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百年诞辰:张仲礼先生的报国情怀
10月26日,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图片及资料展在上海社科院举行,同时召开了智库建设为主题的学术思想座谈会。内容涉及上海社科院第五任院长张仲礼先生(1920-2015)留学履历、学术贡献、人大议案、关注民生、浦东开发等多个领域。尹继佐、左学金、张道根、熊月之等多位上海学术界权威参加了座谈。
▲ 上海社科院第五任院长张仲礼先生
▲ 10月26日,上海社科院举行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纪念会。图为社科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研究员介绍:张仲礼对浦东开发规划研究的贡献
主持座谈会的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介绍:社科院党委从去年开始就筹备纪念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的活动,图片及资料展由王玉峰副院长带领图书馆和各行政部门协力完成。随后,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和院长王德忠为该展揭幕。
▲ 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
座谈会上,徐威在主旨演讲中回顾:张仲礼先生早年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美国高校的终身教职,携全家回到上海,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当时适逢筹建上海社科院,先生进入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经济研究所情报资料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院长,其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四届,连续提出全国人大的8个一号议案,不仅体现了知识分子代表的风骨,也极大地扩大了上海社科院和学术界的影响力。
徐威回忆到:“我跟张仲礼院长有过接触,1998年我和另外一个记者采访过张院长,当时对老院长儒雅的学者风度印象深刻。”徐威说:“张仲礼先生担任社科院院长12年多,充分发挥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迅速开拓了上海社科院与国际学术界、国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大大提升了社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知名度。先生治学严谨,他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我们都非常熟悉,即《中国绅士》,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 作者(右)与学长、上海社科院第九任院长张道根研究员合影
社科院第九任院长张道根,张仲礼先生曾经参加了其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张道根说:“我的一个最大的感受,特别是结合当今时代,最需要的还是专业的学者,就是我们讲的知识分子,中国真的需要知识分子,那种敬业地把一生献给科学和文化的知识分子,张仲礼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还认为:“没有理论研究就没有上海社科院的核心价值,为国家贡献智慧没有理论指导就不会有大智慧。所以,一定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建设放在根本上。新时代的今天,更需要理论,就像总书记所说的——理论的清醒是最大的清醒。”
经济学家左学金博士曾任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和张仲礼先生一样有多年留学经历并享有国际学术声誉。他认为,张仲礼先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其高风亮节是值得学术后人永远学习的。左学金回忆:“张仲礼曾告知在对三峡工程进行全国人大投票的前夜,自己通宵睡不着;实际上很纠结,即三峡到底应该赞成还是不赞成,至少当时内心不是那么有把握。”左学金说,三峡工程子孙后代会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但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仲礼先生是很有责任感的,也就是拥有一个高度的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情怀。
历史学家熊月之研究员曾经担任社科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和张仲礼先生有着20多年的学术交往。熊月之讲述了张老的高贵品格和长寿之道在于三条:第一条是胸怀坦荡;第二条是大爱无疆,他提出爱中国、爱上海、爱社会科学,还有爱后辈学者、爱青年;第三条是与世无争。熊月之回忆:“张院长晚年藏书,过一阵子就说你来看看——有什么好的就拿去,我不知道拿了多少次。”熊月之概括:正是因为坦荡能够长寿,所以叫做——仁者寿!
▲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
听取了学术权威们的介绍,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谈了感受:
“
张仲礼老院长为社科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社科院在那么一段时间里的迅速发展呕心沥血,这些都激励了我们今天的人,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好的传统,尽心、尽力、尽职,把社科院在新时代所肩负的使命,发展得更好。
”
对此,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说:
“
学海无涯,我们要铭记张仲礼先生为上海社科院做出的贡献,继承和发扬先生的报国情怀、人文精神和治学之道,为推动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也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懈奋斗!
”
笔者是张老传记《智库之宝张仲礼》的作者,曾担任过他的学术秘书长达26年。我自己很长见识的事,就是张仲礼先生引领的浦东开发开放规划研究。
◀ 张仲礼先生领衔的代表性学术成果之一《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
如在上世纪90年代前,笔者对于浦东区域的基本印象只有一只瓜和一句民谚。瓜,著名的南汇8424西瓜,是上海农业那个时代嫁接种源了不起的突破。民谚就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当然,现在这句民谚早已失效了。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由国务院宣布成为国家战略,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而在此前6年,张仲礼就组织团队投入了浦东发展的规划性研究。
▲ 浦东新区:三十而立更扬帆
中国人民普遍敬爱、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小平同志,是当年浦东开发开放最有力的战略推手。除了开发浦东“不动摇、直至建成”的战略目标,他还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战术步骤。于是,笔者所在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就浦东开发开放战略及对策课题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张仲礼院长和王战、姚锡堂、厉无畏、夏禹龙等经济学家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深入研讨中,陆家嘴金融功能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先进制造业加工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开发园区等概念逐步成为浦东发展主承载区。
▲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张仲礼先生和研究生们讨论浦东开发的轮廓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略讨论议题是:如果陆家嘴金融功能区崛起,是否会影响上海外滩银行金融带的根本地位呢?这在当时的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干部中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久,王战和厉无畏分别论证浦江两岸金融分工、浦东发育金融新功能的课题。同时,经济学家告知一线奋斗的干部们,金融不只是银行、财政、货币,还有股市、债市、汇市、保险、再保险、黄金交易、期货期权交易、大宗农产品和贵金属交易等更多更新的业务。一切新的业务试点,都应该放在浦东。由此,我还在媒体上解释金融探索:外滩是客厅,浦东陆家嘴是厨房!这次讨论发生在1995年,现在看来张老引领的研究还是很准确的。
本世纪初,我参加的进一步谋划浦东发展蓝图的决策咨询研讨中,有一项动议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采纳。那就是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发展,还得谋求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具体的对策之一是:浦东得有个年度型的论坛如金融论坛,其影响力要能够比肩《财富》论坛。而这个论坛,就是现在的陆家嘴金融论坛!陆家嘴论坛从一开始起,新民晚报就是主力报道单位。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如今的浦东,业已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个主角,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伟业熠熠生辉的一座丰碑,刻录着上海的光荣与梦想。可以说:浦东开发开放是一项跨时代国家战略的成功。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浦东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34亿元,人均GDP3.32万美元,以全国1/8000面积创造了1/80的GDP、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我想:这一切,应该足以能告慰张仲礼先生等那一辈先知先驱者的报国情怀!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王泠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图 片 | 采访对象提供
编 辑 | 梁 群
百年诞辰:张仲礼先生的报国情怀
10月26日,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图片及资料展在上海社科院举行,同时召开了智库建设为主题的学术思想座谈会。内容涉及上海社科院第五任院长张仲礼先生(1920-2015)留学履历、学术贡献、人大议案、关注民生、浦东开发等多个领域。尹继佐、左学金、张道根、熊月之等多位上海学术界权威参加了座谈。
▲ 上海社科院第五任院长张仲礼先生
▲ 10月26日,上海社科院举行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纪念会。图为社科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研究员介绍:张仲礼对浦东开发规划研究的贡献
主持座谈会的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介绍:社科院党委从去年开始就筹备纪念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的活动,图片及资料展由王玉峰副院长带领图书馆和各行政部门协力完成。随后,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和院长王德忠为该展揭幕。
▲ 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
座谈会上,徐威在主旨演讲中回顾:张仲礼先生早年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美国高校的终身教职,携全家回到上海,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当时适逢筹建上海社科院,先生进入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经济研究所情报资料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院长,其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四届,连续提出全国人大的8个一号议案,不仅体现了知识分子代表的风骨,也极大地扩大了上海社科院和学术界的影响力。
徐威回忆到:“我跟张仲礼院长有过接触,1998年我和另外一个记者采访过张院长,当时对老院长儒雅的学者风度印象深刻。”徐威说:“张仲礼先生担任社科院院长12年多,充分发挥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迅速开拓了上海社科院与国际学术界、国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大大提升了社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知名度。先生治学严谨,他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我们都非常熟悉,即《中国绅士》,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 作者(右)与学长、上海社科院第九任院长张道根研究员合影
社科院第九任院长张道根,张仲礼先生曾经参加了其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张道根说:“我的一个最大的感受,特别是结合当今时代,最需要的还是专业的学者,就是我们讲的知识分子,中国真的需要知识分子,那种敬业地把一生献给科学和文化的知识分子,张仲礼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还认为:“没有理论研究就没有上海社科院的核心价值,为国家贡献智慧没有理论指导就不会有大智慧。所以,一定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建设放在根本上。新时代的今天,更需要理论,就像总书记所说的——理论的清醒是最大的清醒。”
经济学家左学金博士曾任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和张仲礼先生一样有多年留学经历并享有国际学术声誉。他认为,张仲礼先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其高风亮节是值得学术后人永远学习的。左学金回忆:“张仲礼曾告知在对三峡工程进行全国人大投票的前夜,自己通宵睡不着;实际上很纠结,即三峡到底应该赞成还是不赞成,至少当时内心不是那么有把握。”左学金说,三峡工程子孙后代会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但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仲礼先生是很有责任感的,也就是拥有一个高度的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情怀。
历史学家熊月之研究员曾经担任社科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和张仲礼先生有着20多年的学术交往。熊月之讲述了张老的高贵品格和长寿之道在于三条:第一条是胸怀坦荡;第二条是大爱无疆,他提出爱中国、爱上海、爱社会科学,还有爱后辈学者、爱青年;第三条是与世无争。熊月之回忆:“张院长晚年藏书,过一阵子就说你来看看——有什么好的就拿去,我不知道拿了多少次。”熊月之概括:正是因为坦荡能够长寿,所以叫做——仁者寿!
▲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
听取了学术权威们的介绍,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谈了感受:
“
张仲礼老院长为社科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社科院在那么一段时间里的迅速发展呕心沥血,这些都激励了我们今天的人,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好的传统,尽心、尽力、尽职,把社科院在新时代所肩负的使命,发展得更好。
”
对此,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说:
“
学海无涯,我们要铭记张仲礼先生为上海社科院做出的贡献,继承和发扬先生的报国情怀、人文精神和治学之道,为推动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也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懈奋斗!
”
笔者是张老传记《智库之宝张仲礼》的作者,曾担任过他的学术秘书长达26年。我自己很长见识的事,就是张仲礼先生引领的浦东开发开放规划研究。
◀ 张仲礼先生领衔的代表性学术成果之一《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
如在上世纪90年代前,笔者对于浦东区域的基本印象只有一只瓜和一句民谚。瓜,著名的南汇8424西瓜,是上海农业那个时代嫁接种源了不起的突破。民谚就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当然,现在这句民谚早已失效了。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由国务院宣布成为国家战略,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而在此前6年,张仲礼就组织团队投入了浦东发展的规划性研究。
▲ 浦东新区:三十而立更扬帆
中国人民普遍敬爱、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小平同志,是当年浦东开发开放最有力的战略推手。除了开发浦东“不动摇、直至建成”的战略目标,他还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战术步骤。于是,笔者所在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就浦东开发开放战略及对策课题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张仲礼院长和王战、姚锡堂、厉无畏、夏禹龙等经济学家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深入研讨中,陆家嘴金融功能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先进制造业加工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开发园区等概念逐步成为浦东发展主承载区。
▲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张仲礼先生和研究生们讨论浦东开发的轮廓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略讨论议题是:如果陆家嘴金融功能区崛起,是否会影响上海外滩银行金融带的根本地位呢?这在当时的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干部中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久,王战和厉无畏分别论证浦江两岸金融分工、浦东发育金融新功能的课题。同时,经济学家告知一线奋斗的干部们,金融不只是银行、财政、货币,还有股市、债市、汇市、保险、再保险、黄金交易、期货期权交易、大宗农产品和贵金属交易等更多更新的业务。一切新的业务试点,都应该放在浦东。由此,我还在媒体上解释金融探索:外滩是客厅,浦东陆家嘴是厨房!这次讨论发生在1995年,现在看来张老引领的研究还是很准确的。
本世纪初,我参加的进一步谋划浦东发展蓝图的决策咨询研讨中,有一项动议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采纳。那就是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发展,还得谋求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具体的对策之一是:浦东得有个年度型的论坛如金融论坛,其影响力要能够比肩《财富》论坛。而这个论坛,就是现在的陆家嘴金融论坛!陆家嘴论坛从一开始起,新民晚报就是主力报道单位。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如今的浦东,业已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个主角,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伟业熠熠生辉的一座丰碑,刻录着上海的光荣与梦想。可以说:浦东开发开放是一项跨时代国家战略的成功。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浦东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34亿元,人均GDP3.32万美元,以全国1/8000面积创造了1/80的GDP、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我想:这一切,应该足以能告慰张仲礼先生等那一辈先知先驱者的报国情怀!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王泠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图 片 | 采访对象提供
编 辑 | 梁 群
百年诞辰:张仲礼先生的报国情怀
10月26日,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图片及资料展在上海社科院举行,同时召开了智库建设为主题的学术思想座谈会。内容涉及上海社科院第五任院长张仲礼先生(1920-2015)留学履历、学术贡献、人大议案、关注民生、浦东开发等多个领域。尹继佐、左学金、张道根、熊月之等多位上海学术界权威参加了座谈。
▲ 上海社科院第五任院长张仲礼先生
▲ 10月26日,上海社科院举行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纪念会。图为社科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研究员介绍:张仲礼对浦东开发规划研究的贡献
主持座谈会的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介绍:社科院党委从去年开始就筹备纪念张仲礼先生百年诞辰的活动,图片及资料展由王玉峰副院长带领图书馆和各行政部门协力完成。随后,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和院长王德忠为该展揭幕。
▲ 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
座谈会上,徐威在主旨演讲中回顾:张仲礼先生早年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美国高校的终身教职,携全家回到上海,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当时适逢筹建上海社科院,先生进入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经济研究所情报资料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院长,其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四届,连续提出全国人大的8个一号议案,不仅体现了知识分子代表的风骨,也极大地扩大了上海社科院和学术界的影响力。
徐威回忆到:“我跟张仲礼院长有过接触,1998年我和另外一个记者采访过张院长,当时对老院长儒雅的学者风度印象深刻。”徐威说:“张仲礼先生担任社科院院长12年多,充分发挥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迅速开拓了上海社科院与国际学术界、国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大大提升了社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知名度。先生治学严谨,他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我们都非常熟悉,即《中国绅士》,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 作者(右)与学长、上海社科院第九任院长张道根研究员合影
社科院第九任院长张道根,张仲礼先生曾经参加了其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张道根说:“我的一个最大的感受,特别是结合当今时代,最需要的还是专业的学者,就是我们讲的知识分子,中国真的需要知识分子,那种敬业地把一生献给科学和文化的知识分子,张仲礼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还认为:“没有理论研究就没有上海社科院的核心价值,为国家贡献智慧没有理论指导就不会有大智慧。所以,一定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建设放在根本上。新时代的今天,更需要理论,就像总书记所说的——理论的清醒是最大的清醒。”
经济学家左学金博士曾任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和张仲礼先生一样有多年留学经历并享有国际学术声誉。他认为,张仲礼先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其高风亮节是值得学术后人永远学习的。左学金回忆:“张仲礼曾告知在对三峡工程进行全国人大投票的前夜,自己通宵睡不着;实际上很纠结,即三峡到底应该赞成还是不赞成,至少当时内心不是那么有把握。”左学金说,三峡工程子孙后代会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但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仲礼先生是很有责任感的,也就是拥有一个高度的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情怀。
历史学家熊月之研究员曾经担任社科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和张仲礼先生有着20多年的学术交往。熊月之讲述了张老的高贵品格和长寿之道在于三条:第一条是胸怀坦荡;第二条是大爱无疆,他提出爱中国、爱上海、爱社会科学,还有爱后辈学者、爱青年;第三条是与世无争。熊月之回忆:“张院长晚年藏书,过一阵子就说你来看看——有什么好的就拿去,我不知道拿了多少次。”熊月之概括:正是因为坦荡能够长寿,所以叫做——仁者寿!
▲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
听取了学术权威们的介绍,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谈了感受:
“
张仲礼老院长为社科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社科院在那么一段时间里的迅速发展呕心沥血,这些都激励了我们今天的人,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好的传统,尽心、尽力、尽职,把社科院在新时代所肩负的使命,发展得更好。
”
对此,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威说:
“
学海无涯,我们要铭记张仲礼先生为上海社科院做出的贡献,继承和发扬先生的报国情怀、人文精神和治学之道,为推动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也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懈奋斗!
”
笔者是张老传记《智库之宝张仲礼》的作者,曾担任过他的学术秘书长达26年。我自己很长见识的事,就是张仲礼先生引领的浦东开发开放规划研究。
◀ 张仲礼先生领衔的代表性学术成果之一《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
如在上世纪90年代前,笔者对于浦东区域的基本印象只有一只瓜和一句民谚。瓜,著名的南汇8424西瓜,是上海农业那个时代嫁接种源了不起的突破。民谚就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当然,现在这句民谚早已失效了。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由国务院宣布成为国家战略,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而在此前6年,张仲礼就组织团队投入了浦东发展的规划性研究。
▲ 浦东新区:三十而立更扬帆
中国人民普遍敬爱、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小平同志,是当年浦东开发开放最有力的战略推手。除了开发浦东“不动摇、直至建成”的战略目标,他还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战术步骤。于是,笔者所在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就浦东开发开放战略及对策课题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张仲礼院长和王战、姚锡堂、厉无畏、夏禹龙等经济学家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深入研讨中,陆家嘴金融功能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先进制造业加工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开发园区等概念逐步成为浦东发展主承载区。
▲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张仲礼先生和研究生们讨论浦东开发的轮廓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略讨论议题是:如果陆家嘴金融功能区崛起,是否会影响上海外滩银行金融带的根本地位呢?这在当时的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干部中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久,王战和厉无畏分别论证浦江两岸金融分工、浦东发育金融新功能的课题。同时,经济学家告知一线奋斗的干部们,金融不只是银行、财政、货币,还有股市、债市、汇市、保险、再保险、黄金交易、期货期权交易、大宗农产品和贵金属交易等更多更新的业务。一切新的业务试点,都应该放在浦东。由此,我还在媒体上解释金融探索:外滩是客厅,浦东陆家嘴是厨房!这次讨论发生在1995年,现在看来张老引领的研究还是很准确的。
本世纪初,我参加的进一步谋划浦东发展蓝图的决策咨询研讨中,有一项动议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采纳。那就是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发展,还得谋求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具体的对策之一是:浦东得有个年度型的论坛如金融论坛,其影响力要能够比肩《财富》论坛。而这个论坛,就是现在的陆家嘴金融论坛!陆家嘴论坛从一开始起,新民晚报就是主力报道单位。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如今的浦东,业已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个主角,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伟业熠熠生辉的一座丰碑,刻录着上海的光荣与梦想。可以说:浦东开发开放是一项跨时代国家战略的成功。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浦东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34亿元,人均GDP3.32万美元,以全国1/8000面积创造了1/80的GDP、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我想:这一切,应该足以能告慰张仲礼先生等那一辈先知先驱者的报国情怀!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王泠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图 片 | 采访对象提供
编 辑 | 梁 群
清朝工资水平,东北最高,江浙次之,待遇最差的地方,一年只能赚1两银子
社会中上层的高薪
在古代,官员是当之无愧的高收入阶层。以清朝来说,官员的俸禄包括白银和大米,其中一品文官白银180两,九品白银33两。雍正以后,官员有“养廉银”这一合法津贴,通常是俸禄的几倍,乃至几十倍。
拿所谓的“七品知县”来说,他们的年俸是白银45两加大米22.5石,约合白银90两。而一个知县每年的养廉银有600—2000两。依照张仲礼《绅士的收入》一书所说,加上附加税“火耗”等,一个知县的年收入有白银3万多两。但这些收入很多都要贿赂上级,真正到手也所剩无几。
读书人就是当不了官,一直做教书先生,工资也相当可观。大学者到书院去做“山长”(校长),通常一年有几百两收入。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重建了南京的钟山学院,给予山长的待遇是年薪984两白银,包括正式工资、伙食补贴,以及过节费。
晚清山西士绅刘大鹏的东家也很不错,给他开了白银100两的丰厚报酬,还为这位老师配了一个仆人。但刘大鹏并不将之视为理想工作,自言“为糊口计耳”。其实刘大鹏比另一位同行朋友幸运多了,那位朋友一年教五六个学生,一人交“束脩”1600文,加在一起不过白银十两左右,每个月仅靠一两白银养家。
清朝徽州的生员詹元相,除塾师的工作外,主要投资土地当地主。如康熙四十四年,詹元相“支银四两五钱,买贤生弟楼下埞田租六秤,田皮一秤”,第二年他再将“庄基山田皮五秤”租了出去,得银“一两九钱五分”。詹元相有这样的土地至少11块。所谓“一秤田”,即能生产一秤(9—15千克不等)粮食的土地。詹元相的土地名义上能有几十两收入,但实际很难如数拿到,佃农时常有抗租行为,经常还得打官司收钱。
平头百姓的辛苦钱
那么耕种詹元相土地的佃农,一年忙忙碌碌,到头来能有多少回报呢?江南土地分散,没有什么大地主,“自种租田三五亩”的情况很普遍。对生产所得,佃农与地主通常是对半分。少数情况下,有的佃农能获得全部收成的80%,有的仅能拿到15%,这是由佃户掌握生产工具的多少决定的。如果佃户的农具、耕牛、种子都借自地主,又怎么好意思在年终时多分稻谷?
詹元相的“庄基山田皮”既收1.95两白银的租金,那租户所得也大致相当。这个租户显然不会一年仅种这么一小块土地。张履祥《补农书》说“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而徽州亩产粮食328斤,一个农民年产3280斤,自己落一半,约17石,合白银25两。这还不算家庭中的妇女们,通过织布等副业获得的“外快”。
种经济作物来钱快,古人也懂。福建南靖县的邱双租种了一块甘蔗地,一年租金为白银2.4两。收获的甘蔗后来卖了番银17元,大约合白银14两左右。这么一算,邱双的地租不过是收成的17%。平均下来,一两白银恰是邱双每月的收入。
在绅士、自耕农以外,明清两朝还有工资日结、月结的短工,一干一年的长工。清朝19个省区中,东三省禁止内地移民,人口较少,用工成本最高,通常一年需白银9—15两。内地工资以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为最高,平均一年6—8两,陕西、山东、湖北等大多数地区在4—6两左右,待遇最差的是甘肃、广西、贵州,一个长工干一年只能得到1—3两。这就是说,清朝一个长工要赚一两白银,最少要一个月,最多几乎一年。
短工杂役的薪水比长工多不少。万历年间,宛平县县令沈榜的《宛署杂记》,记录县政府的收支。他说,雇佣没有技术的杂役,比如“打扫夫、短夫”,日薪是白银0.03—0.04两;有技术的,如“油漆匠、装钉匠”能有0.05—0.07两的日薪。
至于医生,西门庆家请大夫看病,少则给白银二钱,多则有三五两。当医生看来在什么时代都是高收入者。
明清时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都在一两白银左右,但因白银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化,清朝工人的生活水准较之明朝有所下降。
(原刊于《新周刊》)
明清绅士参与基层政治传播,维护共同利益诉求,承担百姓希望寄托
明清时期,绅士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由于人数众多且相对稳定,在基层政治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种角色的权威基础一方面来自官方,正如张仲礼所说:“绅士受到官府的重视,一般被视为可以与地方官平起平坐。此外在法律上还特别保护绅士免受平民的冒犯,如有冒犯,法律予以严惩。”
因其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共同的利益诉求,普通百姓也寄希望于绅士参与公共事务。
官方给予的权威政治权力不同于社会权威。中国古代的绅士是不拥有实际的政治权力的,仅仅是一种社会权威。
这种非正式的社会权威又是与国家正式权力相对称的,国家给予绅士以必要的保护和支持,正是国家所赋予绅士的特权使得他们能在基层社会中行使绅权。
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结构,通常州县官无法在短时间内熟悉所在地方,因此基层信息的扩散和流通基本交由绅士完成。
在一段知县与绅士相处之道的文字中写道:为政不得罪于巨室,交以道,接以礼,故不可权势相加。
此外还对接见绅士的常规以及绅士日常活动礼仪做了说明,不要求绅士在拜会官员时行下跪礼仪,绅士佩戴的帽子和官吏相似,都有冒顶等等。
这些都表明在官府眼中,绅士是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也表明官府对绅士力量的重视。
以清代为例,清代政治结构中有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第一个是根据《回避法》,官员不得在他原籍省份任职,并且也不能在距原籍不足五百里之地的邻省任职;
第二个是清代州县幅员辽阔,除了州县行政驻地及其周围市镇外,尚有大量村庄,最多的江苏省溧阳县居然有1560个村庄;
第三个是州县官的任期普遍比较短,据张仲礼的统计,清代州县官平均任期不超过五年,道光时期常宁知县平均任期甚至只有一年。
因而州县官任职期间几乎不可能完全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基本都需要求助于绅士。
从清代律例、谕旨和成例所规定的刑法和法律上的有关条文来看,都从体现了绅士所享有的势力和威望。
作为绅士阶层,他们享有的地位与知县不相上下,有时甚至品级更高。清代州县官对此也有所记载:绅士虽不必尽贤,毕竟自顾颜面,故见客不可不勤。
因而绅士成为州县官获取民间信息的重要渠道,州县官也通过绅士这一群体与民间社会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以完成基层政治传播。
但不同的是相较于州县官的正式的社会权力存在来说,绅士更多的是以社会权威为基础,连接州县官与基层民众的中介。
民间的认同从基层民众的角度而言,一方面是文化上,由于普通民众普遍不识字、缺乏文化知识,难以获取信息,导致平民和官僚之间难以进行有效沟通。
加之平民力量相对薄弱,不足以抵抗政府权力对乡村社会的侵扰,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有文化的绅士参与公共事务,跟他们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能够在政治上保护他们。
也正因为如此,州县官通常把解说与基层民众教化的任务交给当地绅士,在这个意义上绅士与平民是相互依赖的,绅士连接百姓与官僚,使得基层政治得以有序运转。
另一方面是绅士在基层社会中进行的各项公益活动,为争取到基层百姓的认同奠定坚实基础。
在政治上,绅士因其自身的社会身份而与官衙有不解之缘,他们通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以及地缘和血缘关系等结成社会关系网。
凭借这些私人关系,绅士不仅可以在本乡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且可以在本乡之外得到官府的关系和支持。
在经济上,绅士一般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财产,有较为扎实的家族经济基础做支撑,当地方政府无法满足乡村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时,地方权力就出现了空缺。
而绅士树立自己权威最佳的渠道即是用私人财产或家族财产来满足乡村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在遭遇灾荒时,绅士主动承担着社会责任。
在地方公益事业层面,绅士凭借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特权,修建和完善乡间的公共基础设施,出资设立学校、祠庙、兴修水利等。
维系乡村社会的正常运转和民间生活设施。由此享有文化权威和社会权威的绅士阶层是这个民间控制系统的社会基础。
也正是这些要素增强了乡民对绅士群体的认同感。由此可见,在官方授权和民间认可的共同作用下,绅士在基层政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牢固。
一方面,官方以法律或文书的形式明确绅士在基层社会中的地位,给予他们必要的保护,为绅士进行基层政治传播活动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民众也从心理上认可绅士在基层社会中的地位,这也为绅士在民间进行政治信息的传达提供民众基础。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历史开讲#
好书·新书
《万国商团》
徐涛 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的新式商人组织与上海史皆是成果丰硕的学术领域,横跨其间的上海万国商团迄今却尚无专门研究,本书是海内外学界第一部以其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本书利用从世界各个角落搜集而来的新史料,对存世近一个世纪的万国商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与解读,通过对万国商团演变过程、主要活动、制度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既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冲击反应”范式,亦不景从于“中国中心论”的诠释路径,试图超越“民族-国家”的限制,采取全球史视野鸟瞰近代上海,重新阐释了上海乃至近代中国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的复杂面向,探究这座城市得以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的更为深层的历史成因。附录设置丰富,关于万国商团许多文献皆为首次刊布,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化提供极大便利。
1903年,万国商团在南京路游行
图片来源:Eight five years of Shanghai Volunteer Corps(《万国商团85周年纪念册》)
1937年,跑马厅的年度检阅
作者简介✦
徐涛,祖籍山东五莲,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上海市“晨光计划”“曙光计划”学者。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着眼于上海城市的历史嬗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国际科研项目2项;已出版专著《与上海》《自行车与近代中国》等4本,主编英文论文集1本,参与编著10余本,发表论文70余篇。荣获“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奖”一等奖、张仲礼学术奖等。
目录预览✦
向上滑动阅览
目 录
序 一 熊月之
序 二 朱 英
绪 论 最陌生的“上海人”(Shanghailander)
一、一条“马路”
二、两条路径
三、三种情形
四、全球视野
第一章 忽生忽灭
一、租界·成军
二、“泥城之战”
三、名存实亡
第二章 英式商团
一、工部局接管万国商团
二、枝附叶着:万国商团与英帝国
三、英侨武人
第三章 万国之名
一、化敌为友:华员群体
二、常备武力:白俄军人
三、其他民族属性连队
第四章 繁市隐忧
一、全新的《防御计划》
二、尽显疲态的万国商团
三、“中立”不立
四、两战之间
第五章 孤岛残兵
一、淞沪会战
二、为德不终:孤岛中的孤军
三、风声鹤唳的日子
四、大限已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万国商团历任团长
附录二 万国商团历年规模
附录三 万国商团历年经费
附录四 万国商团统辖作战单位列表(按时间排序)
附录五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Regulations For The Shanghai Volunteer Corps,October 1922(《万国商团章程,1922年10月》)
附录六 《万国商团华队公会章程》
后记
名家推荐✦
剖析近代上海作为中外利益共同体的特点,可以有多种切入点,共同防治传染病、共同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共同治理走私贩毒、共同疏浚黄浦江等,但若论维持时间之长、涉及侨民群体之多,则以万国商团最为突出。徐涛博士这本专著,是对万国商团这一组织的第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学术梳理与研究。
总之,本书史料丰赡,视野宏阔,见解新颖,框架合理,分期妥帖,是一部开拓幅度大、原创程度高的优秀学术著作。此书的出版,对于上海史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乃至对于整个中国近代史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假如将已得之资料,汇编出版,或在网上公布,则泽惠学林必然更多。
——熊月之
当今学界趋于严谨,故慎用填补研究空白之说,但称本书的出版填补商团史研究学术专著的空白却是实至名归。尤其是相对于华商所建之商团,万国商团的研究难度更大,因而更值得肯定。另外,在整体上商会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远超商团史研究,但对西商在华组织的洋商会至今也研究薄弱,不仅无专著出版,而且论文也极其少见。商团研究虽落后于商会研究,但对西人组织的万国商团却即将有专著出版,在这一点上又超过了商会。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既推动商团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又促进在华洋商会研究的进步。
——朱英
实拍书影✦
资料:上海辞书出版社
编辑:徐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