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历史意义
一、本文概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是经审定修改后定为《选集》的开篇之作,关于《分析》概述、背景、动机、要点已在前文(重温经典|《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所体现,读者如有兴趣可以自行点击链接前往阅读。本文用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分别论述这篇文章对其意义之所在。
第一个视角是本人。对于毛本人来说就是丢掉幻想、认清现实、思想独立。一是陈独秀拒绝让丢弃了依靠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的幻想。二是认清了笔杆子存在局限性以及农民是今后革命方向的现实。三是毛在思想上愈发独立自主。
第二个视角是同时代的人士。一是对国民革命过去成效甚少的总结和对过去右派敌对行为的总结。二是对进步人士和内来说提供了一个新的反思角度,有没有犯了敌我不分的错误。三是未来革命的方向是要团结联合农民阶级。四是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去解决我们中国具体的实际问题。
以上为全文精华要点以及推断性结论,以下为详细展开叙述,字数约为6300字,阅读时间约为15分钟,大家可自行选择是否继续阅读。
因遇上新春佳节,下周四即2月15日暂缓更新,也在这里给各位龙的传人拜个早年,祝大家龙年吉祥又如意,财源滚滚不停息。
二、第一个视角:本人。一是陈独秀拒绝让丢弃了依靠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的幻想。
曾把《分析》寄给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附一:的关于此段经历的回忆,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让他酌情在《新青年》(附二:《新青年》简要介绍)或在党其他的相关机关报刊上发表该文,但因该文中提到要在领导下实行激进的土地政策和大力组织农民(附三:陈独秀与关于农民问题的认知差异)而遭到了陈独秀的拒绝。这么做的动机很简单,一是期许陈独秀能做出方向性的改变,不要只顾着团结还要尝试去发动农民,但深知陈独秀做出改变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如能在《新青年》等党内刊物发表扩大影响范围,将会让党内同志认清敌友问题,对明确今后革命的方向有所帮助。
二是认清了笔杆子存在局限性以及农民是今后革命方向的现实。
1.笔杆子的局限性。成为革命者之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通过大量的阅读为以后的笔杆子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随后长期的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笔杆子的局限性,那就是单靠手中的笔杆子无法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一点在25年-27年初的巨变中会进一步得到体现,国共两党几大笔杆子汪精卫、陈独秀、瞿秋白、等纷纷失势,而掌握枪杆子的在短短数年内强势崛起,成为了内掌握党、政、军的首要人物。
2.明确团结农民是今后革命的方向。在老家韶山养病的203天期间发动农动的经历(附四:韶山养病期间发动农动经历),让他对农民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发表《分析》之前,他还在广州为1925年9月开学的广州农动讲习所讲授了关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分析以及农动等课程,培养了一批农动的骨干力量。《分析》中得出数量广大农民阶级是最可靠的同盟军的结论后,就把精力放到农民和农动的研究上去了。在长期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的基础上,期许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而推动国共两党相关进步人士都重视农民问题。
三是在思想上愈发独立自主。
《分析》与之后重温经典|《湖南农动考察报告》这两篇重要文献是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也是毛在思想层面完成顿悟的一个关键性见证,主要表现为毛不再拘泥于马列主义,也不拘泥于政治精英救国的手段。在当时,马列主义者都照搬苏联十月革命模式忙着发动工人运动,但实际效果不如人意;而政治的精英都照搬各个革命模式和传统思维救亡图存,但现实屡战屡败。
彼时的,既是马列主义的初学者和革命者,也是集传统思想文化的大成者。故能将两者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分析中国社会探讨革命策略,写出《分析》这一经典之作。也正因为《分析》得出的半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是中国人民中的大多数,而农民又是半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且上述两个阶级还是革命的有生力量,由此毛才提出了群众路线,农村包围城市等理论。因此《分析》是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第二个视角是同时代的人士。一是对过去的总结。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附五:辛亥革命成效简要分析)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历史和现实已经一再证明,能否分清敌友,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模糊甚至犯错误是极其危险的。无论是中国党内还是中国党内,依然有不少人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已经造成较大危害却没有引起重视。因为毛个人有国共两党高层工作的经历(附六:相关工作经历及其心得体会),使他全面了解到两党的基本情况,也更准确的把握两党内部的思想动向,这些强调就是希望能警醒全党和内左派进步的同志。
二是对现状的反思。
1. 对进步人士来说,提供了一个新的反思角度。《分析》明确地指出国民革命成效甚少的原因是犯了敌我不分的错误。正确的做法是要由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团结广大的无产阶级,攻击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这和当时的主流意识是相悖的,在政治精英们看来,革命就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但他们忽视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和中国资产阶级固有的缺陷(附七:《分析》中原文描述)等原因,而帝国主义是决不能容许任何殖民地半殖民独立地走向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的,这就从根本上驳斥了主流意识中既想打倒帝国主义,又想打倒,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错误主张。
2. 对党员来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反思角度。是否也存在敌我不分的情况?在国共矛盾半公开化的当下,时任党的领导人陈独秀严格遵循国际统一战线的指示,维护国共合作的大局,只注重同的合作,对右派的错误言行甚至言行也一味妥协、忍让无条件包容,甚至一味迁就、讨好。
而另一位领导人张国焘则偏激的不支持加入。以上两种倾向,会让一步步丧失了最重要、最广大的群众基础,让越来越孤立。革命现状是暗潮汹涌,一旦这个趋势不及时得到纠正,必然导致在前进方向、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上,遭受重大挫折、阶段性失败甚至彻底失败。为了避免这一局面,《分析》就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如革命领导权、动力、对象、及革命前途等)做了明确主张,回答了中国革命谁是革命的敌人,谁是革命的朋友。
三是对未来的展望。
《分析》初始版本中还包括各个阶级数量的枚举与占比,后经修改后删去才发表在《新青年》。但个人认为这种量的计算很为重要,因为了解了各类农民经济地位和革命态度以及其数量多少,就初步解决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对待各种农民的问题。由此解答了工业无产阶级到何处去寻找革命力量,《分析》中正确分析和把握了社会各阶级的经济、政治、思想状况,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和如何争取同盟军的问题,从而为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必须联合农民这一思想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成为今后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的科学依据,这也是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所在。
四是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高度抽象的思想理论去解决我们中国具体的实际问题。《分析》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附八:阶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分析方法和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的文章。毛立足中国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实际情况,并以经济状况和政治态度为基本的划分依据(附九:《分析》中关于阶级的划分同《宣言》的区别),把中国当时的阶级大致划分为五大阶级,深人调查了解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政治态度和革命走向,并作出了非常精辟的一些论断,从而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分析》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于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的实践性开创。
附一:的关于此段经历的回忆,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引自百度百科的介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
原文如下:我那时文章写得越来越多,在内,我特别负责农民工作。根据我的研究和我组织湖南农民的经验,我写了两本小册子,一本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另一本是《赵恒惕的阶级基础和我们当前的任务》。陈独秀反对第一本小册子里表示的意见,这本小册子主张在领导下实行激进的土地政策和大力组织农民。陈独秀拒绝在机关报刊上发表它。后来它在广州《农民月刊》和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刊出了。第二篇论文在湖南出了小册子。大致在这个时候,我开始不同意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政策。我们逐渐地分道扬镳了,虽然我们之间的斗争直到一九二七年才达到高潮。
附二:《新青年》简要介绍。
引自百度百科的介绍:《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后改为季刊,成为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阵地。《新青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其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1917年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附三:陈独秀与关于农民问题的认知差异。
陈独秀出身于书香门第,18岁中秀才。受维新运动的影响,受过一段新式教育,一度拥护维新主张,后赴日研究资产阶级主义,受这些经历的影响导致陈向主义者的转变不是非常彻底。陈看重的是资产阶级,而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则要排在后面。因受其出身、认知、经历、性格、国际指示的多重影响下,所以他批注了一系列限制农动的指示。
而反观则不同,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知道农民的力量,也一直从事农动,懂得发动农民的办法。他看重农民群众和工人阶级,而资产阶级则排在最后。由此可见,他和陈独秀对各阶级看重程度是有区别的。具体到各个阶层看,毛以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思想区别于陈,而毛在农民问题上的认知远高于陈,因此双方在坚持的对农民或者说农动的政策上也是有分歧的。
附四:韶山养病期间发动农动经历。
回故乡时候,正值春节后不久,他利用这个机会广泛接触群众,在乡下四处走走看看,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在夫人杨开慧等进步知识分子的帮助下,结合各宗祠原有族校的基础,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成立了农会(有别称)。1925年6月,成立中国第一个农村基层支部韶山特别党支部,并积极发展党员、团员和加强党团的组织建设,向农民进行三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并以此组织农民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其中最著名的要算被誉为“平粜阻禁”(又称为“平粜阻运”)谷米斗争。
1925年8月 组织农民开展“平粜tiào阻禁”谷米斗争。当年夏天正值青黄不接粮食奇缺时节,韶山一带又遭受异常大旱,地主乘机囤货抬高谷价。毛召集党支部和农协骨干开会,决定发动农民,迫使地主开仓平粜,派人同当地地主成胥生交涉。成不肯平价卖出,于是把谷子偷运到银田镇,想运往湘潭等地高价出售。毛听闻后派人发动农民数百人,携带锄头、扁担、箩筐等夜奔银田,阻其出境。成见人多势众,被迫同意将谷子平价卖给农民。这期间,韶山永义亭、瓦子坪、鳌石桥、如意亭等地也都出现“平粜”斗争,均获胜利。
附五:辛亥革命成效简要分析。
自1840年战争起,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截止《分析》发文的1925年,这期间虽经历了几十年的救亡图存,但成效仍是微乎其微。固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但终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摧毁封建势力。而革命进程中依赖各地军阀势力,导致推翻清廷后,面临的是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并没有实质性的统一。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附六:相关工作经历及其心得体会。
1923年6月,出席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后决定成立各地执行部,被派往上海执行部工作。
起初,毛工作是比较顺利的,当时负责上海执行部的是组织部部长胡汉民(左派元老),任胡的秘书,职责是“协助部长,办理本部事务”。在胡的支持下,毛的初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工作态度积极,以至于引起当时内部分高级领导人的不满。但随着胡的调离,开始被一些分共、势力所排挤。而在这器重与排挤的过程中,越发感觉内存在分化的两派,一派是左派,支持革命,主张“联共、容共”;一派是右派,反对革命,暗地策划“、分共”,由不同主张就可以看见两派严重对立,内部“暗流涌动”。
接替胡汉民的是叶楚伧,属于右派分子,对毛的工作一直持异议,对员一直持戒备心理。7月,不得不辞去组织部秘书职务,只负责文书科工作,并推荐员张廷灏继任。后由于内部左右两派矛盾加剧后,经费不能照发,毛的工作困难重重几乎停滞兼之劳累成疾,便于12月请假回到湖南老家韶山了。
附七:《分析》中原文描述。
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那些中间阶级,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所以,中国的中产阶级,以其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仅仅是一个幻想。
附八:阶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百度百科中关于阶级的定义:意为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
阶级的重要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历史研究和社会研究的重要方法。著名的《宣言》的第一节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就是告诫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阶级斗争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从来没有消灭过。阶级及其对应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列主义分析阶级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附九:《分析》中关于阶级的划分同《宣言》的区别。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马克思、恩格斯是根据19世纪欧洲社会的实际情况在《宜言》将当时的欧洲社会划分为两个大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内部情况异常复杂,只笼统的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故而毛将中国社会划分为五大阶级: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
开仓放粮、打倒土豪劣绅……短短3天1500人加入红军
红军的长征,就是中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的过程。这样的故事,几乎写满了长征路。
1935年3月,为牵制敌人、掩护中央纵队,红九军团还在贵州时,就与大部队兵分两路。进入云南后,红九军团几乎是与中央纵队在同一个时间段,抢渡了金沙江。而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就在渡过金沙江的前几天,红九军团攻占会泽县城后,只停留了短短3天时间,就有1500多名会泽儿女受到感召,加入红军。在距离昆明市200多公里的会泽县城,记者见到了当地唯一一位健在的红军遗孀:武凤贤老人。
今年81岁的武凤贤老人,从3岁起就双目失明。她告诉记者,关于长征的故事,她都是从老伴余小祥那里听来的。
红军战士余小祥遗孀 武凤贤:都是家里艰苦,没有吃的。他妈带他姊妹五个,一样都没有。
老人说,1935年时,余小祥17岁,家住会泽县金钟乡卡郎村。因为家里地很少,不堪统治下的苛捐杂税重负,余小祥还要靠给地主放牲畜谋生。
红军战士余小祥儿子 余存荣:在山上放牲畜,红军往过走,人多得很。那会儿穿的是灰衣服,头上有五角星。他又不识字。头天过来一部分,第二天又过来一些。他就到村子问这是干啥的,说是红军。
当时,红九军团为了继续迷惑、牵制敌人,分散红军主力目标,于1935年4月25日由贵州盘县挺进云南。4月29日,红九军团向会泽方向前进。
会泽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红军进入会泽,特别是到者海的时候,又因为我老家就是者海人,到达者海街的时候,在者海街的黄家河边休憩。他们都没有骚扰老百姓。
红军到达会泽县者海镇之前,的宣传散布和传播各种谣言,意图让当地人民害怕红军、反对红军。1935年5月1日,听说红军要来,大多数老百姓都跑出去躲避,只有少数穷苦的老人和孩子留在村里。
红军了解相关情况之后,把当地地主的粮仓打开,有7万多斤粮食,全部分给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前后一对比,感觉红军是一支真正为民族利益、为穷苦百姓做主的一支军队。所以当时积极踊跃参军的群众就有很多。
红军开仓放粮、打倒土豪劣绅,老百姓逐渐消除了恐惧心理,当时就有80多位年轻人告别家人,跟着红军走。
5月2日,红九军团攻占会泽县城,打开粮仓和地主恶霸的商铺,把大量财物分发给劳苦大众,并打开监狱,释放了狱中无辜群众。同时,红军派出宣传队,积极向会泽人民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
余小祥就是在那时知道了红军,思考了一天的时间,他加入了红军队伍。那一年,他才17岁,人家都叫他“小鬼”。
△红军战士余小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伤残军人证
红军战士余小祥遗孀武凤贤告诉记者,余小祥曾受了四次伤。他腿上中弹、嘴被打歪了、牙被打掉4颗、眼睛也被炮弹皮所伤,导致右眼失明。甚至头上也曾中弹。
跟随红军长征一路到陕北,余小祥因工作需要留在了那里。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与陕娘武凤贤结婚,后来,举家回到了家乡云南会泽。
会泽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红军在会泽走了7个乡镇街道、30个村委会、全程115公里、历时7天,总体扩红1500余人。
随着对红军的了解不断加深,当地加入红军队伍的人越来越多,红九军团从到达会泽县城时的2600多人,增加到了4000多人。除了扩红1500多人,根据史料记载,在会泽,红军的军需物资也得到极大补充:筹款10万银元,筹集400多匹布匹、300多匹骡马,以及大量。5月4日,红九军团启程向金沙江进发。
会泽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后来在1935年5月21日达到四川西昌礼州,跟中央红军会合的时候,对红九军团征集钱粮,独立行军作战,扩大红军队伍。为解决中央红军的军需匮乏,当时周恩来说的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