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在援越抗美前线(连载)回国后的思考 文/高炮8团 贺乐成
第五辑 缅怀篇
祭英烈 军魂永存代代传
(5.12)回国后的思考
南海舰队航空兵高射炮兵8团 贺乐成
援越抗美战争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可那种只有在美国大片中才能看到的情景,至今令人难以忘却。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直接影响了我的大半辈子。
1967年2月18日,我们这群十六、十七岁的半大小孩,经过两个多月的新兵集训后,从广东虎门沙角训练基地乘登陆舰到达海南岛榆林军港,然后乘汽车到了位于陵水县的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高射炮兵第8团,准备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在集结的操场上,我们 77 名新兵被派往高炮连队。名单叫到最后,只剩我一个人坐在操场上,心里好不是滋味,感觉特别孤单。最后,我被分配到汽车连勤务排,专门给炮连送炮弹,心中很不愉快。战友们可以亲自操纵高炮与敌机战斗,而我却只能给他们送,真没劲。几天后,因我才十七岁,可能怕我扛炮弹箱太费力,又叫我到汽车连连部当通信员。
部队在入越之前先在广西凭祥待命。汽车连分成一连(牵引连)和2连(运输连),我分在2连。在接到入越参战的命令后,战士们聚集在一起,同学老乡之间互相留下家庭地址,如同生离死别。大家都在想,万一自己在战场牺牲了,请同学、老乡给家里报个信。
入越参战
1967年8月22日,我奉命进入越南。在夜晚的行军中,不准开汽车大灯,后车跟着前车的尾灯行驶。由于整晚开车,连队怕司机疲劳,每人发一盒清凉油,困了就擦擦清凉油。快到目的地时,有敌机临空,副连长发出防空令。我们汽车2连的驻地在莫庄的一个树林之中。部队进驻莫庄的第一天,敌机就开始轰炸了。连部驻地只有一个单人防空洞(猫耳洞,里面拐弯处只能容纳一人),而连领导加上文书、卫生员、通信员、油料员等共有7个人,韩道鑫连长强迫命令我们几个战士先进防空洞,而韩连长自己则堵在洞口外,用他的血肉之躯作为盾牌来保护大家的安全。我们只听到外面弹片砸得树叶嚓嚓直响,我们在洞内既为韩连长的安危担心,也为他的崇高品德所感动。陶玉国副指导员患慢性肠炎,由于战地的医疗条件极差,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有时他跟车执行任务时,隔不多久就得“方便”一下,几个月的拖累,二十几岁的他瘦得皮包骨。在越南,有的同志吃饭时不太注意节约粮食,将吃剩的馒头丢到潲水桶里。韩连长并没有批评丢馒头的人,而是将剩馒头捡起来自己吃掉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谁浪费粮食了。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全连上下齐心,出色完成了战场运输任务。
我团(含海军高炮独立2营)归属空军高炮7师,与其组成37支队,接替32支队的防守任务。大部队入越前夕,驾驶1排1班长徐启文带领李业民、胡永年、冯永泰共4人,开着3台车送我团的外哨人员到32支队外地点换防。外哨地点在越南太原选矿厂附近。我们刚到目的地,正赶上美机轰炸选矿厂。因为32支队大部已撤走,剩一个营的炮兵部队防守,炮火较弱,美机肆无忌惮地轰炸了半个小时之久,投下了大量的炸弹。在随后的2个多小时内,不停地听到炸弹的爆炸声。徐文启他们四人来不及防空,只好爬在一个泥水沟中呆了2个多小时,直到听不到爆炸声后才走了出来。这时,他们发现32支队的一名同志因来不及进防空洞,只好钻在汽车底下,肠子都被炸出来了,大家正在抢救他。
林永明同志有次给炮连送菜,敌机在通往炮连的路上扔了11个定时炸弹,已经炸了5个,还有6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越南人拦在路上不让通行,怕发生危险。林永明说我们不能等,要跑好几个连队,越南人没法只好放行。他仔细地观察路面,小心翼翼地往前开,绕过了5个定时炸弹,结果最后一个炸弹没能躲过,汽车的右前轮正好压在炸弹上,汽车被炸得腾空3米高,然后又狠狠地砸了下来,他的下巴磕在方向盘上,将上边4颗、下边2颗门牙磕掉了,满嘴是血。驾驶室内的3人头部狠狠地撞在驾驶室的顶部,将车顶撞得变了形。韩道鑫连长得到报告后,赶紧带领拖车和工具前往施救。此时的汽车因腾空后落在炸弹掀起的石土堆上,四轮悬空,韩连长钻到车底下不断往外掏土,费了好大劲才将汽车弄回。
雷达阵地布置在山顶上,道路十分危险。牵引雷达的汽车十分高大,司机不敢开;但是如果不上去,第二天就没法投入使用。雷达必须到位!韩道鑫连长只好亲自上。其实,这种牵引车他从来没有开过,但是凭着精湛的驾驶技术,他摸索着将雷达安全地牵引至阵地。
我们汽车2连主要为各连队运送物资和协助转移阵地。每隔3天就要回国一趟拉物资。虽说从驻地到广西凭祥只有82公里,但越南的路况很差,要开一晚才能到达。早饭后再赶往广西龙州装物资,因出国部队很多,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拉回物资到凭祥后已经是下午5点了。吃完晚饭接着又要开一晚上,第二天清晨回到越南驻地,吃完早饭又得赶紧往各炮连送,晚上才能回到驻地吃晚饭。每次开车2天2夜不能休息,一共只能吃4餐饭。3 天后又重复跑一趟,严重的体力透支,感觉特别的累。越南的简易公路要通过许多“漫水河”,不下雨时汽车可以通过;下雨涨水,水太深就不能过。有一次车队运送物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派人前往试探水深。几分钟后,探水深的战友回来说可以走了,结果车队一动不动。到各车驾驶室一看,司机们都睡得正香呢。每次敌机轰炸之后,在路上经常碰到一些越南老百姓拖儿带女的逃离被炸毁的家园,在路上艰难地行走。我们的司机觉得他们好可怜,只好违反规定带他们一程。
驾驶排3班的施祥林同志有次给炮连送炮弹,通往阵地的山路根本不是路,十分陡峭,感觉人是躺着开车,又看不见路,只好凭感觉摸索着往上开。好不容易到达山顶,炮连的人说:“你是怎么上来的?牵引车都没能上来!”把他惊出一身冷汗。下山时他整个人扑在方向盘上,一点一点地溜下来,总算是安全返回了驻地。1968年1月5日,施祥林开车送后勤处王副处长到各阵地了解后勤供应情况。正在炮阵地时,赶上敌机临空,战斗很快打响。在战斗间隙,阵地电话中传来急促的声音:王副处长赶快回指挥所!施祥林赶紧载着王副处长朝指挥所疾驶而去。到指挥所后,方知指挥连的欧怀忠同志不幸中弹牺牲,团首长要王副处长和大家一起处理烈士的遗体。
由于我在连队年龄最小,大家都把我当小弟弟看待。他们经常回国运输物资,返回后都给我带些酥饼等好吃的东西。有次一个越南士兵到我连队玩,我和他比划了好久,临别时我送给他几个酥饼,他送给我一张击落美机1000架的纪念邮票和几颗水果糖。为了防止敌机轰炸,我连在密林中住得很分散,驾驶排的同志常回国拉物资或帮助炮连转移阵地,竹棚中常常整晚空无一人,我也常被派去看守房子。由于通报中说附近有敌人的特务活动,我一个人住在那里的确有点紧张。于是我将所有的蚊帐都放下来,点着一盏煤油灯,抱着冲锋枪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一直等到天亮大家回来后才放下心来。有次,我到距离连队几里地的公路边去接团部通信员送来的文件、报纸、信件等,结果天黑了还没等到,大家以为我出事了。副连长挎着两只手枪,领着十来个人和连里的两只狗到公路来寻我,令我十分感动。
1967年10月18日,美机在我炮阵地几平公里的范围内扔下了大量的子母弹,不少同志和越南老百姓受伤,还有几个正在放牛的越南小孩被炸死。团卫生队有很多伤员需要输血,我军指战员的鲜血输进了越南同胞的身体。我和李业民等十多人奉命负责将重伤员送往野战医院,并为他们输血。在去野战医院的路上,不时可以听到炸弹的爆炸声。为了抢救战友的生命,汽车不顾一切地向医院疾驶。我们到医院后,每人献了200毫升血。可由于人称“小胖子”的我肉太多,小护士找不到血管,扎了好几针才扎进一根血管,滴了好长时间才滴了100毫升,护士笑着说:算了,小胖子,你没血了。回连队后领导给我们参加输血的同志增加营养,我说我只输了他们的一半,不好意思吃,李业民笑眯眯地说:别不好意思,多吃点长得更胖一点。
1968年3月24日,我团奉命回国,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永远的激励
回国后,我在当驾驶排长后不久就调到南海舰队司令部机要处工作,后任副处长。由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妻子一个人在工厂带小孩很困难,如果随军,当地政府不给安排工作。没法,我要求转业。但与我们曾一起入越参战的张继善处长说:“想想那些还埋在越南的战友,你好意思提转业的事吗?”从此后,我没有理由再提了。领导先后五年选派我到军校和地方院校学习,处里的技术工作离不开我,我只好克服困难继续工作,和那些烈士们比,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
1988年,我参加了在南沙抢占岛礁的任务。在海上指挥组工作,常因和越南士兵同时抢占一个岛礁而发生冲突。1988年3月14 日,终于在南沙的赤瓜礁海域与越南海军发生了海战。同志们常笑谈,我们海上指挥员是榆林基地徐振忠副司令员,他和越南海军司令员曾是我大连舰院的同学,现在指挥各自的部队作战;我曾到越南帮助越南人民抗击美军,现在和越南海军成了对头,世界就是这么的奇怪与多变。
转业到地方后不管遇到什么想不通的问题,只要回想起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还有什么能跟烈士们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相比呢?
思 考
我们一起入伍的战友有好几位是“红二代”,他们的父亲当时都身居要职,面对着儿子的出国参战,他们并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去将自己的儿子调离参战部队,因为他们知道,连主席都将自己的儿子送往战场。“红二代”们也和我们一样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包德汉同志出国前说:“以前父亲总在我面前吹他打仗的故事,等我参战回去后,我也可以向他吹一下了”。董保华同志在战场上头部中弹负重伤,坚决不下火线,浑身是血的他直到昏迷后才被大家送往医院。我们的高级官员与他们的子女们如果都能像董保华等战友及他们的父辈们那样,我们的军队就一定能打胜仗。
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位教员讲:美军不怕中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队的化,或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中队离越远,美军的胜算也就越大。
作者简介:
贺乐成1966年入伍,原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高炮部队战士、排长、处长。
编辑:乐在其中
中人在援越抗美前线(连载)回国后的思考 文/高炮8团 贺乐成
第五辑 缅怀篇
祭英烈 军魂永存代代传
(5.12)回国后的思考
南海舰队航空兵高射炮兵8团 贺乐成
援越抗美战争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可那种只有在美国大片中才能看到的情景,至今令人难以忘却。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直接影响了我的大半辈子。
1967年2月18日,我们这群十六、十七岁的半大小孩,经过两个多月的新兵集训后,从广东虎门沙角训练基地乘登陆舰到达海南岛榆林军港,然后乘汽车到了位于陵水县的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高射炮兵第8团,准备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在集结的操场上,我们 77 名新兵被派往高炮连队。名单叫到最后,只剩我一个人坐在操场上,心里好不是滋味,感觉特别孤单。最后,我被分配到汽车连勤务排,专门给炮连送炮弹,心中很不愉快。战友们可以亲自操纵高炮与敌机战斗,而我却只能给他们送,真没劲。几天后,因我才十七岁,可能怕我扛炮弹箱太费力,又叫我到汽车连连部当通信员。
部队在入越之前先在广西凭祥待命。汽车连分成一连(牵引连)和2连(运输连),我分在2连。在接到入越参战的命令后,战士们聚集在一起,同学老乡之间互相留下家庭地址,如同生离死别。大家都在想,万一自己在战场牺牲了,请同学、老乡给家里报个信。
入越参战
1967年8月22日,我奉命进入越南。在夜晚的行军中,不准开汽车大灯,后车跟着前车的尾灯行驶。由于整晚开车,连队怕司机疲劳,每人发一盒清凉油,困了就擦擦清凉油。快到目的地时,有敌机临空,副连长发出防空令。我们汽车2连的驻地在莫庄的一个树林之中。部队进驻莫庄的第一天,敌机就开始轰炸了。连部驻地只有一个单人防空洞(猫耳洞,里面拐弯处只能容纳一人),而连领导加上文书、卫生员、通信员、油料员等共有7个人,韩道鑫连长强迫命令我们几个战士先进防空洞,而韩连长自己则堵在洞口外,用他的血肉之躯作为盾牌来保护大家的安全。我们只听到外面弹片砸得树叶嚓嚓直响,我们在洞内既为韩连长的安危担心,也为他的崇高品德所感动。陶玉国副指导员患慢性肠炎,由于战地的医疗条件极差,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有时他跟车执行任务时,隔不多久就得“方便”一下,几个月的拖累,二十几岁的他瘦得皮包骨。在越南,有的同志吃饭时不太注意节约粮食,将吃剩的馒头丢到潲水桶里。韩连长并没有批评丢馒头的人,而是将剩馒头捡起来自己吃掉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谁浪费粮食了。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全连上下齐心,出色完成了战场运输任务。
我团(含海军高炮独立2营)归属空军高炮7师,与其组成37支队,接替32支队的防守任务。大部队入越前夕,驾驶1排1班长徐启文带领李业民、胡永年、冯永泰共4人,开着3台车送我团的外哨人员到32支队外地点换防。外哨地点在越南太原选矿厂附近。我们刚到目的地,正赶上美机轰炸选矿厂。因为32支队大部已撤走,剩一个营的炮兵部队防守,炮火较弱,美机肆无忌惮地轰炸了半个小时之久,投下了大量的炸弹。在随后的2个多小时内,不停地听到炸弹的爆炸声。徐文启他们四人来不及防空,只好爬在一个泥水沟中呆了2个多小时,直到听不到爆炸声后才走了出来。这时,他们发现32支队的一名同志因来不及进防空洞,只好钻在汽车底下,肠子都被炸出来了,大家正在抢救他。
林永明同志有次给炮连送菜,敌机在通往炮连的路上扔了11个定时炸弹,已经炸了5个,还有6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越南人拦在路上不让通行,怕发生危险。林永明说我们不能等,要跑好几个连队,越南人没法只好放行。他仔细地观察路面,小心翼翼地往前开,绕过了5个定时炸弹,结果最后一个炸弹没能躲过,汽车的右前轮正好压在炸弹上,汽车被炸得腾空3米高,然后又狠狠地砸了下来,他的下巴磕在方向盘上,将上边4颗、下边2颗门牙磕掉了,满嘴是血。驾驶室内的3人头部狠狠地撞在驾驶室的顶部,将车顶撞得变了形。韩道鑫连长得到报告后,赶紧带领拖车和工具前往施救。此时的汽车因腾空后落在炸弹掀起的石土堆上,四轮悬空,韩连长钻到车底下不断往外掏土,费了好大劲才将汽车弄回。
雷达阵地布置在山顶上,道路十分危险。牵引雷达的汽车十分高大,司机不敢开;但是如果不上去,第二天就没法投入使用。雷达必须到位!韩道鑫连长只好亲自上。其实,这种牵引车他从来没有开过,但是凭着精湛的驾驶技术,他摸索着将雷达安全地牵引至阵地。
我们汽车2连主要为各连队运送物资和协助转移阵地。每隔3天就要回国一趟拉物资。虽说从驻地到广西凭祥只有82公里,但越南的路况很差,要开一晚才能到达。早饭后再赶往广西龙州装物资,因出国部队很多,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拉回物资到凭祥后已经是下午5点了。吃完晚饭接着又要开一晚上,第二天清晨回到越南驻地,吃完早饭又得赶紧往各炮连送,晚上才能回到驻地吃晚饭。每次开车2天2夜不能休息,一共只能吃4餐饭。3 天后又重复跑一趟,严重的体力透支,感觉特别的累。越南的简易公路要通过许多“漫水河”,不下雨时汽车可以通过;下雨涨水,水太深就不能过。有一次车队运送物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派人前往试探水深。几分钟后,探水深的战友回来说可以走了,结果车队一动不动。到各车驾驶室一看,司机们都睡得正香呢。每次敌机轰炸之后,在路上经常碰到一些越南老百姓拖儿带女的逃离被炸毁的家园,在路上艰难地行走。我们的司机觉得他们好可怜,只好违反规定带他们一程。
驾驶排3班的施祥林同志有次给炮连送炮弹,通往阵地的山路根本不是路,十分陡峭,感觉人是躺着开车,又看不见路,只好凭感觉摸索着往上开。好不容易到达山顶,炮连的人说:“你是怎么上来的?牵引车都没能上来!”把他惊出一身冷汗。下山时他整个人扑在方向盘上,一点一点地溜下来,总算是安全返回了驻地。1968年1月5日,施祥林开车送后勤处王副处长到各阵地了解后勤供应情况。正在炮阵地时,赶上敌机临空,战斗很快打响。在战斗间隙,阵地电话中传来急促的声音:王副处长赶快回指挥所!施祥林赶紧载着王副处长朝指挥所疾驶而去。到指挥所后,方知指挥连的欧怀忠同志不幸中弹牺牲,团首长要王副处长和大家一起处理烈士的遗体。
由于我在连队年龄最小,大家都把我当小弟弟看待。他们经常回国运输物资,返回后都给我带些酥饼等好吃的东西。有次一个越南士兵到我连队玩,我和他比划了好久,临别时我送给他几个酥饼,他送给我一张击落美机1000架的纪念邮票和几颗水果糖。为了防止敌机轰炸,我连在密林中住得很分散,驾驶排的同志常回国拉物资或帮助炮连转移阵地,竹棚中常常整晚空无一人,我也常被派去看守房子。由于通报中说附近有敌人的特务活动,我一个人住在那里的确有点紧张。于是我将所有的蚊帐都放下来,点着一盏煤油灯,抱着冲锋枪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一直等到天亮大家回来后才放下心来。有次,我到距离连队几里地的公路边去接团部通信员送来的文件、报纸、信件等,结果天黑了还没等到,大家以为我出事了。副连长挎着两只手枪,领着十来个人和连里的两只狗到公路来寻我,令我十分感动。
1967年10月18日,美机在我炮阵地几平公里的范围内扔下了大量的子母弹,不少同志和越南老百姓受伤,还有几个正在放牛的越南小孩被炸死。团卫生队有很多伤员需要输血,我军指战员的鲜血输进了越南同胞的身体。我和李业民等十多人奉命负责将重伤员送往野战医院,并为他们输血。在去野战医院的路上,不时可以听到炸弹的爆炸声。为了抢救战友的生命,汽车不顾一切地向医院疾驶。我们到医院后,每人献了200毫升血。可由于人称“小胖子”的我肉太多,小护士找不到血管,扎了好几针才扎进一根血管,滴了好长时间才滴了100毫升,护士笑着说:算了,小胖子,你没血了。回连队后领导给我们参加输血的同志增加营养,我说我只输了他们的一半,不好意思吃,李业民笑眯眯地说:别不好意思,多吃点长得更胖一点。
1968年3月24日,我团奉命回国,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永远的激励
回国后,我在当驾驶排长后不久就调到南海舰队司令部机要处工作,后任副处长。由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妻子一个人在工厂带小孩很困难,如果随军,当地政府不给安排工作。没法,我要求转业。但与我们曾一起入越参战的张继善处长说:“想想那些还埋在越南的战友,你好意思提转业的事吗?”从此后,我没有理由再提了。领导先后五年选派我到军校和地方院校学习,处里的技术工作离不开我,我只好克服困难继续工作,和那些烈士们比,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
1988年,我参加了在南沙抢占岛礁的任务。在海上指挥组工作,常因和越南士兵同时抢占一个岛礁而发生冲突。1988年3月14 日,终于在南沙的赤瓜礁海域与越南海军发生了海战。同志们常笑谈,我们海上指挥员是榆林基地徐振忠副司令员,他和越南海军司令员曾是我大连舰院的同学,现在指挥各自的部队作战;我曾到越南帮助越南人民抗击美军,现在和越南海军成了对头,世界就是这么的奇怪与多变。
转业到地方后不管遇到什么想不通的问题,只要回想起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还有什么能跟烈士们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相比呢?
思 考
我们一起入伍的战友有好几位是“红二代”,他们的父亲当时都身居要职,面对着儿子的出国参战,他们并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去将自己的儿子调离参战部队,因为他们知道,连主席都将自己的儿子送往战场。“红二代”们也和我们一样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包德汉同志出国前说:“以前父亲总在我面前吹他打仗的故事,等我参战回去后,我也可以向他吹一下了”。董保华同志在战场上头部中弹负重伤,坚决不下火线,浑身是血的他直到昏迷后才被大家送往医院。我们的高级官员与他们的子女们如果都能像董保华等战友及他们的父辈们那样,我们的军队就一定能打胜仗。
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位教员讲:美军不怕中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队的化,或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中队离越远,美军的胜算也就越大。
作者简介:
贺乐成1966年入伍,原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高炮部队战士、排长、处长。
编辑:乐在其中
这几种菜照这么吃,大师傅都得夸你懂
爱生活 爱研究 爱分享
我是王时珍
大家好,我是爱生活、爱分享的王时珍。
我从小不爱吃菜,后来听说这是人类进化留在基因里的避险本能,就秒转给了我妈。
她看后说这是没有用的本能,希望我不要传染给下一代……
虽然从小我妈就开始逼我吃菜,但看得出来她是有倾注爱的。
和小孩子不讲道理,她就努力把菜做出花儿来,以至于多年以后,相同的味道总能从味蕾深处唤起我常伴她膝下的点点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
中秋又要回妈妈家吃饭了,今天小王就把妈妈口中的那些比人参还营养的菜分别介绍一下。
因为这些菜还真是,有营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系列#
凡筵席,必有萝卜去过天津的名流茶馆,挤嚓嚓的座儿当中窜来窜去的是满头大汗的跑堂。
他们手里有用报纸折成三角体的葵花籽,冒着热气的毛巾和一盘盘顶着汗的青萝卜(萝卜凉,屋里热,表面就出了哈气)。
台上是传统相声,台下吃着下气消食的大萝卜,全国幸福感最高的城市应该就是这么一点点炼成的。
后来听说最登峰造极的「疏肝解郁现场」还得是澡堂子。
萝卜、酽茶、烟卷三大件,张作霖去劝业场华清池泡澡也就是这个配置了。
华清池,图片来源:网络
入菜的,白萝卜居多,因辛味淡无色,可和大鱼大肉混为一谈,这是大师傅的考虑。
赏味之外萝卜也确实养人,特别是逢年过节鱼肉扎堆的时候,充当着平定四方的角色。
和羊肉一起炖,可以缓解咳嗽和猪肉一起炖也十分滋养生吃止渴,做汤化痰和鱼炖可解鱼腥味炖豆腐有助于豆腐的消化酒喝多了还能解酒毒看来,以前确实是低估萝卜了!
小品《打工奇遇》 图片来源:1996年央视春晚,赵丽蓉、巩汉林、金珠
芹菜汁,古来有之
这种打着西方养生标签的饮料其实在我国早有传统。区别在于,外国人做汁用搅拌机,古人做汁靠手捣。
怎么捣蒜就怎么捣芹菜,这么费劲的操作,古人图的是啥?
芹菜汁,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按照食疗大家孟诜的说法,小孩喝芹菜汁可以退烧,成年人饮酒过量后的不适也可以喝芹菜汁缓解。
据《本草纲目》记载,怀孕女子喝芹菜汁,可养精益气,还可稳胎气。
小王就试过,是真难喝……
所以吃芹菜,最好还是「炝拌」。
切寸断,茎叶分开只用其一,热水烫过,少盐加一点香油拌匀,小时候常吃。
曾经问过我妈,为什么不做芹菜炒虾仁?
她说那样炒就没人吃芹菜了……
#人生真相#
图片来源:小王家的芹菜炒虾仁(虾仁已经吃了)
甜菜头,长肌肉战斗民族的甜菜头,吃了长肌肉。
甜菜头放在俄罗斯斯基手里可以是「罗宋汤」
放在我妈手里就是东北持家三疙瘩之一,
包括芥菜疙瘩,甜菜疙瘩,和打孩子用的笤帚疙瘩。
甜菜头,图片来源:ins@fly_fly9627
我家吃甜菜疙瘩,会和窝瓜、土豆一起蒸,中间放菜,这样菜和主食就能一起出,兼顾咸甜两种口味。
甜菜做汤当然也行,止血生肌,对女性尤其好。
可能是因为和大萝卜形似,所以也有理气开胃的功效。
但甜菜大寒,不宜多吃。
苦菜,忆苦思甜唯一无法带着爱吃下去的苦菜。
我妈第一次把苦菜端上桌的时候,我早就长大了,家里的生活条件虽然一般,但也是我妈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那种。
看见这个菜,我就想起小学放学路上,马路牙子边上,大树的树坑里头,总会冒出一簇簇的那种玩意。
我问:“你为什么给我吃草?”
“忆苦思甜!” ——我妈说
苦菜,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菜可能就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大救星,深深印在了我妈的脑海里。
久服耐饥寒,轻身益气还延缓衰老。
最近我终于吃了一次,跟我想的一模一样,就是在吃草。
但现在这个年代,能在餐桌上吃草,也挺有意思的!
虽然自认为不爱吃菜,但和我妈分开住久了,也慢慢开始主动吃菜,可能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可能是因为有点想她。
今天就更新到这,还有想后台点菜的朋友抓紧给我留言。
我们明天见。
参考文献
【1】李时珍著,黄志杰、胡永年编,《本草纲目类编 本草纲目中药学》
「往期推荐」
猪肉、猪肝、猪腰子跟啥不能一起吃,烹饪前必须知道的几个事儿
古诗词中的盖州史影
古诗词中的盖州史影
于学忠/撰文
盖州作为一座拥有24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人杰地灵、底蕴丰厚。早在汉代就是商贾云集的东北重镇;清代中叶,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盖州是“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诗词之乡”;历史以来书画名家层出不穷,金代诗书画三绝王庭筠、清末于天墀书画齐骋名噪一时,蒋荫堂填词《苏武牧羊》唱响全国,诗文礼乐领辽东。唯其如此,古代盖州风物常被词人置入词篇,成为辽东古邑盖州的某种意象符号。笔者于诸多古代诗词中择选数例,试作略解,虽为管中窥豹,亦可见其一斑。
古城盖州是个文人荟萃之地,诗文礼乐独领辽东。
古城盖州诗文当推金代熊岳王庭筠,王庭筠善诗文,“文采风流,照映一时”,以七言长诗造语奇险见称。元好问称他“诗文有师法,高出时辈之右”,又说他“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以险韵为工”。元代著名女真族剧作家石君宝,也是盖州人,他一生创作杂剧共有十多种,即《曲江池》、《哭周瑜》、《雪香亭》、《鴜云亭》、《秋胡戏妻》、《岁寒三友》、《仕女秋香怨》、《柳眉金钱记》、《吕太后醢彭越》、《穷解子仁绡驿》等,有好多作品对后世戏剧有着一定影响。
刘仲尹,金代文学家。字致居,号龙山。盖州(今辽宁盖县)人,后徙沃州(今河北赵县)。家世豪富,勤奋好学。海陵炀王正隆二年(1157)进士。历官潞州节度副使,后召为都水监丞。
刘仲尹传世作品有诗、词二类。他的诗风有师法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痕迹,写景抒情有一定特色。现存诗全是近体,反映生活的范围很狭窄,咏梅花、牡丹、酴□等的作品竟占了一半,其余也多是闲适诗。可见他曾深受金朝中期诗坛上逃避现实的风气影响。他的《龙德宫》诗给古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碧拱朱甍面面开,翠云稠叠锁崔嵬。连昌庭槛浑栽竹,罨画谿山半是梅。藻井香销尘化网,铜栏秋涩雨留苔。只应千古华清月,狼藉春风愧露台。
刘仲尹用句凝练,情感充沛,意象丰富。“诗缘情而绮靡”(陆机)。刘仲尹能将诗的音节和韵律运用的恰如其分,意境深远。所著《龙山集》,元好问在《中州集》卷三刘仲尹小传中说,曾于仲尹外孙李钦叔处见其原本,但久佚。其诗现存近30首,词10多首,并收入元好问编《中州集》及《中州乐府》中。
清代自嘉庆、道光之后,盖州文风熙攘,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和优秀作品。盖州自清代以来诗词书法兼擅者不乏其人,如清沈庆飏、罗进梅、王凤年、崔正峰、李奎文、于天墀、丁孝虎等人闻名于世……
沈庆飏(1873-1910),字羹唐,号菊村,又做菊邨,室名菊村吟舍。其自幼刻苦攻读经书,博学乡里,为当地较有名望的童生。沈庆飏生有隽才,善于诗文,尤长诗歌,文风盛极一时。自古以来,科举考试是学子走向仕途的必经之路,沈庆飏为了科考刻苦攻读策论经义,还经常到外地四处求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沈庆飏到奉天府参加生员考试,取得秀才之名。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1905年9月3日),清廷向全国宣告停止科举,规定所有会试、岁考一律废除,以推广设立学堂。沈庆飏放弃在外地为科举求学的生活,从锦水雇船归隐盖平家乡。回到家中他愈加感到前途渺茫,于是便在重阳节那天,备好兰笺纸,烹茶提酒,邀旧友王兆林、罗子东、张蓍谦等,齐登盖州青石关之峻岭,一览群山巍峨。沈庆飏当即写下了《九日游青石关记》之名篇:
既而披蒙茸,觅战迹,吊荒台,拊破垒。折戟残枪,无复前朝之物;硝烟弹雨,祗增异族之魂。白骨历乱以草缠,碧血模糊而苔印。谁曾守土任鹬蚌以相持,我本多情笑虫沙之远化。举一杯以相酹,痛煞李华;倚长剑而徘徊,愁深杜牧。嗟乎!年华既壮,士一事无成,遭际如斯,前途可想。
恨雕虫之误我,徒呕心肝;效社鸟以依人,谁供灯火。揽镜照青莲之面,须发霜添;挑灯检白傅之诗,琵琶韵苦。欲改辙以远游,绝裾奚忍;将埋头而终古,伏枥难堪。未免有情,谁能遣此?然而王驰霸骤,世运既已不同;点瑟宓琴,吾辈各宜。有志挥戈返日,固赖伟人;席地幕天,亦容狂士。况一萬二千五百年乃逢此会,三百六十有六日几遇重阳。倘催租兴扫,毋乃黄菊笑人;必落帽情高,始副白云招我。凡事莫非夙定,自知胡可不明。祝鸡牧豕尽可养闲,舞彩吹篪无非乐事。伯约终非孝子,抱憾当归谢安。即出东山不过小草,与其蹩躄于风尘,孰若逍遥于物外。
沈庆飏《九日游青石关记》使用了很多经史典籍,具有深厚的文学和历史学养,运用大量的贴切的典故和丰富的知识,既描绘壮阔的山川、秀美的风景,也抒发了怀才不遇仍追求上进的思想感情。华美辞章、抒情手法,佳句迭出,亦庄亦谐。从整篇碑文句子、层次可以看出,作者驾驭骈体文、辞赋的能力,轻车熟路,不着痕迹。
罗进梅,字燮臣,明辽东指挥使罗铁后裔,文通滿蒙,且明汉学;王凤年,字桐阶,盖州人。邑庠生,学问深沉,能诗赋著有《百梅轩诗草》;崔正峰,字溪珊。盖州梁屯人,其父崔中环,业儒庭训十一年,光绪三十三年入北洋法政专门别科学习,元年辞官回家,才学为人所赞;李廷甲,字润之,自号秋水散人。屡试未中,代试友作文竟及第。积学有素,著有《秋水小草》诗稿;郭春藻,字荫轩。盖平第七区荒地人,优附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善读书、能文章。八年参与修刊《盖平县乡土志》,十九年参与编撰《盖平县志》;张耆谦,字敏夫,盖州徐屯镇人,少时家贫,天资颖异。沈庆飏认为奇才,以女许之。师从王郁云,十七岁中秀才,宣统年间以优贡生在礼部作七品小京官,时在黑龙江省财政厅任科长。战兴邦,字献廷,盖州人。光绪间恩贡,读书时有英发气,遇事辄雄辩,嗣后阅历既久意气转平,广众中往往不轻发言。充劝学员时,赴乡提倡学务甚力。
罗进梅《九日诏林菊村诸友登青石关未获同游补吟助兴》:
雄关绝顶任徘徊,遥想凭高倦眼开。东接白山千里远,西观沧海万帆迴。青天雾散留鴻影,黄菊香飘醉酒杯。为语诸君好相聚,明年此际再追陪。
张蓍谦《九日登青石关》:
盛会惭无作赋才,高登绝顶意徘徊。
枫林黯淡经霜老,海气蒸腾似雨来。
大好河山余战垒,许多荆棘没荒台。
蛮争触角今安在,半岭黄花依旧开。
李会芳《九日登邑北山》:
久蓄凌云意气豪,况逢佳节会登高。
滕王阁上才称霸,项羽台前百独搔。
菊为催诗舒冷蕊,松从远岫落晴涛。
秋来藉展鹏摶志,第一峰头学古鼇。
王希珍《前题》:
天高风急雁声孤,岛屿縈迴接海隅。
盛会时逢防落帽,新诗煆就藉催租。
山从塞北千峰出,秋老辽东万木枯。
酌酒题糕情未已,几回搔首插茱萸。
盖州文人李奎文《游赤山》诗说:“绿溪忽见浴春蚕,乱石岩前露草庵。野菜山花迷鸟道,天光云影入龙潭。残碑省识前朝字,废阁消磨古佛龛。百世千秋谁不朽?此中禅味少人参。”
李奎文的《山村晚行》带给人们的是另一番意境:
斜日上柴关,人行乱岭间。
不知云雾里,犹有几重山?
李奎文的另一篇七律《辽东怀古》,证明他写诗不仅能写出带有情趣的小品,也会写气吞山河的大作:
木叶山高绝塞横,龙盘虎踞势难倾。
江名绿鸭王基肇,驾度青牛帝王生。
辽主雄风吞大海,秦王伯业冠长城。
古今多少兴旺事,荒草茫茫战垒平。
满人高存宽《昭南古雅路》,古雅质朴,别有一番醉人的风情韵味。……
晨登古雅路,古道似蚕丛。
车马楼台上,村庄烟雾中。
樵从山径出,店向石家通。
总为争名利,纷纷触晓风。
而他的另一首《渡临清》只能算作诗人的即兴之作,不过读起来还是上口的:
扁舟一叶向东征,冷雪枯霜旅梦惊。
所幸天公寒作暖,斜风细雨过临清。
而看似没有专一主题,却有着深刻意境的文字,常被称作杂著。杂著文字清新、流畅好读。可以透过这些杂文随笔从中看到作者的思想趣味、人生经历、社会经验以及对时代诸多思想文化问题的看法。如清知县骆云的《祈雨文》、李奎文的《烟狱文》、胡永年的《匏斋泉考自序》,都是很不错的文章。
清高无欲多由最初失意而产生,躲避红尘,玩世不恭,沉迷于书画与笔墨之间。更主要的是吟诗作画中早已煅就了自己的情操。
于天墀是有代表性的文人。于华春,原名于汾,字天墀,号华春(以华春行世),又自号半山亭主人,城南三道沟鲍屯人(今盖州杨运镇人)。清道光年间恩贡生,科场失意后,不求仕进,终生设馆授徒,陶醉于诗画之中。同治年间曾掌“辰州书院”,后久居乡里。他擅文艺、工诗画,且通天文、地理、音乐、词曲诸学,著有《天文学》、《易学》,以《于天墀诗稿》声名远播,有大量书画流传在民间。于天墀颖异卓群,博学多才一生写诗万余首,传世仅千余。画作百余幅,流传在民间。“然不喜为人画,得之珍同拱璧”。他的画作线条简练,不加修饰,寓意深刻,讽刺性强,自成一家。所画人物皆为醉态,一笔挥洒不点眼睛,有诗曰:“云眼看人人皆醉,何忍独为醒先生”。把讽世之意无形中流露于翰墨之上。读他几首诗,也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及他横溢的才华。
《步孟乐亭原韵》:
返照喷天紫,茫茫海色遥。
山云连树合,野火带霜烧。
店远人思酒,村疎客问桥。
冲寒谁过访,明月满诗瓢。
《雨意》:
积阴如醉绊游丝,坐看溪云压树枝。
风作嫩寒花半觉,窗含微润纸先知。
熏炉火烬烟痕重,古砚潮生墨沈滋。
算计栽花须趁早,呼童多向砌边移。
《白菊花》:
独在晚节见天真,不染秋光一点尘。
老圃生涯偏雅淡,阿侬门第本清贫。
得如送酒酬佳节,也要辞金作主人。
从此东篱无俗艳,晓风残月各精神。
《鹤阳寺即景》:
断崖高挂寺门偏,榜作华阳小洞天。
夜静潮声生枕畔,雨余山色落窗前。
上方楼阁全疑画,下界村墟半似烟。
只此便堪称度世,更从何处觅神仙。
《秋日感怀》:
冷落生涯逐断蓬,此身如叶任西东。
课余诗字输时样,贫里衣冠近古风。
知过每从观史后,求人多在借书中。
等闲识得浮沉局,翻笑秋花满眼红。
《捕蟹》:
爬沙响处费工程,隔岸遥闻下簖声。
毕竟世人无辣手,江湖多少尚横行。
《摺扇》:
叠来桃纸妙裁成,巧手装潢骨干轻。
要与炎凉争世态,故将折曲顺人情。
遮阳乍见当头影,扑蝶忽听撒手声。
记得倭船初运到,购时便觉有风生。
于天墀生活在清代末叶,他看到了清政府的与无能,连科场都充满了营私舞弊。面对这样的事实,他只好是“歌代诗篇酒代茶,逢欢乐处便为家。招三五个糊涂友,栽七八盆古怪花。来去要同梁上燕,声名不羡井中蛙。年来惯惹春山笑,说月谈风事事差。”有人请他出来做官,他情愿过着“风月随心赏,波涛待梦过。且同二三子,排日登高歌”的生活。于天墀使用一种消极来反抗现实的黑暗。大多诗作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出对黑暗势利的强烈不满。于天墀的诗作读起来好似吟风诵月,但细读起来会发现他有着伤感的情怀和爱国的情怀。面对外国列强的侵入,他按捺不住胸中的愤懑写了《闻英夷作乱》一诗:“海徼征云万里愁,北来飞檄似星流。不闻宗宪擒夷寇,空说卢循入广州。魅鬼果能为水患,杞人难免替天忧。东南半壁功谁奏?莫借神兵误庙谋。”
于天墀的诗作不华丽,但是清新、锋利,馥郁藏在暗香之中。
庞铸,是盖州人,是在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中进士的。《盖平县志》载:“庞铸,字才卿,擢第仕有政声。宋南渡后,为翰林待制,迁户部侍郎。寻缘事倅东平改京兆路转运使卒。公博学能文工诗,造语奇健不凡,世多传之”。《金史》有《庞铸传》。
金朝文风渐盛,文学艺术创作逐渐普及,出现了许多著名作家和文人。庞铸就是当时著名的诗人、画家。金兀术死后,谥忠烈,在金中都,有祠堂称故太师梁忠烈王祠。祠堂的碑文就是由当时的户部主事庞铸所撰。金元好问编录的《中州集》中,收录庞铸的诗二十首。书中介绍庞铸能诗善画,文采风流,为时辈所推。元好问作诗夸他:“门阑喜色到崔卢,文赋声名逼两都。重为溪山感畴昔,风流还有此翁无”(《庞都运山水》)。
在中国历史上“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次年,清政府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传至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的应试的举人们,群情激愤。台籍与辽东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1200多人联合署名,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丁孝虎与姓富察氏的恒善,字志元、恒泰,字阶平兄弟,都是盖州人。他们共52位辽东籍与在京的官员、举人联名上书给光绪皇帝,陈述利害,反对割让台湾。在《条陈和倭利害呈文》奏章中说:“为和倭利害,痛哭沥陈,吁恳专摺代奏事。”
由康、梁二人带领京城有数百人参加的举人,拿着联名书,与数千市民集聚“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公车上书”提出了: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的四项主张。丁孝虎是联名上书的盖州人其中之一
丁孝虎,字肖泉,清咸丰七年(1857年)出生在盖平东关常贾园子村,父亲是丁文浚。丁孝虎秉承家学,各体文章都能广泛涉猎,博学强记,能文善诗,奇健不凡,又喜书法。光绪戊子考取优贡,第二为年恩科举人。性格豪爽,内蓄真刚,道骨侠肠。后以知县分发四川,曾先后任丰都、安县令,后补大竹县加知府衔。所至吏治清平,爱民如子,政声卓著。清末变革,朝官解体,遂寓居天津旧宅近二十年。赋闲精研医学、书法,尤工于书法,得颜鲁公、何子贞神髓,运篆隶与行草,风骨遒劲。
丁孝虎在《和强哉行》诗中,抒发了对清末内忧外患,国弱民被欺及战乱中,官兵拉伕、抢夺财物的义愤,有见识敢直言,称赞富察氏恒泰县令的不畏强权,爱民护民行为:“联军扼断井陉口,天门四险非我有”……“冲途海国阵云屯,劫来中土遭蹂躏,或剿拳巾出畿南,或遣侦骑窥山右”……“军实获辇载,班师去郊薮。还我井陉口,天险依然有”。“高子属和何清新,崔颢名题叹无偶。我闻此事思古人,董宣差可方吾友”。容膝斋主评其诗曰:“丁孝虎这首诗可谓千古绝唱,象杜甫的《三吏》、《三别》,具有人民性,为民呐喊,反对侵略,企盼和平,诗中‘无征里下车,宁缚县官手。无夺田间马,宁断县官头。有罪诚在我,我身甘任受。摘去我铜符,褫去我墨绶’。铁骨铮铮,恒阶平是盖州的好男儿,是强项令,歌颂他理所当然”。可慈禧专权擅政,社稷不宁,民不聊生。有诗侠性格的丁孝虎愤慨、刚烈性格跃然纸上。丁孝虎其他文章,也多评时政,冀求经济强国,有益百姓安康。
1929年刊行的刘德成《一苇轩诗剩》诗集中,《寄怀丁肖泉孝廉》诗曰:“吾爱丁夫子,风流贺季真。青箱名事业,白发老诗人。傲骨宁谐俗,弃官欲避秦。故乡风景好,明月悟前因。飒飒东风里,著书镇日忙。奇才追屈宋,好句战苏黄。眼底珠玑少,杯中日月长。辰州诸老辈,低首让君狂。……”刘德成是盖平人,初在北京读书与丁孝虎时有过从,他客观评价丁孝虎“健笔无人敌”,深有感佩,敬慕之情充溢笔端。
他时与家乡同好书信往来,以抒情怀。1922年,得王兆林信函,寄《赠王兆林处士》诗:“沽水一何深,行吟以当哭。贱子吞声无复陈,我亦殷忧一杞人”。言辞之间透出内心抑郁难述,欲哭吞声,不知何时能回归乡梓之情。
著名的爱国歌曲《苏武牧羊》歌,也是从盖州唱出来的: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旌落犹未还,
历使经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时听,塞上笳声,入耳动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
能教匈奴,惊心碎胆,同服汉德威。
这首歌是盖州热血教师蒋麒昌(字荫棠),在1914年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感悟到应提倡爱国行为所创作。蒋荫棠当时教书,因受到梁启超的《爱国歌》感染而创作。梁启超对蒋荫棠影响很大,蒋荫棠对梁的崇敬非同一般,曾撰写《送梁任公赴欧洲会议序》。他讲到:梁任公赴欧洲,那里有哲学、政治、物理、军事、实业、法律家,……“无不各树一帜,俯瞮全球特患不能集于一。”“欧洲者近代人文之渊薮也。”并说到,中华参加巴黎和会的宗旨,及今后对国际事务的态度等。“群湈世界永远之和平也,将为万国会议则簪缨济济,非翘楚奇才苟得列席而有发言权者。”蒋荫棠创作苏武歌,并非心血来潮的随意之作,而是面对当时中国现状,提倡爱国、强国而创作的。而且并非只此一首,另外,还有《姜女四季思夫歌》,共四段。
春:
儿夫离别已数年,
思想泪涓涓,风声吹袖寒。
两地离,梦缠绵,万水又千山。
独灯影徘徊,绣窗夜自眠。
翘首白云天,每日忘眠与穿。
三更月冷,一声子规,引起奴心酸。
夏:
桃李斗芳菲,晨昏懒画眉。
青草绿,暖风吹,鹣鹣对对飞。
茜纱窗里坐,触景珠泪垂。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
但愿郎君,一路平安,千里把家归。
……
古诗词中的盖州史影,文与史传承着唯美的华章!今天,当我们漫步古城盖州的时候,似乎穿越时空,在与历史进行对话的同时,也再次唤起了盖州这座古老城市的人文记忆和历史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