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王阳明忠告:为人处世做好“三不管”,往后余生顺风又顺水
我们说,人的一生有三碗面,分别是人面、情面和场面。想要在社会上混出一片天地,端不好这几碗面,还真的不行。那怎样才能做好呢?今天和大家分享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话: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掌握了这“三不管”,才能在社会上顺风顺水。
01 不管人非笑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鸵鸟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们会怎么做?它们会把自己的头埋起来躲避威胁。这种行为我们叫做“掩耳盗铃”,但是即便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还是会有很多人这么做。就比方说,我们要说的“非笑”,很多朋友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嘲笑的时候,心里总是一边告诉自己不要听,一边自己还很在意。
和大家说个例子,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人看不惯他的行为就说,“你这样到处奔波游说,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后来又到了郑国,孔子和弟子走散了,子贡就和当地的一名隐者打听孔子,没想到隐者竟然说“累累然若丧家之犬”。被人说成是“丧家之犬”,很多朋友听到肯定会很生气,而孔子却说“我虽然外貌不似狗,但现在这般情状,也确实挺像丧家之犬的。”
这点映射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非笑”这点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我们每次都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嘲笑生气,那岂不是累死了?
02 不管人毁谤
有句话是说,“真正的内心强大,是从闻谤不辩开始的。”作家冯唐有一次跨界去当主持人,在节目播出之后,网上对他的骂声很大。有朋友就看不下去,私下问冯唐,冯唐却风淡云轻地说,“骂我,是他们的事情。”这世上归根结底就两件事:一个是关我何事,一个是关你何事。人这一辈子,活在别人嘴里,还不如活在自己心里。面对别人的一些中伤和诽谤,不解释,不争辩,诽谤便不攻自破。就好比一张白纸上被污染了一滴墨水,不动它,它就不会扩散。否则,就是玷污一片。
03 不管人荣辱
这里的荣辱,更多指的是个人得失。这点呢,王阳明就很有发言权了,他曾经提倡“荣辱得失面前不动心”。年轻参加科考的时候,考了两次都落榜了。关键是他父亲是当时弘治朝的状元,状元的儿子落榜,在当时可是能说上好几天的大笑话。可王阳明却没当回事,说“别人都因为自己落榜了而感到羞愧,而我却以落榜之后感到羞愧而羞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在日后的仕途上,他即便是被同僚打压,也没有放在心上,反倒是活出了自己的一份逍遥自在,也创立了“王阳明心学”。
人面重要,但是需要自己挣;情面险要,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场面微要,也得需要我们去迎合。人这一辈子,拾掇好这三面,相信会越来越好。
王阳明忠告:为人处世做好“三不管”,往后余生顺风又顺水
我们说,人的一生有三碗面,分别是人面、情面和场面。想要在社会上混出一片天地,端不好这几碗面,还真的不行。那怎样才能做好呢?今天和大家分享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话: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掌握了这“三不管”,才能在社会上顺风顺水。
01 不管人非笑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鸵鸟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们会怎么做?它们会把自己的头埋起来躲避威胁。这种行为我们叫做“掩耳盗铃”,但是即便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还是会有很多人这么做。就比方说,我们要说的“非笑”,很多朋友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嘲笑的时候,心里总是一边告诉自己不要听,一边自己还很在意。
和大家说个例子,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人看不惯他的行为就说,“你这样到处奔波游说,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后来又到了郑国,孔子和弟子走散了,子贡就和当地的一名隐者打听孔子,没想到隐者竟然说“累累然若丧家之犬”。被人说成是“丧家之犬”,很多朋友听到肯定会很生气,而孔子却说“我虽然外貌不似狗,但现在这般情状,也确实挺像丧家之犬的。”
这点映射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非笑”这点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我们每次都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嘲笑生气,那岂不是累死了?
02 不管人毁谤
有句话是说,“真正的内心强大,是从闻谤不辩开始的。”作家冯唐有一次跨界去当主持人,在节目播出之后,网上对他的骂声很大。有朋友就看不下去,私下问冯唐,冯唐却风淡云轻地说,“骂我,是他们的事情。”这世上归根结底就两件事:一个是关我何事,一个是关你何事。人这一辈子,活在别人嘴里,还不如活在自己心里。面对别人的一些中伤和诽谤,不解释,不争辩,诽谤便不攻自破。就好比一张白纸上被污染了一滴墨水,不动它,它就不会扩散。否则,就是玷污一片。
03 不管人荣辱
这里的荣辱,更多指的是个人得失。这点呢,王阳明就很有发言权了,他曾经提倡“荣辱得失面前不动心”。年轻参加科考的时候,考了两次都落榜了。关键是他父亲是当时弘治朝的状元,状元的儿子落榜,在当时可是能说上好几天的大笑话。可王阳明却没当回事,说“别人都因为自己落榜了而感到羞愧,而我却以落榜之后感到羞愧而羞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在日后的仕途上,他即便是被同僚打压,也没有放在心上,反倒是活出了自己的一份逍遥自在,也创立了“王阳明心学”。
人面重要,但是需要自己挣;情面险要,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场面微要,也得需要我们去迎合。人这一辈子,拾掇好这三面,相信会越来越好。
王阳明心学核心是啥?无非要做好三个字,让内心变得更强大
说起王阳明我们都会想到他的“知行合一”,其实在他自己眼中,另外三个字才标志着阳明心学的终点,他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分量非常重。其实我们可以扭曲地设想一下,如果只有“知行合一”,如果一个念头是杀人放火,那遵循着知行合一,岂不是胡作非为,因此需要“致良知”。
王阳明的得意弟子南大吉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说我犯过许多错误,先生为什么一句话都不提点我呢?王阳明问,什么错误?南大吉就把这样那样的事情数了数,王阳明就回答,我说过了啊,我不说,你怎么知道犯错了呢?南大吉说,是良知告诉我的啊,王阳明笑了,那良知是谁说的?南大吉恍然大悟,是先生讲的。
这就是说良知能帮助我们分辨善恶,而王阳明相信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质。这是从孟子“性善论”有所提炼,认为人的赤子之心是纯粹的,摒除功利的,而你做的那些错事坏事都是本心却被私欲蒙蔽才误入歧途。这就需要“致”,“致”就是“为善去恶”的格物实践,通过这种方法,恢复良知的本来面目。
在这种性善论的基础上,恶或许只是一种习气,就是说有时候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内心迷失了,才丢掉了“仁义礼智”这几种德行。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那良知具体体现在哪?我们可以从孟子的仁、义、礼、智四端心找一找答案,简单地说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反省自己,良知往往是被私欲蒙蔽的,只有你的自知之明能发现,别人可帮不了你,这也就是儒家和王阳明都不断推崇克己和反省的原因之一。而当良知从我们自身出发不断扩展,不断地积累,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实现“大我”的境界,放到我们现在来说就表现在社会责任感上,表现在对其他人的真诚、无私和关怀中,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或许你眼中的世界就会焕然一新。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读懂了这四句话,才算真的理解了王阳明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提到王阳明,我们就会想到他的“阳明心学”,那心学是从何而来的呢?
其实心学并非王阳明首创,但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了。心学是儒家的一个重要学派,儒家自先秦孔孟和荀子之后,在宋代延伸出了两个学派:理学和心学。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在宋朝大行其道,而到了南宋,著名的思想家陆九渊提出了“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也是朱熹的好朋友。到了明代,王阳明在继承和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被称为“陆王心学”,而且王阳明对心学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阐释,首次提出了心学的概念,成为了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王心学是儒家的重要学派,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儒家大思想家孟子。而程朱理学的思想继承于孔子,理学说“格物致知”,意思去观察和认识世间万物而获得真理或者说天理,主张向外求理。而陆王心学继承于孟子,孟子心学的核心内容是“四端”,也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可以看出理学和心学在于寻找真理上产生了分歧,而且正好相反。程朱理学是要向外求理,而陆王心学主张向内求理,王阳明心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要获得真理,需要回归到人的内心去探寻。
好了,简单了解了心学的背景和渊源,接下来,在讲解王阳明心学思想之前,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王阳明的一生。
王阳明1472出生于明代浙江余姚。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意思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老师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王阳明摇摇头说: 我认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在很多人眼里,王阳明是神一下的存在。传说王阳明出生的时候,祖母梦见仙人驾着一片瑞云降于楼前,送了一个婴儿给她。就因为这个缘故,祖父为这个带着瑞兆降临人世的孙儿取名叫“王云”。但王阳明5岁了还不能开口说话,后来改名为王守仁之后立刻就能开口说话了。他天资聪慧,青少年随父亲到北京就读,性格豪放不羁,兴趣广泛,请棋书画样样精通,三教九流无不深究。王阳明早年迷恋象棋,专研道教的养生术,为此经常被父亲王华打骂。26岁时,王阳明半路出家,开始学习兵法,精研各家兵法秘籍,已达到出神入化境界。
35岁时,王阳明身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但因上疏言事,触怒了当时明代大宦官刘瑾,差点丢命,后来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充当驿丞。在龙场的艰难岁月,让王阳明有足够的时间审视自己的内心,并大彻大悟,史称“龙场悟道”。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将领悟到的“知行合一”本体智慧与自己的才能结合起来,如虎添翼,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他的智慧令对手望而生畏,他的才能无事而不可为。
此后,王阳明以文臣之身统兵在外,南征北讨,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剿灭了为患南赣数十年的巨寇盗贼;更在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时,只用四十余天便平定宁王蓄谋十余年之久的叛乱,并一举擒获朱宸濠,还扫清了广西民族战乱,为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凭战功显赫,一路升迁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江西巡抚、南京兵部尚书等要职,并加封新建伯。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在带兵打仗,一路披荆斩棘的过程中,王阳明也不忘开堂讲学,在讲学过程中,王阳明收获了大量弟子,可以说弟子遍布明王朝各个角落,在朝野上下都极具影响力。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而且让王阳明心学思想更加具有说服力,他的心学思想也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在他去世的500多年中,把他奉为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比如曾国藩、康有为、、等等都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忠实拥趸。
讲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我们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知行合一”,直观理解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知更要行,要明白道理,更要实践。而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就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他既研究学问,也带兵打仗。在“龙场悟道”之后,1509年王阳明在贵阳书院正式讲学,讲的主要内容就是“知行合一”。在王阳明之前,宋代大儒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理学认为要寻找宇宙的“天理”或者说“真理”就必须要摒弃内心的杂念欲望,向外去探寻,也就说,必须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格物致知”来获得天理,让自己达到圣人的境界。
但陆王心学的思想正好相反,认为我们应该向内心求索,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实际上就是“心即理”和“事上练”的延伸。“心即理”的意思就是,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我唯一也必须要做的就是去用实践来验证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寻找天理。这和理学思想所主张的“格物致知”是相对对立的,一个是向往求理,一个是向内求理。
王阳明最为著名的是他的“知行合一”,但其实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精髓是另外三个字:“致良知”。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就只讲这三个字,“致良知”也成为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而要全面了解“致良知”的思想,就要了解其“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意思是人的初心就像是一张纯净的白纸,是没有被外界污染的白纸。其实是没有什么善恶的道无善恶之分别,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思是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主张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的意思。
所以,王阳明认为,只要遵从我们的内心良知,人人有做圣人的潜能,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换句话说,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其中也包括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知”和“行”合一的过程,所以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讲完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儒家还有一种智慧叫“天人合一”,儒家“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学术思想,包含着一种博大精深的东方智慧。这种智慧,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儒家认为,唯有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才能使心灵进入稳定、宁静、安顿的状态,正确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而参透天地玄机,获得一种与万物一体的大智慧,在这种境界中,心灵摆脱了环境及外物的束缚,活泼而自由,以不变应万变,往往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明才智。这种智慧,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身心合一”。
在《韩非子·喻老篇》中讲了一个小故事。赵襄王爱好上了驾驭马车,但他驭术不高,便向精于驾车的王子期学习此道。学了一段时间,赵襄王认为自己已把驾车技术全学到手了,便不想再学,要求马上与王子期进行比赛。他以为凭自己的本领,加上百里挑一的好马,肯定能赢老师。出乎意料的是,赵襄王开场就输了,他接连换了三次马,结果都输得很惨。
赵襄王百思不得其解,还责怪王子期没有把驾车技术全部教给他。王子期回答道:“对于驾车技术,我真的是毫无保留地全部教给你了,只是你还没学到驾车的心法。驾驭马车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合’字。马与车合,人与马合,如此人、马、车的行动融合为一体,才能将整体的潜力激发到极致。”
这个例子说明了,身心与外物合而为一,乃至完全融洽,达到“天人合一”和“身心合一”的境界,才能进入最完美、最协调的状态,将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到一处,形成一种神奇的“合力”。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