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纸张竟可以救命避祸,颠沛流离,看文字如何游戏人间
明朝嘉靖年间,南方吴中地带有一座著名的寺庙,名严华寺,是当地有名的香火胜地,庙中有一件传世的宝贝,是僧侣日夜诵读的佛家典籍《金刚般若经》,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金刚经》,这宝物从建寺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严华寺内有真经
这《金刚经》也是大有来历,话说唐朝有个官员,叫白乐天,官至翰林学士、侍郎,号香山居士,就是后来著名的新乐府诗人白居易。他自身精研佛家典籍,修为深厚,后来因为母亲有病,自己是一个大孝子,发下大宏愿,写下《金刚经》数百卷,为母亲祈福,保佑病体安康。后来因为战乱的原因,白居易手抄的经卷散落到民间各地,恰恰有一卷藏在严华寺里。数百年间,其余真迹都散佚殆尽。只留下了吴中太湖内洞庭山严华寺里的一卷,文人骚客多留名题姓,辗转反侧、口耳相传,大为有名。寺里的僧众也是极为爱惜,小心翼翼地保管收藏,日后发生的故事,千回百转,让人啧啧惊奇
一、灾年难度,经卷赠米这一年,是嘉靖四十三年,吴中地带发大水,水患淹尽稻田,寸草不生。米价突然涨了起来,官府严厉打击私自藏米、囤积居奇,倒卖粮食的奸商,禁止各处私自买卖粮食,用来平抑粮价,但谁知道,越是禁止。粮食越来越贵,到最后,市面上竟然看不到米面了。
严华寺平日香火旺盛,寺里僧众也比较多,因为米贵,平时的香客来布施得又少,周围的盗匪纷纷起来。竟然引发了寺里的粮荒,引发了危机,和尚没有吃的,真是特别犯愁,苦了这些平时不劳作的和尚了。眼看寺里的粮仓逐渐见底,一众和尚是束手无策。严华寺有一个普通的僧侣,法名明悟,平时话不多,但是敢于担当,比较有魄力。
眼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明悟就对大家说:“寺里的僧众不少,没有四五十石米,恐怕是度不过这个年景了,难道大家就这样死守下去,饿死算了?我听说寺庙有白居易手抄的《金刚经》,是世代相传的真迹,何不找个识货的人家,典当换些米粮,先暂时度过这一关?等到来年有了收成,在赎回来,也不是不可以的。”住持说:“这倒是个法子,虽然相传《金刚经》值价不少,但是死死守着它,不能当吃喝,也不是办法,还不如把它典当了,换些钱,买些粮食,度过这个难关,才是个正法子。但是,这年间有谁认识白居易的真迹,遇见一个真正懂得经书的买家,不容易啊,只怕到时候没有识货的人来买呀,也是徒增烦恼。”
明悟当米去山塘
明悟说:“我听说山塘县相国府的王管家,他是本地人,平时与我熟识,颇有些交情。我想,他虽然可能不认识此等宝物,但是多半听说过。我厚着脸皮,去典当个几十石米,估计还是有把握的。”一众僧人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你抓紧时间,坐船过湖去去办这件事情 。”严华寺的主持迈步走到房间里,从箱子里取出了《金刚经》,手捧着拿了出来,经卷外边是棉布包袱裹着,层层揭开里头看见,经卷是线装,散着的册页,多年没有装裱了,纸已经泛黄了,看不出有多珍贵。
住持说:“这是代代相传的古物,虽然散装着,但却是真正的宝贝?明悟啊,现在交给你,典当的人家千万要收好了,千万不可以丢了,否则,我对不住历代的主持啊!”
大家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典当成功呢?主持,不要太过于忧虑了。”
明悟说:“依我看,典当经卷是没有办法的法子,将来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说罢,明悟在众人的催促下,雇了船只,叫个同行的人,带着《金刚经》,一路来到了山塘县。到了大门前,远远望去,看见王管家正在当中坐地,明悟上前施礼问候,王管家问道:“明悟师父,远道而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吧?”明悟就把事情的经过来源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最后强调,《金刚经》是唐朝白侍郎的真迹,相传价值千金,若不是万不得已,为了严华寺一众僧侣性命,绝不会轻易典当的,但凡能度过这个灾年,《金刚经》也算是有了无量动德。
王管家道:“是什么稀罕东西,这么之前?我虽曾听见老爷与宾客们说过,但是百闻不如一见,来!来!来!打眼让我瞧一瞧,再商量。”明悟打开一看,零零落落的旧纸铺散在包裹上。王总管一看如此光景,颇有些嫌弃,一页一页翻看,最后看到了许多名家的题跋手书印章,这脸上才有喜色,说:“看起来的确是少见的宝物,但是似乎好像不值一百石米吧,你看典当五十石米如何?也算我做了好事。”
管家有眼不识经
明悟说:“多当多赎,少当少赎。五十石米就五十石米,今后我来赎当的时候,你可千万不要推辞。”王管家立马写了当票,拿了五十石米,交给了明悟,明悟雇车,过湖,把米载回寺中。 二、宝卷蒙尘,幸遇贵人
山塘县的相国夫人,平时乐善好施,尊重佛家弟子,敬奉佛家经卷。那年冬天年底,王管家送来书簿账册让夫人盘点查算,偶然间看见了明悟典当的那张当票,“严华寺典当《金刚经》一卷,值米五十石”。心下暗想,什么经卷,竟然值这么多石大米,便让丫鬟,叫来了王管家,顺便把《金刚经》拿来给看一下。王管家到了,夫人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打开包裹,看到经书十分成就,纸张颜色非常古旧,夫人虽然看不出来历出处,但也知道经历了许多岁月。便说:“这想必是寺中祖传的物件,遇上荒年,没有办法了,换米维持生活,这些穷寺以后哪里有钱来赎当呢?罢了,罢了,就当我日行一善,赠与寺庙五十石米吧。”便吩咐王管家,叫他把明悟叫来,把经卷拿走,王管家领命办事。
夫人一家相亲爱
巧了,这天是观世音生日,明悟办完事来找王管家。王管家把夫人吩咐的事情,其中的由来,细细地给明悟说了一遍。明悟喜不胜收,合十双掌:“阿弥陀佛!难得有此善心的施主,不但是我们寺庙的大恩人,也是你们府衙的大福气啊。”王管家禀报过夫人,留明悟吃了饭。明悟笑嘻嘻捧着包袱,拜别了王管家。
三、渡湖回寺,风卷一页在回去的路上,明悟一路感慨遇上了好人,遇到了好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码头。这时候正好赶上上山烧香的人比较多,明悟搭伙上了船。一船人张家长,李家短地说着,不一会儿,船行驶到了湖中央。
明悟心中高兴,就把《金刚经》当米,相国夫人布施的事情随口讲了出来。一船人见他说得一本正经,大家伙都不相信,哪有破纸换这么多米的好事,争相让明悟拿出来开开眼。
明悟一看都是些乡野莽汉,有些不想拿出来,便说:“这是唐朝白居易的真迹,你们不一定能认识,算了吧。”船上有一个教乡学的私塾老师,叫洪青,听了明悟的话,有些不高兴,说:“你不要欺负我们不知道白居易,他名字叫白乐天,《全唐诗》上有他很多诗词,不要欺负我们不识字?我们今日一块乘船过湖,多少也是个缘分,你拿出来,让我们大家都开开眼界。”船上众人一听,都起哄要看。明悟拗不过众人,只好拿下包袱,打开经卷来看,正翻到第一页,忽然湖里起了一阵旋风,把经卷掀了起来,船上的人手忙脚乱的帮忙摁住,但是好巧不巧,其中一页被卷起在了空中,忽忽悠悠,慢慢随风飘散了。
坐船渡河起风波
明悟手里拿着剩余的经卷,看着天空,哪里还有经书的影子。众人一看,也呆了,互相埋怨。再仔细查查看,原来丢失了第一页。明悟抱怨了一通,连忙收好,呆呆坐在船边,也不言语。船上的人落得没趣,洪青说着没营养的话,到了岸上,大伙各自散去。
明悟回到寺里,说了相府返还经卷的事情,大家高兴赞叹。明悟却隐瞒了在湖中丢失一页经书的事情。大家也没有多想,也没有人查看,直接交给了主持。 四、突遭横祸,经卷避险隔着吴中地区,是豫省卫辉府,有一个姓柳的官员,补了常州府的太守,择日上任。设宴送行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对柳太守说道:“常州府与苏州府接壤,苏州府下辖太湖洞庭山严华寺中,有一件宝贝,乃是白居易手写的《金刚经》,价值千金,你要是方便,可以看一看。”柳太守是个极其贪婪的人,听说经卷价值千金,便上了心。到任之后,问了问周围的人,大家都不晓得此物件。听者有意,有几个富翁为了其他事情想打通关节,柳太守放了风,要苏州这卷《金刚经》。但是千金易得,古物难求,只是因为寺庙的物件,大家不好强求,只好暂时放了下来。有一天,江阴县中抓到了一伙盗匪,其中有个俗家和尚,柳太守太守暗喜,有了。一面把盗匪下了死牢,一面叫个捕快,悄悄吩咐:“你到死牢中,小心叮嘱和尚,我当堂审问时,咬死苏州府洞庭山严华寺,是他窝赃的地方,我就不大刑伺候了,你记牢了!”捕快哪里敢怠慢,依言行事。次日升堂,审问盗匪,和尚还没有用刑,就交代了赃物藏在苏州府严华寺里。太守大喜,签字画押,下发海捕文书,命捕快快马前往太湖中洞庭山严华寺。捕快到了寺门前,问道:“哪一个是住持?”住持上前行礼道:“小僧就是。”捕快二话不说,就要缉拿,众僧慌忙阻拦,又说了山塘县相国府的名号,捕快稍微有所收敛,说让主持带一行人等到常州府当堂对质,众人一路跟随,来到了常州府。的事情哪里有说得清楚,明悟先打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却发现事情和寺庙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祸从哪里起,摸不着头脑。说话间,柳太守升堂问案,住持还没有开口分辨,直接被下了大牢。太守退堂,叫来原先的捕快,问清楚谁跟着主持来了,心里有了打算,对捕快说,“你悄悄对那徒弟说,速回寺中取那本《金刚经》,救你师父,如果迟几天,性命堪忧。”捕快道:“小人晓得了。”
大人问话真荒诞
捕快走出去一十一五对明悟说了说了,明悟不敢耽搁,赶紧与住持师父商量。住持听后,叹道:“既然如此,看来此经卷是与我佛无缘了,罢了,明悟快去快回,救我出去,千万不要误了我的性命?”
明悟辞别主持和捕快星夜赶往严华寺,往返七日,终于把《金刚经》拿来了,交给捕快,捕快送交给柳太守,太守在后衙,听说取得《金刚经》,赶忙打开包袱验看,太守是个粗人,以为价值千金的宝物肯定是辉煌灿烂的,但是看这经卷,破破烂烂,零零散散,哪里有宝物该有的样子。细看内容,却发现没有第一页,没头没脑。太守大笑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虽是古迹,完整才值钱。这破书枉费了许多心机,这和尚多吃了几天牢饭,岂不冤枉!”太守思考了一会,叫捕快还了经卷,放了和尚。明悟还以为要第一页,心里头正慌张,只看见住持被放了出来,捕快解释了缘由。住持感谢了后,回到住处。又问与明悟经卷为何少了第一页,明悟这才把前些日子,太湖中众人索看,第一页被刮飞了事说了一遍,住持道:“这是天意呀!如果不是风吹去了第一页,经卷今日必然被留,以后就不是我们严华寺所有,我估计是凶多吉少了。如今虽然缺了第一页,但是经卷还在,我又被放了出来,这是佛祖保佑啊!”说罢,赶紧结算房费,回苏州府。
五、偶遇老者,完璧归赵在师徒二人行进路上,突然风雨大作,看不清楚方向,看见远处有火光出现,叫船家对着亮处摇去。船到岸边,明悟上门讨要火绳,看见一位老者,诵经礼佛,明悟上前求点灯,老者点着了纸捻递了过去,顿时屋子亮堂了起来,明悟偶然抬头看见有一页纸在墙上糊着,大吃一惊,大叫道:“怪事!怪事!”老者忙问原因。明悟说这件事情经过比较复杂,出去喊来了师父,来到了老者的屋中。明悟拿了灯,拽了住持的手,走到壁间,指着墙上的那一幅字纸道:“师父,你看一下。”住持抬眼一看,只见第一行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第二行是“由由分第一”,正是白居易的真迹,莫不是在湖中飘失的第一页《金刚经》?
主持拍手道:“这好像是丢失的经卷上的,怎么在墙上呢?”老者说:“二位师傅这么惊讶,肯定有原因吧!来来来,两位喝点茶,慢慢听我细讲。” 奉茶落座后,老者道:“老汉本姓姚,在本地靠打渔为生,小时候没有读过书,也不认识字,成年以后,机缘巧合之下,心里喜爱上佛家典籍,因为小的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特别爱惜字纸,不敢轻易抛弃毁损,已经坚持了好多年了。前年的一个晚间,忽然一阵风刮来了一个什么物件。我捡起来一看,却是一张纸。我心里感到惊异,我想这可能是我常年爱惜字纸的结果吧,定睛一看是佛家的东西,更是不敢亵渎,就把他粘在墙上,经常诵读。后来有个和尚到门口,对我说‘这是《金刚经》的第一页,不会的地方我来教你念’。临别的时候对我讲‘这经卷看着比较古旧,像是个古物,你要好生保管,时常诵读,说不定将来会有福报’。今天你们二位一见大惊失色的样子,看来是应在这里了。”
日夜诵读情且真
明悟师徒同声说道:“刚才赶路迷失了方向,忽然看见此处有亮光,跟着亮光来到了此处,看见了此物件,这是我们寺庙镇寺宝物的一部分,老人家你要是愿意归还,便是大功一件了”
老者道:“此话怎讲?”
当下,明悟就把《金刚经》是白居易手书的来历,用经卷典当换米,相国夫人好心赠米,如何在湖中丢失了第一页,主持又是因为经卷被无端下了大牢,太守因经卷不全放了主持,师徒连夜赶回寺庙迷了方位,看见光亮到了老者的住所的经过详细的讲了一遍。
看老人家似乎不相信,明悟连忙回船,取了包袱,解开与老者相看。果然,经卷是从第二页开始的,与墙上的纸张质地,笔墨颜色,书法字迹,一样不差。老者心中感叹,从墙上取了纸张下来,归还了师徒,双方皆大欢喜。随后,就留师徒两人同榻过夜。
次日,老者对师徒二人说:“我爱护此纸好几年了,日日礼奉,心中还有些不舍。我愿意出钱请个裱匠,重新装订,不知道二位师父可否满足我这个心愿。”明悟师徒连连称好。
老者当即从城里接了手艺高超的裱匠,随着师徒二人来到了严华寺。盘桓了几日,裱完以后,果然焕然一新。后来,每年逢庙会或者是寺里的其他日子,老者便到寺中瞻仰膜拜经卷,经久常年,大家也习以为常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者平安健康活到八十,无疾而终。
【麻辣故事道】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古语说的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要想诸事和顺,家庭昌盛和睦,就要多做善事,要想家族繁荣昌盛,就要珍惜纸张,爱惜文字,诗书传家。你要是有善良的愿望,不要心生邪念,自身努力上进,终究会有机缘。如果心里幽暗,不走正路,你肯定会吃亏遭难的,就像故事中的老者,珍惜爱惜纸张,其实是对文化的尊重,最后八十阳寿,无疾而终,可笑的柳太守,不看价值,看金钱,到头来,受理空空如也,还被世人嘲笑,吃了没有文化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