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今年多大(1997今年多大年龄2023)

1997年出生,26岁了,手里有126万,可以不工作了吗?

最近有网友提到1997年出生,手里有120万存款,能不能躺平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到底能不能躺平?

1997年出生,那么到2023年,今年就是26岁,假如按照现在很多人的平均年龄,是80岁左右,还有54年,把这120万平均到54年里,你每年能够花费的钱就是2万块钱左右,这其实并不是很多,那么有人说,我还可以利用钱生钱的道理,创造更多财富,的确是,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忘了,现在银行存款的利息并没有那么高,比如是定期一年是1.65%,定期两年是2.15%,定期三年是2.6%,每年的利息都不超过4万块钱,如果单纯靠这120万存款利息生活,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未来银行存款的利息会不会更降低?比如大家可以看到前几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4% 左右的银行存款利息,但是现在,大家是不是很少见了,基本上都是2%-3%左右,很少看到4%以上的银行存款利息了。

毕竟银行是一个盈利机构,银行也要赚钱的。

其他的一些理财产品,股票资金或者其他的高风险产品,作为普通人,你又不敢去做投资,因为害怕本金都亏掉。

第二,你这120万会不会贬值?

在未来的50多年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假如这120万贬值为50万,靠着这些钱,你前期可以躺平,但是后期的话,你的钱慢慢就会消耗没了,因为你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比如80年代的万元户可能就是百万富翁了,现在的1万块钱,最多就是别人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而已,因此你拥有了120万,就想躺平,我觉得这种想法太幼稚了。

虽然这120万的确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得出来,但是想要靠这120万养老,还真的有点危险,但是我要说明的就是,你这120万,已经属于非常大额的资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算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平均工资达到1万块钱,那么你想达到120万左右的存款,估计也是非常难的。

而且2022年我们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9万,很多人的工资收入就是徘徊在3000块钱左右,那么你拥有120万,而且你还这么年轻,20多岁就拿到那么多钱存款了,绝对属于比较幸运的人了。

对比那些低收入的人群,你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但是,作为普通人,你想未来过得更好一点,你肯定是不满足这120万的,肯定要好好的努力去工作赚钱的,你拥有这120万,你的压力已经比很多人的压力都已经低很多了,但是也不代表你不用工作了,还是要工作的,请问年纪轻轻,才20多岁就不工作了,请问以后的几十年里,你还能干什么?游山玩水吗?还是吃喝玩乐?

只有工作,生活才会更加充实,而且赚到更多钱和更多安全感,所以真的没有理由不工作,而且你这120万,不够未来的养老费,假如你现在每年消费2万块,你现在都觉得少,以后钱贬值了之后,更加不够了,因此为了以后的更好地生活,还是好好地工作生活,但是有了这120万的存款,也尽量不要去做那些高风险的投机,做一些安全的理财投资,你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最后,想要不工作了,要思考:

第一,有居住的房子吗?

第二 ,存款足够多吗?

第三,有医保和养老保险吗?

第四,未老银行存款利息多少?

第五,未来的钱,会不会贬值?

第六,年轻的时候不工作,人到中年了,又想去工作,如何适应职场的需求?

1997年去世,大他五岁的继母得知消息后,一句回应令人泪目

1997年2月7日,是大年初一,一代伟人家里略显冷清。此时正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孩子们也大多在医院陪护。

家里只有98岁高龄的夏伯根老人,虽然患上了老年痴呆已经很多年,但她依旧念念不忘的身体情况。

见到孩子们进到卧室,她都会反复问一句话:“宝忠回来了吗?”。

张宝忠是的警卫员,时刻伴随在身边,老人知道宝忠回来了就意味着脱离生命危险。

然而,12天之后,随着呼吸功能衰竭,伟人的心脏还是停止了挑动,永远离开了我们。

听到这一消息后,夏伯根伤心欲绝,愣了许久后说了一句,让闻者无不热泪盈眶。

其实,夏伯根只是的继母,只比大五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甚至从来没见过这个大自己五岁的继母。

那么,继母究竟说了什么呢?和自己的继母感情深厚吗?

这一切要从1949年主政西南地区开始说起。

舅舅带着继母来认亲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之际,西南地区仍盘踞着很多部队和大量土匪势力。把、、贺龙派到了西南地区,让他们承担解放西南、稳定西南的任务。

同年11月30日,重庆获得解放,意味着西南地区的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不久之后,被任命为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正式进驻重庆。

此刻,总算回到了离别几十年的家乡。

虽然格外挂念家乡亲人,但重庆刚刚获得解放不久,不仅要恢复生产发展,同时还担负着重要的剿匪任务,可以说工作千头万绪,实在抽不出时间回到家乡广安看一看。

那天正在组织开会,通讯员却突然闯进来报告他的家人来了。

并没有急于结束会议,只是交代工作人员先安排家人在招待所住下。

来人是的舅舅淡以兴和他的继母夏伯根。

舅舅淡以兴只比大四岁。年幼时经常和母亲一起回娘家,他最开心的就是和大自己4岁的舅舅一块玩耍。

年幼的他们没有任何辈分之分,只是投机的小伙伴,经常在一起捉迷藏掏鸟窝。

当被别的小伙伴欺负时,舅舅就会以身相护,所以从小他们就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然而1919年就开始了在外求学之路,从那之后他们有30多年都未曾见过一面。

舅舅得知当了大官回到家乡后,知道他公务繁忙回不了家,于是便带着他的继母赶去重庆和见面。

那天,一直开会开到很晚,忙完之后,和夫人卓琳一起带着孩子,赶紧去招待所去见自己的舅舅。

推开门,明显感觉到舅舅喝了酒,而且正在生气。果不其然舅舅毫不客气的批评,“好哇,贤娃子,你当真当了大官,六亲不认了!皇帝老子还有三个草鞋亲嘛!”

来不及解释,只能坐在床边一句不吭听着舅舅的责问。舅舅还告诉,他的母亲不到40就去世了,临死前还挂念着自己在求学的“贤娃子”。

听舅舅说到这儿,热泪盈眶,无以反驳,他亏欠父亲和母亲的太多了,从来没有在他们的床前尽过一丝孝心。

那一刻,母亲的慈爱形象出现在脑海里,他更加自责惭愧。他对舅舅说,妈妈勤劳又善良,一天到晚不停地忙碌着养蚕、喂猪、做饭,她是劳累过度去世的,永远不敢忘记母亲的付出。

眼含热泪回忆说,当初去学习,妈妈送了他好大一包牛肉干,一直吃到了法国留学还没吃完。

在和舅舅拉家常的同时,始终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一个农村妇女。

这时舅舅才向他介绍,这个妇女就是他的继母夏伯根,舅舅还告诉,他的亲生母亲去世后,是继母撑起了邓家的生活,而且还披麻戴孝的安葬了他的父亲。

赶忙过去拉着继母的手,眼含热泪的对继母说,“留下来,我们一起生活,夏妈妈!今后我们给你养老!”

的话,让夏伯根颇感意外,她本来只是想来见一面,告诉她家里的一些情况,没想到竟然认了她这个继母,而且还让她留下了一起生活。

其实,夏伯根不仅照顾父亲的后半生,撑起了邓家的生活,而且还是一个巾帼英雄。

继母夏伯根

190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但从小父亲就格外重视他的教育。年仅5岁,就把他送到了当地一间私塾。

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从小各科成绩就名列前茅。凭着自己努力陆续上了小学、中学。

1919年,国内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涌现,作为青年学生的深受影响,积极追求进步思想,经常参加各种。

在接受进步思想的同时,他树立了通过自己努力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远大理想,决心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最终,凭着自己的努力,1919年秋天获得了去法国留学的名额。

年纪幼小的即将漂洋过海去万里之外的法国留学,他的父母万分不舍。但意志坚决,父母还是全力以赴的支持他。

家里没有钱,他们就东拼西凑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终于给凑够了留学的路费。

离家后,他的母亲每日以泪洗面,无时无刻不再担心在国外的生活。每天最盼望的就是收到孩子的来信。

然而,在接受法国留学后,1926年又去了苏联求学。就是在这一年,他的母亲因为长期劳作患上了肺病去世。

此时远在苏联的无法回到家中为母亲送终,这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家里只剩下他的父亲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生活。两年后,在别人介绍下父亲娶了同样寡居的夏伯根。

夏伯根是一个渔民的女儿,几年里,家里接连遭遇不幸,母亲和哥哥相继意外去世,她和父亲在船上靠打渔谋生。

在夏伯根十几岁时,父亲就把他嫁给了一个男人。然而,短短2年后,她的丈夫却突发急病去世,只剩下夏伯根和一个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

在当时的社会中,夏伯根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和女儿的生活无以为继。有一段时间里,他甚至要靠邻居的接济才能勉强为生。

周围的人看她非常可怜,于是就把她介绍给了的父亲邓绍昌。

两个人都是丧偶之人,同病相怜,就这样走到了一起,重新组建家庭。而对生活的已经无望的邓绍昌也再次看到了希望。

更为重要的是夏伯根是一个非常温柔善良的女人,来到邓家之后,任劳任怨,把家里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们先后剩下3个女儿,是原本破败标凋零的邓家再次热闹起来。

而此时的正在跟随党组织闹革命,工作异常繁忙,自始至终都没有机会回到家里看看父亲,与继母更是从未谋面。

然而,就在家里生活蒸蒸日上之时,却再次遭遇变故,1936年,的父亲在外出时却突然遇到土匪抢劫,土匪不仅把他身上的财物抢劫一空,而且还杀人害命。

如此一来,家里只剩下了夏伯根和3个年幼的女儿。

一时间,夏伯根承受了巨大压力,生活再次陷入困境。不仅如此,外面流言蜚语越来越多。不少人说她命硬克夫,都离她远远的。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动过再婚的念头,带着三个女儿相依为命。

好在邓氏家族的亲戚朋友时常接济关照她,把她当自家人一样,才让她渡过难关。

帮助游击队,被捕入狱

就在丈夫去世的第二年,日本侵略者大肆入侵,抗日战争打响,全国各地陷入战火硝烟、兵荒马乱的境地。

正在领导八路军抵抗日军侵略,父亲去世的消息他是在很久之后才得知的。但抗战形势紧张,他根本无暇回家看望。

虽然夏伯根从未见过,但夏伯根从别人口中得知邓家的长子在外闯荡闹革命,因此夏伯根发自内心里对有天然的亲切感。

日常生活中,她经常教导三个女儿要好好学习,树立远大志向,像他们的大哥一样投身革命。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夏伯根一个人拉扯三个女儿,并逐渐把他们抚养成人。

1947年,大女儿考入了广安县立女子中学。受母亲的教育,大女儿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向党组织靠拢,一度成为学生中的骨干。

不仅如此,大女儿还强烈要求去前线找游击队参加战斗。

虽然万分不舍,但夏伯根还是坚决支持女儿,并且在女儿临行前几天,熬夜赶出了很多布鞋,让女儿带到游击队送给战士们穿。

女儿上前线之后,夏伯根就在家里和周围的妇女们一起为战士们做鞋袜,定期送到前线。

然而,夏伯根积极支持游击队的行为给他招来了牢狱之灾。

有一天,正在家做鞋袜的夏伯根突然听到门外小女儿慌慌张张跑进了,小女儿告诉她,村外的小树林里有一个受伤的人,马上快要死了。

夏伯根赶紧停下手中的伙儿,跟着小女儿来到家门口的小树林,果然看到了一个身上鲜血淋淋的战士躺在地上,周围有几名游击队员在给他包扎止血。

原来,当地游击队组织了一次攻击行动,没想到被部队包围了。倒在小树林的这名战士名叫龙田焕,他和战友们侥幸突围了出来,跑到了夏伯根家附近的小树林。

夏伯根想都没想就催促游击队员赶紧多大自己家里。然而,游击队战士们怕给夏伯根惹麻烦,拒绝了她的好意。

可夏伯根坚定的告诉游击队员,自己的儿子就是八路军,女儿也参加了游击队,让他们不要有顾虑。

在夏伯根的坚持下,游击队员来到邓家院子躲避追击。把大门锁上后,夏伯根赶紧烧水,给受伤的战士清理身体,随后去村里郎中那里要来草药给受伤战士治疗伤口。

其他几名队员见到龙田焕有了很好照顾,于是离开夏伯根家继续去寻找组织,留下龙田焕在这里治伤。

然而,因为是严重的枪伤,龙天焕的伤口越来越严重,他开始有些自暴自弃,同时也担心自己给夏伯根带来麻烦,一度想放弃治疗。

夏伯根像个母亲一样不断安慰龙田焕,告诉他一定要坚强起来,等到全国解放的那一天。为了防止龙田焕想不开,夏伯根还寸步不离的照顾他,安慰他。

为了给龙田焕治伤,夏伯根冒险出去为他请医生。可是医生来到他家之后,却发现龙田焕是枪伤,不敢给他治疗,甚至扬言要上报给当地保长。

在当时,有严格命令,严禁老百姓收留游击队,否则将受到严厉惩罚。

看到医生不愿意个龙田焕治病,夏伯根跪下苦苦哀求医生。医生最后也心软了,答应给龙田焕取出子弹。

经过治疗,伤口终于缝合好了。之后的几天,龙天焕的枪伤逐渐愈合。

然而,突然有一天,邻居慌慌张张跑来给夏伯根报警,说村子里的保长正带人来她家里。夏伯根知道有人告密了,于是她赶紧把受伤的龙田焕背到阁楼上藏了起来,并且小心翼翼的用稻草盖了起来。

刚从阁楼上下来,王保长就带着一帮人冲进了她家里。夏伯根毫不慌张的和保长,保长在她家里搜索半天没有找到受伤的游击队员,气哄哄的离开了。

然而,几天之后,保长迫于上级压力,还是把夏伯根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里。期间反复审问夏伯根,她都没有吐露一个字。

最后家里的孩子们用2担谷子交了赎金,才让夏伯根获得保释。

三次称呼的改变

了解到夏伯根含辛茹苦支撑邓家的事后热泪盈眶,尤其是听说继母积极帮助革命还被捕入狱,对夏伯根更加尊敬。

在和夫人的挽留下,夏伯根留了下来,成了家庭里的一员。从那一刻起,和卓琳开始称呼夏伯根为“夏妈妈”。

在此之后,对“夏妈妈”的称呼先后有三次改变,每次改变,和“夏妈妈”的感情都越发深厚。

起初,叫夏妈妈时,孩子们自然称呼夏奶奶。虽然孩子们很懂事,但经常教导她们,夏妈妈一辈子吃了很多苦,还为革命做过很多贡献,千万不要惹奶奶生气。

在西南地区工作2年多时间里,彻底清除了残余势力,并且完成了剿匪任务,中央对另有重用,把他调回了北京。

夏伯根生在四川、长在四川,当听说要调回北京之后,她内心里非常惆怅,既担心不方便带她回北京,同时内心又非常舍不得孩子们。

而孩子们对这个和蔼可亲的夏奶奶,同样感情深厚。

看出了夏妈妈的顾虑,专门找到夏伯根,告诉她完全可以和他们一起回北京居住。

夏伯根喜出望外,感动的热泪盈眶。几天后,带着夏伯根一起调回了北京工作和生活。

初来北京,卓琳就带着夏伯根到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游览,让她逐渐熟悉北京。遇到熟人,卓琳就大方的向别人介绍“这是小平的妈妈,我婆婆。”

和夫人的工作非常忙碌,时常顾不上照顾孩子们,于是照顾家庭的重任就全部交到了夏伯根身上。

夏伯根以前就是一个生活好手,从一日起居到日常三餐,他都给予孩子们非常好的照顾,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夏奶奶。

然而,到了60年代末,被组织安排到江西农村参加劳动,一家人再次面临分别。

本来想找个房子让夏伯根在里面养老,可是夏伯根却担心在江西可能受苦,坚持要跟着去江西照顾他。

这让感动不已,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带着夏伯根和全家来到江西。

此时,也跟这孩子开始叫夏伯根为“夏奶奶”,这是对夏伯根称呼的第二次改变,他们已经完全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但是,在江西,没有了先前的待遇,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不仅需要支出5个孩子的学费,而且每个月还要支援老家舅舅10元钱。

最初,夏伯根觉得自己光吃饭没有收入,感觉自己是个累赘,但卓琳安慰她,不要想太多,孩子们都指望着她照顾,这个家已经离不开夏伯根了。

在卓琳的劝说下,夏伯根终于打消了顾虑,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全家的任务中。在此期间,夏伯根展现出优秀的生活能力,她不仅勤劳能干,而且精打细算,把全家的生活都照顾的非常好。

夏伯根利用以前在农村掌握的技能,总能心灵手巧的制作出自己酿的酒以及咸菜、豆瓣酱等。除此之外,她还自己养鸡养鸭,确保了全家的营养。

不仅如此,夏伯根还经常能制作出四川的家乡菜,让在繁重的劳动之余能一饱口福。

而在劳动之余则承担起了家里的体力劳动,有时间就帮着家里劈柴、生火和擦地。

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相互扶持,共渡难关,让他们一家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也越来越亲密。也正是整个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成功度过了那段艰苦岁月,迎来了组织对他的重新认可。

1973年,恢复中央职位,他们终于结束了江西艰苦的生活,再次回到北京。此时,也已经升级为“爷爷”,而夏伯根则成了祖奶奶。

此时,第三次改变了对夏伯根的称呼,开始称他为“老祖”,孩子们也跟着叫老祖。

无论任何时期,无论身处多么困难环境,的家庭都始终保持着高度和睦,其乐融融,这和长期以来坚持的家庭观念是分不开的。

敬老爱幼的家风

曾经说过,“家庭和睦也是经常要做的工作。要处理好的,一是夫妻关系,二是婆媳关系,三是妯娌关系,四是父母子女关系等等。”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最初的和夫人卓琳结识,他始终尊敬她、爱护她、体贴她。后来,夏伯根来认亲,更是待继母如生母,孝顺、尊敬夏伯根半辈子。

和谐幸福的家庭成为在各个时期披荆斩棘、实现伟业的坚强后盾和温馨港湾。而的这种良好的家风也深刻影响和带动着孩子们,他的孩子也特别尊敬长辈。

长女邓林曾经回忆道,父亲和夏奶奶相差仅5岁,但始终把夏奶奶当亲生母亲一样尊敬,母亲也经常和夏奶奶商量家里的大事,征求她的意见。而且父亲和母亲更是从来没有红过脸,起过任何争执。

1992年,全面主持工作,在南巡中,他曾经说过一段话震耳发聩,“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我们还要维持家庭。孔夫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对老人尊敬孝顺,对孩子更是爱护有加。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不管工作压力多么大,只要一看到孩子就会露出笑容,慈祥的和孩子亲密接触。

不仅对家庭成员始终保持温暖、关爱。就连经常出入家里的工作人员,也时常关心他们,把他们当做家人一样。

比如,家里经常有几个护士来照顾他的健康,在那几个护士结婚、生孩子等关键时候,都要送一些小礼物给他们,谁生孩子了,还要亲切的抱在怀里亲昵一番。

1997年,春节过后,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住进了医院,在坚持12天之后,于2月19日逝世。

接下来几天,夏伯根始终精神恍惚,连饭也吃不下,身体状况更是每日愈下。

当夏伯根得知这一消息后异常悲痛,苍老的脸庞上两行热泪滚滚而下,愣了许久后说了一句“小平.....真的走了啊...”

这句话饱含对的关心和不舍,让闻者无不热泪盈眶。

从那之后,夏伯根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的夫人卓琳始终陪伴在身边照顾他、安慰他。

2001年,夏伯根在孩子们的陪伴下停止了心跳,享年101岁。

结语

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夏伯根遭遇了种种不幸,但他却始终保持善良、勤奋节俭、深明大义。

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细心照顾着和夫人,以及孩子们,她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用一生诠释了一名普通女性的执着和坚守。

来源:全民历史观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1997年,93岁指着电视上的自己:走过来的那个人是谁?

时间进入1997年,一代伟人走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其实,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不过这个时候,他的身体还很不错,每天生活极有规律,吃饭、散步、读报,生活过得舒适又洒脱。

晚年的,远离了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这位历尽沧桑,三起三落的老人,把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更多放在享受晚年生活上。

这一点是区别于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很重要的一个特征。

周恩来总理可谓是的兄长、领导和伯乐,晚年的他提及,曾坦承自己不能像一样“举重若轻”,这当然是周总理的谦虚之语,但也足以反映出的领导艺术。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各项事业百废俱兴,千头万绪,却毫不凌乱,从容应对,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敢放手,敢放权。曾有一位老干部佩服说:“哎呀,有些事小平同志就真能放得下手,就真敢放手不管,交给别人管。”

既然选择了放手,那就彻底放手。正因为如此,的晚年生活才能洒脱自如,也可以做到“与世隔绝”,不再受尘俗事务的纷扰。

晚年的低调让境外媒体难以猜度,考虑到他老人家年龄大了,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境外媒体一直在揣测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国外的报纸一年内都能传出一百次他“病危”的消息,却不知道就在北京城的一处四合院里,过得既舒适又洒脱。

不过,生老病死是世间规律,也不例外。

按照多年形成的习惯,每天早上醒来,都是走到卫生间洗漱,然后坐在餐厅一个小方桌子边开始吃早餐。早餐很简单,有牛奶、鸡蛋、面包片。

吃早饭的时候,秘书便趁这个时间进来,把几件用惯的东西放在办公室,包括眼镜、放大镜、手表,还有一摞当天的文件和报纸。

剩下一天的时间, 大多数时候都在办公室里,看看地图,翻翻字典,看看《史记》、《资治通鉴》,读一读每天的报纸,关心国际国内大事,还不时圈画一些重点,但他更喜欢看的是古典小说,《聊斋》、《红楼梦》等。

看地图,是在漫长的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这一点跟、粟裕、一样。地图在手,彷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胸中,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除了看书读报,也喜欢运动,他的爱好广泛,喜欢打桥牌、游泳、看足球比赛,但进入晚年之后,最经常的运动还是散步。

每天上午10点,的学习暂告一段落,护士就会进来,轻声提醒他出去散步。

可到了1996年底,一切有了异常的变化。

1996年12月的一个清晨,一觉醒来,突然觉得呼吸不畅。

一直非常注重身体健康,喜欢锻炼身体,早在战争年代他就形成了洗凉水澡的习惯,身体一直很棒。平常人到了80岁,多少都会有些疾病,但将近10年没感冒过一次。1992年夏天,88岁高龄的还在北戴河最后一次下海游泳。

即便到了90岁,也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日常各项生活和锻炼,从未出现过一个人无法自理的情况,他老人家的健康状况令人欣慰。

可是这个冬天的早晨,意外发生了。

一大早,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不仅咳嗽不止,无法顺畅呼吸,甚至连吞咽都出了问题,咽不下食物,更没办法读书看报、外出散步。

秘书见状,赶紧叫来保健医生。

经过检查,医生的表情很严肃——他们已经无法应付当前这个局面,只好立即与中央保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迅速把送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O一医院)。

居住的四合院到三O一医院,直线距离不过10公里,开车不到20分钟。人们期待着很快就可以回到家里。遗憾的是,自从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过。

那一天的10公里,是世界上最漫长的10公里,只有去路,没有归途。

到了医院后,专家医疗组一会诊,情况严重,必须住院治疗。

其实,的心脏基本健康,肝脾肠胃都好,血压血脂也正常,没什么厉害的病,就连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也没有,唯一严重的问题是神经系统,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综合症”主要表现在行动障碍,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这是一种老年常见疾病,没法根治,只能延缓生命,也没有什么特效药。

住进医院后,病情很快恶化,已经呈现出晚期症状,不仅无法行动,就连脑部都受到严重影响,状态不好的时候便闭眼昏睡,甚至一整天都陷入昏迷状态,无法沟通。

有时候,从昏睡中醒来,会有一段时间的清醒,能跟别人正常说几句话,但很长长时间对话,更别看书看报看地图了。偶然精神好的时候,医护人员会给他打开电视看一看,或者听一会儿广播,这是他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了。

有一次看电视时,电视上正在播放一部纪录片,屏幕上,一个人远远走过来,觉得有点眼熟,但看不清楚对方是谁。

“那边,走过来的那个人,是谁啊?”问保健医生黄琳。

黄琳知道这会儿的精神状体不错,只是视力模糊,她笑了笑,对说:“那个人呀……那是您自己啊!您看清楚了吧?”

画面上,那个人终于走近了。

努力看着,终于看清了那个人,果然就是自己。

他动了动嘴角,笑了,但是什么都没说。

黄琳看到的反应,觉得可以和他多聊一会儿,便告诉他这部记录片名叫《》,是中央电视台刚拍的,一共有12集,只要他愿意,可以一直看完。

微微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一集一集地看下去,看着屏幕上不同时期的自己,的表情不断在变化,或许他这些画面勾起了他当初的记忆吧!

但是耳背,哪怕是声音调高,他也听不到解说词的内容,黄琳见状便俯身靠向他的耳边,一边听解说,一边把解说词给重复出来。

解说词在称颂丰功伟绩,当听到这些话,的脸上忽然绽出一丝异样的神态,好像是“羞涩”的表情,就是那种被表扬以后既高兴又不好意思的感觉。

多年以后,黄琳对这个瞬间还记忆犹新,都说“老小孩老小孩”,那一瞬间的,仿佛就是一个被大人表扬的孩子,露出了羞涩的微笑。

尽管有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尽管在努力和病魔作斗争,但谁都想不到的是,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帕金森病晚期症状影响咳嗽,影响吃东西,也影响活动,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医疗保健组的专家不时在病房里进进出出,表情也变得越来越严肃。

哪怕是十分痛苦,坚强的也极少呻吟,更从来不会叫喊,平静到让人觉得他不像是一个饱受病魔折磨的病人。到后来,哪怕是偶尔清醒时,也不说话了,或许他已经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不愿再说别人,也不再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

黄琳一直陪在身边,她看出了的明白,也知道应该已经做好了离开人世的心理准备,便趁机问他:“还有什么话想说?”

但什么都没说,战争时代、三起三落、改革开放……这些话题他一个都没讲,只是淡淡地回答:“该说的都说过了。”

除此之外,只有沉默,直到去世,他也没再谈那些重大的话题。

除夕很快到了,除旧迎新之际,警卫们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同吃同住同欢乐同在一个空间”,下联是“爱国爱家爱事业共为一个心愿”,横批是“一切为了首长”。

这副对联既是警卫战士的心声,也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心愿。

当晚,外面响起了大年夜的鞭炮声,人们阖家团圆,欢度春节,却不知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在为牵肠挂肚,无心睡眠。

趁的病情比较平稳,医生安排营养厨房做了几个菜,煮好了饺子,和负责医疗保健的医护人员、值班的工作人员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的年夜饭。

对于他们而言,这将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顿年夜饭,每个人都带着沉重的心思,但在饭桌上,大家都发自内心地祝愿:“祝小平同志早日康复!”

是啊!这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但事与愿违。2月7日,正月初一,依然卧病在床,昏迷不醒。

这个跨年夜和大年初一,整座楼一片寂静。警卫、医护、工作人员都没有回家,大家拒绝轮班休息,自觉守在旁边的房间,随时准备着。的家人也不敢远离一步,他们坐在沙发上,表情沉重,默然不语,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这一天,的警卫秘书(少将军衔)张宝忠把医生、护士们聚到一块儿,请他们吃饭,“欢度”春节,但大家心里都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他们端起酒杯,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

“希望咱们医务界,能在新的一年里创造奇迹。”张宝忠本想跟大家道一句“新年快乐”,但话到嘴边,没有说出来,只是说出了心目中最真实的愿望。

医护人员默然,他们也希望创造奇迹。

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93岁的一直维持着生机,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但他始终陷在深度昏迷中,没有醒过来。

更严重的是,由于肺部严重过感染,的呼吸循环功能已经衰竭,只能借助机器呼吸,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生机在一点点流失。

即便如此,这位93岁的老人又坚持挺了12天。

这12天中,的病情有过几次突然变化,但经过努力,最终都被抢救回来了。

1997年2月19日下午5点多,的日常保健医生郭勤英正在家里准备吃晚饭。

她前一天刚值了一个24小时的班,所以被安排在家轮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郭勤英抓起电话,对方只说了一句话:“快来!首长不太好。”

郭勤英心里一紧,心跳猛然加快,她刚值班一个昼夜,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别紧急的事,医院不会给她打电话,这个“不太好”的意思可能是“很不好”。

匆忙赶到医院,一看的病房里满满都是人,郭勤英什么都明白了,泪水刷一下流了出来,但情况紧急,容不得多愁伤感,她迅速冲洗一下泪眼,加入到抢救工作中。

在抢救的同时,医疗组迅速向中央政治局报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得知病房里正在抢救,有关方面的领导、的家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外面焦急不安地等待着。片刻之后,的夫人卓琳也赶到医院,他们看着病房望眼欲穿,期盼着医学奇迹的出现。

然而,这一次奇迹终于不再出现。

晚上9点零8分,医疗组组长、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陶寿淇和三○一医院副院长牟善初正式宣布“停止抢救”,面对生老病死的规律,他们已回天无术。

1997年2月19日21时零8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眼看着这位93岁的老人离开,在场的医护人员仍然不敢相信是真的,但他们最终还是不得不相信,这些天来一直压抑的情绪瞬间崩溃,大声啕哭起来。

的家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他们仍然难以接受。

四天以前的2月15日,卓琳写信给中央领导,转告了“的嘱托”: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里。

其实,这是在清醒时留下的遗嘱,他叮嘱卓琳在自己不行的时候,把自己的4条遗嘱转告给,希望中央务必遵照他的遗愿。

第二天凌晨,全国、全世界都知道了病逝的消息。

噩耗传出,举国震惊,世界撼动。

作者至今还记得,当时我正读初中。上课的时候,老师突然接到通知,立即停下讲课,打开教室里的电视机,传来了播音员的哀声宣告……

只是懵懂少年的我,也被悲哀的情绪感染,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虽然当时对的伟大功绩知之不详,但却知道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大推动者。

可他终究没有看到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就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时刻,一代世纪伟人先一步走了,就这样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留下的4条遗嘱中,中央同意了3条:没有为他专设灵堂;他的角膜贡献出来了,遗体捐作医学研究;他的骨灰撒到祖国的大海里。

但“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这一条,中央只执行了一半。

中央尊重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的遗愿,但是如果不举行任何遗体告别,就难以表达中央领导同志对的哀痛之情。最后,中央决定执行“一半”,不搞大规模的遗体告别仪式,只举行小范围的遗体告别仪式,仅限于中央常委们参加。

原国家主席之子、曾贴身拍摄了12年的杨绍明打听到这个消息,正在海南的他立即决定飞回北京,可等他21日那天赶回北京,遗体告别仪式已经举行完了。

错过这个送最后一程的机会,让他后来一直耿耿于怀。

就这样走了,什么都没留下,就连他留下的衣物,也全都烧了。他穿过的一件内衣有很多窟窿,完全可以留下来供后人瞻仰,学习他勤俭节约的作风,但也一并烧掉了。

不过,并没有真正消失,他走进了人们的心里,无数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为他竖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几天后,当灵车开到长安街上时,街道两侧挤满了自发为送行的10多万群众,很多人想起了1976年1月15日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

人群中,一面旗帜尤其醒目,上面写着:“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学生曾自发打出“小平您好”的标语,感动了一代人;如今,打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标语的年轻人,还是北京大学等几所大学的学生,让这一代人瞬间泪目。

一位82岁的老人专程从千里之外的太行山赶来,手捧的遗像,一边抹泪一边说,“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使我们富起来,都功比天高。”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语言是质朴的,他们的感情更是真挚的。

如今,离开我们已经25年。在他离开后的日子里,中国人民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

今天的中国,如你所愿!

谨以此文,缅怀一代伟人,致敬您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

96年到底是26岁还是27岁

本人九六年出生,明明医院单子上面标的是25岁(还没到生日),为啥子家里人都说我已经27岁了,慌的一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8/1697184086328523.html
上一篇:八字对照表(年月日生辰八字对照表)
下一篇:带乐的女孩名字(带乐的女孩名字甜美)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