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巴萨2-1绝杀塞尔塔 莱万双响
北京时间2月18日凌晨,在西甲第25轮中,巴萨2-1战胜塞尔塔,莱万攻入两球。
第45分钟,亚马尔分球,莱万跟上直接起脚爆射破门,巴萨1-0塞尔塔。
第47分钟,塞尔塔前场组织进攻,在连续的小范围配合后成功破门,比分变成1-1。
第90+7分钟,莱万主罚点球稳稳命中,巴萨2-1塞尔塔。
21世纪教育论坛(2023)在京举办
2023年12月23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了21世纪教育论坛(2023),论坛主题为“增强教育活力 构建韧性未来”,探讨解决教育难题的途径与实践。
在论坛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熊丙奇院长现场揭晓了经公众投票产生的2023年度十大教育热点话题,并逐一进行了解读。熊院长指出,“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教育本身,让学校真正是学校,让教师能够聚焦教书育人,让我们的学生身心健康,真正能够得到关注,这是我们期待在2024年能够发生的教育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刘云杉教授做了题为“大时代中,如何增强教育的韧性?”的主题发言。刘教授用憨厚、忠诚、不计成本的农夫与警觉、冷漠、算计的猎手做比喻,呼唤教育的开塑性与开放性。当学习替代了教育,教育被置换为“教与学”,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角色都被纳入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中重构;当教师变成了技术工人,儿童变成了投资代理人,家长变成了投资人,教育不断走向封闭。刘教授指出“教学是专业的事务,需要专业的谨慎,要重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而真正的教育应该能够拓展精神的空间,磨砺性格的力量,培植道德人格。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 刘云杉
在“人口变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圆桌交流环节,浙江丽水市缙云县原副局长吴丽明将其称为“百年未遇的机遇”。吴丽明任副局长之前做过21年的中学教师,长期深耕教育,对乡村学校应对人口减少的前景充满了信心。浙江的乡村小学已经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将乡村学校与乡村社区融合——一个乡村就是一所学校;将社区里的人与教师的角色融合——村里的能人都可以是孩子们的老师;将学生的学习与个人发展融合——孩子们为改变自我、改变村庄而学。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张守礼也表示认同,“小班小校肯定是未来的唯一解”。目前虽然人们都在热议人口负增长,但实际上关于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还是认识不够,“在社会因素和教育互动上,人口缩减可能是头号问题,它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整个教育的布局规划和未来学校的形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 张守礼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赵丹提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分散+集中”模式可以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经济条件下适龄儿童入学的需求。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志磊指出,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教育资源的三重重构,包括空间重构、资源重构和学段重构。
河南省沁阳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高原谈到“乡村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如果一个乡村看不到孩子的笑脸,听不到孩子的读书声,那么这里的乡村振兴是不全面或者不成功的。”
左一(王莎莎)、左二(张守礼)、左三(赵丹)、右三(吴丽明)、右二(田志磊)、右一(高原)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曹萍老师从事了21年家庭教育辅导,她做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底层逻辑——教师的自我成长”的主题分享,对教师本职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怎么平衡、教师自我成长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基本功与认知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曹萍
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合力构建支持系统”圆桌讨论环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教授指出,学校规模太大也可能是导致校长和师生压力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部规定学校人数最多不超过2000人,但一些地方把2000人作为底线,学校规模高达2000—5000人,学校运行模式也不得不随之改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杨东平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旭明老师则提出我们不能将“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混为一谈,“面对心理学的问题,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以及心理健康的未来,一定要坚持科学研究的态度,不能简单凭一时一事做判断”。相关层面的干预关键还是要做实、做细、做小。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王旭明
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谢波老师从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析,认为学生评价标准单一也是造成压力的原因之一。“童书妈妈三川玲”创始人三川玲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出现心理状态不佳“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原因,需要分类解决、多元化细心解决”。杨东平老师最后总结“幸福的人生来自幸福的家长、幸福的家庭”。
左一(程启帆)、左二(杨东平)、左三(王旭明)、右二(谢波)、右一(三川玲)
本次论坛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未来乡村教育协同网络协办。并由蒲公英教育智库、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童书妈妈三川玲、源创图书、京城教育圈和明德云学堂同步直播。
21世纪的人类还在进化吗?又将通往何方……
影响演化的不只有疾病、死亡、面对恶劣环境的风险,任何导致人群出生率差异的因素,都可以推动演化。相比古代社会,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压力情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现代社会人类演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专家认为“文化和技术创新似乎成了人类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突发的新冠病毒必然在演化上影响着人类,不过答案仍要留给时间。
21世纪的人类还在进化吗?或者说现代人类还在演化吗?
很多人会把物种演化等同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必须由选择压力驱动,必须有大量的淘汰和少数的幸存。实际上,从遗传学层面来定义,演化就是某些基因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只要连续几代人的基因库发生变化,即可认为演化发生了。
基于这个更宽泛的定义,我们可以确信现代人依然在进化,或者准确点说,人依然在演化。
小群看漂变,大群看选择
种群以两种主要方式演化: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
遗传漂变是指群体定基因频率在代际间的随机波动。这里的基因专指等位基因。
举个例子,假设某基因座上有A和B两个等位基因,其中A的频率占优而B罕见,即种群里携带B的个体很少,若B个体们恰巧没留下子代,B等位基因将消亡。这便是一种典型的遗传漂变现象。
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演化遗传学家杰森·霍奇森(Jason Hodgson)这样说道:“在一些世代,遗传变异频率会增加,而在另一些世代,频率减少。这种变化总在发生。遗传漂变的强度取决于种群规模,一般情况下,种群规模越小,遗传漂变效应就越强。如果某种变异通过遗传漂变演化,其最终命运要么是消亡,要么就是完全取代其他所有变体,长存于种群。”
大家熟知的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截然不同:当某种变异为其携带者提供了繁殖优势时发生的,它的频率就会增加,而其他所有变体的频率下降,这个过程是定向,最终结局是注定的——优势变体取代所有竞争者。
霍奇森表示:“自然选择在较大种群里更具影响力,因为其效应不会被遗传漂变抵消。”
“文化差异会很大程度上驱动演化”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依然影响着我们,因此现代人类仍在演化。遗传漂变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等位基因频率,就像它继续改变其他所有生物种群一样。
当然,鉴于目前人口规模已超80亿,因此从整体上看,遗传漂变的影响几乎忽略不计;但如果细分出更小群体,这些小群可能仍有遗传漂变的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自然选择永不过时,只是如今它的驱动力与狩猎采集时代不再相同。
英国巴斯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表示:“就选择压力而言,过去推动狩猎采集社会进化的压力,即抵抗疾病和寄生虫,保护自己免受猛兽伤害,杀死敌对部落的人,为争夺女人而杀人(狩猎采集时代谋杀事件的主要动机之一),等等,都已经基本没有了。推动古人类优胜劣汰的机制不再发挥作用。但这不意味着自然选择的终结,只是改变了选择方向。”
许多人认为文化和技术创新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主要驱动力
举个例子,有的人能更轻易获得医疗资源,有的人却连节育措施也做不好,不同人群的生存、生育能力可以相去甚远,特定年龄人口存活率和生育成功率可能差距很大。
另一方面,根据霍奇森的说法,影响演化的不只有疾病、死亡、面对恶劣环境的风险。任何导致人群出生率差异的因素——只要这些群体之间存在等位基因频率差异——都会造成演化层面的波动。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文化差异,例如对于家庭规模的偏好,会在很大程度上驱动演化。不同人群之间的人口统计学差异,与其基因频率差异相关,这些差异会驱动物种范围内的大量演化。常见基因频率在扩张的种群中增加,在缩减的种群中减少。”
朗里奇认为,现代人类的演化很迅速,或许比过去更快。
例如,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大脑的尺寸在过去一万年间缩小了,我们现在的大脑相比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更迷你。
又例如,我们适应了新的食物来源。某些人群,尤其是欧洲血统人群,已经发展出成年后依然耐受乳糖的能力。
此外,随着气候变化,我们的肤色也在变化;黑死病、天花等传染病使人类拥有了更强大的抵抗力。
根据霍奇森的说法,最近发生在人类身上的自然选择范例可能是过去两千年间马达加斯加居民进化出对间日疟(一种由间日疟原虫引发的疟疾)的强大抵抗力。
疟疾是马达加斯加第四大死亡原因
“可以估计,对间日疟的抵抗力能使生殖成功率提高约7%。这种自然选择很可能持续下去,因为马达加斯加大部分地区的医疗水平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科学家相信新冠大流行也给人类带来了演化压力。
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的进化生物力学家迈克尔·格拉纳托斯基(Michael Granatosky)指出:“个体对Covid-19感染的反应存在自然变异。这种变异是演化的基础。新冠大流行是全球性的,能影响到全人类。”
朗里奇表示,SARS-CoV-2无需杀死宿主,只要长期影响他们的繁殖能力,即可推动演化。
“2020~2023年间的人类必定进化了。
Covid-19感染带来很多负面后果,包括疲劳、抑郁、脑雾等,目前看来病毒会无限期地持续传播——或许,我们迟早会出现更多不良反应。
可能再过50年,人类才会知道新冠对演化的影响;而眼下,对病毒的天然抵抗力的确令一部分人拥有显著的生存优势,更易受感染的基因则让另一部分人格外脆弱、备受打击。
我不认为新冠会从根本上重塑人类,但也不相信它不会给我们的遗传多样性留下持久印记,新冠的遗传印记将是几代人都能感受到的。”
资料来源:
Are Humans Still Evolving? 'Maybe More Rapidly Than Ever,' Says Scientist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世界科学
原标题:现代人还在"进化"吗?新冠之后呢…
编辑:Mey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