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九公黄飞虎南宫适封神演义中五大凡人战将,他们的战绩谁更好?
说到武艺高强的战将有很多,却都是些正常的武力拼,而在封神演义里面不同了,在那个仙魔大战、法宝仙术四处纷飞的时代,却有几位没有法凭着武艺能够战败众多散仙道人的高手,他们就是邓九公、黄飞虎、黄天祥、邓婵玉、南宫适。这五位武艺高强的凡人,到底谁的战绩更好呢?
第一名:南宫适
南宫适应该是封神演义里的奇迹,他虽然武艺高强却不懂法术,一直冲锋在前却没有阵亡。他手使一口大刀勇冠三军,三十个回合斩了黄元济;张山的大将李锦几个回合就被他斩杀,猛将晁雷和魏贲也相继被他生擒活捉了。斩杀哼将郑伦的梅山七怪金大升也是倒在他的刀下。他的武艺与胆识确实是非常强的。
第二名:黄飞虎
武成王黄飞虎是商周两军的重要大将,也是后来的五岳之一。他为帅为将都是一流水准,虽然他在封神演义里被法宝擒拿是比较多的,不过他的武艺与战绩是很不错的。陈梧、张节倒在他的金攥提芦枪下,斩杀黄天化的高继能与哈将陈奇被他刺于马下。卞金龙与郑桩也都亡在了他的枪下。他的战绩不在南宫适之下,只是他没有南宫适幸运,在渑池县倒在了张奎手中。
第三名:邓婵玉
如果说到最强的凡人武将,邓婵玉虽然武艺不是最强的,不过她的五光飞石战绩非常好,众多高手仙人都败在她的五光飞石之下。
在归周之前哪吒、黄天化、龙须虎都在邓婵玉的神技之下受过伤。归周后先后打伤了马元、张山、洪锦众多大将。殷洪与哼将陈奇也吃了她的神石之苦,无人能敌的孔宣也是两次被她的神石所伤。
不过最后她也倒在了渑池县,同为女将的高兰英在阵前被她神石所伤后,再次相遇她就先下手为强,暗算了邓婵玉将她斩杀。邓婵玉的战绩确实不错,不过她却没有什么斩杀战功。
第四名:黄天祥
黄飞虎的儿子,也是一位没有法术的凡人勇将。战绩虽然不如父亲,不过也斩杀了有法术的风林,他曾与张桂芳大战了三十多个回合,商将苟章也被刺于马下。
第五名:邓九公
邓婵玉的父亲刀法精堪,归周后他的战绩也是很不错。殷郊手下大将刘甫被他一刀斩杀,精通法术的马善也被他擒拿。斩张山、马方、余成他也是战功卓越。不过最后他还是倒在了哼将陈奇的法术之下。
封神演义里的邓婵玉,打神打圣打准圣,却嫁给了又矮又丑的土行孙
封神演义中,有一位女将军,她的名字叫邓婵玉。她是商朝名将邓九公的独生女儿,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使用五色飞石,能够打败神仙和圣人。
她曾经为商纣效力,后来投靠西周,成为姜子牙的麾下。她的一生充满了战火和血泪,她的爱情也是悲惨和无奈。
她最终死于渑池之战,被封为六合星君。她是封神演义中最强大也最可怜的女性角色之一。
邓婵玉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她的父亲邓九公是商朝三山关的总兵官,统领着十万精锐之师。
邓婵玉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武艺,不仅身手敏捷,力大无穷,而且聪明伶俐,善于用计。
她最擅长的武器就是五色飞石,这是一种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石头组成的暗器,每种颜色代表一种属性,分别是金、木、水、火、土。
邓婵玉能够灵活地控制五色飞石的飞行轨迹和速度,根据敌人的弱点和情况变化攻击方式。
五色飞石既可以用来远程打击敌人,也可以用来近身肉搏。邓婵玉凭借这种暗器,在伐西岐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伐西岐之战是商朝和西周之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商朝暴君纣王为了消灭西周的反抗势力,派出了申公豹、邓九公等大将率领数十万大军围攻西岐。
西周则由姜子牙、哪吒、杨戬等阐教门人和武王姬发等周将共同抵抗。邓婵玉作为邓九公的先锋将领,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惊人的实力和勇气。
在第一阵中,邓婵玉遇到了哪吒这位神通广大的三太子。哪吒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拥有无与伦比的神力和法宝,如混天绫、乾坤圈、火尖枪等。
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对抗过东海龙王等强大的敌人,并且都能取得胜利。他在封神演义中被誉为“天下第一英雄”。
然而,在与邓婵玉对战时,哪吒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邓婵玉不惧哪吒的神力,与他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她灵巧地躲避了哪吒的混天绫和乾坤圈的攻击,反而用五色飞石打中了哪吒的面门,让他鼻青脸肿,痛不欲生。哪吒虽然不甘心,但却无法摆脱邓婵玉的追击,只好败退回营。
在第二阵中,邓婵玉又遇到了黄天化这位阐教门人。黄天化是姜子牙的得意弟子之一,也是玉虚十二仙人之一。他修炼了金刚不坏之身,能够抵挡一切外来的伤害。他手持金刚杵,能够打碎一切障碍。
他在封神演义中被誉为“金刚不坏大力士”。然而,在与邓婵玉对战时,黄天化却发现了自己的弱点。邓婵玉不畏黄天化的金刚之身,与他展开了激烈的肉搏。
黄天化
她灵活地闪避了黄天化的金刚杵的攻击,反而用五色飞石打中了黄天化的眼睛,让他眼冒金星,无法辨别方向。黄天化虽然想要反击,但却无法找到邓婵玉的身影,只好败退回营。
在第三阵中,邓婵玉又遇到了龙须虎这位商朝将领。龙须虎是商朝三山关的副将,也是邓九公的心腹之一。他有着一张虎头人身的怪相,能够吐出火焰和毒气。他手持一根铁棍,能够打出大小不一的石头。
他在封神演义中被誉为“火焰毒气大将”。然而,在与邓婵玉对战时,龙须虎却遭遇了自己的克星。邓婵玉不惧龙须虎的火焰和毒气,与他展开了激烈的对轰。
龙须虎
她灵活地躲避了龙须虎打出的石头,反而用五色飞石打中了龙须虎的要害,让他重伤倒地,差点丧命。
以上这三人中,黄天化和龙须虎在封神后都成为了天上的神祇,哪吒则在封神后肉身成圣。也就是说,邓婵玉曾用五色飞石打神和打圣,并且都能取得胜利。
当然,对于邓婵玉来说,最强战绩还得说是在金鸡岭对战孔宣时。孔宣是商朝最强大的将领之一,也是准圣级别的高手。他拥有五色神光这种无敌的法宝,能够收服一切生灵和法器。他曾经以一人之力对抗过陆压、燃灯等仙界大佬,并且都能取得胜利。
孔宣
他在金鸡岭之战中,收服了无数西周和阐教的将领和法宝,如姜子牙的打神鞭、韦护的降魔杵、李靖的黄金玲珑宝塔等等。他在封神演义中被誉为“五色神光无敌将”。
然而,在与邓婵玉对战时,孔宣却遇到了自己的劲敌。邓婵玉不畏孔宣的五色神光,与他展开了激烈的对决。
她灵活地躲避了孔宣的五色神光的攻击,反而用五色飞石打中了孔宣的面门,让他受了重伤,不得不退回本营。
也就是说,邓婵玉曾用五色飞石打伤了准圣,并且让他逃跑。这是邓婵玉最辉煌的战绩,也是封神演义中最惊人的一幕。
邓婵玉虽然有着打神、打圣、打准圣的能力,但她却无法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她本应该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女子,但她却被迫嫁给了一个又矮又丑又老的男人,这个男人就是土行孙。
土行孙是商朝三山关的副将,也是邓九公的心腹之一。他有着一张猴头人身的怪相,能够变化出无数分身。他手持一根金箍棒,能够随心所欲地变大变小。他在封神演义中被誉为“猴头变化大王”。
土行孙虽然有着不俗的武功和法力,但却没有什么品德和情趣。他早就看上了邓婵玉这个美貌如花的女子,但却没有得到邓婵玉的芳心。
土行孙为了得到邓婵玉,不惜使用了各种手段和计谋。
首先,他利用了邓九公对他的信任和恩情,让邓九公答应了将女儿嫁给他的承诺。
其次,他利用了阐教对商朝的支持和压力,让阐教门人惧留孙出面施压给邓九公,让邓九公不得不履行承诺。
最后,他利用了自己的武力和法力,在洞房花烛夜强行霸占了邓婵玉。
邓婵玉本来是一个自尊自爱的女子,她对土行孙没有一丝好感和情意。她在洞房花烛夜拒绝了土行孙的要求,并且表示愿意与土行孙分手。
然而,土行孙却不肯放过她,他先用捆仙绳将邓婵玉捆住,然后再用金箍棒强行侵犯了邓婵玉。这样一来,邓婵玉就成了土行孙名副其实的妻子,也成了土行孙的俘虏和玩物。
邓婵玉虽然被土行孙所辱,但她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尊严和信念。她在内心深处仍然抗拒着土行孙,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父亲和同胞。
她在后来的战争中,仍然为西周和阐教而战,仍然用五色飞石打败了无数的敌人。她甚至还救过了自己的真爱,那就是杨戬。
杨戬是姜子牙的得意弟子之一,也是玉虚十二仙人之一。他修炼了三花聚顶之法,能够飞升成仙。他手持三尖两刃刀,能够斩断一切邪恶。
他在封神演义中被誉为“三花聚顶大仙”。杨戬与邓婵玉是一见钟情的恋人,他们在伐西岐之战中相遇相知,他们在金鸡岭之战中相救相助,他们在渑池之战中相守相随。他们的爱情是封神演义中最动人也最悲哀的一段。
杨戬知道邓婵玉已经被土行孙所占有,但他却没有放弃对邓婵玉的爱恋。他曾经多次向邓婵玉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并且希望能够与邓婵玉共度余生。
然而,邓婵玉虽然也爱着杨戬,但她却不能接受杨戬的请求。她觉得自己已经被土行孙所污染,不配做杨戬的妻子。
她也觉得自己已经被土行孙所束缚,不能背叛土行孙。她只能将自己对杨戬的爱埋藏在心底,只能与杨戬做无法实现的梦。
邓婵玉和杨戬的爱情最终没有结果,他们在渑池之战中同归于尽。渑池之战是商朝和西周之间的最后一场决定性的战争,纣王派出了申公豹、孔宣等大将率领数百万大军围攻渑池。
西周则由武王姬发、姜子牙、哪吒等阐教门人和周将共同抵抗。邓婵玉作为土行孙的妻子,在这场战争中跟随土行孙作战。杨戬作为姜子牙的弟子,在这场战争中跟随姜子牙作战。
在这场血腥的中,邓婵玉和杨戬再次相遇了。他们在混乱的战场上相认相拥,他们在残酷的生死间相视相笑,他们在绝望的结局前相吻相别。
他们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和生命为对方而战,为对方而死。他们用自己最真诚的情感和灵魂为对方而祈祷,为对方而祝福。
他们最终死在了对方的怀里,他们的鲜血和泪水混合在一起,他们的灵魂和情感升华到了极致。他们的爱情虽然没有结果,但却永垂不朽。他们的故事虽然悲哀,但却感动了天地。他们的牺牲虽然惨烈,但却有意义。
邓婵玉和杨戬在渑池之战中牺牲后,他们的灵魂并没有消散,而是被姜子牙收入了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和功绩,特别将他们封为了六合星君。
六合星君是天上的一颗明星,它代表了邓婵玉和杨戬的灵魂和情感,它也代表了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
邓婵玉和杨戬虽然不能在人间相聚,但却能在天上相守。他们虽然不能在尘世相爱,但却能在星空相恋。
邓婵玉是封神演义中最强大也最可怜的女性角色之一,她的故事充满了悲壮和感动。她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国为民而战,她用自己的美貌和才华为爱为情而生。
她虽然遭遇了无数的苦难和不幸,但她却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她虽然没有得到过自己想要的幸福和快乐,但她却给予了别人无数的希望和感动。
她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女英雄,她是一个值得我们记住和传颂的女神。
欢迎你评论——#头条创作挑战赛#
此人性情刚烈,封神之战曾亮剑纣王?女娲却让千年狐妖认他做爹!
文:四角夔牛(作者原创授权)
历史小说往往会有一个写作套路:国之将兴,必出祥瑞,国之将亡,必出妖孽。夏朝灭亡前,出现了妹喜,这一点,在《封神演义》中也出现了,商汤灭亡前,出现了妲己。这个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妲己,本来是良善之人,但是没几句台词,就被千年狐狸精附身,肩负着女娲娘娘的嘱托,去完成女娲娘娘的使命。
在《封神演义》一开始,说到北海的袁福通造反,闻太师亲自去带兵镇压,一般而言,如果写到一方诸侯造反或某些地方的百姓造反,一般会做一下铺垫,比如《三国演义》中的黄巾军起义,也说到东汉朝廷如何无能等,在《封神演义》中的袁福通造反,更像是一个引子,引出后面的故事。并且袁福通造反,并未写到故事的大背景如何,纣王如何昏庸无能等,袁福通造反,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野心很大。袁福通的出场,我感觉更像是为其他的诸侯试水,看看朝廷怎么处置,摸一摸朝廷的态度,我觉得其他的诸侯应该是作壁上观。
我们来看冀州侯苏护是如何出场的。《封神演义》第二回:天下诸侯俱进朝歌。此时太师闻仲不在都城,纣王宠用费仲、尤浑。各路诸侯都知道二人把持朝政,擅权作威,少不得先以礼贿之以结其心,正所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内中有位诸侯,乃冀州侯苏护,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刚方正直,那里知道奔竞夤缘;平昔见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执法处分,不少假借,故此与二人俱未曾送有礼物。也是合当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诸侯俱送有礼物,独苏护并无礼单,心中大怒,怀恨于心。不题。原来是苏护为人正直,不肯接交这两个小人,所以两个小人怀恨在心。又有费仲进谗言,说苏护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可以招纳进宫,侍奉陛下。而苏护又言辞拒绝,并且义正言辞将纣王教训一顿。纣王大怒,纣王和苏护两人的矛盾突然升级。纣王仰仗自己是天子,威逼苏护,苏护因此在午门写上: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像费仲尤浑这种小人,最擅长的就是进谗言借刀杀人。历史上的郭子仪,功高震主,就很会保护自己的一家人,一点官威都没有,谁都可以任意的进出他们家,郭子仪每天就陪着媳妇们、女儿们描眉。有一天,郭子仪要求全家都回避,因为一会要有个大臣来拜访,这个人有残疾,而且心胸狭窄,如果有人笑话他,他必定怀恨在心,而且必定要采取报复行为。郭子仪害怕自家的仆人笑话他,所以全家都要回避,那个大臣拜访完毕、打道回府,郭子仪才松了一口气。后来的颜真卿就没那么幸运,得罪了这个奸臣,安史之乱时,有一次需要一位大臣赶赴前线,这个奸臣建议颜真卿前往,并说颜公文武双全,威名远播,除了此人,没有合适的人选。皇帝于是命颜真卿赶往前线,大家都知道这一去必定凶多吉少,最后颜真卿死在了前线,此奸臣名叫卢杞。
冀州侯的遭遇很像颜真卿,因为正直不阿,得罪了当朝权贵,当朝权贵费仲尤浑就设下奸计陷阱,让冀州侯往里面跳,这条奸计就是令冀州侯进献女儿,因为他们听说冀州侯苏护的女儿极其漂亮。果然,性情刚烈的冀州侯马上入套了。
冀州侯苏护被纣王宣召进宫,苏护一听是让自己把闺女进献出来,于是正言道:陛下的宫中,有皇后、有皇妃,好几千人,为什么还要听信左右佞臣的谗言,要在天下范围内选美呢?况且我闺女粗俗鄙陋,难以达到皇妃的标准。陛下应该把心思放在治国理政上。纣王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谁不愿意把闺女假如皇宫,成为皇亲国戚,那是何等的荣耀啊?这时候,苏护拔高一个声调说:我听说夏朝就是亡于国君好色,难道商汤也要重蹈覆辙吗?这一下气坏了纣王,把纣王比作是亡国之君。
气得纣王命左右拿下苏护,大刑伺候,这时候费仲尤浑进言说:不如放他回去,一来让他感激大王法外开恩,二来让天下百姓看看,苏护虽然冲撞陛下,但是陛下仍然宽宥了苏护,让天下百姓看看陛下乃是仁君。或许这样,苏护基于对陛下的感激,会把女儿进献过来。纣王一听,言之有理,就准奏了。苏护临走前,写下了上面那首诗。纣王得知以后大怒,想御驾亲征,鲁雄心想苏护是一位正直的忠臣,最后暗中保护一下这位忠臣,于是鲁雄劝阻:天下那么多路诸侯,可以点一二路诸侯前去讨伐,哪用得着陛下亲征。纣王又问谁可以?费仲尤浑说北伯侯崇侯虎可以。鲁雄一听,北伯侯崇侯虎这人不咋地,要是让北伯侯崇侯虎去了,路过的地方,必定盘剥当地百姓,不如再推荐西伯侯,西伯侯是个仁义之人。于是又说西伯侯素有盛名,不如也带上西伯侯。说不定,不用动刀兵,就能不战而胜。纣王命西伯侯、北伯侯征讨苏护,西伯侯和北伯侯在接到圣旨后,还有一段理论,北伯侯认为应该马上执行纣王圣旨,西伯侯觉得里面是否有隐情?出师是否名正言顺?最后西伯侯妥协,说你先去,我随后就到。
崇侯虎到了冀州,苏护大怒,认为北伯侯贪婪粗鄙,本来就很烦他,他还有脸来?王老师因为收学生礼被学校开除,他还有脸来?哈哈。崇侯虎排兵布阵,与冀州侯大战,结果损兵折将,崇侯虎脸上挂不住,副将出主意:胜败乃兵家常事,等着西伯侯来了,大军压境,冀州侯必定完蛋。没想到冀州侯苏护晚上趁着夜色劫营,再次令崇侯虎颜面扫地,大败而逃,幸亏亲弟弟崇黑虎来接应。崇黑虎用法术生擒苏全忠,崇黑虎学过法术,后背上有一只葫芦,念动咒语时,从葫芦嘴上冒出黑烟,越来越多,不一会就从黑烟中飞出很多铁嘴神鹰,这些神鹰把苏全忠的战马的马脸啄了一下,战马受伤,把苏全忠掀下马来,被崇黑虎拿下。苏护正岌岌可危之时,督粮官郑伦来了,郑伦用法术捉了崇黑虎,郑伦是最后封神时的哼哈二将之一,在西昆仑山度厄真人那里学到了摄人魂魄的法术,从鼻子中发春两道白光,对方听到哼的一声,基本就昏迷了,后面的三千乌鸦兵马上用钩子、绳子等来抢人,把对方俘虏了。另一人是陈奇,从嘴里能发出黄光,也是同样的效果。没想到苏护和崇黑虎是英雄相惜,苏护并没有为难崇黑虎,而是设下宴席招待崇黑虎,两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相谈甚欢。崇黑虎说到,我此次前来,一是我兄长在战斗中失利,二是我来解仁兄之困难。崇侯虎一看崇黑虎都被抓了,正不知该怎么办时,西伯侯的大臣散宜生来了,递上一封信,那是西伯侯劝降冀州侯的信。
信中大体内容如下:你违逆纣王,题写反诗,这是两件错事,因为一个爱女,失了君臣大义,这是三件错事,你要是愿意把女儿进献给纣王,有三大好处:一是你成为皇亲国戚;二是你永镇冀州,造福百姓,你家人也躲过一场灾难;三是当地的百姓也免于战火牵连。我和你同殿为臣,有赞赏你是正直之人,所以劝你仔细考虑一下。苏护接受西伯侯的建议,把女儿进献给纣王。有人解读这一段,说是冀州侯苏护一开始是一时冲动,题写反诗,还胆大妄为,和纣王派来的兵马对阵,其实呢,没等多长时间,等苏全忠被抓,静下心来,也觉得不合适,但是已经骑虎难下了,硬着头皮对抗到底,这时候的西伯侯很会看时机,他就是要等到崇侯虎和苏护,互有胜负,陷入拉锯战时,再出面调停。如果一开始调停,苏护仗着自己的自信,不会听劝的。这时候,苏护陷入困境,急需出路,正好这时候西伯侯来当和事佬,苏护赶紧顺坡下驴。还说西伯侯的这封信其实很一般,既没有文采,也没有深刻的大道理,即便西伯侯送来一张白纸,苏护也会说我听西伯侯的意见,把女儿进献给纣王。这种解读也有道理。
这时候,双方把战俘放掉,崇黑虎回到崇侯虎的大营,数落崇侯虎:一个娘生的,也有奸有贤。你不帮纣王干点好事,全天下都知道你这人只顾迎合纣王,干了 很多坏事。再一个,你带了五万精兵,都不如西伯侯的一封信,太丢人了,以后咱俩不是兄弟了。并让左右放了苏全忠,苏全忠跪地下感谢崇黑虎,说叔父的恩情,像是再生之恩,将来永远不会忘记。崇侯虎一旦办法也没有,威信没有崇黑虎高,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默默的收拾兵马回国,并向纣王上表请罪。
《封神演义》在第二回就写到这样一个国家栋梁之才,被逼造反,作者想暗示我们什么?
作者想暗示我们,一,商朝灭亡其实是气数已尽,再加上纣王昏庸无道,杀妻诛子,鱼肉百姓,竟然造出虿盆、炮烙这样的酷刑,尤其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大臣,这些大臣都是中枢神经,没了这些大臣,朝廷没法运转,天下即将大乱。这样的朝廷,焉有不亡之理?况且,书中几个大将之才:苏护,武成王,洪锦,邓九公等陆陆续续全都归顺西周,这对商朝而言,就像釜底抽薪。这些人本来是忠臣,也是干将,这些人如果对商汤失望,产生了不满之心,那是非常危险的。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这些大将,是支撑整个成汤天下的栋梁,依靠这些人保家卫国,才能延续成汤的江山。
在《天下第一》这部电视剧中,皇帝之所以对铁胆神侯朱无视很忌惮,就是因为护龙山庄依靠情报,得到了很多将军的秘密或叫把柄,借此控制十大将军,十大将军的兵符都掌握在铁胆神侯手中,铁胆神侯可以调动天下兵马,这是多么的令皇帝难受,兵权掌握在神侯手中。后来,曹正淳对当朝皇帝十分不满,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兵权,最后也效仿朱无视,通过一些把柄,要挟三位将军,让三位将军把兵符交出来。曹正淳当时的狠话就是:等我集齐了所有兵符,就让你这个昏君好看。可见古代兵权的重要性,而这些被纣王逼走,最后投向武王阵营的,基本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将。
二,为封神之战做铺垫。坊间很多小说提到巫妖大战、封神之战、佛道之争。洪荒流小说虽然吸收了《封神演义》的内容,毕竟不是《封神演义》。洪荒流小说吸收的内容太多了,古代的神话故事和神话小说,它都借鉴,大家熟知的《白蛇传》《济公传》《八仙传》《镜花缘》《西游记》《封神榜》《北游记》《南游记》等,都有借鉴。我倒是觉得,这种写作手法,很像《三国演义》中,对东汉末期的描述和对刘备这个形象的塑造。把汉朝写的大厦将倾,皇帝昏庸,宦官专权,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而刘备仁义忠厚,且心怀大志,虽然落魄到去卖草鞋,但是心中仍然惦记着被曹操挟持的小皇侄,以此来为刘备的奋斗做烘托,以及为后来的刘备登基称帝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