另一种生灵种族。即便后世的魔族将蚩尤作为魔族始祖,也不过是蚩尤和黄帝为了各自的部落抢地盘而发动战争。而在道教所规定的魔,更是各种,道有十魔(天魔、地魔、人魔、鬼魔、神魔、阳魔、阴魔、病魔、妖魔、境魔),十魔者,有人,有神,有妖,有精灵。魔更像是一种归途。
仙——老而不死曰仙仙人仙人,首先仙是人演变而来。在千百年间,不断有人从天地、自然中窥探了规律和道法,然后不断修道加持,最后体态发生变化。具有了特殊能力、并且可以长生不老。这人为了更好地修炼,多半隐藏山林。所以,《释名》中道:“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在道教里仙是专指修炼得道而获得神通的人。
佛——大觉开悟者曰佛佛,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实则也指人,是指那些大彻大悟,开了慧根,洞达世间真理的人。如乔达摩悉达多。佛,其实也叫浮屠。常言道:“求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佛教中,佛是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精怪——物之性灵为精,天地乖气为怪神话中,非人类非鬼类的动物、植物修炼成非智能并有超能力的生命统称为精,妖或精的变异体为怪,非智能者无法成正果。但凡精怪皆是有灵之物,所以民间常说物老成精,上了年头就了灵性,比如有些古书会流血,这便是年头深了成了树精。
故此,在这里用《崆峒问答》一书中所写的来总结:“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人魂不散为鬼。天地乖气,忽有非常为怪,神灵不正为邪,人心癫迷为魔,偏向异端为外道。”此乃阁主一家之言,还希望不吝赐教!
“仙”和“佛”的区别是什么?带你了解有趣的冷知识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一、在来源上,神仙和佛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他们的起源和背景分别来自道教和佛教这两个不同的宗教体系。
1.神仙:神仙通常指的是道教信仰中的神祇或仙人。他们被认为是天上的统治者,拥有凡的能力和地位。神仙的来源主要是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道家哲学。例如,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八仙等都是道教信仰中的神仙。他们通常被描绘成具有神奇力量和特殊能力的形象,如飞行、变形、隐形等。
2.佛:佛是佛教信仰的核心人物,特指释迦牟尼佛。他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后来成为了一位觉悟者,通过修行和智慧达到了解脱生死轮回的境地。他的教导被称为佛法,是佛教的基本教义。除了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等。他们的形象通常是坐在莲花座上,面带微笑,手持法器,象征着慈悲和智慧。
总的来说,神仙和佛在来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神仙主要来自于道教信仰,他们的形象和能力通常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而佛则是佛教信仰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形象和教导来源于古印度的历史和文化。
二、在修行方式上,神仙和佛的确有一些明显的区别。他们的修行方法和目标分别反映了道教和佛教的信仰和教义。
1. 神仙:在道教中,神仙的修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修炼内丹、炼制仙药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法力,追求长生不老;二是通过学习道家的经典和理论,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例如,太白金星可以通过修炼内丹来提高自己的法力,成为一个强大的神仙;而八仙则可以通过学习道家的经典和理论,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
2. 佛:在佛教中,佛的修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持戒、禅定和智慧,达到身心清净、解脱烦恼的目的;二是通过布施、忍辱和精进,达到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目的;三是通过修习六度万行,达到圆满福德资粮、成就佛果的目的。例如,释迦牟尼佛通过持戒、禅定和智慧,达到了身心清净、解脱烦恼的目的;而阿弥陀佛通过布施、忍辱和精进,达到了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目的。
总的来说,神仙和佛在修行方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神仙的修行主要关注个人的修行和地位的提升,以及通过修炼内丹、炼制仙药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法力;而佛的修行则更注重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通过持戒、禅定和智慧,达到身心清净、解脱烦恼的目的。
三、在价值观上,神仙和佛确实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各自宗教信
仰的核心观念和目标。
1. 神仙:在道教中,神仙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追求长生不老、永恒的地位和权力。神仙被认为是天上的统治者,拥有超凡的能力和地位。他们通过修炼内丹、炼制仙药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法力,追求长生不老。此外,他们还通过学习道家的经典和理论,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例如,太白金星可以通过修炼内丹来提高自己的法力,成为一个强大的神仙;而八仙则可以通过学习道家的经典和理论,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
2. 佛:在佛教中,佛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佛被认为是觉悟者,通过修行和智慧达到了解脱生死轮回的境地。他们通过持戒、禅定和智慧,达到身心清净、解脱烦恼的目的;通过布施、忍辱和精进,达到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目的;通过修习六度万行,达到圆满福德资粮、成就佛果的目的。例如,释迦牟尼佛通过持戒、禅定和智慧,达到了身心清净、解脱烦恼的目的;而阿弥陀佛通过布施、忍辱和精进,达到了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目的。
总的来说,神仙和佛在价值观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神仙的价值观主要关注个人的修行和地位的提升,以及通过修炼内丹、炼制仙药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法力;而佛的价值观则更注重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通过持戒、禅定和智慧,达到身心清净、解脱烦恼的目的。
四、在果位上,神仙和佛确实有所不同。果位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达到的境界或者最终的目标。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
1. 神仙:在道教中,神仙通常是指那些已经超越了生死轮回,获得了永恒生命的人。他们在道教信仰中被视为最高级的存在,拥有超凡的能力和地位。根据道教的说法,神仙可以分为五个等级: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果位和称号。例如,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和八仙等人都是道教信仰中的神仙,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果位和称号。
2. 佛:在佛教中,佛是最高的果位,意味着已经完全觉悟,摆脱了一切痛苦和烦恼。佛陀(Buddha)是梵语,意为“觉醒”或“觉悟”。佛教认为,只有通过修行和智慧,才能达到这个果位。佛教有四个主要的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和释迦牟尼佛。这四个佛分别代表了佛教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过去、现在、未来和当下。
总的来说,神仙和佛在果位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神仙主要包括了道教信仰中的各种高级存在,如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等,他们的果位和称号各不相同;而佛则是佛教信仰中的最高果位,只包括释迦牟尼佛这一种情况。
五、在形象上,神仙和佛确实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外貌、服饰和象征物等方面。
1. 神仙:在道教中,神仙通常被描绘成具有超凡能力的神秘人物。他们的形象多样,既有男神仙,也有女神仙。他们的外貌往往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如穿着华丽的道袍,头戴道冠,手持法器等。例如,太白金星通常被描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穿白色道袍,头戴道冠,手持拂尘;而八仙则是一群身穿道袍的神仙,他们分别持有不同的法器,如吕洞宾的宝剑、铁拐李的葫芦等。
2. 佛:在佛教中,佛陀通常被描绘成一位端庄、慈祥的中年人,具有圆润的面容和光洁的皮肤。他的头发通常是螺旋状的,被称为“螺髻”。他的服装通常是简单的袈裟,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他的手中通常拿着一串念珠,用于计数和提醒自己修行。此外,他还可能拿着一把锡杖,作为权力和权威的象征。例如,释迦牟尼佛就是一位典型的佛陀形象,他通常被描绘成一位端庄、慈祥的中年人,具有圆润的面容和光洁的皮肤,他的头发通常是螺旋状的,被称为“螺髻”,他的服装通常是简单的袈裟,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他的手中通常拿着一串念珠,用于计数和提醒自己修行,此外,他还可能拿着一把锡杖,作为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总的来说,神仙和佛在形象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神仙的形象多样,既有男神仙,也有女神仙,他们的外貌往往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如穿着华丽的道袍,头戴道冠,手持法器等;而佛的形象则较为统一,通常被描绘成一位端庄、慈祥的中年人,具有圆润的面容和光洁的皮肤,他的头发通常是螺旋状的,被称为“螺髻”,他的服装通常是简单的袈裟,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他的手中通常拿着一串念珠,用于计数和提醒自己修行,此外,他还可能拿着一把锡杖,作为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佛教竟然与中医有这么深的联系:浅论中医与佛法
把脉
佛教与中医本为一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像现代科学的诸多学科一样,虽然分属不同的领域,但是却是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中医“博大精深”佛教更是“经藏如海”。佛教讲求的是智慧与觉悟,而我国历代中医名家大多具备智慧和觉性,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解人文。而历代释家高僧中也不乏医术精湛者。
佛教
佛学诞生于印度,汉时经西域传入中土,魏晋以后,佛学广为流传,被中国固有的文化吸收与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佛学东渐必然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医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她与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吠陀医学合称人类最早形成体系的三大传统医学。
佛教在拯救众生诸苦的基本理论中,向众生提供了医治众生“心病”和“身病”的技艺,不仅其全部佛法的教理体系可以作为广义和深义的身心对治方法,而且还以佛教医学善治施医著称于世。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佛教的八正道、三学、六度等修持之道都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疗法。它们对指导人生正确的心理观和生活态度,保持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药师佛本愿经》中药师佛曾立下十二条誓愿以救度众生,其中有几条就与人们的心理保健有关,如“所求满足”—使众生自由自在,纵横自如;“安立正见”—众生的一切烦恼都能解脱,可以获得正确的见解;“苦恼解脱”—能解脱一切苦恼。药师佛还有两个化身,一是药树王,专医人的肌体疾病;二是如意珠王,专治人的精神疾病。可以说,药师佛既是大医王,药王,又是出色的生理学家,是众生心理健康的保护神。佛学传入我国后,佛教徒多习“五明”之学,尤其是“医方明”,通过学习出家人既可凭医术自保,又可扩大宗教影响。这样客观上使佛学与中医学紧密结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佛学传入中土,同时也带来了佛教医学,佛教医学源于古印度吠陀医学。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古印度吠陀医学已成规模,公元前一千年,是古印度吠陀医学的全盛时期,医学典籍为《梨俱吠陀》、《阿阇婆吠陀》、《阿输吠陀》。内科的《逻阇迦集》、外科的《妙闻集》、儿科的《迦叶波集》,就是佛教全盛时期的医学代表作。隋唐史志经籍中载有《龙树菩萨药方》四卷、《龙树菩萨和香法》二卷、《龙树菩萨养性方》一卷、《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婆罗门药方》五卷、《西域婆罗仙人法》三卷、《西域诸仙所说药方》二十三卷、《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四卷、《乾陀利治鬼方》十卷、《新录乾陀利治鬼方》四卷、《耆婆所述仙人命论方》三卷、《耆婆八十四门》一卷、《龙树咒法》一卷、《龙树眼论》一卷。而佛学中现存最多的医籍收录在《大藏经》中。《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约四百部,蕴藏著丰富的医药学知识,汇集了生理解剖、药物、临证治疗、摄生保健、心理咒禁等多方面内容,博异丰盈,独具特色。佛医是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在修行成佛的价值取向下,融摄了古印度吠陀医学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独特医学体系的宗教医学。自它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我国之后,就与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学相融摄而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医学。
禅宗追求成佛解脱的境界是一种修行方法,但它强调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值得重视。“外无一事可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也就是说,对于一切外界的事物和现象,必须以个人心灵的体验得到显现,只有经过心灵体验的确认,外界事物和现象才获得真实存在的意义,只有当心灵与现实世界之间突破各种隔阂,揭开层层迷雾、直接沟通,世界才能呈现真实、纯粹的面目,心灵才处于一种“应用自在”的无所滞碍的本然状态。“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归根究底需由个人体验所得,是一种“悟”的结果。禅宗强调“明心见性”即是强调直观领悟,当散乱不定的心绪宁静专注起来,被压抑的只是大脑皮层的一部份兴奋区域,理性逻辑思惟暂时中止,潜意识的活动趋向活跃,平时按逻辑思惟无法推导的问题,会以直觉顿悟方式,得到豁然贯通。这是无法用任何文字来加以描绘的,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医学崇尚“天人合一”,用直觉来把握世界,感悟生命。中医学的诊察过程是一种直观思辨,强调用心体验。通过直观外推和内向反思,也就是望闻问切四诊和参,综观全局,综合分析,也是一种悟的过程。禅宗独特的思惟方式与中医学固有的“医者意也”的直觉体验不谋而和。
针灸
佛教对心理疾病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对策,如《教乘法效》认为,有“八万四千尘劳”就有“八万四千种对治法门”。《大乘义章》则提出了六种对治方法;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空观等,其具体方法与现代身心疗法相似。佛教还强调修心,采用神秘的内省似的证悟,从日常生活做起,礼拜、忏悔、唱诵、打坐、念佛、看护病人等,都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佛教中的心理调节,精神卫生思想极为丰富,甚至可以说它自成一套体系,凡人可借用这些具体的方式来修性养生。明代江灌《名医类案·颠狂心疾》中载有用佛教哲理治疗心疾一例:邝于元因失宠于朝廷,无聊之至,郁而成心疾。病发时,昏聩如梦,或发谓语。病不发则一如常人。后真空寺老僧用佛教哲理分析了过去、现在、将来三种妄念,劝他抛弃“幻心”,离开苦海,参禅定坐,扫空欲念,形成“觉心”,则心疾可自愈。邝子元接受老僧规劝后,通过这一套澄心静默的办法,一个多月就治愈了他的心疾。台州僧处理中年病目,常持诵大悲咒,梦观音传授法偈,令每旦咒水七遍或四十九遁,用以洗眼。凡积年障翳、近患赤目,无不获痊。处理跪受而寤,悉而记忆如说,诵行之不逾时,平愈。寿至八十八岁。其偈曰:“救苦观世音,施我大安药,赐我大方便,灭我愚痴暗。贤劫诸障碍,无明诸罪恶,出我眼室中,使我视物光。我今说是偈,洗忏眼识罪,苷放净光明,愿观微妙相。”
佛学修行的目的是跨越生、老、病、死,这已超过我们心理学上讲究的心理卫生范畴。他通过参禅打坐,入静止观,内省静虑,明心见性,避开人间凡尘的苦恼,清静自然,调养疾病,修行四大,求得超脱,最后能寂灭一切烦恼,圆满清净的功德而达到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努力摆脱世俗杂念的束缚、名色的诱惑,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可以致病,执著于烦恼恶念,必然生理失调而致病。若心静行正,物我两忘,则身体亦随之健康。这与《黄帝内经.素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宗旨颇为接近。为求得解脱,僧众们普遍采用静坐修禅法,这虽是宗教修炼方式,但客观上起到了良好的健身作用。通过坐禅使思虑集中,身心安宁,以臻虚静状态,产生异于常人的功能,协调和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祛病除邪、强身健体。佛学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各种门派,各门派修禅方法也各有不同,这对医学气功的发展影响极大。僧人坐禅必须善于“调适身、心、息三事”,否则会出现偏差,产生疾病。《千金翼方·养性》中的正禅方有助于坐禅入定,此方用春桑茸、夏桑子、秋桑叶三味,等分捣筛,以水一斗,煮小豆一升,令大熟,以桑末一升和煮微沸,加盐、豉服之,日三服。据云“三日外身轻目明无眠睡;十日觉远智通初地禅;服二十日到二禅定;百日得三禅定;累一年得四禅定,万相皆见,坏欲界、观境界如视掌中,得见佛性”。
佛教烦恼的含义比通常指心烦恼怒的外延大得多。可以说泛指与佛教正道相反的一切心理和行为,是负性的、错误的、有害的、罪恶的,可说是一切烦恼皆是虚妄。作为中医病因的烦恼包括七情致病的主要内容,造成人的性情偏颇,心身疾病,在妇科疾病中大部份也是由烦恼而引起的。一般医生治病靠药物,佛学医疾更多靠“心”,法眼识药,慈悲医病,博爱兼济。同时还十分强调“自渡渡人”乃至“普渡众生”,乐施行善,众善奉行,并且行善不望回报,不求名利。此即谓“养性者,所以成性,性自为善,内外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径”。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圣人认为,人的身心虚弱就易被邪气贼风侵入。为什么呢?元气论认为,人的生命始于气聚,终于气散。所以,中医学就以气的充沛与否、气的运行是否正常协调等来阐释生理、病理现象。若体内之气充沛,运行正常协调、人体机能就活动健全,体温正常,抗病能力强,整个生机协调旺盛,处于健康状态。若气有虚实之变,或运行失常,整体或局部组织脏器的机能活动就会兴奋或减弱,体温也会变异,这就易被邪气侵入而罹病。《上古天真论》又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就是说,生命的整个过程是仰赖于自身阴阳的对立统一。若阴阳失调,或阴盛阳虚,或阳盛阴虚,或阴阳两虚等等,都易被邪气贼风侵入而患病。这时,就要通过补其不足或并补之法,使阴阳恢复对立统一关系,人就会复归于协调平衡的健康状态。总之,调气也好,补阴、补阳或阴阳并补也好,都是在补虚。目的就是避免邪气贼风的侵入。那么,何谓邪气呢?从虚而入之气谓之邪气,亦名虚邪。那么,何谓贼风?窃害中和之风就是贼风。这在佛道来说,就是正念虚,邪念从虚而入,就产生妄念。妄则窃害“去伪存真”的中道之法。若然,盗贼蜂起,神不守舍,烦恼丛生,即是病也。反之,心情恬淡,寂漠无为,专注一境,修持静候,正念即从之而生,精神内守,邪念就无机可寻,魔鬼也无隙可乘,正念就会安然固立。正念固立,妄念就不会侵入,病魔还能从何而来呢?《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内经认为,心为肺、肝、胆、膻中、脾、胃、大肠、小肠、肾、三焦、膀胱之君主。君主神明,各官就会安其职守。以此养生,就会长寿,殁世不殆,世及子孙。以此治天下则大昌,寿及万民也。若心主不明,则危。贵贱不分,闭塞不通,十二官则不会相使,恰会伤形败脉。这就不但不能养生,还会灾殃也至。以此为天下,则不但自身危困,连宗祧也会大危。可见,心主之尊、神明之贵若此,故当戒之。若以佛教看来,就是心主神明,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就会各安其守,上传下达,政令畅通。以此养生,就会延年益寿。否则,心主不明,贵贱不分,八识相乱,政令闭塞,心所有法中的烦恼、随烦恼就会产生。以此养生,不但不会长寿,还会灾祸临头,危及生命。因此,只有观照自己本心,制止外魔侵入,即修行止观,就可治病,还会延年益寿。《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曰:“心为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认为,宇宙间森罗万象的万事万物,包括人也在内,都是“心”之产物。这就是说,人的吉凶祸福是由人心的烦恼、意念,乃至见诸于实践的言行,都是招引吉凶祸福的基因。因此说,“心”就成了“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生老病死”的根源和个体轮回的主体。所以,只有摒弃一切欲望,达到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触觉、意不缘法,心无挂碍,才会彻底摆脱烦恼,达到涅盘境界。
佛家也十分注重日常起居,规定严格的仪轨,其中食后漱口,用杨柳枝揩齿对中医学影响尤大。佛门中“嚼杨枝”的传统可以上溯到释迦牟尼本人。晋《法显传》载释迦牟尼在沙祗国“嚼杨枝,刺土中,即生长七尺”;《华严经》卷十一谓:“嚼杨枝具十德者:一销宿食;二除痰饮;三解众毒;四去齿垢;五发口香;六能明目;七泽润咽喉;八唇无皲裂;九增益声气;十食不爽味。晨朝食后。皆嚼杨枝;诸苦辛物,以为齿木,细心用之,具如是德。”《僧祗律》谓:“若口有热气及生疮,应嚼杨枝咽汁。”虽然僧人嚼杨柳枝是出于宗教虔诚的信仰,但由于其确有疗效,被众多医家所重视。《本草纲目·木部》:“杨柳枝祛风、消肿、止痛,其嫩枝削为牙杖,涤齿甚妙。”可“煮酒漱齿痛”,或用白杨“煎醋含漱,止牙痛;煎浆水入盐含漱,治口疮。”除了单味运用,杨柳枝还能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太平圣惠方》:“治齿连耳脑肿痛,垂柳枝、槐白皮、白杨皮各一握,上药细锉,每用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入盐一钱,搅令匀,热含冷吐。”《古今录验方》:“治牙齿风龋:柳枝一升,大豆一升,合炒,豆炮尽,于磁器盛之,清酒三升渍之,经三日,含之频吐。”佛家提倡沐浴,《十诵律》中就描绘了浴室设施的具体情况,“外国浴室,形圆犹如圆包,开户通烟,下作伏渎,外出内施,三擎阁齐人所及处,以巩盛水,满之重阁。火气上升,上阁水热,中阁水暖,下阁水冷,随宜自取用。无别作汤,故云净水耳。”《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还规定了洗浴必备“然火、净水、澡豆、苏膏、淳灰、杨枝、内衣”等七物,认为通过沐浴可以有“清净、面目端正、身体常香、肌体儒泽、口齿香好”的养生、美容效果,更能达到“除风病、湿痹、寒水、热气”的治疗作用。
佛学的传播还直接影响到中国的饮食风俗。《佛说佛医经》认为“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麦豆,宜食粳米醍醐诸热物,夏三月有风,不得食芋豆麦,宜食粳米乳酪;秋三月有热,不得食粳米醍醐,宜食细米蜜稻黍;冬三月有风寒,宜食粳米糊羹醍醐。”对春夏秋冬四季饮食的宜忌作了具体的描述,其核心思想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有所避宜,因时而食。印度原始佛教中并不禁肉食,可食“不见、不闻、不疑”之三净肉。但汉化佛教大乘经典中认为食肉就是杀生,在梁武帝严格惩罚饮酒食肉的出家人后,汉化佛教徒改变食肉的习惯,使茹素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特征。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认识到膏梁厚味的害处,两晋时期仕人多崇尚清淡,自甘淡泊,认为“食肉者鄙”,同时由于佛学的广泛影响,“不杀生”和“因果报应”的观念普遍被接受,因而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成了主流。佛经中指出饮酒有三十五种过失。饮酒过量会“生病”、“醉便躄顿,复起破伤面目”,“醉卧觉时,身体如疾病”、“醉便吐逆”,故禁酒。茶叶原来用作药物,“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秦汉之际,茶叶开始由古代单纯的药用过度为药、饮兼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又为佛事所用,因长时间坐禅,势必使人疲倦,于是允许僧侣饮茶清心提神,由于禅宗盛行,僧侣倡行的饮茶之风上及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从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饮茶之风随著佛学的兴起而风行天下,佛学茹素、戒酒、饮茶的斋戒生活,虽然清苦,但的确起到十分有益的延年益寿作用,被中医学所采纳,备受推崇。
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佛家更是独具特色。《佛说医喻经》云:“云何为识知某病应用某药……云何名为知病所起,随起用药。谓知其病或从风起,或从痒起,或从痰起,或从阴起,或从骨节起,或从积实所起。知如是等病所起处,随用药治,令得安乐。云何名为已生诸病,治令病出,谓知其病应从眼出,或于鼻中别,别治疗而出;或烟薰、水灌鼻而出,或从鼻窍引气而出;或吐泻出;或于偏身攻汗而出,乃至身分上下随应而出。知如是等病等出处。善用药治,令得安乐。”这里就讲到汤药、烟薰、灌鼻、汗、吐、下等疗法。佛学基本理论“五蕴”中的“色蕴”相当于物质现象包括地水风火四大元素和四大元素所组成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和感觉的对象(色声味触)。佛学承认物质第一性,认为地水风火“四大”元素构成世界万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暂时的,非永恒的,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和自然息息相通,大自然的变化必定影响人的生理和病理,人的肉身和生命由地、水、火、风的坚、湿、暖、动等性所构成,若“四大”不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甚则败坏分崩,所谓“四大分散”。《佛说佛医经》阐述了“百一”理论:“人身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起。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土属鼻,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具体地说,四大不调即初则土大增,全身沉重;二则水大积,涕唾乖常;三则火大盛,颈胸壮热;四则风大动,气息冲击。四大各有一百一病,地与火可发热病二百二;水与风可发寒病二百二,合为四百四病。深受佛学影响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代表作《千金要方》中揉和五行及四大学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僵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然愚医不思脉道,反治其病,使脏中五行共相克切,如火炽然,重加其油,不可不慎。凡四气和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种动作,四百四病俱发。又云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须治而愈;一百一病,虽治难愈;一百一病,其死不治。”佛经中载录痈疽、疥癞、风狂、癫痫、癃残、眼痛、耳痛、鼻痛、舌痛、身痛、诸肢节痛、心痛、头痛、齿痛、肋痛、腰痛、背痛、腹痛、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手足、盲瞎、聋哑、背偻等病。如是等等共“四百四病”。风、热、痰、杂各一百一病,陶弘景之《肘后百一方》盖取名于此。事实上,佛经中所见及的病名达一千多种,“四百四病”乃虚指耳。佛经中对致病因素有多种说法,《佛说佛医经》指出患病的十种原因即十因缘为“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同时又指出造成非正常死亡“命未当尽为横尽”的几种原因:“不应饭为饭,不量饭,不习饭,不出生,上热”;智者大师认为有“三种得病因缘……一者四大五脏增损得病。……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中华大藏经》谓:“云何为病?病谓四大毒蛇乐不调适。亦有二种,一曰身病,二曰心病、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风,三者因热,四者杂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强作,二者忌误堕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心病亦有四种:一者踊跃,二者恐怖,三者忧愁,四者愚痴。复次善男子身心之病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业报,二者不得远离恶怼,三者时节代谢生。……何者为死?死者,舍所受身。舍所受身亦有二种:一者命之尽死,二者外缘死命。”这些论述与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基本是一致的。《大藏经》中制定了治疗法则“八术总摄诸医方”:“一疗被刺针法;二疗破伤法;三疗身疾;四鬼损;五中毒药;六疗孩童;七延年;八养生。”《佛说医喻经》对医者水平作了明确划分:“如世良医,知病识药。有其四种,若具足者,得名医王。何以为四?一者识其某病,应用某药;二者知病所起,随起用药;三者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四者断除病源,令后不出。”《天竺经眼论》中的金针拔障术是我国有史可考的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最早记载,由印度僧人传授予谢道人,《外台秘要》称“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然开云而见白日”由于这种手术疗效显著,被医家广泛采用,融入我国眼科学。《目经大成》中的金针拔障术八法:“审机、点睛、射复、探俪、扰海、卷帘、圆镜、完壁”,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龙树菩萨方》的七十二眼方也直接影响了中医眼科学的发展,有的至今仍被运用与临床。《中华大藏经》云:“病人一者热病,二者风病,三者冷病。是三种病、三药能治。有热病者,酥能治之;有风病者,油能治之;有冷病者,蜜能治之。”北魏时《正法念处经》卷六十四《身念处品》第七载:“甚有十三脉,若水流注,令身肥悦。”有似中医学所说的经络,但所载内容却完全不同。十三脉的名称是“一名命流脉(心为其本);二名随顾流脉(两胁为本);三名水流脉(生脏、心,以为根本);四名汗流脉(毛根及脂,以为根本);五名尿流脉(根、胞为本);六名粪流脉(熟脏下门为本);七名十流脉(咽喉及心为其本);八名汁流脉(肺为其本);九名肉流脉,十名脂流脉(筋、皮为本);十一名骨流脉(一切续节为本);十二名髓流脉,十三名精流脉(卵及身根为本)。”《千金要方》还记载了“天竺国按摩法”,并称“此是婆罗门法”。据云:“老年人日行三遍,一月后百病除,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使眼明,轻健不复疲乏”。虽未免夸张,但保健强身的功效是确实的。
更为奇特的是《千金翼方》所载的“服水”方法。孙氏称赞水的作用,云“可用涤荡滓秽,可以浸润焦枯”。服水法亦属佛门养生之术。其在服水之前,要求“先发广大心,仍救三涂大苦,普渡法界众生,然后安心服之”,其方法大致在天晴日未出时,烧香礼佛。向东方,候日出,贮水三杯,每杯一升。先正立,扣齿、鸣天鼓三通,然后细细咽水,用意念分左、右、中央咽下,周而复始,饮尽一杯,徐行二十步;更饮一杯,又行四十步;再饮一杯,脊复行八十步乃止。凡十岁至八十岁人,皆可依法服水,并食枣、栗。禁食陈米、臭豉、生冷、酢滑、椒姜等物,且不能在阴云、雾露、风雨之日进行。其获益迟速,根据各人根性的敏锐与否而定。
我国历代医僧及佛门弟子中之习医者,借行医弘扬佛法,成为古代医疗队伍中的一支力量,其医术高明者,以医名世;著书立说,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少林高僧,武艺卓著,国难之时.挺身护国,伤亡自救,久而久之形成了我国武术的渊源,所编以伤科为主的《少林秘方》成为当代伤科之宝库,为研究骨伤、点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史书上多有精通医学高僧的记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高僧鉴真。鉴真自幼出家,潜心佛学,除了“医方明”之学外,还积极参与寺庙与寺庙附设的医疗慈善机构工作,自制丸散膏丹送予广大贫苦民众,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鉴真身居扬州,当时是中外交流的国际性城市,他接触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药材,掌握了鉴别和加工药材的知识。鉴真为了弘扬佛法,接受日遣唐使之邀,冒著“沧海淼漫,百无一至”的极大危险,六次东渡日本。历次东渡,都携带大量的药材与香料。据《东证传》记载,有“麝香甘脐、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檀香、零陵香、青木香、黄陆香都有八百余斤;又有荜拨、黎勒、胡椒、阿魏、石蜜、蔗糖等百余斤,蜂蜜十斛、甘蔗八十束”。鉴真抵日后,除讲律授戒,还进行医学活动,“鉴真又能医治皇太后弗豫有功,任大僧正,赐备前水田一百町。”尽管鉴真双目失明,仍利用嗅觉、味觉、触觉,将药物知识传授给日本人民,“邦人效之,医道益群”。鉴真将中医学传播至日本,被誉为医祖,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佛教医学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一株瑰丽奇葩。它与中医学的关系通俗地讲,是古印度吠陀医学的种子,在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结出的硕果。既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其相通之处,如佛教的极微说和中医的元气论、佛教的缘起法与中医的天人感应、佛教的诸行无常与中医的恒动观、佛教的四大学说、五大归纳法与中医的阴阳五行说、佛教的中道观与中医的整体、平衡观等等。若从医学的本质上讲,古昔圣人在世出世法上都追求医学之道。这个医学之道就是祛病救人,健康长寿。
中国历史最诡异事件:四万大军一夜变成冰尸三千美女全部失踪
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事件:4万名士兵一夜之间变成了冰冻尸体,3000名比登人消失了。几千年来没人知道为什么?当时,安禄山的一位亲戚安思远向唐玄宗赠送了一条五彩玉带。
唐玄宗很喜欢,但是这种五彩玉的产地受到博鲁小国的阻碍,博鲁小国靠近克什米尔高原的雪山,现在距离首都吉尔吉特很近到塔吉克斯坦。距唐都长安九千多里。
当唐玄宗看到他时,我们就打架并抓住他。他派遣王天运将军率领4万唐军,行军9000英里,穿越喀喇昆仑山脉、高原和沙漠。他们终于进入了马里博鲁国,随后唐军又赶往吉尔吉斯斯坦。特别是,开始进行掠夺和残酷。
战斗结束后,3000多名工匠、工匠和皇家贵族被选为俘虏带回长安,献给唐玄宗。后来,当唐军离开时,小博鲁国的大法师骂道:“你们唐军没有良心,天神人民愤怒,天神会降下暴风雪来惩罚你们!”
结果,当唐军经过中国与阿富汗、克什米尔、塔吉克斯坦边境的千年大冰川时,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暴风雪,气温急速下降,整个世界仿佛都被冻成了一大片。瞬间浮冰。那个时期,棉衣还未在我国流行起来,瞬间就冻死了四万名唐朝士兵。
后来,幸存的唐军两名男子返回,向唐玄宗汇报。唐玄宗不太相信有这种东西存在,便派人前去查看,结果发现某处确实矗立着无数大冰川,而每一个冰川里面都有被冻死的唐骏。他看上去很害怕,张大了嘴。我不知道他死前发生了什么。
最后,747年,唐军再次远征小伯鲁国。这次的将军是高句丽的高仙芝(高句丽人整体投降,被安置在大陆,所以都是唐人),副将是李嗣业,左摩道将军。他们最终与田震一起冲破雪山悬崖,击败了十万敌军,占领了小波鲁国,并将此地改名为归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