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日,庚日是哪天

“加长版”三伏来了!这些三伏知识你可知?

俗语说“热在三伏”

伏,指天气太热

宜伏不宜动之意

7月16日

“初伏”开始

又将进入一年中

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全国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

那么

“三伏”是怎么来的?

为何今年“三伏”是“加长版”?

为何“三伏”最热?

古人记载的“三伏”是怎样的?

“三伏”饮食习俗从何而来?

一起来看~

“加长版”三伏足足有40天!

我国古人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使用天干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但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中伏”天数则不固定。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

今年的初伏(也叫头伏)是从7月16日至7月25日,末伏(也叫三伏)是从8月15日至8月24日。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有20天。也就是说,今年“三伏”又是一个“加长版”。

为何三伏天最难熬?

夏天,北半球倾向太阳,太阳光的方向与地面近乎垂直。夏至这一天,太阳在天上最“高”,理应是最热的一天。但在实际上,最热的天不是夏至,而是一个多月后的“三伏天”。

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并不直接加热靠近地面的空气,而是先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把热带给空气。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有大约10吨的空气,可以储存大量的热。这就使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到了晚上,这些热量又使地表的温度不致过低。这样,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只有几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因此,每天的平均温度就不完全取决于从太阳得到多少热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差,即积累的热量的净变化。

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但是在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虽然太阳的位置不是最高了,但还是相当高;日照不是最长了,但还是相当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还是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温度不断升高。只有当太阳足够“低”,每天接收的热量少于散失的热量后,温度才开始降低。

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加上七八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也就更热。

古籍中是怎样记载\"三伏\"的?

对“三伏”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史记·秦本纪》:“秦德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蛊”。对于“初伏”,南朝刘宋裴骃在《史记集解》中解释说:“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今乃有之。”唐朝文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解释得更为详尽、清楚:“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明代举人出身的谢肇淛在《五杂俎》中也记载说:“伏者何也?凡四时之相禅皆相生者也,而独夏禅于秋,以火克金,金所畏也,故谓之伏。然岁时伏腊,亦人强为之名耳,岂金气至是而真伏耶?《史记》,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则是西戎之俗所名,三代无之也,乃相承至今用之,何耶?然汉制至伏闭尽日,故东方朔谓伏日当蚤归,是犹避蛊之意。今不复然,但历家尚存其名耳。”

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也记载:“三伏者,庚金伏于夏火之下。金畏火,故曰伏。”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也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古人在农业书籍中也有记载。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说到“小豆”时就记载到:“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初伏断手为中时,一亩用子一斗。中伏断手为下时,一亩用子一斗二升。中伏以后则晚矣。”这里的“断手”是“断止”“停止”之意,指初伏终了前要完成小豆的播种。

在北方,民间还“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芥菜”的谚语,是说头伏开始种萝卜,二伏种白菜,秋末冬初可获丰收,过了季节可能就会白白浪费种子了。

三伏天不仅气候炎热,而且雨水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冰雹,有些地区还会连下几天暴雨,形成洪灾,古称“伏汛”。农谚“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等都是在提醒人们在炎热的数伏天气里,既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又要重视防汛工作,防止灾害发生。

“三伏”饮食习俗从何而来?

既然三伏天是一个独特的时令,民间自然也会传承下来诸多食俗,形成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民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北方“三伏”天的传统食俗。

过去,人们感觉炎热的夏季是一大灾难,因而将伏天称作“苦夏”。

入伏之时,夏粮收割完毕,家家有冷酷粮,正好利用这个时候享个口福。而饺子是平时难见的食物,自然是首选。天热令人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正是传统习俗中开胃解馋的好东西。所以,人们在头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另外,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因此,头伏吃饺子就被人们赋予了“元宝藏福”之意。

二伏“吃面”,原是指食用“热汤面”。此时新粮入户,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的一身汗可以祛除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除了吃热面,也可以吃过水面,配以黄瓜丝等“面码”,口感清爽,既可以祛暑改火,又能够刺激食欲。

到了三伏,天气开始转凉,但余热还很强,这个时节再大汗淋漓地吃“热汤面”就不舒服了,那些“休伏”的母鸡们经过二三十天的“休整”也开始“工作”了,这时对普通老辈姓来说若吃上一顿烙饼摊鸡蛋,也可算是绝佳的美味享受,同时也带有欢送伏天离去的意思。

既然说“头伏饺子二伏面”

你今天吃饺子了吗?

吃的什么馅儿的?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参考资料:中国气象报

来源: 中国气象局

明日小暑,农村老话“夏至三庚入伏”,庚日是个啥?咋算的?

明天7月7日就是今年的小暑节气了,7月12日就要入伏了。姐姐近来分享了许多有关暑期和入伏的话题,因为“夏至三庚入伏”的说法,下面有许多许多友友留言都在问,什么是庚日?庚日是怎样算出来的?在此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庚日是指什么?什么是庚日?庚日是怎么来的?

庚日就是一种日子的名字,就像人的名字一样,有的叫张三,有的叫李四。

日子也是有名字的,古人用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两两组合,组成一个日子的名字。

10个天干分别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个地支分别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个天干一轮一轮地轮,12个地支一轮一轮地轮,天干就像咱们姓名中的姓一样,而地支就好像咱名字中的名一样。一轮一轮地两两组合,就组成了60个花甲子,也就是60种日子。具体组合见下图。

因为庚是十天干之一,所以这60个花甲子中,也就是这60个日子中,有六个含庚的日子。他们分别是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戊、庚申日,也就是每十天中就有一个庚日。60个日子过完了,再来60个这样的日子。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轮回下去,无穷无尽。

庚日有多少天?

看了上面的解释,大家就明白庚日就是一种日子的名字。那么庚日有多少天?那就要看看你问的是一年中叫庚日的有几天?还是一个月中叫庚日的有几天?

按阳历来讲,一年365天,除以十,就是36.5。所以一年中有可能有36个庚日,也有可能有37个庚日。

一个月有30天或者31天,还有二月份有28天或者29天。那么计算下来,一个月有三个庚日,个别的时候有两个庚日,特别的时候还有四个庚日的。比如某个大月的1号为庚日,那么31号也是庚日了。

如果你想问,从古到今有多少个庚日,你也可以按照这个算法来。未来会有多少个庚日,我们希望无穷无尽,世界没有末日!

夏至三庚入伏中的庚日,是怎么算出来的?

姐姐告诉他们说,这个庚日是从老黄历,万年历上就能看的出来。这个东西是推算出来的,准确的说是排出来的。就是从古到今60个日子一轮回,一个一个这么排出来的。从老祖先开始决定用天干地支计日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新的一年怎么排这些日子?那接着上一年的最后一个往下排就得了!这是国家管历法的部门的事!

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要看一看人家印出来的老黄历,万年历什么的就可以了。而且我们平常的台历上一般都印着呢。你只要留心看,就能看得到。如下图。就是今年夏至后 的第一个庚日,6月22日。那么接下来的第二个庚日就是7月2日,第三个庚日就是7月12日。所以今年7月12日入伏。

大热天的大汗淋漓地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应该都看明白了吧?至于老祖先们为什么要给日子起这样的名字?为什么要有十天干和12地支?这些应该都是老祖先们基于阴阳五行的考虑吧。欢迎懂行的亲们继续留言分享。

欢迎关注村姑说村事,分享更多民俗民风知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328/1709238865425264.html
上一篇:4月15号是什么日子,4月15号是什么日子老黄历
下一篇:2022年5月领证吉日,2022年5月领证好日子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