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面灯(蒸面灯的花样大全图片)

蒸面做“灯”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陆金星

刘莲花的作品有十二生肖等,作品精美生动。

即墨田横镇南芦村历史文化悠久,村里还保有一座始建于五百多年前的家庙,曾于咸丰八年重修,近年来又曾多次修补。大门口外建有向外延伸的“八”字型墙垣,按照封建礼制,这代表族中出过有功名的人。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村民刘莲花都会制作豆面灯,十五前摆放在家庙内用于供奉,今年81岁的刘莲花制作豆面灯已有近60年。

2月21日,记者在刘莲花家见到了这位心灵手巧的老人,她盘腿坐于炕上,面团在手中几下便有了雏形,再用牙签、梳子、剪刀等工具进行局部加工,不一会工夫,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物灯碗就做好了,整个制作过程一气呵成。提起豆面灯,刘莲花边制作边介绍,制作原料就是豆面,颜色也是可食用的天然色素,工具更是简单。刘莲花制作的十二生肖已经基本制作完成,老人为她的作品又上了一遍颜色,“今年是牛年,这个大牛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胶澳志》记载:“上元蒸面做灯,注油点之,视其烬花以占五谷丰歉,曰灯花。”田横镇豆面灯有百年历史,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现在村里制作豆面灯的还有两三家,“我孙女当幼儿园老师,也跟着我学制作豆面灯,如果有年轻人想来学习,我非常欢迎,管着饭教。”谈起传承,刘莲花一点也不愁,传统工艺注入了新元素,形式上的创新让老工艺焕发新生。

豆面灯的制作主要以家畜为主,近年手工艺者也融入新的元素,豆面灯也有了更多新造型。刘莲花的作品算是最精湛的,作品元宵节在家庙展示完毕,就被学校、博物馆等收藏了。

刘莲花和她的老伴都已81岁,两位老人身体硬朗。

刘莲花切下制作好的豆面,准备制作花样。

制作一个栗蓬。

剪刀是刘莲花制作豆面面塑的重要工具。

制作豆面灯的工具非常简单。

豆面灯装饰精美。

今年是牛年,刘莲花制作的牛栩栩如生。

刘莲花盘着腿坐在火炕上,制作豆面面塑。

刘莲花的作品。

老伴是刘莲花的好帮手。

刘莲花的豆面面塑作品。

一些邻居在刘莲花家玩,看她制作豆面灯。

制作好的豆面灯等面塑供在堂前。

南芦村的家庙保留完好。

田横镇南芦村历史文化悠久。

正月十五蒸面灯

春节刚过,年味正浓,漫步在披着节日盛装的小城。街道两旁树上挂满了形状各异的灯笼,五颜六色、流光溢彩;节日的彩灯更是争奇斗艳,花树银花;吸引着来往游人的驻足观看,仿佛置身于灯的海洋,让人流连忘返……而我的思绪却回到儿时记忆中的元宵节。

我的家乡在鲁西平原农村,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有蒸面灯的习俗。

小时候,正月十五这天母亲特别忙碌,一大早起来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母亲系着围裙,先是从面缸里将白面或豆面挖上七八碗,倒在盆里用刚烧开的水和着搅拌,撒上白糖,一股喷香微甜的香气就飘逸而出,满溢厨房。接着母亲不停的用手指捏揉试面,直至软硬合适。待面稍凉后,母亲站在案板前,神情专注地捏一个个小巧玲珑、寓意深刻、形态各异的面灯了。母亲做灯很讲究,通常做两种灯:龙灯和月份灯。龙灯是必须要做的,因为龙掌管着一年风调雨顺。先将和好的面在案板上滚成圆长条,用剪刀在上面剪出整齐均匀的面刺当作龙鳞和龙角,用高粱粒做龙眼,粉条做龙须,龙的口中放一枚硬币,象征着财源滚滚来…最后把长龙盘起来,中间放一盏精致的面碗,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灯就做成了。当然做的最多的还是面灯,面灯又叫月份灯、棉花灯;用火柴棒或草杆缠上一点棉花插在灯碗里做捻子,往碗里倒上些豆油,点上火,面灯就亮了起来。这种灯一般要做十二个,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如果是闰年,就多做一盏。每盏灯的边沿都要捏上精致的褶子,正月捏一个褶,二月捏两个褶…依次类推,直至捏完十二个。十二个褶角整整齐齐均匀分布在灯沿一周,如同一朵正在盛开的花瓣。除此之外,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捏上些各式各样造型夸张的属相灯和动物灯。那些鼓嘴的小鱼,萌萌的小狗,憨相的小猪,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煞是可爱。

待各式各样的灯捏好后,便上锅蒸好出笼。母亲一边驱散还在翻腾的热气,一边仔细分辨着哪盏灯有水,然后再查一查捏上去的褶,几个褶就是几月,就预示着这个月雨水充足。哪盏灯里水少或者无水,就预示着哪个月水少或干旱。母亲说,每次蒸出的面灯都是很准的。我想:这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多少流露出对能有个风调雨顺好年成的美好愿望吧。

天黑以后,家家户户开始点灯了。母亲领着我们从堂屋到偏房,每间屋子都要点亮放一盏。大门槛、灶台、水缸(放在瓢里)和粮囤一一放置,就连鸡舍、猪圈和牛棚都要放上一盏。于是整个院子都被跳跃着的灯光笼照着,预示着新的一年日子亮亮堂堂、红红火火!做完这些,母亲就会把我们拉到她面前,用面灯照一照我们的五官,口中念念有词:“照照眼,不害眼,照照墙,百虫忙。”于是大家争先恐后的让灯光照着自己,都希望自己能让灯光照的“百毒不侵”。所有仪式结束后,小伙伴们端着面灯,不约而同的跑出家门。相互比较着,叫喊着、奔跑着,直至灯里的油熬干了,灯的内壁都变成了焦黄色,人也饿坏了,面灯也变成了可口的点心。但是放在粮囤里的龙灯必须要等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能吃,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富足平安。

参军入伍后,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家过元宵节了。经历过数十个烟花飞泻的正月十五,欣赏过很多流光溢彩的元宵灯节…但每年一到正月十五,首先想起来的,还是少小时母亲做的面灯。我知道我这辈子无论走多远,母亲的面灯一直在我心里燃烧,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也照亮了我的一生。(作者: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张成连)

卤面怎么蒸才好吃,原来做法诀窍这么简单,一次做一大锅,太香了

大家好!我是美味小舍.小刘。每天会给大家分享不一样的家常美食做法,以及街头特色小吃的做法。做家常味,让你感受家的味道。

今天给大家分享怎样在家做卤面,说起卤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在汽车站的饭店门口有很多卖卤面的。饭店门口支一个摊,锅上蒸的就是卤面,看上去有肉、有豆角、还有面条。色香味俱全,看上去就超级想吃。记得那个时候的一份卤面卖1块5毛钱,作为学生的我还是舍不得吃。今天分享一个豆角卤面的做法,下面来跟我看下制作方法吧。@头条美食 豆角卤面完整制作视频

1、准备的主要食材有五花肉、豆角、细面条。先准备一小块五花肉,然后把肉全部切成薄片。

再准备一把洗干净的豆角,把豆角择干净,直接用手掰成长段。豆角不用刀切,用手掰长断,这样的豆角更容易入味。

切点葱、姜、蒜备用,还有喜欢吃豆芽的,准备一些黄豆芽。

2、下面处理面条,我是直接从外面卖面条的店买了3块钱的细面条,把细面条放盆里,往盆里面加点食用油搅拌均匀。这里加油搅拌,主要是为了一会蒸面条的时候防止面条粘连在一起。

然后直接把细面条放蒸屉上,大火蒸10分钟。面条蒸熟后,把面条重新放入盆面里用筷子抖散备用。

3、把锅烧热后,往锅里倒入油,再把刚才切的肉片倒进去翻炒。

把肉片里的油煸炒出来一部分,一直把肉片炒到微焦的时候,再加入切好的葱姜蒜翻炒。

炒出里面的香味,再加入一勺十三香进去翻炒。然后把掰好的豆角倒进去,翻炒1分钟;加入适量的生抽和少量的酱油翻炒,然后加入盐和鸡精调味。

炒匀后往锅里加入少量的水,加入水的量快淹住豆角就可以。如果喜欢吃干一点的,水可以适当的减少,等锅里的汤汁煮开后关火。

4、再把这些倒入面条盆里面搅拌均匀

然后再把搅好的面条重新倒在蒸屉上面蒸,这样卤汁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面条里面,会更加的入味好吃。盖上锅盖大火蒸15分钟。我家人比较爱吃菜,所以我放的豆角比较多。

好了,咱们这个卤面这蒸好了,卤香味浓郁,色香味俱全。里面有肉、有菜、有面条,非常的营养美味好吃。做法也非常的简单,喜欢的朋友可以在家试一试。

今天的豆角卤面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美味小舍的美食分享,不要忘记添加关注、转发。点文章末尾的“了解更多”可以看到这期豆角卤面的完整制作过程。

咱们下期再见!

徐州方言故事 ·17· 元宵节点花灯

码过年(过罢年),说着拉着跟翻眼皮(形容快)的囔,揉啦(一瞬间)一下子就到了元宵节。

搁(在)咱徐州,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狠了(很多)。正月十五那天,不光剋(吃)汤圆,看花灯、猜谜语,还得蒸面灯、刻萝卜灯、蒸大包子唔的(什么的)。白(别)看大人忙得跟拾头(不可开交)的样,可拜(把)小孩们喜地屁流的(高兴坏了)。

眼今(如今)的人都图省事,汤圆、花灯,管它贵贱,掏钱就买。

每年时(往年),家家都穷的叮当响,差不多都是自己蹲搁(在)家来扎花灯、滚汤圆。所谓“花灯”,就是章(用)几根细竹坯子(竹篾子)扎个带点花样的框子,糊上带颜色的薄纸,点上一根洋蜡(蜡烛)就妥了(齐活)。从正月十四那天的夜抹黑(傍晚)起,熊孩子就开始了。恁瞅吧:大街小巷院子里,任哪(到处)都是“知喽灯(燎了、烧了)、知喽灯,知喽再买,买了再知喽”的欢笑声。有些妖业蛋(调皮孩子)为取乐子,单门(专门)哄小孩:“恁(你)的灯底下爬了个蝎子!”小孩嫌怕(害怕),一翻个,纸灯着了。小孩坐搁溜地顶上(坐在地上)哭的稀喽迭淌(眼泪鼻涕齐下),大孩喜得和嚎乱显(万分高兴)。

面灯(用白面蒸的灯)就不怕知喽(燎、烧)了。那会儿的徐州城里,蒸面灯还比较普遍。因为十五这一天都要蒸大包子。蒸的时候,按窝(就势)蒸几个面灯给小孩玩。面灯有老虎、兔子、龙、刺猬等等模样的小动物,筋骨(后背)顶上有一个留着盛油的窟窿。蒸好后,章(用)棉花搓一根捻子,倒一点豆油点着,等油着完了,面灯就能剋(吃)了,没一点扳头(不用扔掉,直接吃了,也不浪费)。还有的章(用)红辣萝卜刻个大鲤鱼,把萝卜掏空,萝卜皮上刻上鲤鱼鳞,有倒油的,有章(用)蜡烛的,离远看通红。玩完了就拜(把)萝卜板(扔)了。

到十五晚黑来(晚上),月老宁(月亮)还木(没)冒头(出来),恁望望吧(你看看吧),街口头、巷口里沥沥啦啦(远远近近),任哪(到处)晃呀晃的都是跟鬼火一样的小火光,还有堤喽金(一种光呲花不爆炸的火药)才好看。就怕都快半夜了,还有个不想睡觉的熊孩子把灯光搁(在)老远晃晃悠悠,再叫风一吹,说灭不灭的才瘆人(吓人)来。

再说吃汤圆。生活好点的不说了,差不离都是白糖豆沙、芝麻桂花糕什么的当馅。而穷人家呢?心话(心想)人家都过咱也码不过去(不能落下),咬牙跺脚一狠心,最多买点烂酸渣糕(山楂糕)、小孩酥糖啥的,了不敌了。

俺见过滚汤圆的,他们先拜(把)江米面和好,拜(把)馅子捏成小圆疙瘩,再板(扔)在章(用)了老些干江米面的大筐头子里头来回使劲地晃悠。晃一会儿,再湿湿水,再晃,面团越滚越大,就成汤圆了。俺隔壁还有个老嬷嬷的汤圆包的血(才)好。她不像年轻人那样,煮几个滚就捞出来剋(吃)。她说老头最喜欢喝煮元宵的汤。其实他是怕江米面黏,拜(把)假牙给粘掉了。年年十五那天,老嬷嬷都是蹲搁(在)锅呛子(锅灶)前边紧紧煮(一个劲),差不多都快拜(把)汤圆煮化了,那锅汤都变的粘不拉几的岗稠(和浆糊差不多)才算拉倒。

还有就是蒸大包子。咱徐州的老百姓,从正月十三家家户户就开始泡干菜。什么萝卜婴子、嫲嫲菜(马齿苋)、苋菜、灰灰菜等等阿了八糟(乱七八糟)的干菜都是好东西。生活孬的掺上细粉、豆腐;生活好点的阔家,摊个鸡蛋饼,再配点猪肉唔的(啥的),蒸出来,半个街筒子的人都站搁(在)那来嗤愣(吸)鼻子:“谁家蒸肉包子了,恁香(那么香)?”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16/1697207119361500.html
上一篇:5月19日为中国什么日(5月19日为中国什么日子)
下一篇:帽子店(帽子店名)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