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选购与保养
古琴选购
很多初学者不会选购古琴,并因此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下面就古琴选购的四个方面做出如下说明分析:如何辨别古琴的音色、材质、油漆工艺及附件。
音色
要辨别音色首先要看张琴有没有抗指、打板、沙音!
抗指左手按弦时感到有点吃力就是抗指。 琴弦离面不可过高,琴弦过高叫做抗指,会影响弹琴方法甚而累坏手指。以七徽的位置说,琴弦离琴面应在0.5公分左右。
打板右手弹空弦时,空弦拍打琴面就是打板。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同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果发现弦拍打琴面就是打板。
沙音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同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果发现有沙沙(杂音)声音就是沙音。(有时琴弦不直有也会有沙音则与琴本身质量无关,需要更换琴弦即可)
音色右手弹空弦,听音量和音色是否统一。左手按弦于每个徽上,右手弹弦,听各处音量和音色是否统一、相近。把按音和空弦音反覆连续弹奏,听音色和音量是否统一。左手按弦着与琴面,右手弹弦,在声音未停时,按弦左手左右移动,如余音延长则是优点。左手轻点弦于相应徽位处,右手同时弹弦出声,听每一个泛音是否明亮清澈。
古琴音色听起来要有下沉感,声音松透不散而韵味悠长者为良。建议初学者在买琴前多听听看看一些做工音色较好的老琴或名家制做的古琴以增强对古琴工艺与音色的了解。
斫琴师:相信对古琴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好琴都是斫琴师亲自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手工亲斫一方面慢工出细活,可以避免因量产粗制滥造而带来的等等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像李一凡、倪诗韵这样既能弹琴又能斫琴的实在难能可贵,他们在斫琴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弹琴心得融入到所制古琴中,从而使琴有其独特的韵味。
材质
古琴的底板材料是看不到,只能从古琴后面的龙池凤沼来仔细查看其面板的材质。有很多人将纳音处用火熏黄熏黑,这就添加了识别的难度,用手擦拭有黑色木碳的印迹。
桐木
泡桐: 材色浅白,三五年即可成材,木质疏松,指甲轻轻一掐就能陷下去,但有经验的斫琴师会选择树龄较长的桐木,选好密度合适树段,也是制琴良材。
白桐:多部古代文献记载的制琴良材。
椅桐:早在《诗经》就有记载:“椅桐梓漆,爰伐琴桑”;为传统制琴良材。
青桐 材色浅,木质细密坚实韧性较好,树龄较长、自然风化时间百年以上者为较好制琴材料,百年以内的新青桐不宜制琴,音色透出不来。
杉木
新杉木—老杉木(老房梁)
新杉木木材发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颜色越来越黄,以发金黄色的木材最老,其有很浓重的清香味。
汉木指出土的汉代棺椁木材,其逾千年木色黝黑、松透乃斫琴良材。
有部分厂家用一些小尺寸的木料拼接成古琴面板进行斫制,这些古琴从外观上是很难看出来的,但只要古琴的做工、音色好琴板是否拼接也是无关紧要的。
古琴底板多用梓木、楸木、椿木、花梨等质地较硬的木材,亦有用与面板同样的木材这种琴称为“纯阳材”,具体要根据琴材的震动来合理搭配!
总之,制作一张好琴最重要的还是斫琴师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起决定因素的是槽腹结构和漆胎的处理,否则用再好的木料也做不出音色好的琴。
油漆工艺
化学漆光亮度大,漆脆,光滑,微微有籽粒。(此种漆面手感生涩、易开裂,使用寿命最短,多为劣质练习琴使用)
合成大漆(腰鼓漆) 漆质光滑,丰润,流平性佳!仔细看有擦漆后留下的一丝丝痕迹。
传统大漆(中国大漆,也叫生漆) 漆质坚韧光滑,有质感!仔细看有擦漆后留下的一丝丝痕迹。(使用寿命最长)
灰胎
鹿角霜、八宝灰、瓦灰为主
灰胎以鹿角霜和八宝灰为最好,其次为瓦灰。
为了做旧美观,也是为了能让初学者看清,有时会把古琴的漆胎磨掉一些,露出点灰胎,鹿角霜颜色发金黄,八宝灰就不用细说了,如果灰胎全部是瓦灰就不会这样做了。
附件
岳山、承露、轸池条、冠角(焦尾)、龈托、龙龈这些都是斫琴时就粘上的,多数采用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等材料,但也有很多人将普通材料上色或搽上鞋油来冒充老红木或紫檀。这就要多了解木材知识,或在焦尾下贴处用砂纸擦一下,看完后用油或传统大漆擦擦,不会影响外观的。
琴轸、雁足的材料有木化石、象牙、玉石、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等。多数采用紫檀木、老红木、花梨木,但同样也有很多人通过上色或将木材浸泡在颜色水里来冒充,辨别方法同上即可。
琴桌,从前弹琴用的琴桌,有单人琴桌和双人琴桌两种。桌面有石制的,也有木质的。
一般说,琴桌要用干透的松质木料制成,桌面不可太厚,以帮助古琴发音,增加音量。琴桌必须做的稳固勿使摇动,以免影响弹奏效果。琴桌要低,专用的琴桌,高约73厘米(较普通用桌略低),座位要高,以两膝能放进桌下为宜,适用于现代普通椅子高度的琴桌是65至66厘米高,如此两臂易在琴面上放平,肩部放松,便于演奏技巧的发挥。一般合适的书桌也可以代替琴桌。
保养知识明屠隆论琴曰:“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也就是说琴是一种不可闲置的乐器,很多琴友都有这样的体会,琴越弹越好。所以琴也是有生命的,当厚厚的漆面包裹着整个琴身的时候,体内的能力需要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琴身的震动,琴体会慢慢松透,漆面也会慢慢干燥出现裂纹,它的身体得到了呼吸,琴的声音去掉了火气,琴也更加苍松、脆亮了。(这也就是断纹的由来)
古琴对于室内的温度,湿度要求甚高,它的面板是一整块木头雕出来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湿度和气候,保养的不当古琴就会变形或者有裂痕,北方干燥城市切不可离暖气太近。
总之古琴的护理应注意:防止曝晒、受潮、碰撞。出门或不弹时,如没有盒子最好用布等物包裹。因古琴的内腔较大,并且木料裸露,特别是面板料松软。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阴雨天或黄霉季节不弹时,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后影响发音。
弹奏前要将手擦干净,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脏或生锈而缩短使用期。弹奏后也需用干布擦拭琴身后悬挂于墙壁之上。
用棺材板造古琴?
“汉木”琴,就是古代大墓作来建墓室的木料。这种木料还算是和死人有些隔阂,而直接用和死人零距离接触的棺木,居然也被人视为造琴的良材。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说:“又尝见越人陶道真蓄一张越琴,传云古冢中败棺杉木也,声极劲挺。”
汉木琴
其实,今天仍有人用出土棺木制琴,有人喜欢,有人忌讳。
除了造琴用了棺椁和墓室木料,弹琴时,古墓的东西又派上用场。这就是琴砖,虽说近年有假琴砖,还有人认为琴砖上弹琴根本无济于事,共鸣还不如琴桌。但琴砖仍被人收藏看好。
其实这所谓琴砖,就是古代的墓室砖,是一块块长一米一左右的大的空心砖,外表刻有几何形纹饰,是古代用来建筑墓室的建材。明代的人认为这东西中空有共鸣,就用它来放置古琴,让琴声产生共鸣,所以称作“琴砖”。
一个即将、肯定会作古的人,把一张用棺木做的琴,放在出土的墓室建材“琴砖”上,弹奏古代的曲子,哈哈,的确很有哲学意味。
《操缦琐记》
1938年11月9日,“晚归,家人均外出,四壁俱静,不可多得之时也。理琴十余曲,达两小时。身心舒泰,琴我俱忘,一年中不知几度有此境界。余尝谓弹琴与人听,固不足言;弹琴及同志小集,仅供研究,亦不足言;弹琴至我弹与我听,庶乎可言矣。然仍不如我虽弹我并不听,手挥目送,纯任自然,随气流转,不自知其然而然,斯臻化境矣,斯可言琴矣。然此亦仅可与知者道耳。”
写这个操缦琐记的老先生名字嘛,弹琴的人都知道
琴砖是否源于秦砖汉砖什么的呢?至于在上面弹琴助音效果到底如何,倒是未曾亲聆过。
上次去杭州参观古琴展览时,便看到一张清代仲尼式名“滟滪仙舟”的古琴,据说便是用四川夔州峡上一悬棺木制成的。去年秋曾游三峡,见尚有几处悬棺呢!
琴砖近年价格似乎挺高,在南北多种琴人家中,或是公园,或是文物市场上,都见有不同规格纹饰的琴砖,可见存世不在少数。毕竟这种砖最初不是为琴制作,无非是个建材,后来引入文房。就像汉砖瓦砚,砖瓦也是建材,后来被制成文房用具。
个人不大喜欢这种墓室大砖,再名贵也觉得质粗而气阴,不如木质琴桌琴几,亲切温和,而且共鸣也不错。
棺木琴,如果是漆棺的杉木料(古杉多大料),可以做琴,因大漆阻挡了地下水的矿物质沉积,而无漆的墓室大木,因其地下水矿化,已不合斫琴选料的标准,制出的琴音多生硬而干。
一张汉代墓室大木制琴,是当时音质相当柔和,超出一般汉木音质的琴了,但与今天的老杉好琴相比,仍逊一筹。
所以,不是越老就一定越好。
所谓琴砖,其实就是墓砖,因其中空,共鸣效果优于某些木质琴桌,音色保真程度较好,不会产生因不同木料所制琴桌引起的音色失真,故为一些讲究古琴音色的琴家所重视。
墓砖之为琴砖,因其火气褪尽,音色清越纯绵而厚重,且古人视为邪气不侵之物,为理想的琴桌材料,然当时古墓出土较少而致存世量偏少,并非唾手可得,而显珍贵。
然诚如所说,阴郁多疑阴气较盛之人,还是少用或者不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