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9(6998怎么算24点)

沉默多年的联发科终于放大招,双模5G芯片MT6899跑分跻身一线行列

5G时代即将到来,在套餐确定,基站建设稳步进行时,芯片厂商也及时加入了这个大浪潮,高通、三星、华为都公布了自家的5G新系列芯片,新一代骁龙865、三星Exynos 990、麒麟990等双模5G芯片均可圈可点。而一位隐姓埋名已久的芯片厂商在这时异军突起,发布了MT6899,它就是联发科的双模5G芯片。

(天玑1000 MT6889双模5G芯片发布现场)

本次的联发科之所以再一次受到关注,自然是MT6899这颗双模5G芯片的成绩。根据安兔兔评测,MT6889的总分可达51万,这是现下旗舰SoC的标准;更是超越了骁龙855 Plus、麒麟990,从跑分来看是当今处理器的第一人。

联发科MT6889的性能之所以这么强,跟其采用的工艺与架构有关。首先,MT6889采用了现下最先进的台积电7nm工艺,还是全球首款采用A77架构的处理器,CPU方面为4XA77+4X55,主频最高为2.6Ghz;GPU为Mali-G77 MP9;配备独立AI处理器——APU3.0。性能跟进了高通8系列、苹果A系列及华为麒麟旗舰系列。

这是MT6889跑分傲视一干旗舰的根本原因。而且作为未来主流的双模5G芯片,MT6889在5G方面也经过强化,轻载时比竞品节省42%的功耗,重载时节省49%。它还拥有全球最快5G网络吞吐量,在Sub-6GHz频段达到4.7Gbps下行和2.5Gbps上行速度。无线连接方面,支持最新的Wi-Fi6和蓝牙5.1+ 标准。

(X10的各种问题使得联发科开始落后高端芯片市场)

可以说,联发科借助了本次MT6889的横空出世,再加上之前Helio G90T优秀的市场成绩与良好反馈,正式宣布杀回国内市场,一扫之前在中低端市场布局的颓唐。

(麒麟990)

有关注芯片发展的人都知道,近几年联发科并不好过。当年联发科Helio X10,8核A53,28nm工艺,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成绩都比不得同年的骁龙710与Exynos 7420,尤其是GPU方面的弱势明显,再加上工艺落后难以控制功耗的问题,联发科从这时开始落后于其他厂商。

(高通骁龙865芯片即将面世)

而在之后,发布的X20,X25,P20,P25等处理器,不仅在制程上落后,而且性能调教偏激,功耗增加的同时难以控制发热量,进一步削弱了联发科的口碑。虽然后来有10nm的X30作支撑,但是联发科此时已经无缘高端处理器市场,被边缘化的趋势难逆。

(天玑1000即MT6889,届时表现值得期待)

这次的MT6889无疑是旗舰级别的SoC,事先发布虽然有抢风头的打算,但实际成绩全面超越当下芯片,这个全新的双模5G芯片还可以跟将发布的高通旗舰骁龙865扳手腕,这是联发科在5G市场的一大步,也是重新塑造自身品牌形象的关键点。届时5G手机也将进行新一轮的洗牌,各大厂商也将采用。群雄并立,谁能在明年的5G市场里为消费者所青睐?我们到时便能知晓!

时代天使(6699.HK):潜在新晋港股通标的,价值有望再度抬升

格隆汇7月8日丨被称为“中国正畸第一股”的时代天使(6699.HK)于6月16日以173港元(IPO价格)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盘中一度暴涨183%,创出490港元的上市最高价,市值一度超800亿港元。随后至今虽呈震荡走势,但整体的市场表现明显好于近期上市的大部分新股。截至目前,时代天使最新报379.6港元,较IPO价格上涨120%,市值629亿港元。

时代天使是国内领先的隐形矫治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占率41.3%,与横扫全球的国际巨头Align Technology(艾利科技/隐适美)分庭抗衡,形成双寡头竞争格局。

受益于隐形正畸行业的快速增长以及公司产品的不断升级,公司近年营收快速增长,毛利率及净利率保持提升。由此,时代天使上市后先后获多家机构看好。

天风证券日前称,考虑到公司是隐形正畸领域港股唯一的上市公司,同时出于谨慎性考虑,给予公司2021年PS为56倍,对应目标价468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海通国际证券首予时代天使目标价442.78港元,认为隐形正畸市场前景广阔、渗透率可提升空间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半年度节点到来,恒生综指成份股迎来新一轮检讨,“港股通”股票池也将随之调整,多家机构称受关注度较高的时代天使(6699.HK)有望新纳入港股通,正式调整预计将于9月6日生效。分析人士认为,被纳入港股通或会使得时代天使再度迎来价值抬升的机遇。

本文源自格隆汇

马光远:“央妈”和“财爹”互怼究竟谁有理?

很多人给我发信息,希望我写文章评论一下最近央妈和财爹掐架的事。中国人喜欢看热闹,这是骨子里的。特别是,像央行和财政部门这种百年难遇的掐架,大家更是不愿意放过。一些媒体看热闹不怕事大,在门户网站为这场掐架设置了专题,甚至“征文”欢迎大家围观。

我也爱看热闹,不过我对这场热闹兴趣一开始并不大。名义上是“央妈”和“财爹”掐架,其实不过是央行研究局的和财政部研究院的对掐而已。偷空围观了一下双方你来我往,总体感觉双方的格局都不太高,屁股决定脑袋的倾向明显到让人不好意思。挺央行的基本都是金融系统的人,而挺“财爹”的几乎都是财政系统的专家。

韩寒说,小孩子才论是非,成年人只有立场。为这场互怼基本定了调。我后来对这场掐架兴趣高了起来,不是大家劝我写文章,而是看到“财爹”这一方的猪队友的表现实在让人着急。

同时,我觉得,这场掐架虽然吃相难看,但在双方互撕的过程中,居然说出了很多中国经济的真相。所以,这是一场品相虽然难看,拳击手的水平一般,但每一拳下去都能砸出几个含金量相当不错的料出来。

央 行 VS 财 政 部

央行研究局的局长在他的文章里面指责财政政策不积极,理由是“财政收入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今年预算安排的赤字率是2.6%,与去年3%的水平相比是紧缩的。”然后用了他一位同事的话,“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在文章里,徐忠其实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比如,财政系统的预算报表很多人看不懂,对企业的减税没有落到实处,提出在控制新增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同时,中央财政的赤字率要高于去年而不是低于去年。

同时呼吁在金融去杠杆面临资本不足的约束的情况下,必须以财政资金充实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并完善公司治理,才能保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被削弱。

我估计,财政系统被这篇文章刺激最大的并非徐忠以上这些观点,而是被央行的研究局局长指责“耍流氓”。

于是,财政系统的专家开始猛烈对徐忠开炮。

比如,对于减税问题,“多位财税专家认为,目前的确存在税收征管强化等原因造成部分企业缴税额上升,但不能因此否定近些年政府持续减税带来的大部分企业税负下降事实。上半年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给下半年减税以更大空间,事实上减税政策也集中在下半年发力。”

这个答辩可以说让我对财政系统专家水平感到极度震惊。“上半年财政收入较快是为了给下半年减税更大的空间”,这是把收税当成了“耍猴”?玩起了朝三暮四的游戏?“减税政策也集中在下半年发力”,哪个文件规定减税政策是在下半年发力而在上半年失效?

稍微有点专业的某专家的言论:

“对减税与税收快速增长迷惑不解,主要还是对减税的政策含义理解有误。

可从如下公式来分析:税收=税基x税率。

减税主要是针对税率的操作,各种优惠、降法定税率、扩大扣除抵免等。而税基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增值税的税基是增加值,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利润,个税税基是居民收入,等等。

当税率下降速度小于税基扩展速度时,就会出现减税的同时,税收也在增长。但这并不表明减税是假的。以税收增长批评不是真减税,显然错了。”

这段话里有拉佛曲线的意思,翻译过来说,税率降了,但税收收入不一定下降,因为税基扩大了。

可是,看看上半年财政收入的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331亿元,同比增长10.6%,首超10万亿,.国内增值税33600亿元,同比增长16.6%,国内消费税6869亿元,同比增长17.4%,企业所得税23928亿元,同比增长12.8%,个人所得税8127亿元,同比增长20.3%,城市维护建设税2542亿元,同比增长16.2%,资源税840亿元,同比增长20.2%。这些动辄增速在15%甚至20%以上的税收真的都是因为税基扩大了吗?

很显然不是,只要稍微和税务系统的聊聊天,就知道,上半年征管有多严格。过去企业避免重税可以通过各种避税手段,今年不行了,等于税没有减而是增加了。税收的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进一步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财政系统也有对央行徐忠的文章怼得很有水平的表现。

比如,对徐忠抱怨财政系统将将财政风险转嫁金融部门,金融系统俨然一副受害者的姿态。

财政系统的专家们进行了猛攻,指出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

而且,进一步揭露,地方政府不规范举债的各类形式、各个环节,几乎都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参与,其包装操作之复杂,远超出基层财政部门的工作水平。

在地方政府债务野蛮生长时期,金融市场产生了大批“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扭曲了市场定价,挤占了投向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源。在“自首”的同时,把金融系统的各种玩法揭露的体无完肤。

财政系统的专家贾康更是直接指责“央行去杠杆的节奏掌握欠佳,银、证、保三家齐步走所带来的同频共振效应,把防风险和中央实质性要求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画等号等因素对此难辞其咎,有反思调整的必要。”

当然,除了看热闹,有必要交代一下这场互撕的背景,那就是上半年中国经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行的压力非常大。

这么多年我对宏观政策的观察,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不管是高增长,还是高杠杆,高债务,背后其实都是发改委、财政和央行合力作为的结果。发改委审批项目,财政负责给钱,而央行提供流动性。

中国经济的成绩也好,挑战也好,基本都是这三驾马车搞出来的。但是,这三家的关系比较有意思,在经济预期好的时候,三方都会很卖力,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银行系统不愿意再放水,扩大资产负债表,而财政系统不愿意提高赤字和减税。

但事实上,这两个部门其实都没有独立性,该怎么干还不得听高层的总体部署!所以,只是嘴上撕撕而已。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种裸的互撕,这让我们距离经济的真相更近。在中国宏观政策决策的过程中,这种互撕其实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至少,没有站在金融和财政任何一方的我等独立人士,可以作为解说员点评这场并不精彩的球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102/1697195343344821.html
上一篇:合婚八字(合婚八字怎么看合不合)
下一篇:1988年属(1988年属什么生肖的命)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