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通极广的秦两半、五铢钱、开元通宝等货币,都有什么作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立即下达了天下同的政令。
在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同时,经济方面的统一也在悄然进行中。原本只在秦国境内流通的“秦两半”铜钱成为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货币。
“秦两半”准确的叫法应该叫“秦半两”。秦制实行二十四进制,24锱为一铢,24铢为一两,一两约为15.6克,因此“秦两半”铜钱每枚重12铢,约和现代8克。
“秦两半”铜钱推广的意义还在于,它为后世制钱定下范本,两千年之后的清代,铜钱的形状依然是圆形方孔。
在“秦两半”铜币全国流通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钱币发行相对混乱,皆以国家或者地区为单位发行。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楚国的蚁币(鬼脸钱),流行于燕赵的铲币,流行于齐鲁的刀币,当然还有流行于秦国和魏国的方孔钱。
图1 秦统一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经融系统和汇率,这些形状各异的货币尽管只在产地流行,但离开产地,却依然能够使用,购买力因产地国力强弱有所差别,几乎可忽略不计。
为什么不同国家的货币能在别国使用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货币的计价方式和现代有着根本的区别——铜币的重量即面值,即纪重货币。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一事,则是指正式实行方孔圆形的“半两”钱。秦国因为生产力落后,本国并不铸造货币,商鞅变法才将流行于魏国的圜钱引入秦国,为秦国货币使用之开端。
秦国货币大致有一两圜钱、半圜钱、两甾钱、十二铢钱、半两钱等。记载中提到的“两”、“甾”、“铢”皆是秦制重量单位。
汉承秦制,制钱依然使用方孔钱。汉朝初期,“秦两半”依然是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货币,弊端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
一是由于连年战争,市场上流通的“秦两半”越来越少,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二是秦两半钱面额太大,不利于小额交易。
图2 秦两半
汉初国力尚在恢复阶段,政府无力组织大规模铸钱活动,不得不对货币铸造采取了一个放任的态度,允许民间铸币。《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
汉朝政府对铸币大开方便之门,一时之间,流通在市面上的货币多如泉涌,政府铸币,诸侯铸币,民间铸币包括还未完全退出市场的秦两半,多种货币并行于世,一片混乱。
由于政府在铸币政策上只规定铸币的面额(重量),其余的一切包括铜料开采,冶炼,铸造一切都交给铜币铸造者自行处理,因此那些不足值的铜币成为市场的弃儿。足重、质量好的铜币更受市场欢迎,秦两半也因为重量太大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混乱的状况也随之结束。
这场货币战争的胜利者是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他俩皆因封地内有铜山,所产铜币质量更优,二人也因为发展铸币业成为巨富。
汉高祖,文帝,景帝三朝皆推行货币自由政策。这种情况在现代看来不可思议,但在汉初却收到奇效,经历了春秋战国和秦汉纷争而凋敝的经济竟在四五十年间恢复乃至蓬勃发展。
图3 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汉景帝
私发货币没有造成通货膨胀,反而促进经济发展,皆因汉朝货币实行铜本位。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铜矿的开采,冶炼以及铜币铸造产量有限,即使当时所有铸币者马力全开,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还有大量铜料被用作礼器和生活用具之类,因此,初汉三朝,铜币一直有着大量的市场缺口。自由货币政策持续到汉武帝时期落下帷幕。
汉朝疆域太大,统治者未能掌控全局,汉初将铸币权交给地方和个人只是权宜之计。在经历了“文景之治”后,汉朝国力强盛,汉景帝对民间铸币开始收紧。
景帝借故将大夫邓通处死,吴王刘濞因为叛乱失国,两个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身首异处,完全收回铸币权只是时间问题。
汉武帝登基不久,一改先辈的和亲政策,对匈奴首开战端。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很快耗尽了初汉三朝积累的财富,常规的税收无法满足养官和对外战争的需要,汉武帝的目光自然落到铸币这项来钱最快的事业上。
汉武帝的功业不必细说,但他在货币政策上却为后世王朝做了一个很坏的典型。由于政府机构垄了货币发行,使得政府具备了利用滥发货币制造通货膨胀,从民间撅起财富的能力。
图4 刘彻(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汉武帝
不懂经济规律的汉武帝在发行货币随心所欲,一切以敛财为目的。一方面,他发行皮币和白金币。这两种礼仪性货币面值巨大,却并不在市场上流通,完全是为了从贵族掠夺财富。另一方面发行了三铢钱,这种小额铜币标明三铢,却充做五铢使用,变相地让民间原来流通的铜币贬值,民间财富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
混乱的货币让各个阶层苦不堪言,汉武帝的货币政策在当时饱受争议,后世君王充分意识到垄断铸币权对国家统治的好处,却更乐意颂扬汉武帝在货币政策上的作为。
汉武帝意识到自己在货币政策上的失误,为了稳定混乱的货币市场,铸造了一种新“五铢钱”。规定这种五铢钱只准在上林苑铸造,并且严厉打击民间私铸铜币。至此,汉武帝终于完成了国家完全垄断货币发行的进程。
五铢钱从汉武帝开始发行到唐朝开国年间废除,总共流通了720年。取代五铢钱的是影响极大的“开元通宝”。这种唐高祖发行的铜币与之前的货币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采取相同的形制,但取消了五铢钱的纪重币制,规定每个铜钱为一文,每十文为一钱,一千文钱重六斤四两。开元通宝是唐朝流通时间最长的铜币。
图5 西汉五铢
开元通宝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改革了传统的货币制度,也结束了中国古代二十四进制的计算方式,十进制计算方式进入大众视野,为将来的白银货币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唐玄宗曾以“开元”为年号,因此很多人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其实并不是,因为年号钱直到宋朝时期才开始流行。
尽管以年号铸造铜币在宋朝之前偶有出现,但未形成制度,直到宋太宗时,才作为一种制度保留下来,北宋开始,几乎每改年号就铸新钱。
因为丧失了北方领土,铜料来源大大减少,南宋境内铜币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铁铸钱一度大行其道。但铁币高重低值的特性不受市场欢迎,纸币的产生和白银的货币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图6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
中国古代没有成熟的金融理论,统治者对经济规律也是一无所知,发行货币成了空手套白狼的生意,统治者乐于使用这种手段撅起民间财富。
王朝初始,统治者在发行货币上相对克制和谨慎,随着官僚集团日益庞大,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通货膨胀的手段缓解财政压力,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为了维持王朝稳定制造的通货膨胀最后变成王朝倒台的加速器。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史,皆是如此。
文:曾府成
参考文献:《史记·始皇本纪》《汉书·食货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是几年几月几日生?据说很准……
根据个人八字(即出生年月日和时辰),分别在后面所附内容中查出出生年的重量、出生月的重量、出生日的重量以及出生时辰的重量,将四个重量相加所得即为八字重量。根据八字重量去查相关的 称骨歌。一般说来,八字重的比较不容易振的住,也就是说不容易被邪物侵扰,当然玩招魂招仙的游戏也不容易成功。显然不是绝对的八字越重越好,轻的也有比较好的,但从一般意义上说,八字重的普遍比轻的得到的批示要好,所谓一般意义也就是说这里的好在有的人眼中可能未必是好。
举个例子:1971年正月初一子时出生的人可以查到年的重量为一两七钱,月的重量为六钱,日的重量为五钱,时辰的重量为一两六钱,将之相加:
一两七钱 + 六钱 + 五钱 + 一两六钱 = 四两四钱
然后查四两四钱的称骨歌:
四两四 来事由天莫苦求,须知福禄胜前途,当年财帛难如意,晚景欣然便不忧
出生年的重量(以六十年为一周期,也就是说相差六十年的年份重量相同):
出生月的重量:
出生日的重量:
出生时辰的重量:
鼠 | ||||||||||
甲子 | 一两二钱 | 丙子 | 一两六钱 | 戊子 | 一两五钱 | 庚子 | 七钱 | 壬子 | 五钱 | |
牛 | 乙丑 | 九钱 | 丁丑 | 八钱 | 己丑 | 七钱 | 辛丑 | 七钱 | 癸丑 | 七钱 |
虎 | 丙寅 | 六钱 | 戊寅 | 八钱 | 庚寅 | 九钱 | 壬寅 | 九钱 | 甲寅 | 一两二钱 |
兔 | 丁卯 | 七钱 | 己卯 | 一两九钱 | 辛卯 | 一两二钱 | 癸卯 | 一两二钱 | 乙卯 | 八钱 |
龙 | 戊辰 | 一两二钱 | 庚辰 | 一两二钱 | 壬辰 | 一两 | 甲辰 | 八钱 | 丙辰 | 八钱 |
蛇 | 己已 | 五钱 | 辛已 | 六钱 | 癸已 | 七钱 | 乙已 | 七钱 | 丁已 | 六钱 |
马 | 庚午 | 九钱 | 壬午 | 八钱 | 甲午 | 一两五钱 | 丙午 | 一两三钱 | 戊午 | 一两九钱 |
羊 | 辛未 | 八钱 | 癸未 | 七钱 | 乙未 | 六钱 | 丁未 | 五钱 | 己未 | 六钱 |
猴 | 壬申 | 七钱 | 甲申 | 五钱 | 丙申 | 五钱 | 戊申 | 一两四钱 | 庚申 | 八钱 |
鸡 | 癸酉 | 八钱 | 乙酉 | 一两五钱 | 丁酉 | 一两四钱 | 己酉 | 五钱 | 辛酉 | 一两六钱 |
狗 | 甲戍 | 一两五钱 | 丙戍 | 六钱 | 戊戍 | 一两四钱 | 庚戍 | 九钱 | 壬戍 | 一两 |
猪 | 乙亥 | 九钱 | 丁亥 | 一两六钱 | 己亥 | 九钱 | 辛亥 | 一两七钱 | 癸亥 | 六钱 |
1941,2001,… | ||||||||||
6钱 | 1942,2002,… | 8钱 | 1943,2003,… | 7钱 | 1944,2004,… | 5钱 | 1945,2005,… | 1两5 | ||
1946,2006,… | 6钱 | 1947,2007,… | 1两6 | 1948,2008,… | 1两5 | 1949,2009,… | 7钱 | 1950,2010,… | 9钱 | |
1951,2011,… | 1两2 | 1952,2012,… | 1两 | 1953,2013,… | 7钱 | 1954,2014,… | 1两5 | 1955,2015,… | 6钱 | |
1956,2016,… | 5钱 | 1957,2017,… | 1两4 | 1958,2018,… | 1两4 | 1959,2019,… | 9钱 | 1960,2020,… | 7钱 | |
1961,2021,… | 7钱 | 1962,2022,… | 9钱 | 1963,2023,… | 1两2 | 1964,2024,… | 8钱 | 1965,2025,… | 7钱 | |
1966,2026,… | 1两3 | 1967,2027,… | 5钱 | 1968,2028,… | 1两4 | 1969,2029,… | 5钱 | 1970,2030,… | 9钱 | |
1971,2031,… | 1两7 | 1972,2032,… | 5钱 | 1973,2033,… | 7钱 | 1974,2034,… | 1两2 | 1975,2035,… | 8钱 | |
1976,2036,… | 8钱 | 1977,2037,… | 6钱 | 1978,2038,… | 1两9 | 1979,2039,… | 6钱 | 1980,2040,… | 8钱 | |
1981,2041,… | 1两6 | 1982,2042,… | 1两 | 1983,2043,… | 7钱 | 1984,2044,… | 1两2 | 1985,2045,… | 9钱 | |
1986,2046,… | 6钱 | 1987,2047,… | 7钱 | 1988,2048,… | 1两2 | 1989,2049,… | 5钱 | 1990,2050,… | 9钱 | |
1991,2051,… | 8钱 | 1992,2052,… | 7钱 | 1993,2053,… | 8钱 | 1994,2054,… | 1两5 | 1995,2055,… | 9钱 | |
1996,2056,… | 1两6 | 1997,2057,… | 8钱 | 1998,2058,… | 8钱 | 1999,2059,… | 1两9 | 2000,2060,… | 1两2 | |
正月 | ||||||||||
六钱 | 二月 | 七钱 | 三月 | 一两八钱 | 四月 | 九钱 | ||||
五月 | 五钱 | 六月 | 一两六钱 | 七月 | 九钱 | 八月 | 一两五钱 | |||
九月 | 一两八钱 | 十月 | 八钱 | 十一月 | 九钱 | 十二月 | 五钱 | |||
初一 | ||||||||||
五钱 | 初二 | 一两 | 初三 | 八钱 | 初四 | 一两五钱 | 初五 | 一两六钱 | ||
初六 | 一两五钱 | 初七 | 八钱 | 初八 | 一两六钱 | 初九 | 八钱 | 初十 | 一两六钱 | |
十一 | 九钱 | 十二 | 一两七钱 | 十三 | 八钱 | 十四 | 一两七钱 | 十五 | 一两 | |
十六 | 八钱 | 十七 | 九钱 | 十八 | 一两八钱 | 十九 | 五钱 | 二十 | 一两 | |
廿一 | 一两 | 廿二 | 九钱 | 廿三 | 八钱 | 廿四 | 九钱 | 廿五 | 一两五钱 | |
廿六 | 一两八钱 | 廿七 | 七钱 | 廿八 | 八钱 | 廿九 | 一两六钱 | 三十 | 六钱 |
子时 | 一两六钱 | 丑时 | 六钱 | 寅时 | 七钱 | 卯时 | 一两 | 辰时 | 九钱 | 巳时 | 一两六钱 |
午时 | 一两 | 未时 | 八钱 | 申时 | 八钱 | 酉时 | 九钱 | 戌时 | 六钱 | 亥时 | 六钱 |
时辰还算表:
子时: | 23:00 - 01:00 | 丑时: | 01:00 - 03:00 | 寅时: | 03:00 - 05:00 | 卯时: | 05:00 - 07:00 |
辰时: | 07:00 - 09:00 | 已时: | 09:00 - 11:00 | 午时: | 11:00 - 13:00 | 未时: | 13:00 - 15:00 |
申时: | 15:00 - 17:00 | 酉时: | 17:00 - 19:00 | 戌时: | 19:00 - 21:00 | 亥时: | 21:00 - 23:00 |
袁天罡称骨歌:
二两二 | 身寒骨冷苦伶仃,此命推来生乞人。碌碌巴巴无度日,终年打拱过平年。 |
二两三 | 此命推来骨自轻,求谋作事事难成。妻儿兄弟应难许,别处他乡作散人。 |
二两四 | 此命推来福禄无,门庭困苦总难营。六亲骨肉皆无靠,流到他乡作老翁。 |
二两五 | 此命推来祖业微,门庭营度似稀奇。六亲骨肉如冰炭,一生勤劳自把持。 |
二两六 | 平生衣禄苦中求,独自经营事不休。离祖出门宜早计,晚来衣禄自无忧。 |
二两七 | 一生作事少商量,难靠祖宗作主张。独马单枪空做去,早来晚岁部无长。 |
二两八 | 一生作事似飘蓬,祖宗产业在梦中。若不过房并改姓,也当移徙两三通。 |
二两九 | 初年运限未曾享,纵有功名在后底。须过四旬绕可上,移居改姓始为良。 |
三两 | 劳劳碌碌苦中求,东走西奔何日休。若使终身勤与俭,老来稍可免忧愁。 |
三两一 | 忙忙碌碌苦中求,何日云开见日头。难得祖基家可立,中年衣食渐无忧。 |
三两二 | 初年运蹇事难谋,渐有财源如水流。到得中年衣食旺,那时名利一齐来。 |
三两三 | 早年做事事难成,百计徒劳枉费心。半世自如流水去,后来运到得黄金。 |
三两四 | 此命福气果如何,僧道门中衣禄多。离祖出家方得妙,终朝拜佛念彌陀。 |
三两五 | 平生福量不周全,祖业根基觉少传。营业生涯宜守旧,时来衣食胜从前。 |
三两六 | 不须劳碌过平生,独自成家福不轻。早有福星常照命,任君行去百般成。 |
三两七 | 此命般般事不成,弟兄少力自孤成。虽然祖业须微有,来得明时去得明。 |
三两八 | 一生骨肉最清高,早入黄门姓名标。待看看将三十六,蓝袍脱去换红袍。 |
三两九 | 此命终身运不穷,劳劳作事尽皆空。苦心竭力成家计,到得那时在梦中。 |
四两 | 生平衣禄是绵长,件件心中自主张。前面风霜多受过,后来必定享安康。 |
四两一 | 此命推来事不同,为人能干略凡庸。中年还有逍遥福,不比前年运未通。 |
四两二 | 得宽怀处且宽怀,何用双眉皱不开。若使中年命运济,那时名利一齐来。 |
四两三 | 为人心性最聪明,作事轩昂近贵人。衣禄一生天数定,不须劳碌是丰享。 |
四两四 | 来事由天莫苦求,须知福禄胜前途。当年财帛难如意,晚景欣然便不忧。 |
四两五 | 名利推来竟若何,前途辛苦后奔波。命中难养男与女,骨肉扶持也不多。 |
四两六 | 东西南北尽皆空,出姓移名更觉隆。衣禄无亏天数定,中年晚景一般同。 |
四两七 | 此命推来旺末年,妻荣子贵自怡然。平生原有滔滔福,可有财源如水源。 |
四两八 | 幼年运道未曾享,若是蹉跎再不兴。兄弟六亲皆无靠,一身事业晚年成。 |
四两九 | 此命推来福不轻,自成自立耀门庭。从来富贵人亲近,使婢差奴过一生。 |
五两 | 为名为利终日劳,中年福禄也多遭。老来是有财星照,不比前番日下高。 |
五两一 | 一世荣华事事通,不须劳碌自享丰。弟兄叔侄皆如意,家业成时福禄宏。 |
五两二 | 一世享通事事能,不须劳思自然能。家族欣然心皆好,家业丰享自称心。 |
五两三 | 此格推来气像真,兴家发达在其中。一生福禄安排家,欲是人间一富翁。 |
五两四 | 此命推来厚且清,诗画满腹看功成。丰衣足食自然稳,正是人间有福人。 |
五两五 | 走马扬鞭争名利,少年做事费筹谋。一朝福禄源源至,富贵荣华耀六亲。 |
五两六 | 此格推来礼义通,一生福禄用无穷。甜酸苦辣皆尝过,财源滚滚稳且丰。 |
五两七 | 福禄丰盈万事全,一生荣耀显双亲。名扬威振人钦敬,处世逍遥似遇春。 |
五两八 | 平生福禄自然来,名利双全福禄偕。雁塔题名为贵客,紫袍玉带走金阶。 |
五两九 | 细推此格妙且清,必定财高礼义通。甲第之中应有分,扬鞭走马显威荣。 |
六两 | 一朝金榜快题名,显祖荣宗立大功。衣食定然原裕足,田园财帛更丰盛。 |
六两一 | 不作朝中金榜客,定为世上一财翁。聪明天赋经书熟,名显高科自是荣。 |
六两二 | 此命推来福不穷,读书必定显亲宗。紫衣金带为卿相,富贵荣华皆可同。 |
六两三 | 命主为官福禄长,得来富贵定非常。名题雁塔传金榜,定中高科天下扬。 |
六两四 | 此格威权不可挡,紫袍金带坐高望。荣华富贵虽能及,积玉堆金满储仓。 |
六两五 | 细推此命福不轻,安国安邦极品人。文纷雕梁徽富贵,威声照耀四方闻。 |
六两六 | 此格人间一福人,堆金积玉满堂春。从来富贵由天定,正勿垂绅谒圣君。 |
六两七 | 此命生来福自宏,田园家业最高隆。平生衣禄丰盈足,一世荣华万事通。 |
六两八 | 富贵由大莫苦求,万金家计不须谋。十年不比前番事,祖业根基水上舟。 |
六两九 | 君是人间前禄星,一生富贵众人钦。纵然福禄由天定,安享荣华过一生。 |
七两 | 此命推来福不轻,不须愁虑苦劳心。一生天定衣与禄,富贵荣华主一生。 |
七两一 | 此命生来大不同,公侯卿相在其中。一生自有逍遥福,富贵荣华极品隆。 |
记录梦境故事2
有一次梦里,不知道是怎么的就在一个深井里,井里有三派势力,三派势力在争抢两把金条,可我怎么看那都不是金条,就是现在工地上扎钢筋用的铁扎丝,但是三派势力拼的你死我活的挣夺,我趁他们拼杀的时候偷偷的把所谓的两把金条拿跑了。我不敢回家,就跑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做生意,那里不是现在的社会,都穿着古代的衣服,我在那个小镇上买了一片院子,慢慢的一个小镇的生意都是我的了,我经常资助那些贫困人,也就有了几个特衷心的下人。就这样有一天那三派势力还是知道了我在这个镇上,于是我当着别人的面把金条扔到了水井里,实际没有扔,我告诉那几个下人说,我要走了,你们也都走吧,我给他们说了四个字,“遇尼则活”,我走后,那三派势力就来了,逼问他们我的去向,他们不说,三派势力就要杀他们,那几个下人就拼命的跑啊,三派势力就在后面追杀,这时突然出现几个尼姑拦住了三派势力,一场打斗后三派势力被杀退了,那几个下人也因此活了下来。而我不知道怎么也被几个尼姑逮住关在庙里,还把两把金条给收走了,我趁她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遛了,还顺带走了一把金条,几个尼姑就报告给主持说大师兄又跑了,问要不要追,就听到主持说,不要追,由他去吧,他有次一劫。于是我就回到老家,不知道怎么的我就虚幻了起来,别人看不到我,我可以看到他们,在我刚回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几个人正抬着一个小女孩的尸体出来,我就付到她身上,这时候听到一个老者说,鼠命,骨重四两五钱。醒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