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烧香拜佛必须要牢记的禁忌:一旦犯忌,灾祸连连,财富再多也溜走
进寺庙门:进入烧香大堂通常有好多道门,中间的三道门是有说法的。普通游客从右边门进入,中间的门是空门是出家人出入的。男女进门的方式也不同,女的先迈右脚,男的先迈左脚,不能踩门槛,进入门的步伐尽量迈的大些。去烧香当天最好穿着干净,手脸都干干净净的,以表示对所拜之神的尊敬。
烧香动作:通常人应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左撇子反之。点香时点着即可最好一次性点燃,只是点着香的火越大越好,香点着之后人面朝大殿的大门,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拜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烧香时请不要跟旁人讲话,更不要对神佛指指点点,更不要说脏话和其他对神佛不恭敬的话,走动时如果碍事,切不可跨过,要绕过,跨过是对神佛的不敬。
磕头讲究:双膝跪在上,双手合什,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默念心中所想,然后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手往前方放,头在向下磕。
烧香数量: 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十三炷是功德圆满的高香。另,自己请自己的香需自己付钱。 有的人不去寺庙拜神而是在自己家里供佛拜,在家供佛要选好的位置,最好是宽敞安静不受打扰的地方,有条件者可专门设佛堂,烧香应注意家中小孩,勿让小孩到佛堂内奔跑嘻戏,扰了佛的清净。
狗年想要平安健康,记得请五帝钱到家里,不仅保家人平安,还能招财进宝想要给家里布置一个好的风水环境,挡住那些煞气。风水大师建议家里挂一个趋吉避凶、招财进宝的五帝钱。五帝钱是最适合用于镇宅、旺福的。不管对风水的任何冲煞、催财、平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避凶趋吉效果。红色寓意喜气、成功、忠勇,被视为能够驱邪化煞,而五帝钱力量强大,配合大红色的中国结法力无边。能从根本上改善财运不足的先天命理,催旺后天财运,助你财源广开,财路攀升。
开门见五帝钱。五帝钱挂在大门前,能够起到挡煞辟邪以及招财的双重成效,这也是五帝钱的两大根本风水成效。毕竟大门乃是住宅的纳气口,因而将五帝钱挂在此处一来能够挡住从大门进入的邪煞之气,二来能够招来财气。你也能够在两个门的下面,屋的内侧放一套五帝钱,也是一个较好的办法。这种办法用的人较多。
“五帝钱”对人的运气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1、可以辟邪,以免被邪灵骚扰。
2、增加自己的运气,不妨试试在打牌时带上,赢的机会较高。
3、把“五帝币”用利是封包妥,然后放入银包或手袋之内,便能增自己运气。
4、犯太岁者需要五帝钱来辟邪挡灾。
五帝钱可化解2018年有损福报、运气的凶星的,可以改善运程,弥补流年吉星不强的缺失,驱散你周身的负能量,让你运气慢慢恢复,变得好起来,也可以帮助你扬长避短,吸人脉、纳吉祥、招财源、旺事业的功效。
若朋友们想要了解更多家居风水,下方头条号有哦,点击看五帝钱她烧的香,被人拔了,会影响她今年的运势吗?
新年第一天,我去了寺院佛经流通处做义工。约一点多,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吵架的声音,这大年初一,在欢喜祥和的寺院,怎么会有吵架的声音呢?
正在纳闷中,还是没憋住那好奇的心,跑出去瞧了一眼。
原来是一位香客刚刚点了香才插到香炉中,香就被义工清理,拨了丢在一旁的焚化炉内了。
那位香客很是恼火,我刚刚才烧的香,你就给我拨了,于是两人为此就发生了口角。
那义工话语咄咄逼人,也许她觉得今天香火旺,及时清理是正常工作,丝毫没有护念初基新人初来寺院烧香的状态。《维摩诘所说经》中,佛引导大众能走进佛陀的殿堂是采取“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道)”的方法,而这位义工一边训斥香客,一边给香客贴标签,我看着实在不忍。而那位香客满脸的惶恐不安,加上愤怒的神色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四周尽是看热闹的人。
我平时是不管闲事的人,然而今天看到此现象,内心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宽慰到对方,但一想到人家来寺院烧个香,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会不会让人对佛法失去信心的问题时,我就鼓起勇气上前去调解这即将发生的怒战。
记得刚刚学佛时,曾听过一句话,如果我们的性障习性没有调好,就不要站在对外的服务窗口做义工,因为我们的嘴脸会让信众望而却步。
看着这位义工还在用方言在咆哮那位懵在那里的香客,虽然对方听不懂义工在讲什么,但那个音声还在回荡,香客正准备上前与义工争论一番,我赶忙上前拉住香客:“大过年的,我们是来烧香求吉祥的,不要生气,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你自己。”
那香客牟足了劲,被我突然拉住,她呆住了。但是那个义工还在喋喋不休的讲,香客感到了委屈,我急忙宽慰道:“她不是在讲你,我们所讲的每句话其实都是回归到自己身上的,这叫自作自受,你不要跟她计较,如果你跟她计较的话,你就变成了与她一样的人。”
看得出这位香客还是有些素质的,我两句话,她似乎缓过劲来了,然后,她说:“我刚刚才点的香,才插入香炉,她就把我拨了,我要看看这香烧的怎么样。”
我笑了,对她说:“我们来烧香,其实是烧心香,烧六根的香。这个香,你只要来了,点了,这香你已经烧了,所以不必挂碍有没有烧完还是烧暗或是烧断的问题,来,你到佛经流通处,我与你好好讲讲烧香是怎么烧的。还有怎么与佛菩萨祈愿。”
拉着她离开那个环境,继续宽慰了她几句,她的心情平复下来,然后我打开昨天的文章《春节去寺院烧香拜佛的步骤以及祈愿》念了一段给她听,她的注意力被集中过来了,我明白她是初基学佛人。
我开始引导她去寺院烧香的仪轨,并带着她完成了当天的拜佛供养,我从烧香时的供养偈开始教她念:
愿此清净香
遍满十法界
供养佛法僧
增长诸福慧
正法传十方
皆共成正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教供养偈之后,又教她五轮投地的拜佛,然后根据昨天的文章,教她与佛禀白,有任何事情都可以与佛菩萨去讲,最后还引导她将今日供养、护持之功德进行回向。
这样一轮下来,她心开意解,我还告诉她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菩萨三聚戒中有“饶益一切有情戒”,就是饶了对方,利益自己,不要去与对方计较。也很感谢与她的遇见,让我今日也学习了“修摄一切善法戒”的运用。
我告诉她,今天发生争吵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坏事,在事情发生时,及时的转念是很重要的。对于刚刚初学的人,会把烧香的过程,香烧的好不好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烧的不顺利,回去可能会挂碍很久,甚至烧个香的感觉影响今年的运程,殊不知烧香是烧六根的香,即存好意,说柔软语,做好事,慎护自己的身口意行,这才是烧香。
所以也要感谢这样的逆缘对境,如果没有那个缘的由起,也许就看不到后面的风景。正如这位香客,她最后是满心欢喜的离开。也正是这样的缘,相信她后续也将打开读佛经的新篇章,期待着她早日进入这圣妙的殿堂来,修学正法。
过年不小心把族谱烧了?啊啊啊闯祸闯了个大的!
虽然每个地方过年习俗大不相同
但闯祸本领却是全国统一的
你永远想不到网友能闯出什么祸来
前有网友年初一拜神上错坟
后有网友回老家去祠堂上香
一不小心就把族谱烧了……
《拯救王氏族谱行动》
▼
一场大火把全国各地的王氏炸出来了
▼
族谱被烧后续
已经在连夜修补了
▼
祖宗说百年之后会有一劫
没想到在这等着呢
不过话说回来最近天干物燥
大家过年拜神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啊!
拜佛烧香应该烧几根?原来3、6、9都有不同讲究,不懂别胡乱烧
中国古代的灿烂与辉煌就像奔流不息地滚滚长江,正所谓上下五千年,长盛久不衰,经过时间的洗礼与打磨,中国的悠久历史不但没有随之消亡,反而变得更加的灿烂和辉煌,在历史的进化与筛选之下,我们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真正美好的东西一直保留了下来。
就当时古代的情况而言,除了当时古人所留下的史书典籍之外,还有许多更加珍贵的东西,这种东西虽然没有具体的文字形式,但是同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一直在传承的史书典籍之外的精华。
例如我们从很早就一直在强调的中华礼仪,对于这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并没有在哪本书中有过详细的记载,而是通过最早期的家庭教育一大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虽说没有具体的形式,但是同样是我们保留下来弥足珍贵的东西。
当然除了传统礼仪之外,还有其他以这种形式存在的东西,比如我国的宗教文化,这种信仰之类的东西同样也没有具体的记录,但数千年之后依旧保存了下来,其中的一些规定我们至今依旧遵守着,比如佛教祭祀时的一些传统。
拜佛烧香应该烧几根?原来3、6、9都有不同讲究,不懂别乱烧。
信仰的产生与遵守我国的宗教其实从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而佛教则是后来传进我国的,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还比较浅薄,所以对世间万物的产生都非常的好奇,后来,“老子”在道德经之中对这一方面做了相关的阐述,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就此产生了。
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唯物主义认识,并且在后续的发展之中,都以这个为基础,尽心一系列的其他修炼,总之早期的时候,道教在我国拥有相当一部分信徒,直到后来,另外一种宗教的闯入。
佛教的教义可以说是早期中国人最好的依托,因为在古代时期,人民经常遭受战争的困扰,不是妻离子散,就是家破人亡,当时的社会底层人民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这时候佛教的进入,可以说瞬间就获得了一大部分信徒。
因为佛教强调,今生忍受苦难可以换来来世的平安快乐,虽说在我们现在看来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对于当时认知比较浅薄的古人来说,倒是很容易相信这些。
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相信来世的存在,同样作为当时水深火热之中的人类,他们面对当下的苦难没有任何办法,所以无论相信与否,都将希望寄托于这虚无缥缈的来世,是真的相信也罢,只求一个心理安慰也好,总之选择了相信佛教。
佛教之中的规定是比较多的,要想实现来生的幸福,此生就必须严格地遵守,比如不能开荤戒,不能开杀戒,包括祭祀方面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拜佛烧香根数的不同,同样代表着不同的后果。
最基础的是三炷香当然这些寺庙上香的限制可不仅仅针对于佛门弟子,偶尔也会有俗人进寺上香,所以对于外来上香的人员,最基础的要求就是三支香,因为外来的多数人主要是祈福,所以三支香也有各自所代表的意思,所以按照佛门中的规定,至少是三支。
因为佛门之中认为,香,这种东西能够与天上的神仙产生某种沟通和联系,并且和我国的传统道教也存在的联系,因为三炷香,代表了道教之中“三生万物”的这种说法,而佛教之中又有着不同的意思。
首先,第一炷香代表上天,佛教讲究的就是人死亡之后经过天堂,而后再堕入轮回,所以首先应该祷告的就是上天,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来生可以升入天堂,进入轮回之后的来世不再遭受那么多的苦难,所以这第一炷香代表的就是上天。
相对,第二炷香代表的就是大地,佛教之中,天上地下都是需要沟通的地方,因为多数佛教弟子都不像唐僧那般一生下来就看破红尘,而是经历过世间百态之后才选择进入佛门,所以在之前或多或少都与尘世存在一定的沾染和联系。
所以这第二炷香就是用来祷告大地,或多或少地减轻之前存在的罪孽,避免堕入地狱之中,否则这一世的修炼都将白费。
而第三炷香,也是最重要的一炷香,除了苍天和大地之外,这第三炷香代表的就是人间的神仙和佛祖了,这些东西在虔诚信佛的人看来都是可以显灵的,所以对于这第三炷香十分看重,在上完香之后,一般都有三叩首。
六炷与九炷的含义当下的人们并不是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都有家人,亲人和朋友,所以在上香拜佛的时候并不只是对自己一家人祈求平安健康,往往还伴随着对于亲人的祝愿和祈祷,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六炷香和九炷香的说法。
首先,六炷香,就意味着自己的祈祷范围变大,六炷香,就代表对于两代人之间的祈祷和祝愿,由于对于佛祖和神仙来说,需要保佑的人并不在现场,所以往往会采用一种其他的方式表达对于佛祖的虔诚敬意,那就是烧高香。
这是很多人在佛门之中进香的一种普遍状况,前面的三炷香都是正常大小,而后面的三炷香要远比前面的高大许多,粗细程度也是前面的数倍,这就代表这一代人怀着崇高的敬意祈求下一代人的平安,此外,还有九炷香的出现。
最后的三炷香,代表的意义更加深刻,这最后的三炷香,第一层意思就是就是对于此后两代人的保佑,并且主要由家中最年长的人来祈祷,并且粗细程度和中间的三炷香相同,但是九炷香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对于家中已故之人的告慰。
这第三炷香在祈祷的时候,往往拥有更大的虔诚。
总结所以说在中国在祭祀和祈祷方面,往往是具有很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的,无论是对于古代还是现代人来说,要想得到更好的保佑,就得尊重佛教的传统。
原来烧香有这么多讲究,难怪以前都烧错了,现在开始越烧越旺了
烧香可分为:道教敬香和佛教阐述。作为礼仪之国,我们对于这些礼数的讲究还真不是一般般的计较,来跟小编一起学习下。
1、关于烧香的一般常识 南岳进香分为山顶和山脚的大庙两处。烧香分为高香、保香、许愿香和还愿香等,一般人去都是烧保香,保佑平安健康、升官发财什么的,这样一般可以不用专程去还愿,烧高香一般是求具体什么事,需要再去烧还愿香。具体烧什么香在选择香的时候就要定好。
2、关于进香用品 进香用品一般包括香、烛、包和拜香。如果有多人同去一定要各付各的钱,这个是不能请客的,切记。当然先由朋友代购,然后再付钱给朋友是没问题的。
3、关于写香包,大庙是佛道一体的,一共有八位神轼,所以一共有八个香包,大家要在每个香包上写明自己的姓名、住址、烧的什么香和年月日,日期用天干历,比如庚寅年什么的。记得地址写详细点,要不神仙可找不到你也不能帮你了。
4、关于烧香的顺序(先烧香,后拜佛),提着香包、香、烛等供品,举着拜香(男左女右),大庙从前门进,先在圣帝大殿前的左香炉前祷告,然后把供品投入香炉,只留下一束最长的大拜香不投入(在这里补充一下,留下的大香上记得写上:名字,\"某某某 诚心叩拜\",等到各殿拜完后再投入香炉,这里反正有很多人,实在搞不清就看别人怎么做吧),烧完包就可以依次到各殿拜了,要注意的是未婚女性不要去拜注生娘娘殿,在外面行个礼就行了。因为那是管送子的,到时候中标了可别怪娘娘哦。
小贴士: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步骤如下:
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为了防止火灾,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很多人抓着一大把燃着的香到处拜,滚烫的香灰在寺院到处飘着,阵阵浓烟熏着人们的眼睛,以为香越高,越大把心越诚,这些都是不懂的表示,其实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没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