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及经济的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在教科书中,我们曾学习过一个知识,上面提到“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纵观中国古代的发展史,我们始终离不开几个重要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政治和经济,谈论一个国家的兴衰,始终离不开对政治及经济的分析。一个强大的国家,其经济实力肯定是非常强大,反之也成立。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皇权最为集中的一个时代,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集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于一身,早期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局面,中后期却也成为其灭亡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外界的经济、自然灾害等因素,最终导致明朝走向灭亡。
前言从政治及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明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历来人们谈到明朝的灭亡,第一时间便会想到明朝中后期内部的政治,宦官的现象十分严重,朝廷内部党争十分频繁,地方上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导致朝廷的收入锐减,从而引发大明朝的财政危机。自然灾害发生后,明朝廷赈灾不力,反而还加大对百姓的剥削,各地的百姓怨声载道,最终引发农民起义。当时的明朝内部不仅问题频发,还需要时刻提防北方各部的侵扰。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下,明朝最终还是无法挽回衰败的局面,走向了灭亡。
在分析明朝政治和经济因素前,我们先来看看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一位昏君,他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智慧和操控力,并且勤于政事,从不近女色。不仅如此,崇祯帝当时正值年轻力壮的年纪,并且不受到任何人的控制(解决了多年宦官问题),还有着很强的敏锐嗅觉。可正是这些因素,同时也导致了他刚愎自用,对个人能力过度信任的问题,并且他待人多疑,当时很多能够挽救危局的文武大臣都没落到好下场。对外更是急于求成,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完明朝的所有问题,为此还不惜将身边的大臣免职抄家。
优柔寡断的崇祯帝最终断送了给王朝“续命”的机会,虽然说明朝早晚也会灭亡,可他也是有机会将明朝延续下去的,可因为他的个人因素,断送了大好机会。
明朝灭亡的政治原因分析从内部原因来分析,明朝中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主要还是因为政治,党争十分严重,尤其是宦官专权,甚至使得皇帝成为“傀儡”。朱元璋在位期间,直接废除了宰相制度,这一举措直接加强了皇帝专制权力,并且设置两辅政制度。为保证自己不被架空,他将相权分开划给内外廷两者,以此达到权力的制衡。然而在明朝中后期,内外廷之间不断进行斗争,直接加大了政治内耗,以至于后来干扰到明朝的边关防务。
明朝中后期,内外廷辅政系统双方为争夺权力,不停地开展斗争,比如东林党与齐党、浙党之间的斗争,而后还有宦官势力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其斗争十分惨烈,血腥和残忍程度可谓是空前绝后。由于当时皇权被不断削弱,两大辅政系统都想要掌握边关防务的控制权,这对边防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此后明朝的军事行动受到两股势力的影响和控制,没有统一的指挥,军队开始变得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败,而战争的成败则直接会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
由于内部政治混乱,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太监监军的现象,比如在明朝末年的山西、辽东、大同等军事重地,全都有太监监军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太监根本不懂军事,也不知道要备战,可他们却能够向当地总兵、巡抚发号施令。明朝如此,怎能不灭亡呢?
明朝灭亡的经济自然原因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明朝中后期的国家财政问题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大规模的贪腐直接造成了财政的枯竭。中国古代所有王朝都是以农业立国,国家的财政收入基本上都依靠农业,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又十分脆弱,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便会引发多层面的危机。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导致农业经济受损,明朝的收入来源锐减,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古代一直都是王朝的主要经济来源地区,而明末恰好发生很多极端天气,入暴雨、旱灾和罕见的严冬。财富重地直接受到影响,明朝在缺乏收入的情况下,无法去救济地方灾民,最终引发农民起义。
在原本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明朝的官员贪腐问题也格外严重,而他们所贪腐的钱财,全都来源于剥削平民百姓。普通民众的粮饷、税负不断在加重,各地官员的口袋全都饱满了,可百姓却还饿着肚子,被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最终引起民愤。即便是遇到自然灾害,明朝的官员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救灾,而是从中捞取油水,这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其次是皇室贵族和地主们土地兼并的问题,他们疯狂掠夺土地,不断压缩百姓的生存空间,这必然会引起民变。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明朝的财政收入锐减,国库枯竭的状态下,直接影响到了战争。崇祯皇帝即位期间,甚至没有集合物力、兵力与后金一战的条件。当国家的经济发展至此,各方面基本上都会陷入瘫痪状态,更何况官员贪腐的现象还没法杜绝。直到明朝国都被攻陷前,朝廷的官员甚至不愿出钱抗敌,经济情况至此,明朝很难不灭亡。
小结古代封建王朝的灭亡,其原因基本上都非常相似,内部政治的混乱,国家经济濒临崩溃,末代皇帝的昏庸无能等。一系列的因素都是导致王朝灭亡的原因,明朝的灭亡也是如此其中政治因素占据最主要的地位,从而波及到其它领域。简单分析一下明朝灭亡的原因,万变不离其宗,古代封建王朝基本上都会从极盛走向衰落,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这也是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之一。
明朝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灭亡的呢?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朝代,灭亡以后甚至有人认为明亡之后无中国,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这样一个朝代就这样亡国了,也的确是可惜了。
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朝亡国的根本原因。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宋安之认为在于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开国及其之后的利益集团已经接近于饱和,而其他诸如底层被压迫的百姓和边关后金(清)为代表的势力不满足于现状,所以进行了颠覆行动,重新划分了利益。
说白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社会王朝不过三百年的魔咒。当然肯定有人会认为两汉四百余年两宋三百多年,但是请注意,两汉四百余年是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加起来的,两宋三百多年是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加起来的。
王朝为什么不过三百年呢?
因为封建社会的王朝建立说白了就是以开国皇帝为首和开国功勋集团瓜分全国资源的成功。由此形成了皇族居中,其他利益集团瓜分利益拱卫这个庞大统治阶级的局面。
但是资源就那么多,只是够一小部分利益集团享受,其他阶级自然不满意。封建社会的主体经济是农业,土地可以说是国家的根本,老百姓有地种有饭吃自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其他官绅阶级扩大家族利益的方法就是扩张土地,而他们兼并土地就意味着百姓民不聊生。开国初期兵强马壮还有政治清明倒是没什么,皇帝还可以抑制土地兼并。到了后期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利益集团一年偷偷的兼并一点点土地,累计起来也是了不得。这时候官场政治黑暗,人怨民不聊生,军队战斗力下滑,所以一旦出现一些天灾人祸或者有人起兵造反,那么就意味着其他不甘于受压迫的势力可以乘势而起了,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改朝换代。
明朝处于封建社会,自然逃脱不了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所以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此。
当然像小冰河期的天灾,导致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民起义大规模爆发,也是客观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崇祯年间的气候变冷天下大旱,真是造成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吗
有人认为,明朝之所以灭亡,是明朝遇到了罕见的气候灾害,尤其是气候变冷引起的天下大旱。因为气候变冷天下大旱,老百姓没有吃的,因此揭竿而起。因为气候变冷天下大旱,北方民族生存艰难,所以大量涌入关内。在这样的内忧外患双重之下,明朝才灭亡的。
这话说得对不对呢?
(明末灾年祈福)
确实,著名气象学家张德二女士在其主编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曾对明末,尤其是崇祯年间的气象变异情况有过详细的记载。比如1635年“北旱南水,飞蝗遍野,多地大饥”;1640“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1641年,全国“大旱、大蝗、大饥、大乱,人相食”;1643年“大疫,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十室鲜一脱者。”等等。
以上只是我随意摘取的一些内容。实际上,从1600年开始,到明末农民起义大爆发,就从来没有风调雨顺过。崇祯是1627年到1644年期间当皇帝的,也就是说,他当皇帝的时间里,老天爷一直在和他作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科学家研究,是由于太阳黑子的活动异常,造成了全球处于小冰期气候时期。
虽然崇祯当皇帝期间,气候确实很糟糕,但这算不算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呢?我觉得这话是值得怀疑的。
纵观中国公元后第二个1000年的历史,根据科学家的分析,实际上已经经历过五次这样的低温期。第一个低温期处在12世纪,温暖的气候转为急剧变冷。第二个低温期出现在13世纪末到14世纪的上半叶。第三次低温期出现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第四低温期出现在17世纪上半叶,也就是崇祯统治时期。第五个低温期处在19世纪的中后期。
(影视中的崇祯帝)
我们明末之前的三个低温期。第一个低温期大致在南宋时期。第二、第三个低温期在明朝的早期和中期。而事实上,这三个低温期虽然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但是,社会都是比较稳定的,并没有造成明末那样的惨象及天下大乱。
所以,明末天下大乱,原因还有别的。是什么呢?
其实,祸根从明朝中期就已经开始了。
由于明朝中期开始的皇帝,普遍不作为,朝臣忙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造成民间失控。民间失控的表现,一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等等,利用政治特权,大量攫取社会资源,兼并土地。二是没有土地的农民,活不下去,聚众起义,比如1511年至1512年间的杨虎、刘六起义,聚众至数十万,转战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区,等等。
民间失控,又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入不敷出。
那时候,国家财政不只是要支撑庞大的国家机构,另一个地方还特别需要钱。什么地方呢?就是北方的边防。
由于中期的时候,明朝对北方的控制力的减弱,北方蒙古人多次大规模袭扰明朝。明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几次加固长城外,还先后设置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九个军事重镇,这也就是俗称的“九边军镇”,派重兵布防。
(张居正像)
不管是修长城,还是设九边军镇,都需要钱。朝廷没钱,本来已经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幸好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缓了一口气。
“张居正改革”后世有不同评价,但是,和王安石变法、王莽变法一样,抑制地方豪强兼并土地,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不过,由于当时朝臣的争斗,豪强的抵制,以及当时盛行一时的空谈之风,“张居正改革”最后失败了。失败的结果,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更加严重,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财政收入更加雪上加霜。
可以说,当崇祯上位的时候,整个朝廷已经无法运转。我们看到,崇祯如何提倡节俭,如何抑制贪腐,如何倡导捐钱,其实就是财政困难的具体表面。
当然了,我们这样说,并没有否定气候的因素。但如果政府积极作为,积极解决问题,其实天下大乱之事是完全可以杜绝的。
(参考资料:《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明史》)
揭开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并非只因皇帝昏庸,还要怪天气不好
作者:祁梁【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人(2014-2015)】
万历十五年,当时社会基本上处于一个接近于内部溃败的状态。但是人们似乎却对此浑然不觉。这是为什么呢?
▲万历皇帝朱翊钧
当时的社会危机深重,包括长时段的因素,包括中时段的因素,也包括短时段的因素。
三个时段看明末的崩溃就长时段的因素来讲,当时明末正好碰上了气候史上的小冰河期。在小冰河期,气候的常温要低于往年的温度。这就会给粮食作物的收成带来很大的问题。我们知道河南简称是豫,豫是左边一个予右边一个象,意思就是河南这个地方可能在上古时期,它的气候一度温暖到有大象生活。因此从气候史的角度来看,明末碰上的这样一个小冰河期,无疑会给当时带来一个严重的农业危机。
当时人们主要的粮食主要是大米,小麦、高粱等等作物,这些作物相对来说产量是比较低的,它并没有像清代以后,从西方引入的外来作物番薯、马铃薯、玉米产量高。所以一旦发生农业危机,引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也就是说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所谓的大饥荒。
只是说大饥荒而言,还不足以说明当时社会危机的状态。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中时段的因素,税制的问题。
自从明代中后期,也就是万历年间,当时有所谓的一条鞭法改革。一条鞭法改革本身是对于税制进行再整理,也就是州县的税赋均按照本色和折色进行收取。所谓本色是指当时的银两,折色就是指其他各种的食物或者杂物。
如果你看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就会知道,明代和当时的欧洲、美洲存在着大量的贸易联系,中国向外国出口茶叶、丝绸、瓷器这样的货物,带来了大量的美洲的白银。
因此,这也是一条鞭法能按照本色来征收税赋的前提。
▲美洲白银的流动
但是这样一个前提给中国带来的问题就是银贵钱贱问题。老百姓之前如果交实物的话都是交粮食,或者交丝麻,现在他必须要分本色折色,而且以本色为主了。那也就是说,他要把这些粮食换成白银,那无疑又会加重一层盘剥空间。商人就能操作粮价,对农民进行盘剥,引起粮食进一步的贱卖。这可以说这是一个中时段的因素。
至于短时段的问题,比如满洲女真部落的麻烦。
我们可以看到,明代的社会危机基本上也是全方位的。
我们会提到社会危机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动向和当时的士大夫的思潮是若合符契的。
为什么这样说?当时之所以会像万历十五年所讲的,表面上是平淡无奇的那一年,但内部暗流汹涌。当时士大夫浑然不觉,并没有看到一个马上要到来的巨大危机。
那么,晚明社会的士大夫都在想些什么?他们都在做些什么?
如果各位看过《明儒学案》的话,就知道明代中叶时候兴起所谓的王阳明的心学。所谓王阳明的“致良知”,他有一个比较核心的前提,认为所谓的心能知万物。他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说,如果是你看到这样一个花开了,如果你闭上眼的话,还能够看到这个花在你心里面开。这就是说他充分扩大了心的功能,为后来的一些王学末流,放大了心的作用做了一个奠基。
▲王阳明
后来清初的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这些人可能有宗朱宗陆的区别,但他们都会提到王学末流最大的问题就走“狂禅”这一条路。晚明的士大夫废书不观,只会叫嚷说满大街都是圣人,所谓人人皆为尧舜,不是孟子原文说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而是人人皆为尧舜。
大家都是尧舜了,那就不用看书了,也不用去研究学问了,也不用去格物了,你就按照自己的这种心,去认知这个所谓的大道就可以了。所以,在王学末流带动下,形成了一个士大夫不读书的风气。大家随心所欲,自我放纵,放浪形骸,享受人世间的荣华。
清代的很多学者就觉得明代是亡于所谓的王学末流。他们觉得人败坏了政治和社会的风气,因此会导致明代的败亡。
清初士大夫的忏悔明清鼎革对于士大夫,或者对于学者来说非常重要。大家都会提到清初三大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但是他们三个人做学问的风格非常不一样。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学者,他们往往都有一些比较共通性的心态,有一种所谓的悔过心态。
这种悔过心态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王汎森先生的《近代中国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悔过心态比较鲜明的表现就是当时的士大夫会写日谱,所谓的日谱就是当时的日记或者说日志。就像是修炼道教的人士,他们会有所谓的功过格一样,每天写下来自己的想法和做了哪些事情,然后有功就在有功的事情上打一个对勾,有过了就打一个叉。
为什么他们会有悔过心态?他们觉得自己要为明亡去负责。
晚明士大夫弥漫的的骄奢淫逸之风也好,废书不观也好,清代学者都觉得自己是这些风气的参与者,他们没有严格律已,要为明亡负责。就开始在清代提倡严于律己,他们觉得不能再像明末当时的社会风气一样,士大夫都喊着人人皆为尧舜,不去看书,形成一个狂禅之风。他们应该有所反思,因此就开始以顾炎武的主张为代表,开始大张旗鼓进行经学研究,经学即理学。
▲功过格
所谓的经学即理学,是劝学者们要回到经典中去,不要再钻研所谓的“性命”虚头巴脑的问题,回到五经当中去重新看圣贤的本意。
这些学者一方面要做训诂学,对字和词进行考据,另外一方面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像顾炎武就写了个《日知录》,这是他的学术札记。他还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对于全国各地的山川形势、各地险要、地理、人情、还有钱粮等都有所记载。这本书对现在而言,如果晚明要研究某一个地方的区域史的话,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后来所谓的乾嘉考据学派继承了顾炎武学风,对于经典进行下工夫的考据,哪怕要考据到一个字,一个词,也要对圣贤的本意进行发觉。
另外一方面,继承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念的学者比较少。据我所知,比较有名的像顾祖禹写了个《读史方舆纪要》,这书可以说是对《天下郡国利病书》精神的回响。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乾嘉考据学派,无论是所谓的吴派还是皖派大师,他们分别以惠栋和戴震为代表,基本上都是所谓的遍注群经。也就是说采用了对于经典进行重新考据解释的方式,来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学术,来发现圣贤所谓的治国之大道。
当然他们能够从事这样一种学术路径,本身也是有着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支持。所谓的内在支持,当然就是说我刚才所说的从理学到朴学的内在学问的变动。有关问题,可以去看钱穆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及先生的《论戴震与章学诚》,我想他们都对内在理路的诠释算是经典性的研究。
我在这里简单归纳概括一下,整个清代的学问风气,从所谓的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这样一个转变,本身也就是一个儒家所谓的知识主义的这样一个内在的理路。
这样一个内在理路也有一些内在分别,比如说钱穆先生他就把清代学者分了类,分别列出宗程朱和宗陆王的学者一些分别。但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到了清代的中叶这种分别就越来越不明显,逐渐过渡到了对于学问的纯粹考据一条路上去。
社会的外部条件除了我刚才所讲的一些内在理路,还存在着一些外部的社会条件问题。外部的社会条件,为什么清代会产生所谓的乾嘉考据学?比如以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最为著名,他认为因为清代满清统治者是所谓的狭隘的一个部族,因为是异族入主中国,对于中国知识人可能会产生格外的排异心理、不信任的心理,往往采取这种文字狱的办法箝制思想。
由于这种文字狱的存在,才导致了一个既然我不能随意去写诗写文章了,我们就不如说只是去做一些考证的工作,这不会牵扯到所谓的反清复明的问题。
所以,考据学是一种学者的自我矮化,学者不去考虑社会现实的和当时现实联系很紧密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是非常敏感的,很有可能会牵连到自己,所以我们倒不如去埋头做学问,这也是所谓的明哲保身之路。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各位感兴趣也可以进一步去读王汎森先生的著作,这是他在2013年出版的这样一个书叫做《权力的毛细管作用》,他讲清代的一些学者,甚至当时普遍的中下层的读书人,都已经用这种自我审查的东西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处理曾静案引起自我审查风气)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外部的社会条件,这个是艾尔曼先生《从理学到朴学》这本书提到的。他里面讲,清代乾嘉考据学能够兴起,是当时藏书楼这种图书馆的私人藏书楼和图书馆的这种风气开始兴起。比如说嘉业堂、刘承干,还有天一阁等等,当时私人藏书风气兴起,是考据学能够做下去的非常重要的条件。
否则的话,如果你想要遍注群经,遍考群史,没有大量的藏书怎么能够做到?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一方面是这种藏书楼图书馆的兴起,另一方面学者之间开始培养起交换札记、交换学术笔记的做法来做学术。之前可能都是说闭门造车,我写一点,你写一点,对于这样一个经典,各人有各人的理解。
▲嘉业堂藏书楼
当时,已经形成一个学术圈子,比如戴震,戴震他周围聚集了大量的官僚,这些人都会把自己对于学问对于经典的考据给戴震看,戴震也会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看,比如像《孟子字义疏证》。
这样一个学术圈子本身也会促成考据学,能够形成经验性的累积,这样一个层累性的东西能够形成一个学科。这样一个学科一旦形成之后,不断推陈出新,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就成了乾嘉考据学。
说明:本文根据微信号“历史研习社”2018年重磅课程《近代中国最具智慧的思想》录音稿整理,文字内容经作者审定。详细课程订阅信息请至微信搜索“历史研习社(ID:mingqinghistory)”。